-2009年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编全套_三_
- 格式:pdf
- 大小:467.02 KB
- 文档页数:29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2r,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112F B .34F C .43F D .12F 2.用一根长1m 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1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N ,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 取210m/s )A .3m B .2m 2 C .1m 2D .3m 3.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 )》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 约45km ,质量M 和半径R 的关系满足22M c R G=(其中c 为光速,G 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A .8210m/s B .10210m/s C .12210m/s D .14210m/s 4.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下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x v 、竖直分量大小y v 与时间t 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5.在如图所师的闪光灯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电容器的电容为C 。
当闪光灯两端电压达到击穿电压U 时,闪光灯才有电流通过并发光,正常工作时, 闪光灯周期性短暂闪光,则可以判定A .电源的电动势E 一定小于击穿电压UB .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一定为CEC .闪光灯闪光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增大D .在一个闪光周期内,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与通过闪光灯的电荷量一定相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2009年全国⾼考卷2物理试题及答案(精编清晰)2009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理科综合能⼒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选择题(本题共8⼩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个选项正确。
有的由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由选错的得0分)14、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B .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C .波的传播⽅向⼀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向⼀致D .横波的波峰与波⾕在振动⽅向上的距离⼀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机械波和机械振动。
介质中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相应的波传播周期⼀致A 正确。
⽽各质点做简谐运动速度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但波在介质中是匀速向前传播的,所以不相等,B 错。
对于横波⽽⾔传播⽅向和振动⽅向是垂直的,C 错。
根据波的特点D 正确。
15、两物体甲和⼄在同⼀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 时间内的v -t 图象如图所⽰。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则物体甲与⼄的质量之⽐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 A .13和0.30s B .3和0.30s C .13和0.28s D .3和0.28s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图象问题。
根据速度图象的特点可知甲做匀加速,⼄做匀减速。
根据v a t ?=?得3a a =⼄甲,根据⽜顿第⼆定律有13F F m m =⼄甲,得3m m =甲⼄,由24110/0.40.4a m s t ===-⼄,得t=0.3s,B 正确.16、如图,⽔平放置的密封⽓缸内被⼀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缸内⽆摩擦滑动,右侧⽓体内由⼀电热丝。
⽓缸壁和隔板均绝热。
初始时隔板静⽌,左右两边⽓体温度相等。
现给电热丝提供⼀微弱电流,通电⼀段时间后切断电源。
当缸内⽓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A .右边⽓体温度升⾼,左边⽓体温度不变B .左右两边⽓体温度都升⾼C .左边⽓体压强增⼤D .右边⽓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体。
2009-10年(选修3-3)学生版1、(全国卷Ⅰ)19.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当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2、(全国卷Ⅱ)16.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a 、 b两部分。
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
在此过程中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3、(上海理综)6.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
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
A.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减小C.压强不变时,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D.质量不变时,压强增大,体积减小4、(上海物理)10.如图,玻璃管内封闭了一段气体,气柱长度为l,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
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则()(A)h、l均变大(B)h、l均变小(C)h变大l变小(D)h变小l变大5、(上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则()(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6、(上海物理)1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bc、cd、da四个过程。
其中bc的延长线通过原点,cd垂直于ab且与水平轴平行,da和bc平行。
则气体体积在()(A)ab过程中不断增加(B)bc过程中保持不变(C)cd过程中不断增加(D)da过程中保持不变8、(上海物理)33.如图,一质量不计,可上下移动的活塞将圆筒分为上下两室,两室中分别封有理想气体。
2009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物理卷答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答案BD 。
【解析】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A 错误;B 正确;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 动的原因,C 错误;D 正确。
2.答案B 。
【解析】天体的运动满足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22Mm v G m R R=可知v =可见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0.44v v ==≈木地,B 正确。
16. 答案A 。
【解析】依据右手定则,正离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向上偏,负离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向下偏,因此电极a 、b 的正负为a 正、b 负;当稳定时,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则qE=qvB ,可得6316010 1.3/0.04310E U v m s B Bd --⨯===≈⨯⨯,A 正确。
17. 答案BD 。
【解析】0-2t 0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0F a m=,2t 0 时刻的速度为001022F t v a t m ==,在3t 0时刻的瞬时速度0021053F tv v a t m=+=,则03t 时刻的瞬时功率为2000005153F t F t P F m m== ,A 错误;B 正确;在0=t 到03t 这段时间内,由动能定理可得22200225122k F t W E mv m=∆==,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200256F t P m=,D 正确。
18. 答案D 。
【解析】将立体图画成平面图,如图所示,可见P 点沿电场线方向为MN 的四等分线,故P 点的电势为34V ,D 正确。
19. 答案C【解析】依据右手定则,可知在0-2π内,电流方向M 到O ,在在电阻R 内则是由b 到a ,为负值,且大小为212BL I Rω=为一定值,~2ππ内没有感应电流,3~2ππ内电流的方向相反,即沿正方向,3~22ππ内没有感应电流,因此C 正确。
大理州民族中学高二物理备课组2009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新课标)二、选择题:此题共8 小题,每题 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所有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在力学理论成立的过程中,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对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卡文迪许经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牛顿最早指卖力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由D.笛卡尔对牛顿第必定律的成立做出了贡献15.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都能够看作是圆形的。
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 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转的线速度之比约为A. 0.19B. 0.44C. 2.3D. 5.216.医生做某些特别手术时,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经过动脉的血流速度。
电磁血流计由一对电极a和 b 以及磁极 N 和 S 组成,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
使用时,两电极a、 b 均与血管壁接触,两触点的连线、磁场方向和血流速度方向两两垂直,如下图。
因为血液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流一同在磁场中运动,电极 a、b 之间会有细小电势差。
在达到均衡时,血管内部的电场可看作是匀强电场,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协力为零。
在某次监测中,两触点的距离为 3.0mm,血管壁的厚度可忽视,两触点间的电势差为160μV,磁感觉强度的大小为 0.040T 。
则血流速度的近似值和电极a、 b的正负为A. 1.3m/s, a 正、 b 负B. 2.7m/s, a 正、 b 负C. 1.3m/s , a 负、 b 正 D. 2.7m/s, a 负、 b 正17.质量为 m的物体静止在圆滑水平面上,从t=0 时辰开始遇到水平力的作用。
力的大小 F 与时间 t的关系如下图,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5F02 t0A.3t0时辰的刹时功率为m15F02 t 0B.3t0时辰的刹时功率为mC.在t023F02 t0到 3t 0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均匀功率为4mD. 在t0到 3t 025F02 t0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均匀功率为6m近六年高18.空间有一均匀强电场,在电场中成立如下图的直角坐标系O xyz ,M、N、P为电场中的M点的坐标(0,a,0),N 点的坐标为( a,0,0),P 点的坐标为(a,a,a) 。
乙 甲200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三)物理广州市物理学科高考备考研究组提供使用说明:本卷主要是针对200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二)没有考查到的知识点进行一个简单的补充,希望学生能在高考前对照相应的考点系统地过一遍,尤其是自己把握不准的更要认真对待。
通过这几次的综合训练全面掌握物理考查的知识点,领悟物理解题的一般方法和套路。
另外,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以下两个实验: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包括弹簧测力计的读数);2.教材3-1《电路》这章第一节的“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与“测定金属的电阻率”两个实验的综合。
选择题 (共48分)一、本题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甲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查是利用了哪种射线?A .α射线B .β射线C .γ射线.D .三种射线都可以2.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放出一个电子,关于这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由核外电子发生电离时放出来的B .原子核内本身的电子受激发后由核内射出的C .由核内的质子转化为中子时放出来的D .由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来的3.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多次报道某些边远落后的农村用电电价过高,农民负担过重,其中客观原因是电网陈旧老化. 近来进行农村电网改造,为减少远距离输电的损耗而降低电费价格,不可行的措施......有 A. 提高输送电功率 B. 增加输送电压C. 加快输电的速度D. 调节交流电的频率4.下列哪些现象属于静电現象A .刚关闭的电視萤幕,手靠近会感觉到毛发被吸引B .拆开免洗筷的塑胶套,塑胶套會吸附在手上C .干冷的冬天,脱掉尼龙衣时,产生啪啪的声音D .生气时,怒发冲冠5.如图所示,AO 、BO 、CO 是完全相同的绳子,并将钢梁水平吊起,若钢梁足够重时,绳子AO 先断,则A .θ=1200B .θ>1200C .θ<1200D .不论θ为何值,AO 总是先断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用光子能量为2.5eV电流表G 示数不为0,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 ,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时0.7V ,电流B C表示数为0,则A .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8eVB .电键k 断开后,有电流流过电流表G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7eVD .改用能量为1.5eV 的光子照射,电流表G 也有电流,但电流较小7.关于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对论时空观认为运动的时钟会变慢B .相对论时空观认为运动的尺子会变短C .经典时空观认为时间间隔、空间距离以及物体的质量都是绝对不变的D .相对论时空观认为在某参考系中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在另一参考系看来也是同时的 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8N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在F = 10N向上的推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撒去力F ,则物体在沿斜面方向受到的合外力为A .零B . 6N ,沿斜面向上C . 4N ,沿斜面向上D . 10N ,沿斜面向下9.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图所示.如果 在荧光屏上P 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A.极板X 应带正电B.极板X '应带正电C.极板Y 应带正电D.极板Y '应带正电10.在地面上以速度v 发射一飞船后该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五年高考三年联考绝对突破系列新课标:选修3-3热学物态本单元的命题多集中分子动理论、估算分子数目和大小、热力学两大定律的应用、气体状态参量的意义及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综合,还有气体实验定律和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及图象表示气体状态的变化过程等知识点上,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对热学前面知识的考查往往在一题中容纳更多的知识点,把热学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对后者的考查多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着重考查热学状态方和的应用.《物理课程新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近两年来热学考题中还涌现了许多对热现象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考查的新情景试题.同时,本考点还可以与生活、生产的实际相联来考查热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两年高考·精选(2008~2009)考点1 分子动理论1.(09·北京·13)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
图中记录的是( D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而非分子的运动,故A 项错误;既然无规则所以微粒没有固定的运动轨迹,故B项错误,对于某个微粒而言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是不确定的,所以无法确定其在某一个时刻的速度,故也就无法描绘其速度-时间图线,故C项错误;故只有D项正确。
2.(08全国卷1)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 m,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3kg/mol,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 1.0×105 Pa.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4×1016 m3B.4×1018 m3C. 4×1020 m3D. 4×1022 m3答案:B[解析]:大气压是由大气重量产生的。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综合测试题带答案真题单选题1、下列属于β衰变的是()A.92238U→90234Th+24He B.714N+24He→817O+11HC.90234Th→91234Pa+−10e D.92235U+01n→56144Ba+3689Kr+301n2、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曾设计过一种转轮,利用隔板的特殊形状,使一边重球滚到另一边距离轮心远些的地方,并认为这样可以使轮子不停地转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设计可以使转轮在无外力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变快B.该设计可以使转轮在无外力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变快C.该设计可以在不消耗能源的情况下不断地对外做功D.该设计中使转轮成为永动机的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3、夏天,从湖底形成的一个气泡,在缓慢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没有破裂。
若越接近水面,湖水的温度越高,大气压强没有变化,将气泡内的气体看做理想气体。
则上升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气泡内气体的内能可能不变B.气泡上升过程中可能会放热C.气泡内气体的压强增大D.气泡内分子单位时间内对气泡壁单位面积的撞击力变小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质量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B.速度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C.动量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D.动能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核裂变及轻核聚变过程都释放核能,原因是中等质量的核最稳定,平均每个核子的质量最小,比结合能最小B.在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大量氢原子从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波长的光子,其中波长最短是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放出的D.氚核发生β衰变时,一个中子释放出电子后变成质子,进而生成23He6、由a和b两种频率的光组成的光束,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的光路如图所示。
其中a光是氢原子由n= 4的能级向n = 2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
高三物理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选对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 1.下列事实正确的是 A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 .开普勒在研究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之上提出万有引力定律C .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首次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D .库仑用扭秤实验最早测出了元电荷e 的数值2.如图所示为一逻辑电路及其真值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此逻辑电路是“或”门电路,真值表中x 处的逻辑值为1B .此逻辑电路是“或”门电路,真值表中x 处的逻辑值为0C .此逻辑电路是“与”门电路,真值表中x 处的逻辑值为1D .此逻辑电路是“与”门电路,真值表中x 处的逻辑值为03.如图所示为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则 A .t =1×10-2s 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 B .t =2×10-2s 时,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 C .t =2×10-2s 时,穿过线圈磁通量变化率最大D .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0V ,周期为4×10-2s4.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 与水平桌面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 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
从子弹射向木块到木块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子弹减小的动能等于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 B .弹簧、木块和子弹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在木块压缩弹簧过程中,木块对弹簧的作用力大于弹簧对木块的作用力D .在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时刻,木块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5.如图甲所示,正三角形导线框abc 放在匀强磁场中静止不动,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t =0时刻,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图丙中能表示线框的ab 边受到的磁场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的是(规定力的方向向左为正方向)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0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动量(09年全国卷Ⅰ)21.质量为M 的物块以速度V 运动,与质量为m 的静止物块发生正撞,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之比M/m 可能为A.2B.3C.4D. 5 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设碰撞后两者的动量都为P,则总动量为2P,根据K mE P 22=,以及能量的关系得M P m p M P 2224222+≥3≤mM,所以AB 正确。
(09年全国卷Ⅰ)25.(18分)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静止放置三个质量均为m 的木箱,相邻两木箱的距离均为l 。
工人用沿斜面的力推最下面的木箱使之上滑,逐一与其它木箱碰撞。
每次碰撞后木箱都粘在一起运动。
整个过程中工人的推力不变,最后恰好能推着三个木箱匀速上滑。
已知木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设碰撞时间极短,求(1) 工人的推力;(2) 三个木箱匀速运动的速度; (3) 在第一次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1)3sin 3cos mg mg θμθ+;(2);(3)(sin cos )mgL θμθ+。
解析:(1)当匀速时,把三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受重力、推力F 、摩擦力f 和支持力.根据平衡的知识有θμθcos 3sin 3mg mg F +=(2)第一个木箱与第二个木箱碰撞之前的速度为V 1,加速度)cos (sin 2cos sin 1θμθθμθ+=--=g mmg mg F a 根据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有)cos (sin 21θμθ+=gL V ,碰撞后的速度为V 2根据动量守恒有212mV mV =,即碰撞后的速度为)cos (sin 2θμθ+=gL V ,然后一起去碰撞第三个木箱,设碰撞前的速度为V 3从V2到V3的加速度为2)cos (sin 2cos 2sin 22θμθθμθ+=--=g m mg mg F a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L a V V 222232=-,得)cos (sin 23θμθ+=gL V ,跟第三个木箱碰撞根据动量守恒有4332mV mV =,得)cos (sin 2324θμθ+=gL V 就是匀速的速度. (4) 设第一次碰撞中的能量损失为E ∆,根据能量守恒有222122121mV E mV +∆=,带入数据得)cos (sin θμθ+=∆mgL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