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拖动 第四章 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14.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三相异步电动机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4.3答:能转,转向为逆时针方向。

当转子绕组通入三相交流电流时,将产生旋转磁场,同步转速为n1,假定旋转磁场为顺时针方向,那么定子绕组便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此电流在磁场的作用下又会产生电磁转矩(顺时针方向),但因定子不能转动,故反作用于转子,使得转子向逆时针方向旋转。4.5 答:异步电动机气隙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其励磁电流(空载电流),从而提高电动机功率因数。因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是由电网供给的,故气隙越小,电网供给的励磁电流就小。而励磁电流又属于感性无功性质,故减小励磁电流,相应就能提高电机的功率因数。4.6 答:U、V两相定子绕组通入直流电流I f方向如图4.2a所示,它产生恒定方向的磁场(如图4.2b所示,方向向左)。由于惯性转子仍以原转向(假定为顺时针方向)旋转,则转子导体便切割定子恒定磁场感应电动势和电流(方向由“右手发电机”定则判定),此电流有的功分量与定子恒定磁场相互作用,转子导体受到图示方向力的作用,并形成逆时针方向的电磁转。

图4.2 题4.6图

4.9 答:基波短距系数k y1的物理意义:电机绕组采用短矩绕组后,其基波电动势比采用整距绕组时的感应电动势有所减少,短距系数k y1就表示所减少的程度。

基波分布系数k q1的物理意义:分布绕组的线圈组电动势等于集中绕组线圈组电动势打了一个折扣k q1,以此来计及分布绕组对基波电动势大小的影响。 4.11

解:要求绕组系数,首先应求出τ、q 和α。

五次谐波绕组系数k w5:

1736

.021405sin 25sin 5-=⨯==

γk y 2176.02

20

5sin

32

2035sin

25sin 25sin 1=⨯⨯⨯⨯== a q qa k q

七次谐波绕组系数k w7:

用空间电角度表示节距:

基波矩距系数:

0378

.02176.01736.05

5

5

-=⨯-=⨯=k k k q y w 766

.021407sin 27sin 5=⨯==

γk y 1774.02

207sin

322037sin

2sin 27sin 7-=⨯⨯⨯⨯== q qa k q 1359

.07

7

7

-=⨯=k k k q y w

140207=⨯==αγy 94.02

140sin

2sin 1===

γ

k y

基波绕组系数: 每相串联匝数: 基波电动势:

4.17 证明:(1)解析法

由上式可知,ƒ1为圆形旋转磁动势。 (2)图解法

通过图解分析可证明为旋转磁动势,转向为由电流超前相转向电流滞后相(图4.3)。

2401203222=⨯⨯⨯==a Pq N N c

9024

.096.094.01

1

1

=⨯=⨯=k k k q y w V

Wb

fN k E w p 6.360105.79024.02405044.444.431

11=⨯⨯⨯⨯⨯=Φ=-⎥

⎦⎤⎪⎭⎫x τπ

图4.3 题4.17图

4.18

解:

极距: 节距:

每极每相槽数:

6

6

362===p Z τ23

636

2=⨯==

pm Z q 5

6

5

==τy

槽距角:

用空间电角度表示节距:

基波矩距系数:

加。

4.26 答:异步电动机等效电路中的附加电阻为代表总机械

功率的一个虚拟电阻,用转子电流在该电阻所消耗的功率 来等效代替总机械功率(包括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和机械损耗、附加

损耗等)。

因输出的机械轴功率和机械损耗等均属有功性质,因此,从电路

3036

3603360=⨯=⋅=Z p α

150305=⨯==αγy 966.02

150sin

2sin 1===

γ

k y 933

.A A 68.60420=⨯min

/I R s

s ''-2

221

角度来模拟的话,只能用有功元件电阻,而不能用无功元件电感或电容来等效代替。

4.28 提示:将转子铜条改为铝条,相当于转子电阻R 2增大。 4.34 解:(1)Y 接时:U N =380V

D 接时:U N =220V

(2)因为

取整:p=2

(34.35

总机械功率: 转子铜损耗: 输出功率: 效率:

A A U N N N

N

N P I 68.108.08.03803105.4cos 33

=⨯⨯⨯⨯=⋅

=ηϕA

A U N N N

N

N P I 45.18cos 33

==⋅=ηϕin 0333.0=m in

/r 1

()kW

kW P P P P ad

m ec

N

MEC

1.291.128=+=++=kW kW P s s P MEC N

N

Cu 532.11.2905.0105

.012

=⨯-=-

=()kW

kW P

P P P P P P ad

Cu Fe

Cu mec

N

832.320532.12.21.1282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