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3
- 格式:ppt
- 大小:196.00 KB
- 文档页数:38
第三章学习理论重要指数★★★★★1.学习的实质:学习是有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的结果)首先,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学习的效果)其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学习的手段)最后,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讨论:人的学习与其他动物的学习有哪些区别?如何界定人的学习?首先,从内容上看,人的学习比动物广阔得多;其次,从方式上看,动物的学习主要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的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而实现的;第三,从性质上看,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动物的学习是极被动地适应其生存环境。
人的学习: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2.学习的类型学习性质的分类: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奥苏伯尔】学习结果的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种学习又分为三个领域:前三种学习结果属于认知领域(包括知识、技能和策略);第四种学习结果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第五种学习结果属于情感领域【加涅】教育目标的分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布卢姆】学习内容的分类: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冯忠良】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雷伯】3.学生学习特点①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②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过程③学习内容的间接性④学习的连续性⑤学习目标的全面性⑥学习过程的互动性4.学生学习的定义: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
5.★“联结-试误”说①谁:桑代克②主要观点: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即某情境仅能唤起某些反应,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b.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c。
学习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教育心理学》第3版名师张大均讲义和习题解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的学科。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三层意思:①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
②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都是心理与行为的承担者和组织者,都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③教育心理学不仅要揭示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和规律,而且要重点揭示有效促进主体健全发展的策略。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二重性教育心理学侧重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的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a.研究主体(师生)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和规律;b.研究指导教与学、促进主体(主要指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或层面a.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构建学科基础和学科体系;b.研究主体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和规律,揭示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机制和规律;c.研究教与学情境中可促进主体心理发展变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d.研究制约和影响主体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及主体发展的条件和因素;e.新兴研究课题,如美育心理问题、教育社会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等。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与体系(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①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兼具有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特点和规范。
②从学科任务看,它既是理论性学科,又是应用性学科,承载着揭示主体心理活动的机制和规律等方面的理论任务,又肩负着指导教与学并促进学习者健康发展的实践任务。
③从学科属性来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科学的分支学科,又带有明显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色彩,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特点。
记忆力发展达到成熟的时期是()。
A. 幼儿园B. 小学C. 初中D. 大学正确答案: D知识点: 认知心理特征2操作技能的形成是通过练习逐步掌握某种操作方式的过程,复杂操作技能的形成,一般经历()四个主要阶段。
A. 认知、操作分解、操作练习和操作联系B. 认知、操作练习、操作联系和自动化C. 操作分解、操作练习、操作联系和自动化D. 认知、操作分解、操作联系和自动化正确答案: D知识点: 技能学习的指导3采用多人集体讨论,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起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综合创新思路。
这种创造性策略是()。
A. 发散思维法B. 头脑风暴法C. 集体研究法D. 培养恒心法正确答案: B知识点: 创造性与学习4我们高兴的时候额眉平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这属于情绪的()。
A. 主观体验B. 生理唤醒C. 外部表现D. 行为反应知识点: 情绪情感特征5依据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在头脑中构造问题的表征发生在()。
A. 理解问题阶段B. 设计方案阶段C. 执行方案阶段D. 评价结果阶段正确答案: A知识点: 问题解决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合理宣泄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 运动调节B. 写日记C. 倾诉D. 矫正不良认知正确答案: D知识点: 情绪管理7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突然发现了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这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阶段。
A. 准备阶段B. 酝酿阶段C. 验证阶段D. 豁然开朗阶段正确答案: D知识点: 创造性与学习8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最常见问题是()。
A. 人格发展缺陷B. 病态人格C. 人格障碍正确答案: A知识点: 人格发展与调适9在小组讨论中,教师鼓励学生就某一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包括不着边际的、异想天开的、甚至荒唐可笑的想法。
这种创造性培养的策略是()。
A. 集体研究制B. 头脑风暴法C. 发散思维法D. 群体思维法正确答案: B知识点: 创造性与学习101903年,《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被看作是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该书的作者是()。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前言:课程之前的问题⒈如何才能成为称职的教师?⒉教育心理学将给你提供怎样的帮助?(是否可以添加教育心理学发展规况的内容?)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principle + theoryPrinciple:主要是用于解释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不同的评分系统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Theory:用于解释学习、行为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多方面内容的一组原则和规律。
⑵本学科研究对教师的作用:作为决策的教学⒊怎样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明智消费者?一、心理发展的实质及其一般过程㈠从三个例子说起——什么是发展例1:开学第一周,琼斯先生试图教授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
他说:“当我提问时,你应该举起右手,我将会叫你回答。
你们能够像我这样举起右手吗?”二十双手举起来了,但都是左手。
例2:刘易斯女士所教的四年级学生对交家庭作业越来越漫不经心,为此,她决定在班上确立一条规矩。
她对全班同学说:“本周不交家庭作业的同学将不能参加野营活动。
”碰巧,一位女生的妈妈在那周生病住院。
这位女生因为家中出现此事以及对母亲生病的担忧,有一份家庭作业没有完成。
刘易斯向全班同学解释说,该女生没交家庭作业是个例外,因为她的妈妈病了。
但是全班同学都不乐意,他们说:“规则就是这么定的。
她没有交作业,所以不能参加野营。
”例3: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
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位诗人。
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
”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
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
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
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他再也不想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1、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又次序的变化过程。
发展是个体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而某些局部短暂的变化不是发展。
第三章中学生的学习第一节学习的本质一、什么是学习(一)广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
(二)狭义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地获得社会社会及个体经验的过程。
它包括三层含义:第一,人类除了能够以直接的方式获取经验外,还能通过社会交往等形式获取大量的间接经验。
第二,人类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语言、文字是人类经验的载体。
第三,动物的学习是为了适应环境,是被动的,而人类的学习是积极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并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过程。
(三)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由教师指导,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品德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有:1.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室指导下展开的。
2.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3.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促进全面发展。
4.学生的学习是为未来的实践做准备的。
二、学习的种类(一)依学习水平划分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个层次水平,这八类学习分别是: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系列学习。
4.言语联想学习。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原理学习。
8.解决问题学习。
(二)依学习内容和方式划分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有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一)依学习内容和结果互分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最终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即知与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
技能学习最终要解决的是会不会做的问题。
三、学习理论(一)刺激-反应理论刺激-反应理论是由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创立的。
猫的迷笼实验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他用S和R表示刺激和反应,从而得出结论:S-R。
《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名师张大均习题详解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的学科。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三层意思:①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
②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都是心理与行为的承担者和组织者,都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③教育心理学不仅要揭示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和规律,而且要重点揭示有效促进主体健全发展的策略。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二重性教育心理学侧重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的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a.研究主体(师生)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和规律;b.研究指导教与学、促进主体(主要指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或层面a.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构建学科基础和学科体系;b.研究主体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和规律,揭示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机制和规律;c.研究教与学情境中可促进主体心理发展变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d.研究制约和影响主体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及主体发展的条件和因素;e.新兴研究课题,如美育心理问题、教育社会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等。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与体系(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①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兼具有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特点和规范。
②从学科任务看,它既是理论性学科,又是应用性学科,承载着揭示主体心理活动的机制和规律等方面的理论任务,又肩负着指导教与学并促进学习者健康发展的实践任务。
③从学科属性来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科学的分支学科,又带有明显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色彩,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特点。
前情回顾文化历史理论内化说心理发展观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语言符号)工具理论自我中心言语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2.抽象—概括机能提高3.各种心理机能的变化,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重要标志)1.最近发展区2.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4.支架式教学二、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与教育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2015年山东省教师招聘】【单选题】自我中心言语是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由言语的交际技能向言语的自我调节机能转化的一种过渡形式,持上述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奥苏贝尔D.勒温对比:维果斯基的自我中心言语: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的过渡形式皮亚杰的自我中心言语:重复、独白、集体独白真题回顾文化历史理论内化说心理发展观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语言符号)工具理论自我中心言语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2.抽象—概括机能提高3.各种心理机能的变化,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重要标志)1.最近发展区2.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4.支架式教学二、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与教育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巩固练习1.【2016年8月】【单选题】学生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 )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先行组织者D.互相协调2.【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教师招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支架式教学的环节的是( )。
A.搭脚手架B.告知目标C.独立探索D.协作学习巩固练习3.【2017年7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多选题】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主要包括( )A.文化历史发展观B.最近发展区理论C.内化学说D.心理发展观4.【2014年山东省滕州市教师招聘】【判断题】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学生现有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适当的指导可以达到发展的水平。
一, 教化学1, 教化学是探讨教化现象, 揭示教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化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化》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 “不拔苗助长”, “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按部就班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老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 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化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化》强调“儿童中心”, 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 开创了“现代教化派”。
5, 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动身点与归属。
6, 美国布鲁纳的《教化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觉法的教学方法。
7,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化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 教化的概念: 广义指社会教化, 学校教化和家庭教化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化;偏义指思想品德教化。
9, 教化的社会属性有: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10,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 “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盂子》);“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 遗传素养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确定作用, 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确定性作用。
但环境确定论又是错误的, 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 被动的, 而是主动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 我国一般中学的双重任务是: 培育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气;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 我国全面发展教化的组成部分是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化。
14, “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 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包括视察力, 想象力, 思维力, 记忆力和留意力, 其中思维实力是确定性的因素。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选择填空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20世纪初)。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桑代克)。
4.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5.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指的是(教育性)研究原则。
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7.学习与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等3种活动过程。
8.学习与教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5个要素。
简答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与教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二)学与教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2请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选择填空1.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
2.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在(具体运算)阶段。
3.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他认为(学龄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4.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在(前运算)阶段。
5.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青年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6.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场独立性)。
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教育心理学第3章-学习迁移学习迁移学习的迁移“为迁移而教” “学校的效率大半依靠学生们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
因而,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
” ――心理学家M.L比格“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
”――叶圣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等都是对迁移现象所作的原始而形象的概述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一、迁移的概念(Transfer) ※ 内涵◆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 迁移是以新的方式或在新的情境中应用知识。
◆ 迁移是学习结果的扩展或类化的现象。
◆ 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态度对另一种学科或情境中知识、技能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
※ 理解影响可以是先前对后继;也可以是后继对先前。
凡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迁移发生二、迁移的种类1、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骑自行车骑摩托车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称干扰。
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
打羽毛球(压腕) 打网球(不压腕)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顺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backward transfer):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过去经验学习A学习B(迁移实验状况)顺向迁移逆向迁移3、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布鲁纳) 特殊迁移(special transfer):具体知识与动作技能的迁移,这是习惯与联想的延伸。
一般迁移(nonspecial transfer):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这一类迁移是教育的核心。
“面积计算原理:面积可加”4、侧向迁移与纵向迁移(加涅) 侧向迁移(水平迁移):已习得的概念、规则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的运用。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1 a h 2纵向迁移(垂直迁移):低级概念和规则向高级概念和规则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