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大海中永生_第一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9
13、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本文是关于13、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初步感受人们对伟人邓小平的永远怀念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难点: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提示课题1、课前首先让我们一起重温一首熟悉的歌曲,注意用心灵去倾听、去感触。
(播放《春天的故事》)2、以前听过这首歌吗?知道它歌颂了谁吗?(邓小平)3、揭题、读题。
然而,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伟人却悄然闭上了眼睛,离我们而去了。
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
今天,让我们再一起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
(板书课题:在大海中永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1、师过渡:这篇文章的篇幅不长,请同学拿起书本把课文认真读一遍。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给每个自然段标号。
2、师巡视,请读得好的同学站到讲台上来,以便做示范朗诵。
3、学习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指名读,其他同学指正。
(2)齐读生字词。
4、学生描红、临写。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师过渡:生字会认了,咱们再来读读课文2、指名分读课文,指导长句朗读:(1)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2)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3)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
四、听读课文,理清层次1、师范读,学生认真听。
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13、在大海中永生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学习了解人民对伟人的深情。
教学准备:
相关录像、自制文字课件
教学时间: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造情境,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13、在大海中永生
2、简介邓小平,播放邓小平骨灰撒落大海的录像,同时听课文录音,把学生带入悲壮的氛围。
3、引导学生思考:“永生”是什么意思?“在大海中永生”又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感情?
二、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读好长句子。
3、感知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书写生字
1、学生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几个字。
2、学生描红并书写生字。
第一课时一样出彩——《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教学片段浅析作者:陈峰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 2016年第6期语文课第一课很难出彩吗?其实不然,教师如能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第一课时照样出彩。
《在大海中永生》记叙了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的情景,歌颂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的一片深情,情感浓烈,感人至深。
当时这批小学生还没有出生,对于课文中人们的怀念和悲痛之情难以理解,情感很难激发起来。
如何拉近学生与邓小平这位伟人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情感与文章意境相融合,达到“人”与“文”的情感相通,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紧抓“情感”这根主线,创设情境,拓展资源,品读悟情,让每个学生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片段一】创境激情,先声夺人1. 课前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2. 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1997 年2 月19 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举国悲痛的日子。
这一天,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
他的离去,令九州同悲、四海哭泣。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
3. 播放视频。
(配哀乐)师:这是一段关于邓小平爷爷骨灰撒入大海的片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3 课《在大海中永生》就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4. 齐读课题。
生:(齐读)在大海中永生。
师:再深情些,读——生:在大海中永生。
[课始,就用凝重的神态,沉缓的语调,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的动人情景,成功地营造出悲痛哀悼的氛围,奠定了本课的情感基调。
哀乐绵绵、泪水涟涟,镜头中人们的悲痛迅速唤起了孩子们的悲痛,情感在瞬间达到共鸣。
]【片段二】拓展资料,积淀情感师:你们了解邓小平爷爷吗?老师知道课前大家搜集了不少有关邓小平爷爷的资料。
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可直接交流,还可以结合资料说说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生1:邓小平爷爷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3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邓小平爷爷的故事吗?(师)介绍邓小平事迹。
今天,我们学习13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思考:“永生”是什么意思,“在大海中永生”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感情?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顺。
三、精读课文、感知课文:1师: 读第一部分,读完课文你想说些什么?生:学生自由说,读完后知道了1997.3.2 专机载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在首都上空绕飞.然后飞向大海.邓小平爷爷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衷心爱戴的伟人.邓小平爷爷去世了.师:抓住”低低地缓缓的”等词语读出人们悲痛不设的心情.2 师: 自读第二部分,为什么大海在呜咽?启发想象,涛声中你们好象听到大海再说什么?生: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说,因为人们痛悼伟人,悲痛不已,所以听到寒风卷着浪花,哗哗作响,便感到大海也在大声哭泣.3 师:读第三部分,说说邓小平有哪些丰功伟绩?生: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三大洋生: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生:超越时代超越国界师:重点朗读 ,读出邓小平爷爷的伟大功绩.4 师:思考:为什么说”鲜花伴着骨灰”?生:因为鲜花送伟人,”伴”是说鲜花永远陪伴着邓小平爷爷..5师:思考:课文为什么以”在大海中永生”为题?万语千言,千言万语,指导学生读出气势,读出深情,让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永生,永远的活着.”在大海中永生”的不是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人们虽然明知这位伟人已与世长辞,但仍然希望他在大海中获得永生,鲜明的表达了人民对小平同志的美好祝愿,同时还表达了对这位一代伟人永远的怀念之情.四、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思考:“鲜花伴着骨灰”中的“伴”能不能换成“拌”?学生自由说三、练习背诵飞向大海骨灰撒大海在大海中永生嫦娥奔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听写导入1.爱戴崭新呜咽海疆属于痛悼港湾篇章奔腾不息波翻浪涌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再来缅怀邓小平这位历史伟人,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出示课题。
齐读,问:“永生”是什么意思?(用来哀悼死者。
本课中指邓小平永垂不朽。
)文中是指哀悼邓小平爷爷。
邓小平爷爷与世长辞,离开了我们,作者以及人民的心情怎样?(悲痛……)3.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录音朗读,注意人家朗读时的语音、语速,声音强弱,长短句的节奏。
学习怎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指名读,其余同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写的什么呢?(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放大海的动人情景。
)2.文中哪些小节具体向我们介绍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向大海。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撒向大海4、那课文就可以分成三部分,能学着老师的样子给课文分一下段并概括地说说其余两部分的意思吗?(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三、精度感悟:第一段课文通过这样几个部分生动再现了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洒向大海的动人情景。
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1997年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再现送别邓小平爷爷的悲伤场面。
)(一)播放录象,过渡:1.引导说话: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悲伤、悲痛、哀痛……)过渡:这样的情绪挥也挥不去。
就连那架送别邓爷爷骨灰的飞机也蒙上了厚厚的伤痛。
默读第一段,边读边划出描写飞机的句子,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并交流。
2.展示交流:(1)学习语段“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
”A、生找出句子并让学生读一读,问: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个词看出来。
B、学习“低低地缓缓地”。
师:飞机呀,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为什么飞得这么缓呀?(用一个字代替“缓”——慢)飞机为什么飞的又低又慢?(1)体会“小平爷爷舍不得离开人民。
《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要求:l、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学习用“不仅……也……”造句。
4、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及难点:第3自然段由撒骨灰而引起的联想,体会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深情。
进而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义:不是指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投影邓小平爷爷的照片)师:大家看看这照片上的老人,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师:同学们认识这位老人吗?说一说你所了解的。
师:这看似平凡的老人却为我国作出卓越贡献。
他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提出者。
他一生为我国作出了很多贡献,临终前,还再三叮嘱,死后要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
师: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就是……(生齐说:邓小平爷爷)(投影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解题:(1) 师:“永生”是什么意思?(2)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表扬,并把重要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3)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己试着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
扎实——高效课堂的根基——《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海安县南莫镇中心小学单劲松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七册中的《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摘自新华社通讯《在大海中永生》,记叙了伟人邓小平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深深的怀念和悲痛之情。
文章运用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以生动的语言、充沛的激情使读者深受感染。
一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要分成二到三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通常的教目标设定为读通课文,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其实第一课时该如何上?上到什么程度?是许多老师心中一直存在的疑惑。
于是第一课时被人们忽视了,由于得不到重视,所以在第一课时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让第一课时不是过“胖”,就是过于简单。
其实第一课时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让让第一课时的初读教学变得扎实有效呢?我的思考如下:一、扣题质疑,读通读顺课文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
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引导学生阅读,首先要学会读题目。
文章题目就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
本课中,我从“永生”入手,让学生先后两次质疑,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学生会比较有兴趣,能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有成就感,那阅读的兴趣会高一些,接着再相机引导学生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把课文读通顺。
二、前延后伸,引导学生初读解惑“前延后伸”是海安特色高效课堂的特征,所谓“前延”,就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第一课教学时需要对预习进行检查、反馈。
在预习中学生会有一些疑难,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初读之后对文中出现的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带着问题引导学生一起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在集体的讨论中解决问题,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尽量通过读课文内容来找到答案,在阅读中发现新问题,他们会有成就感,那阅读的兴趣也就得到提高。
接着再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有选择的朗读自己感受深的段落,学生就读得很有兴趣,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辅垫,激起更高的学习兴趣。
授课人:授课班级7年级6班备课时间2016年10月10日授课时间新课题目(第节课)第十一课在大海中永生词语(第一课时)教学方式:电教教学地点:教室教学资源:班班通,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词语的正确读音,写法和用法。
(2)使学生熟练的掌握本课“缓、阔、衷、盘、旋、撒、腾、震、撼等汉字;重点词语能灵活运用,达到会用词语造句的程度。
过程与方法:先读课文找出重点词。
利用合作法,互助形式来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1)教育学生学词语是学的灵活,不要死记硬背.(2)读,写的同时要掌握好本课词语,了解常用词语的用法。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达到会读会写的程度教学难点:能够结合实际用重点词语来表达意思,理解词语意思造句,突出重点方法:用举例和演示来让学生完全理解词义并学会灵活运用解决难点方法:用讲解法,弓I领法,组成词组,造句法来引导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用重点词语来表达意思。
教学方法:比较法,合作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教学过程授课人:阿不来提•吾舒尔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屏幕,(在屏幕上显示有关本课的图片) 们学习新课内容, 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词语, 成员给我们朗读词语呢?1)老师板书并在屏幕(黑板)上展示重点词语。
2)讲解本课词语。
3)带领学生组成词组,造句并纠重点词语金钱 生命比金钱更重要。
她很喜欢金钱。
驾驶 驾驶汽车 注意驾驶 驾驶证 雾 大雾天气 浓雾 烟雾咔嚓 喀嚓一声 咔嚓断了 听到喀嚓声音 故障 有故障没有故障 修理故障 故障太多侧 侧面 侧门 侧面 反光镜 看反光镜 他打碎了反光镜。
厘米长度单位十厘米毕竟事故 交通事故 发生事故 她遇到了交通事故。
巩固练习:听写词语板书设计: 1. 板书课题:第十课比金钱更重要2. 板书重点词语的解释和句子 布置作业:作业:抄写词语 5 遍 . 目的:掌握好词语 . 要求:准备好新内容 .,这节课我 那么那位小组词语7年级6班2016年10月30日授课班级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新课题目(第节课)比金钱更重要词语(第二课时)教学方式:电教教学地点:教室教学资源:班班通,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词语的正确读音,写法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