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doc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犬细小病的诊断与防治犬细小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常见于狗群中,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流涕、咳嗽等症状。
该病在犬的疫苗预防中被列为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犬细小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病原特征1.病毒特点犬细小病的病原是一种病毒,分为犬细小病毒1型和2型。
该病毒在体外不是很稳定,对烤、煮、消毒等处理不耐受。
此外,犬细小病毒易受荧光素酶标记等方法的检测。
2.传播途径犬细小病是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粪口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的。
散居狗群的犬只易被感染,其中,大多数的病例发病前2-3天就可以通过精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等,将病毒排出体外。
二、临床表现犬细小病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症状:1.发热:犬细小病初期常常表现为高烧,体温可达到41-42℃,严重者体温甚至可超过43℃。
2.精神疲惫:犬细小病的狗狗常常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愿活动,甚至出现食欲不振现象。
3.呕吐与腹泻:这是犬细小病的核心症状之一,狗狗出现频繁呕吐、腹泻,一天可多达数十次。
4.呼吸道症状:犬细小病的狗狗也往往会出现流涕、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
三、诊断方法1.病史调查对于疑似患有犬细小病的狗狗,首先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了解狗狗的过去病史、生活环境、接种疫苗情况等等。
2.体格检查进行体格检查时,主要检查狗狗的粘膜、体温、心率、呼吸等情况。
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犬细小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包括采集狗狗的血液、鼻咽拭子、粪便等样本,利用免疫荧光法、ELISA法等检测犬细小病毒抗体。
4.病理学检查对于死亡的狗狗,通过对其病理学表现的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犬细小病的诊断结果。
四、防治方法1.疫苗免疫目前,预防犬细小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疫苗进行免疫。
一般来说,犬细小病的疫苗可以在狗狗生命的早期开展,包括初期疫苗、强化疫苗和年度疫苗。
2.加强环境卫生犬细小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卫生环境也是进行防治的重要环节之一。
应经常对狗舍、捆绑和饲养设备等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宠物狗常见病——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概述:犬细小病毒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本病常发生于幼犬。
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主要是幼犬,特别是断奶前后的幼犬最易感)均可感染,城市犬易感。
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一、诊断方法1、流行病学诊断本病不分年龄均可感染,主要是幼犬。
未免疫接种犬最易感,即使免疫过的犬也可能感染。
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潜伏期7~14天,无明显季节性,城市犬易感,发病率20%~100%,死亡率50%~100%。
2、症状学诊断特征症状是呕吐、拉稀、拉血,具体根据早中期的症状来诊断。
3、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多数犬(92%)在9×109/L以下,少数犬(8%)在2×109/L以下。
如果继发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可增高。
血清总蛋白量下降至4.2~6.6mg%,红细胞压容为45~71,平均在50左右,转氨酶指数升高。
如果白细胞在2×109/L以下,则预后不良。
4、试纸快速诊断法用试纸诊断本病,经济简便、快速适用,有极高的准确率。
方法是取病犬粪便约1g左右盛入干净的消毒试管中,加生理盐水5ml,充分振荡静置5分钟(或离心),取试纸条将带有max箭头一端插入粪便上清液中(注意粪便液面不要超过max线)约15秒后取出平放在桌面上,5分钟后观察结果,呈现一条红线为阴性,两条红线为阳性。
二、预防方法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免疫接种,进口苗、国产苗的品种很多,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按要求连续注射质量好的疫苗。
平时,特别是犬细小病毒病流行季节,用福尔马林、B丙内酯、紫外线、2~4%烧碱、10~20%漂白粉消毒笼舍、环境也至关重要。
三、治疗方法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上常采用以下综合治疗措施。
1、特异疗法早期使用高免血清、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犬佳生命源有一定疗效。
血清及单抗用量,1~2ml/k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5天。
X u m u s h o u y i一、犬类细小病毒的诊断1、流行病学犬类细小病毒病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但是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
因为犬类生活习性的关系,导致其接触细小病毒机会比较多,并且一旦感染出现传染的几率也比较大,这种传染性对犬类危害还是比较大的。
各个年龄段的犬类都有可能感染细小病毒病,不过相对来说感染较多出现在幼犬以及老犬身上。
犬类细小病毒病的病原体是细小病毒,这种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D N A为单股线状,无囊膜且二十面体对称。
犬细小病毒在偏碱或者偏酸的环境当中依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且其及时在60摄氏度温度当中依然可以存活长达一个小时,而在粪便当中存活的时间可以长达数个月甚至数年。
细小病毒主要以粪便传染、唾液传染、呕吐物传染等途径进行传播,对患病犬类进行治疗之后,犬类依然可能携病菌,虽然在康复之后没有症状,但依然会传染相应的病毒。
通过对患病犬类进行种类分析,发现土种犬类发病率要低于纯种犬和外来犬,细小病毒病呈散发形式进行传播,尤其在规模性的犬场以及犬类集中的区域还可能呈现爆发形式的流行。
2、临床表现肠炎型临床表现:此类型犬细小病毒病多出现在3-4个月的犬当中,一般潜伏期为7天到14天,此类病的发病初期会有体温升高的表现,少数犬类体温正常,但是会有食欲不振、精神较差、呕吐等症状,呕吐物一般是粘液状物质,也会有血液的情况出现。
在发病24小时之后,会有腹泻以及剧烈的呕吐症状。
犬在发病之会有精神较差的表现,食欲下降,体温升高甚至达到40℃以上,此时病犬容易渴,眼眶会呈现下陷状态,还会出现严重脱水现象,犬皮肤的弹性也会有所下降,反应也会变得迟钝,不活动。
病犬在发病后期在病情加重的情况下,体温会出现低于常温的现象,脱水现象进一步严重,甚至发生休克乃至死亡。
病犬的肠道一旦出现严重的出血状况,就是因为在病犬的肠道内由于其腐败物产生了内毒素,导致病犬因为内毒素中毒或者D I C,进而引发病犬死亡。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的犬病,由犬细小病毒引起。
该病毒主要通过犬体液、排泄物和直接接触传播,能引起犬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变,严重时可导致犬的死亡。
以下是关于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控措施的介绍。
一、诊断方法1.临床表现: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发热、呼吸困难、咳嗽等。
粪便检测可发现病毒。
2.病毒检测:采集犬的粪便、呕吐物等样品,通过PCR、病毒分离等方法检测犬细小病毒。
二、治疗方法1.支持治疗:在早期病情轻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给予犬充足的水分、营养和休息进行治疗。
适当的饮食管理和环境控制可以减轻犬的不适感。
2.抗病毒治疗:犬细小病毒病没有特效药物,但可以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控制症状、缩短病程和降低死亡率。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解磷胆碱等。
三、防控措施1.疫苗预防:注射犬细小病毒疫苗是预防犬细小病毒病最有效的措施。
疫苗分为MLV (弱毒活疫苗)和KV(灭毒疫苗),分别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适应症。
首次注射疫苗后,需要进行加强免疫,以提高免疫效果。
2.环境控制:对于犬细小病毒病的患犬,需要将其隔离并消毒其周围环境,以阻断病毒传播。
对于病毒感染风险较高的场所,如犬舍、寄养所等,需要加强消毒工作。
3.注意个体卫生:及时清洁犬的食具、床上用品、口水、尿液等,避免直接接触患病犬。
诊断、治疗和防控犬细小病毒病是保护犬健康的重要措施。
病主人可以及时寻求兽医的诊断和治疗,保持犬个体卫生,并通过疫苗预防和环境控制来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为了犬的健康,所有养犬人必须认真对待犬细小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狗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能导致狗的胰腺炎和全身性感染。
本文将介绍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一、诊断方法
1. 临床症状:犬细小病毒病的早期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发热等。
后期症状为腹腔积液、呼吸困难、贫血等。
2. 病毒检测:通过病毒抗原检测法或PCR技术检测粪便、呕吐物或唾液样本中的犬细小病毒抗原或核酸。
二、治疗方法
1. 对症治疗:根据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补液、止泻、解热等。
2. 免疫治疗:采用合适的免疫球蛋白治疗,提高患犬的免疫力。
三、预防措施
1. 疫苗接种:犬细小病毒病的预防主要依靠疫苗接种。
一般在狗狗出生后6-8周龄开始接种第一剂疫苗,以后每隔2-4周接种一剂,总共接种3-4剂疫苗。
成年犬每年接种一次疫苗。
2. 隔离患病狗:将患病狗隔离起来,防止疾病传播给其他健康狗。
3.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洁狗狗的饮水器具、周围环境,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
4. 注意个人卫生:接触患病狗后要及时洗手,避免将病毒带入家中。
对于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我们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病毒检测来进行,治疗方面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免疫治疗。
而在预防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疫苗接种、隔离患病狗、保持环境卫生和注意个人卫生等措施来有效防控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和传播。
犬细小病的诊断与防治犬细小病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
该病毒主要通过犬接触、空气传播、粪便或被污染的物品传播。
细小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呕吐、腹泻、鼻流涕、咳嗽和疲劳。
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细小病可能会导致犬死亡。
以下是关于犬细小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更多信息。
诊断:对于疑似患有细小病的犬,经过应对以下检查和测试:1.生物学检查:通过检查犬的粪便、尿液和口腔分泌物来检测细小病毒。
2.血液检查:在病程的初期通过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到犬细小病毒抗体的产生。
3.影像学检查:如腹部X射线、超声波检查,可以对病变范围进行详细了解。
4.病理学检查:对已经死亡的犬进行解剖学和组织学检查,确认细小病真正的病变情况。
防治:目前尚未有一种特效的药物可以治疗犬细小病。
因此,预防是最重要的控制手段之一。
以下是预防细小病的方法:1.定期接种疫苗: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及美国獽犬拍摄接种麻疹、冠状病毒、犬细小病、卡方氏菌疫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疫苗接种。
2.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清洁犬舍环境,定期给犬洗澡、指甲也要及时剪。
购买犬粮、犬服等物品应尽可能从信誉好、有合法证书的商家购买,避免病原菌的散播。
3.限制犬间接接触:犬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同病情的犬不能一起饲养,不能乱接触其他犬只和野生动物。
4.接受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增加生存机会。
总体来说,预防犬细小病的最佳方法是通过为犬接种疫苗、保持卫生习惯、限制间接接触以及定期检查。
如果犬被诊断出患有细小病,宠物主人应该尽快咨询兽医以获取治疗建议,以降低疾病的危害程度。
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 .... 3 关键词 ..................................................................... .. 31.流行及症状 (3)1.1 流行病学................................................................ 3 1.2 症状....................................................................31.2.1 出血性肠炎型 (4)1.2.2 心肌炎型 (4)2.剖检病变 (4)2.1肠炎型 (4)2.2 心肌炎型 (4)3.诊断 ..................................................................... .. 4 3.1 一般诊断................................................................ 4 3.2 实验室诊断..............................................................5 3.3 特殊情况下的诊断 (5)3.3.1 电镜与免疫电镜检查 (5)3.3.2 病毒分离鉴定 (5)3.3.3 血凝实验 (5)3.3.4 肌酐激酶诊断 (5)3.3.5 其他 ............................................................... 5 4.治疗 ..................................................................... .. 5 4.1特异性治疗 .............................................................. 5 4.2 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64.2.1 补液 (6)4.2.2 补钙 (6)14.2.3 补钾 ............................................................... 6 4.3 对症治疗................................................................74.3.1 止血与止呕 (7)4.3.2 排出血便 (7)4.3.3 防止继发感染 ....................................................... 74.4 中药治疗................................................................ 7 4.5 护理....................................................................7 5.小结 ..................................................................... .. 8 参考文献 .....................................................................8致谢 ..................................................................... . (8)2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摘要: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的犬科动物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烈性传染病,又叫犬病毒性肠炎或出血性肠炎。
犬细小病的诊断与防治犬细小病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犬科动物,尤其是犬。
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疫情时期易发生大规模的传染。
犬细小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呕吐、腹泻、咳嗽、流涕、眼鼻部溃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如果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很容易导致犬只死亡。
对于犬细小病的诊断和防治非常重要。
一、病因分析犬细小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疫情时期,空气传播也是关键传播途径之一。
病毒进入犬只体内后,主要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和淋巴组织,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淋巴组织肿胀、坏死和出血。
同时也可侵入肠道上皮细胞和淋巴组织,引起肠道淋巴组织细胞核变性、坏死、出血,从而对消化道产生影响。
病毒进入体内后,经血行播散,可引起全身多器官病变。
犬细小病是一种多脏器病变的传染病。
二、临床症状1. 高热:患病的犬只会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可达41-42℃。
2. 呕吐、腹泻:病毒引起的肠黏膜损害会导致患犬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 咳嗽、流涕:病毒侵害呼吸道上皮细胞和淋巴组织,会导致患犬出现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4. 眼鼻部溃烂:病毒引起的淋巴组织炎症会导致眼鼻部溃烂。
5.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犬会出现惊厥、抽搐、瘫痪、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三、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结合犬只的临床症状,如高热、呕吐、腹泻、咳嗽、流涕、眼鼻部溃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作出初步诊断。
2. 病毒学检查:利用PCR技术检测犬只呼吸道和消化道样品中的犬细小病毒核酸。
3. 免疫学检查:利用ELISA技术检测犬只体内的犬细小病毒抗体水平。
四、治疗方法1. 对症治疗:对犬只的临床症状进行控制和治疗,如降温、止泻、止吐等。
2. 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对患犬进行治疗,如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
3. 免疫增强治疗:使用免疫增强剂对患犬进行治疗,如转移因子、丙型肝炎球蛋白等,提高患犬的免疫力。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1. 引言1.1 概述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而导致犬只感染。
该病在犬类动物中广泛传播,病死率较高。
犬细小病毒病对犬只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可能影响人类健康。
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症状。
诊断犬细小病毒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分离鉴定等实验室检测手段。
治疗方面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保持犬只体温、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液体、对呼吸困难进行处理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接种疫苗、保持犬只卫生、控制传染源等。
防控措施主要是加强疫苗接种、隔离感染犬只、消毒环境等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犬只健康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展望是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控制传染源来减少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率,保护犬只和人类的健康。
2. 正文2.1 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现1. 呼吸道症状:犬细小病毒病的早期症状通常包括流感样症状,如咳嗽、打喷嚏、流泪、鼻涕等。
有些患犬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
2. 消化系统症状:患犬可能出现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重症情况下,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腹泻和脱水。
3. 神经系统症状:犬细小病毒病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犬出现抽搐、抽筋、瘫痪等症状。
患犬可能表现出行动不协调、抖动、头部倾斜等症状。
4. 其他症状: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犬细小病毒病还可能导致体温升高、眼部炎症、全身乏力等症状。
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症状类似于流感,但随着病情加重,患犬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系统的症状。
及时关注犬的体征变化,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2.2 诊断方法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通过观察犬的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了细小病毒。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
犬细小病的诊断与防治犬细小病,又称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症状严重且传染性强,一旦发生会对狗狗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犬细小病的诊断与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犬细小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狗主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的发生。
一、犬细小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犬细小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和接触患病犬的分泌物传播,如唾液、鼻涕、粪便等。
患病犬在发病期间和恢复期间都可能成为传染源,而且病毒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病毒很容易通过环境传播给其他健康的犬只。
病毒还可以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和用具传播。
二、犬细小病的临床症状犬细小病的症状多种多样,通常在感染后的3-7天内出现,临床表现为高烧、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粘膜苍白、脱水等。
在病情加重时,犬只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癫痫、昏迷等严重症状,甚至会导致死亡。
部分幸存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后遗症,如肺炎、角膜炎、消瘦、贫血等。
三、犬细小病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诊断患犬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兽医会通过临床检查和症状观察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了犬细小病毒。
2. 血清学检验兽医可以通过血清学检验来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一般在感染后第7-10天开始产生,故对于临床确诊病例,血清学检验是十分重要的诊断手段。
3. 荧光抗体检测荧光抗体检测是通过对试验动物的组织或细胞进行荧光标记抗体检测,通过观察荧光反应的阳性还是阴性来判断是否感染了犬细小病毒。
4. 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PCR技术检测犬细小病毒的核酸,对早期诊断和肯定诊断有重要意义。
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犬细小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市面上有犬瘟热疫苗和犬细小病疫苗,分别用于预防犬瘟热和犬细小病。
一般来说,在狗狗出生后8周龄开始接种疫苗,然后每隔3-4周重复接种2-3次,最后在狗狗满3-4个月龄时完成基础免疫程序。
2. 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室内外环境,保持干燥、通风、卫生,定期更换犬舍内的垫料、洗涤宠物用品和玩具,可以有效减少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
概述:一、诊断
现场诊断可以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做出初步判断。
实验室确诊需要进行如下检查。
(一)病毒分离与签定
用患病犬粪便液或濒死期扑杀犬的肠内容物,加适量氯仿混匀,置4摄氏度过夜处理,离心后上清液接种MDCK、F81等传代细胞分离培养病毒。
也可采取濒死期病犬的肾、肺或睾丸作细胞培养,5—7天后转原代或继代细胞,也易获得病毒,可用荧光抗体染色、微量血凝抑制试验等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
(二)血清学诊断
微量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灾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可用于该病的特异快速诊断。
国内外常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
血凝试验用于测定粪便和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效价。
用0.5%—1%猪红细胞指示系统。
试验证明HA1:80可作为阳性感染的指示标准。
血凝抑制试验主要用作流行病学调查,也可用于检测粪便中的抗体。
在诊断中要注意与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和出血性胃肠炎等疾病进行区别诊断。
二、治疗
1.心肌炎往往来不及治疗就发生死亡,即使治疗,其效果往往不佳,常以死亡告终。
2.肠炎型治疗原则是特异性血清治疗,配合对症、抗菌、解毒、抗休克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
3.特异性血清治疗:使用抗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进行治疗,效果可靠。
4.对症治疗:注射阿托品止呕吐:腹泻可口服硝酸铋、鞣酸蛋白;出血性腹泻可注射维生素K、安络血等止血剂;出现脱水可补液,注意先盐后糖,采用静脉注射,如有困难可采用腹腔注射;结膜发绀则加入碳酸氢纳防止酸中毒。
5.防止继发感染:可使用庆大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抗菌药物,也可配合使用抗病毒药物。
6.在护理上要注意病初应禁食1—2天;恢复期应控制饮食,给予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次,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