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故障应急响应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工程部设施设备故障应急预案范例一、前言设施设备随时存在故障的可能,一旦发生故障将可能导致工作中断、生产停滞等严重后果。
为了保障设施设备的安全和连续运行,及时解决故障带来的问题,本预案旨在规范工程部设施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流程,确保故障能够及时发现、定位、修复,并恢复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应急预案内容1. 应急响应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由工程部主管负责,负责协调、决策故障处理过程中的重大事项。
(2) 应急指挥组:由工程部主管、设备维修负责人、相关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具体指挥、组织故障处理工作。
(3) 支援组:根据故障情况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维修工人等提供支援。
2. 应急故障处理流程(1) 故障发现与报告a. 设备操作员在日常操作中发现设备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进行记录,并及时报告设备维修负责人。
b. 设备维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对故障信息进行核实,并评估故障的危害程度和紧急程度。
(2) 应急指挥组组织应急响应a. 基于故障评估结果,应急指挥组根据事故等级和紧急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准备。
b. 应急指挥组组织人员迅速赶赴故障现场,进行故障初步分析和现状调查。
(3) 故障诊断与恢复a. 维修负责人根据故障现场的情况,迅速确定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b. 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故障,则立即进行修复操作;如果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人员进行处理,应急指挥组将根据需要组织支援。
(4) 故障修复与验收a. 维修人员根据故障诊断结果,维修设备并验证设备的功能恢复正常。
b. 维修完成后,应急指挥组将对修复工作进行验收,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
(5) 故障报告与记录a. 故障处理结束后,维修负责人将故障报告提交给工程部主管,并进行故障处理的记录。
b. 工程部主管可根据故障报告和处理记录,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
三、应急演练与评估1. 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真实故障情况,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公司生产安全,确保设备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有效地组织抢修,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损失,降低维修成本,依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结合公司生产设备实际状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各类生产设备突发性故障,包括设备故障的报警、处理、抢修、恢复等全过程。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下设副总指挥、各职能小组组长及成员。
2. 职能小组(1)抢修小组:负责设备故障的现场抢修工作,包括抢修方案制定、抢修人员调配、抢修物资准备等。
(2)物资保障小组:负责抢修所需的物资调配、供应及管理工作。
(3)信息联络小组:负责与各部门、外部供应商、维修单位等沟通协调,及时传递抢修信息。
(4)安全保障小组:负责现场安全监督,确保抢修过程中人员、设备安全。
(5)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抢修期间的餐饮、住宿、交通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报警发现设备故障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1)抢修小组迅速赶到现场,评估故障情况,制定抢修方案。
(2)物资保障小组根据抢修方案,及时调配抢修所需物资。
(3)信息联络小组及时与各部门、外部供应商、维修单位等沟通协调,确保抢修工作顺利进行。
(4)安全保障小组现场监督,确保抢修过程中人员、设备安全。
3. 抢修按照抢修方案,组织抢修人员进行抢修工作。
4. 恢复抢修完成后,进行设备检查、试运行,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5. 总结抢修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分析故障原因,评估抢修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建立抢修物资储备库,储备必要的抢修工具、备品备件等。
2. 技术保障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可靠性。
3. 人员保障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渠道,确保应急信息及时传递。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生产线在发生设备故障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抢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停机损失,保障生产秩序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线上的所有设备故障,包括但不限于电气设备、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等。
三、组织架构及职责1. 设备故障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抢修工作。
(2)副指挥长:由生产总监担任,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负责应急抢修工作的组织实施。
(3)成员:生产部、设备部、安全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负责人。
2. 应急抢修小组(1)组长:由设备部经理担任,负责应急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
(2)副组长:由设备部副经理担任,协助组长开展工作。
(3)成员:设备部、维修班、安全员等相关人员。
四、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设备故障(1)生产线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故障后,应立即向应急抢修小组组长报告。
(2)应急抢修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设备故障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抢修小组行动(1)应急抢修小组组长组织抢修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故障诊断。
(2)抢修人员根据故障原因,制定抢修方案。
(3)应急抢修小组组长向指挥长汇报抢修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3. 应急抢修实施(1)抢修人员按照抢修方案,进行设备维修。
(2)设备维修过程中,确保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3)抢修过程中,如需更换备品备件,由设备部负责提供。
4. 故障处理(1)设备故障排除后,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2)应急抢修小组组长向指挥长汇报故障处理情况。
5. 整改措施(1)对设备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2)设备部负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五、应急保障措施1. 备品备件储备:设备部应根据生产线设备情况,储备足够的备品备件,确保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技术支持:设备部应定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维修技能,确保抢修质量。
3. 安全防护:应急抢修过程中,安全员应负责现场安全监督,确保抢修人员安全。
设备突发故障停电应急预案(6篇)此时你或许正为写应急预案而烦恼吧?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在自然灾害面前及时行动可以救护更多的人们免于灾难。
应急预案需要充分发挥人员的主动性和协作性,根据您所查询的“设备突发故障停电应急预案”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供您参考,欢迎您的来访希望我们的内容和服务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并收藏!设备突发故障停电应急预案篇1一、背景和目的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停电故障,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制定一套完整的停电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内容1. 应急组织:- 设立停电应急组织,明确应急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由一名负责人统筹协调。
- 按照不同应急级别划分,设立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部等,确保有序应急。
- 按照不同的部门和岗位,明确各自的应急职责和任务。
2. 应急设备和物资:- 制定应急设备和物资清单,确保灯光、电话、应急电源等设备正常运行和储备充足。
- 定期维护和检查应急设备,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
- 提前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备用电池、应急食品、医药等。
3. 应急预案流程:-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流程,明确停电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措施和流程。
- 制定相关的应急通报制度,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沟通。
- 制定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的预案,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4. 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停电情况进行紧急应对。
-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突能力。
5. 后期总结和改进:- 停电后进行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的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
-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措施的实施效果。
三、应急预案的执行1. 发生停电故障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人员按照预案流程进行调度和指挥,确保按照预案执行。
3. 各部门和岗位按照预案的要求履行应急职责和任务。
4. 应急设备和物资要及时启用,保证正常使用。
5. 组织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确保人员的安全。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确保公司生产、科研和办公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设备故障对公司运营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科研和办公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设备故障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工作。
组长:公司总经理副组长:生产总监、技术总监成员:各部门负责人、设备维修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
2. 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工作。
组长:设备维修主管副组长:设备维修工程师成员:设备维修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相关人员等。
三、应急响应程序1. 故障报告(1)设备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故障后,应立即向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小组报告。
(2)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故障情况,并按照本预案要求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2. 应急响应(1)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小组根据故障情况,迅速采取以下措施:a. 确定故障原因;b. 采取措施隔离故障设备,防止故障扩大;c. 通知相关人员到位,开展抢修工作;d. 根据需要,向上级领导报告故障情况。
(2)应急抢修人员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抢修:a. 确定故障原因;b. 采取有效措施修复故障;c. 检查修复后的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d. 将故障处理情况报告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小组。
3. 应急恢复(1)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小组根据抢修情况,评估故障影响,并采取以下措施:a. 确定恢复时间;b. 通知相关人员恢复工作;c. 监督恢复工作,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2)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后,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小组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四、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抢修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一、预案目的为确保车间生产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应对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车间内各类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车间设备故障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监督应急工作的开展。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调度,确保应急工作有序进行。
(2)抢险救援小组:负责设备故障的抢修、恢复工作。
(3)安全防护小组:负责现场安全防护,确保人员安全。
(4)信息联络小组:负责收集、整理和上报应急信息。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生设备故障时,现场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现场指挥小组。
2. 现场指挥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勘查。
3. 现场指挥小组根据勘查情况,确定故障原因,并通知抢险救援小组进行抢修。
4. 抢险救援小组按照现场指挥小组的指示,开展抢修工作。
5. 抢修过程中,安全防护小组应确保现场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6. 抢修完成后,现场指挥小组应组织人员进行验收,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7. 信息联络小组应将应急信息及时上报公司相关部门。
五、应急措施1. 设备故障处理:(1)紧急切断电源,防止故障扩大。
(2)使用备用设备或采取其他措施,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3)对故障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
2. 人员疏散与救援:(1)立即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2)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3)协助消防、医疗等救援部门进行救援工作。
3. 现场防护:(1)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对现场进行清理,防止事故扩大。
(3)确保现场通风、排水良好。
六、应急恢复1. 设备故障排除后,现场指挥小组应组织人员进行设备验收。
2. 验收合格后,恢复正常生产。
3. 对故障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七、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设备故障应急处理、人员疏散与救援、现场防护等。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公司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降低经济损失,保障员工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设备突然停止运行;2. 设备运行异常,影响产品质量;3. 设备发生安全事故;4. 设备关键部件损坏,需进行维修或更换。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指挥长,副总经理担任副指挥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响应工作。
2. 设备维修组:由设备维修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设备故障的排查、维修和恢复工作。
3. 安全保卫组: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和人员疏散工作。
4. 物资保障组:由物资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和供应工作。
5. 信息宣传组:由行政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报警: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向设备维修组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处置:设备维修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
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和人员疏散。
3. 应急物资调配:物资保障组根据需要,及时调配应急物资,确保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4. 信息发布:信息宣传组负责收集、整理应急信息,并及时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
5. 故障排除:设备维修组在排除故障后,应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6. 恢复生产: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后,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恢复正常生产。
五、应急保障措施1. 应急物资储备:公司应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备品备件、工具、设备等,以备不时之需。
2. 人员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应对设备故障的能力。
3. 应急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设备故障应急预案一、前言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设备的稳定运行是保障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然而,由于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设备故障时有发生。
为了能够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备、辅助设备以及相关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突发的故障情况。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小组成立以生产经理为组长,设备主管、维修班长为副组长,各生产班组长为成员的应急指挥小组。
其主要职责包括:1、全面负责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的指挥工作。
2、制定和调整应急处理方案。
3、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
(二)设备维修组由设备主管领导,维修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为:1、对设备故障进行快速诊断和修复。
2、准备必要的维修工具和备件。
(三)生产调度组由生产经理负责,各生产班组长参与。
其职责为:1、调整生产计划,确保在设备故障期间生产任务的合理安排。
2、协调各生产环节,保障生产的连续性。
(四)物资保障组由采购部门负责。
主要工作是:1、保障应急维修所需的物资和备件的及时供应。
2、与供应商保持联系,确保紧急采购渠道的畅通。
四、预防措施(一)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紧固和调试等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二)设备巡检安排专人每天对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问题和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安排维修处理。
(三)备品备件管理建立完善的备品备件管理制度,根据设备的类型和使用情况,合理储备常用的备品备件,确保在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
(四)人员培训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故障判断能力,减少因操作不当或误判导致的设备故障。
(五)应急预案演练定期组织设备故障应急预案的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公司生产运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在设备故障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有效地组织抢修,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损失,降低维修成本,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故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公用设施等,涵盖设备故障的报警、处理、抢修、恢复等全过程。
三、组织架构1. 成立设备故障应急响应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实施及监督。
2. 设立设备故障应急响应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故障抢修工作。
四、应急响应流程1. 故障报警(1)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故障后,应立即向设备故障应急响应小组报告。
(2)应急响应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故障情况,判断故障等级。
2. 故障评估(1)应急响应小组根据故障情况,评估故障等级,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2)故障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3. 启动应急响应(1)根据故障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一级应急响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组织抢修人员赶赴现场。
(3)二级应急响应:启动部分应急响应预案,组织抢修人员赶赴现场。
(4)三级应急响应:启动部分应急响应预案,由设备维修人员自行处理。
4. 故障抢修(1)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开展故障抢修工作。
(2)抢修过程中,应遵循安全、高效、经济的原则。
(3)抢修过程中,如需更换备品备件,应急响应小组应确保备品备件的质量和数量。
5. 故障恢复(1)故障抢修完成后,应进行设备试运行,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2)试运行合格后,恢复正常生产。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应急响应小组成员应具备一定的设备维修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2)定期组织应急响应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资源保障(1)确保备品备件的充足,以满足应急抢修需求。
(2)建立健全备品备件管理制度,确保备品备件的质量和数量。
3. 信息保障(1)建立设备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设备故障数据。
(2)加强信息沟通,确保故障信息传递迅速、准确。
为加强我单位设备安全管理,提高设备故障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降低故障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各类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包括但不限于电气设备、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通信设备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设备故障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设备故障应急处置工作。
2. 设备故障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设备故障的初步判断、应急处置、人员疏散等工作。
(2)技术支持组:负责设备故障的技术分析、故障排除、维修方案制定等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4)信息联络组:负责收集、汇总、上报设备故障应急处置信息。
四、应急处置程序1. 设备故障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现场处置组。
2. 现场处置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技术支持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
3. 技术支持组接到通知后,立即对设备进行技术分析,判断故障原因,提出维修方案。
4. 现场处置组根据技术支持组的维修方案,采取相应措施,排除故障。
5. 后勤保障组根据现场处置组的需求,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
6. 信息联络组负责收集、汇总、上报设备故障应急处置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7. 故障排除后,现场处置组、技术支持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分别向设备故障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进行验收。
五、应急响应等级及处置措施1. 一级响应:设备故障导致关键生产环节中断,影响正常生产秩序。
处置措施:(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处置组、技术支持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
(2)现场处置组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障人员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3)技术支持组尽快查明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案。
(4)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
2. 二级响应:设备故障导致局部生产环节中断,影响生产效率。
一、目的
建立设备故障应急响应机制,能确保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有效的组织抢修,最大限度的减少停机损失,降低维修成本,结合公司生产设备实际状况,特编制本预案。
二、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独子设备突发性停产的设备故障,包括设备故障的报警、处理、抢修、恢复等全过程。
三、职责
3.1车间应急职责
3.1. 1生产经理担任现场应急抢修小组组长,负责设备故障的现场应急指挥;并向公司总
经理汇报故障状况及抢修进展情况;负责对备品备件的数量、型号、规格进行确认
及抢修物、料的申报和委外维修的申请。
3.1.2 负责组织抢修人员及时就位;保证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负责实施抢修作业,以及
修后设备的检查、试运行。
3.1.3 如有人员受伤,除必要的应急救治,生产经理第一时间与行政部取得联系,情况严
重时要在在5分钟以内与附近医院取得联系,保证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
3.1.4 生产经理负责对设备故障应急响应预案的制订、审批,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修订。
3.2 班长、保全工应急职责
3.2.1 加强抢修培训,开展故障预想,掌握故障发生的征兆、原因、后果和应急处理方法、
步骤,以及在抢修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确保抢修工作
的安全顺利进行;
3.2.2 负责设备故障抢修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协调解决抢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2.3 故障抢修现场的安全监察,确保抢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3.2.4 设备故障抢修,必须全力协助机修车间机电维修工的工作。
3.2.5 做好备品备件的保管和补充,及时检查备品备件的储备情况,确保备品备件处于良
好的备用状态;
四、应急资源概况
4.1 人力资源
4.1.1 生产经理1人;车间主管4人、电工维修师1人、操作工协助维修人员由生产经理
根据具体情况临时组织。
4.2 物质资源
4.2.1 电动工具:磨光机1部、手电钻1部等。
4.2.3 仪器仪表:兆欧表、万用电表、钳型电流表等。
4.2.4 安全设施:安全围栏、警示牌、警戒线。
4.2.5 维修工具:手拉葫芦、塞尺、扳手、螺丝刀、钳子、管钳、手锤、锯弓、锉刀、台
虎钳、钢板尺、游标深度卡尺等、铝梯等。
4.2.6 运输工具:四轮小推车2台、备用叉车1台等。
4.2.7 备品备件:公司储备的备品备件,以及按急件采购程序采购配件。
五、故障分析
5.1 设备故障的性质
设备故障是指设备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了规定功能或降低了效能时的状态,直接影响产量、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5.2 故障发生的原因
5.2.1 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中存在缺陷;
5.2.2 零部件选用不当或有缺陷;
5.2.3 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变形、疲劳、振动、腐蚀、变质、堵塞等;
5.2.4 维护、润滑不良、调整不当、操作失误、过载使用、长期失修或修理质量不高等;
5.2.5 设备陈旧、环境因素及其他原因。
六、应急响应程序
6.1 报警与接警
6.1.1 操作工发现设备故障后,立即用电话或直接向本部门主管汇报,说明故障发生的
设备位号和部位;
6.1.2 当班班长立即赶到现场,初步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做好
抢修准备工作。
6.1.3 对暂时不影响生产的设备故障,班长、保全工不能及时处理的由生产经理制定应急
维修方案。
6.1.4 在确认故障严重的情况下(不能当班修好),生产经理直接下达应急处理令。
6.2 应急启动
6.2.1 生产经理下达应急令后,通知应急抢修小组所有人员到位。
6.2.2 应急组长立即赶到现场,组织协调抢修前的准备工作。
6.3 应急行动
6.3.1 机修车间电气工程师、本生产经理、班长制订抢修安全措施和技术方案,并提供有
关的技术资料。
6.3.2 应急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各就各位,全面展开抢修工作。
6.3.3 部门主管、电工维修员迅速落实所需配件的储备情况,落实型号、规格,并将备件
及所需的工器具运送到现场;
6.3.4 急件采购或加工,实行急件采购并制定加工方案,由生产经理、采购部等协同完成。
6.3.5 对需委外维修的部分工作,由生产经理报总经理审批后交采购部联系委外维修单
位。
6.3.6 生产经理应及时了解抢修现场的进展情况,监督检查抢修过程中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和各种违章作业情况,保证检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指导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6.4 现场恢复
设备故障抢修结束后,应对抢修后的设备试运行,时间不少于1小时,有生产经理、部门主管确定抢修的维修质量和试机效果,并将试机情况向有关领导进行汇报,得到认可后,开始对抢修人员、工器具进行清点,将现场打扫干净后撤离现场。
操作工恢复正常生产。
6.5 应急结束
机长负责对抢修后的设备进行连续24小时试运行,观察运行情况,按车间规定随时抽查产品质量,如无异常应急结束。
七、联系方式
7.1 电话联系:
7.2 电话联系:电话号码参照《XX有限公司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