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3年四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7
1 / 7 人教版2023年四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
zhōng hòu tǎo yàn jiě mèn jiè yān
pí qì mǐn jié chéng jì fù jìn
二、 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懈.怠(jiě xiè) 朦.胧( mēng méng) 口腔.(qiāng kōng)
慷慨.(kǎi gài) 撵.走(nǎn niǎn) 岗.位(gāng gǎng)
三、 比一比,再组词。
坑(_________) 堤(_________) 蝇(_________) 虎(_________)
抗(_________) 题(_________) 绳(_________) 虑(_________)
四、 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高(___)林(___) ②车(___)马(___) ③(___)火(___)煌
④(___)(___)袅袅 ⑤(___)山(___)水 ⑥(___)(___)相闻
1.第一行的四字词与______相关,第二行的四字词与_______相关。
2.请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A.早晨,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四周______,街道上______真是一派繁华的景象。
2 / 7 B.这座________的小村庄风景如画,傍晚,________,轻烟若雾,如梦如幻。
五、 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无论……都…… 不但……而且……
既然……就…… 虽然……但是……
既……又…… 因为……所以……
1.(_____)我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_____)我要为人类作出贡献。
2.陆老师制作教具,(_____)解决了教学急需,(_____)为国家节约了开支。
3.诚实是人的美德,(_____)做什么,(_____)要讲老实话,办老实事。
4.我们(____)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工作,(____)离人民的要求还差得很远。
六、 按要求写句子。
1.当母亲准备出去工作的时候,阳光温和地从那个小窗子里射进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换一种表达方式,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正面、侧面看声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样子。(根据意思写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在无边的黑夜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无数的长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
1.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星(七一)》
2.《铁杵成针》讲的是_____(人物)的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
3 / 7 3.《独坐敏亭山》一诗中,诗人用“____”字表明“云”只有一片,用“____”字表明只有作者一人,表达了___________的心情。
4.儿童是古代诗人笔下所钟爱的对象。当看到儿童们在田间追逐着蝴蝶时,诗人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看到大儿、中儿、小儿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时,诗人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
①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
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
②“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童年的我下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qiú)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③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四月的芬芳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
④我的童年时代,没有快餐,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⑤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手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⑥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洋辣子”的毛虫蛰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
4 / 7 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
⑦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
1.第①段说树枝很细,可能承受不住“我”的重量,可“我”为什么还要去冒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画“____”的句子中“皮”的意思是( )
A.表面的,肤浅的 B.顽皮,调皮 C.由于受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听谓”的
3.“我”童年攀树时也“吃过不少苦头”,请用波浪线画出这些苦头。
4.文章既写了“我”童年攀树的快乐,也写了攀树时吃的苦头,是为了( )
A.表现攀树留给“我”的痛苦回忆
B.既对比突出攀树带给“我”的乐趣,又侧面烘托“我”对攀树的喜爱之情
C.反映“我”童年生活的艰难
5.文章最后一段中画“ ”的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习作小天地。
从小到大,你肯定学会了很多本领,掌握了很多知识,请你以“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补充完整 2.写清楚你是怎样学会这个本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