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新兵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 格式:doc
- 大小:103.00 KB
- 文档页数:16
“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在社会急剧变革、经济迅猛发展、信息科技高速发达、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有其独特的思想特征,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分析“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征,有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标签:“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9月,第一批“90后”开始步入校园并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
作为一个新生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出生在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经济迅猛发展、信息科技高速发达、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
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他们有其独特的思想特征,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分析“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征,有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9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个性张扬,呈现出有别于“70后”“80后”的思想特征。
1.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理想趋于功利化。
在改革之风的沐浴下,“90后”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丰衣足食,接受较好的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他们坚信只有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才能真正的实现个人的伟大的理想。
他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规范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推动着自己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的奋斗前行。
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西方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对正处于青春期的“90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也是极为重大的。
在物质利益冲击的时代,他们的理想趋于功利化,更注重实用主义。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一)“90后”大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1.部分“90后”大学生政治思想不成熟当今社会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是热爱党和人民的,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对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定不移。
但他们受年龄、能力、经验、认知水平以及环境的影响,无法正确的辨别和选择事物,无法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容易引发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质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一些社会现象认识不清,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梦”的实现缺乏信心,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不高。
2.有些“90后”大学生集体意识淡薄集体主义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而一些“90后”大学生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发展,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也不参与团体竞赛,对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认识肤浅。
有些还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集体和他人利益,对集体和其他人利益造成损害时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弱化的集体主义直接导致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冲突和矛盾。
例如学生不尊重老师的行为频频发生,与同学争吵、成帮结伙打架等性质恶劣的行为。
3.很多“90后”大学生有网络综合症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为“90后”大学生构筑了全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网络成为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
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现实问题,由于青年学生自控能力差、业余时间多、上网条件方便,一些人沉迷网聊、网恋、网游、网购中不能自拔,被俗称为“网瘾少女”;有的学生受到网络不法行为诱导走上了犯罪道路,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目前有高校仍存在指派非专任教师为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象,大量削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时间安排随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选修课程,并将课程安排在周六、周日等休息日,专任授课教师大多数是被动完成课程任务,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事业来完成。
“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
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目的,然后分析了这一群体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其特点和根源。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两方面的对策。
最后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引起对“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关注,提出有效的对策,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特点、课程、活动、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90后”是指出生在1990年至2000年之间的一代人,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一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90后”逐渐成为高校校园中的新生力量。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90后”大学生的需求。
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接触信息渠道更加广泛,思想观念也更加多元化。
一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存在着认识不清、信念不坚定等问题,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教育。
本文将深入分析“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旨在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根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
通过本研究,旨在引发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人才。
浅谈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极具特色的90后大学生进入高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从新时代全球化的背景出发,认真分析了90后大学生新的思想者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相关知识,针对新问题,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引导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分析(一) 关注社会主流思潮,价值观更趋现实化、功利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开放,90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更加丰富和趋于理性:在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他们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取向,也更关注影响自身前途命运和生活的具体事务,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重视物质生活质量,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注重现实中所获得的实际收益。
如有部分90后大学生把有利于就业和个人前途当作人党的目的,积极考取各种证书,反映出部分9O 后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上的实用化、功利化,理想信念的淡漠与缺失。
(二) 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较差90后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处于“6+1”的家庭生活模式中,深受父母和长辈的宠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从家庭和社会索取的习惯,而缺少给予和分享。
他们更加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对生活的质量和品位有更高的标准。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会导致他们过分关注个性的张扬,而忽略他人的感受,进而导致他们在团队活动中,为追求自我表现和自我心理忽视团队其他成员的利益和情感,甚至会因为自己的种种不舒适的心理感觉而放弃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表现出团队忠诚度和合作精神的相对欠缺。
(三) 追求独立自主,但实际仍对他人依赖很大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信息接收量大,思想早熟,智力发达。
他们对与自身有关的事物往往体察得细致入微,并积极在其中表达自己的意愿,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判断和选择,且得到不断的满足,形成了自己做主和自信的一面。
试论“微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途径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下这个“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和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90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其思想政治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
90后一代成长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既具有前卫思维,又面临着诸多社会矛盾和思想倾向。
而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当如何开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剖析,分析“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教育需求,探讨合适的教育途径,以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90后”大学生是中国新一代青年群体的代表,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成长于信息爆炸的“微时代”,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和冲击,思想意识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态度,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对他们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研究,可以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养成正确的政治态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借鉴经验。
通过探讨各种教育途径的优劣势,可以更好地制定出符合“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需求的教育方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研究“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意义在于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 正文2.1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状分析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状值得深入分析。
随着社会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愈发多样化,但信息真伪难辨,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进行正确引导和解读。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摘 要:90后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分析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基础上,指出了这些群体特征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应对90后大学生独特群体特征的具体管理措施,以求为加强和完善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进入21 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取得较快发展,高校从规模、办学形式、教学制度等各方面均有显著发展。
其中,培养对象成为今日教育界给予关注的重点,如何促进当代大学生的专业、职业、综合能力素质养成,成为目前诸多教育界人士的研究课题。
特别是随着90后新一代大学生逐渐成为高校培养对象的主体,以此给教学、管理等方面带来各种的影响, 尤其给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带来一定挑战,因此,分析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剖析其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从中得出相应对策,对于促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由于90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迥异,这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和文化素质的发展倾向和发展水平都表现出差异性。
因此,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有利于把握和归纳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特点与规律。
(一)价值观多元化。
在全球经济社会背景下,90后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国际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对中国90后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方面,成长在全球化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深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他们有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根底,又有着西方外来文化的熏陶,进而推动了多元化价值观的形成,这有利于90后大学生在吸收世界优秀文明的基础上发扬与传播中国文化。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对西方国家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吸收,则又有可能导致90后大学生对主导价值取向的偏离。
他们在崇尚儒学"仁、义、礼、智、信"精神的同时,张扬个性,注重个人目标与价值的实现,具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影子。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摘要】“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的教育现状。
接着探讨了“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和发展方向。
结合未来展望,强调了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教育的实施路径。
通过深入讨论,可以使“90后”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并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现状分析,特点,现状问题,改革措施,发展方向,实施路径,意义,未来展望1. 引言1.1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的重要性“90后”大学生是中国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政治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政治立场,使他们具备正确的政治态度和行为。
而“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只有具备正确的思想和政治觉悟的大学生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继承者。
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的有效手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思想政治教育还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只有思想政治上坚定的大学生才能成为国家的可靠力量,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只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培养出具备正确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的优秀青年,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1.2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当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90后”这一代群体中,由于信息爆炸和新媒体的影响,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广泛和多样化,但也存在着信息碎片化、虚假信息和低质信息的问题,容易导致思想认识的混乱和迷失。
“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摘要:“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为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的途径,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对策“90后”是指从1990年到1999 年出生的人群。
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之中, 经济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生事物, 通讯的极端发达也将人们带上了一个信息高速公路, 这些变化作用在“90后”大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更加明显, 这也决定了“90后”大学生一出生就要接受更多的社会信息, 久而久之, 这一强大推动力已经自然的成为“90后”大学生的一种追求外界信息的本能, 表现出来就是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 乐于彰显自我, 实现自我。
此外, 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生存环境导致“90后”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实践表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为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探索高校大学生教育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本文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针对其特点的教育对策,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1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1][2]1.1思想意识方面呈现多样化“90后”大学生生活在国家经济全速发展和国际地位习益增强时期,强烈的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和繁荣,因此他们对祖国所取得的成就,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认同感,但在目前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互相影响的大环境下,“90后”大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个人的理想信念模糊,个人的价值取向更加自我。
将生活的是否舒适、潇洒;是否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社会名望的高低等作为自身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以此来体现自身价值的存在。
在对待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态度上越发趋于实际。
1.2 信仰依然存在,但功利思想严重“90后”大学生接受的共产主义教育是书本式的、概念化的,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国家集体利益的接受、选择、认同普遍都积极正确,但偏被动,不是主动接受的思想洗礼,没有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实现共产主义信念而付出的努力,没有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而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具体思想认识都是和个人的实际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入党成为追求个人目的实现的一个砝码。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一、90后大学生的知行特点(一)个性自信张扬集体主义欠缺90后大学生享受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腴成果,物质、精神方面的相对充足使其有了自信的资本。
他们奉行“个性至上” ,希望发挥自己的特点独树一帜,并在学习生活中张扬个性,特征鲜明,过分追求展现自我,集体归属感不强,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顾及集体利益。
(二)心理单纯脆弱抗挫能力不足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一切关系的核心,长辈的迁就和溺爱造就了他们单纯而脆弱的心理,同时较好的家庭环境使他们的成长道路大多较为平坦,吃苦耐劳精神欠缺,心理素质偏弱,抗挫折能力明显不足。
(三)内心情感丰富现实生活虚拟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网络对他们来说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网络上购物、聊天、玩游戏、交友等等,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90后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交友方式、娱乐方式、生活方式,使其长期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而不能自拔。
(四)价值取向务实责任意识淡薄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多种复杂的利益关系让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务实,他们重视生活质量,重视与现实的结合,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抽象的哲学。
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务实、功利化导致其社会责任感严重缺位,部分大学生为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宁可忽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放弃了自己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
(五)创新精神强烈践行能力弱化90后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创新能力强。
但是由于他们从小扮演着“4+2 模式家庭”的核心角色,受到了过多的关爱和呵护,再加上他们在学校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使得其现实实践能力不断弱化。
二、90后大学生现实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一)对教育内容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联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信息纽带,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文献标识码:A当今时代是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普及化。
作为新一代的90后大学生,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成长起来,具有突出的优点,也存在典型的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的成长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面对挑战,我们要系统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把握其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独特变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发挥思政课堂优势一打造网络平台和优化育人环境等方式来实现与时俱进,塑造90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分析(一)憧憬未来,缺乏理想目标由于成长条件优越,90后大学生具有明确的物质、精神生活追求,讲究生活情趣,注重外在形象,对未来充满憧憬。
但是一半以上的新生沉醉在高考成功的喜悦之中,进入大学后首先想做的事情就是放松自己,他们以为进入大学就成功了。
还有同学认为大学是高四,无法摆脱繁重的课程和学习压力,产生心理落差,大学生活缺少目标,没有方向和规划,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认识,长期感到空虚,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但是大部分同学有信心处理好大学中的事情。
(二)独立自我,缺乏协作意识当前,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4+2+1”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是家里的焦点,深受父母和长辈的宠爱,以自我为中心,习惯关注自我,从家庭和社会中进行索取。
他们更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追求个性,独立意识强,同时对父母的依赖性强。
但是,进入大学以后,部分90后大学生在宿舍和班级集体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协作能力和意识不高,没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三)功利心强,不乏理性爱国90后学生出生的年代,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多种复杂的利益关系让他们的价值观更加务实,理想追求趋于物化,享乐主义气息更为浓厚。
部分学生仅仅把学习的目的定位在将来找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上。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3)一、关于概念的界定 (4)(一) 新兵的界定 (4)(二) 大学生新兵的界定 (4)(三)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 (4)二、90后大学生新兵的特点 (5)(一) 理智性 (5)(二) 反思性 (5)(三) 现实性 (6)(四) 超前性 (6)(五) 独立性 (7)(六) 多元性 (7)三、90后大学生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8)(一)爱国主义教育 (8)(二) 军人职业道德教育 (8)(三) 法制教育 (9)(四) 军队优良传统教育 (9)(五) 新兵心理教育 (9)(六) 战争形势与政策教育 (10)四、搞好90后大学生新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0)(一) 对90后大学生新兵进行科学的思想和心理疏导 (10)1. 加强心理卫生教育 (10)2. 调整新兵对挫折的认识 (10)3. 理顺人际关系 (11)(二) 坚持运用先进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打牢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 (11)(三) 坚持运用多种教育方式,引起90后大学生新兵的兴趣 (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摘要随着国家征兵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大批90后大学生进入部队。
90后大学生新兵是促进我国军队实现现代化的新鲜血液。
在社会主义军队建设的新时期,加强和改进90后大学生新兵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军队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我国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局,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军队未来的建设和发展。
然而90后大学生新兵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他们自己鲜明的特点,如何针对他们的特点,有效地开展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如何切实搞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军队;90后大学生新兵;新兵思想政治教育ABSTRACTAlong with the national recruitment policy adjustment and reform, a large number of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into the army. Recruit college students after 90 is to promote China's military modernization of fresh blood. In the new perio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army, strengthen and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fter 90 recruits, raise their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train them to be the qualified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in relation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army in China's overall situation,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army in the future. However, new recruits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is a special group, have their own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new recruits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ppears to improve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Key words:army;After 90 college recruits ;The recrui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前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我军一向重视新兵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同志曾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明确提出“怎样作新兵的教育”。
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
“要从战士入伍第一天就注意这个问题。
”①江泽民也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更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
”②胡锦涛同志也曾多次指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要切实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入伍新兵的成分结构、入伍动机、思想行为等特点也发生了变化,新兵入伍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而又伴随着国家征兵政策的调整改革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进入部队,90后大学生也已成为现在军队新兵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90后大学生新兵是促进我国军队实现现代化的新鲜血液,把他们培养成军队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我国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局,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军队未来的建设和发展。
如何搞好90后大学生新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就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本文主要论述了90后大学生新兵的特点,根据90后大学生新兵自身鲜明的特点,有效地进行新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针对他们的特点如何进行90后大学生新兵的思想政治教育。
只有切实搞好90后大学生新兵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挥他们对军队建设和发展的积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2页.②《江泽民文选》第三卷,第430页.一、关于概念的界定要做好90后大学生新兵的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首先要理解好,弄清“新兵”、“大学生新兵”以及“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这几个概念。
克劳塞维茨说过:“任何理解首先必须澄清杂乱的,可以说混淆不清的概念和观念。
只有对名称和概念有了共同的理解,才能清楚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①只有真正弄清了“新兵”、“大学生新兵”、“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这几个概念,才能把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好。
(一) 新兵的界定新兵的界定,这个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来说,也就是从时间和经历这两个方面来说,新兵是相对于“老兵”而言的,是指刚刚进入部队,加入部队不久的士兵。
从时间上来说,新兵入伍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士兵加入部队以后受到的第一次的教育,时间在2个月左右。
也可以叫做“新兵教育”“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等,其实都是同一个意思。
从广义方面来说,新兵包括新入伍士兵、军队新学员、国防生新生,从地方招收的大学生入伍等。
在这里,我们在这说的主要的就是部队新入伍的大学生新兵。
(二) 大学生新兵的界定大学生新兵是指军队从普通高等学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全日制学生中征集的士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在校大学生,另一个方面是应届毕业生。
(三)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另外就是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根据2009年11月9日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中规定,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做出了科学概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进行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工作,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是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战斗力、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②也有学者认为,这一概念虽然指出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定要坚持的,但是,同时也认为这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是有缺陷的。
他们认为,一方面,士兵的全面发展有赖于部队建设的科学发展和军队职能使命的实现;另一方面来说每个士兵的全面发展是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最高追求和目的。
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之中一定要体现时代精神,即以人为本的这种趋势。
因此,在他们看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政治集团通过多种方式在其军队成员中开展理论武装、思想情感①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②总政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解放军报,2009年11月9日.的交流互动,引导其军队成员吸纳认同该政治集团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促进其军队成员知、情、意、信、行均衡协调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
所以,综合来说,我们这里所说的90后大学生新兵思想政治教育,是指自兵役机关批准服现役之日自新训结束新兵下连前的两个月左右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以及成员通过多种方式在90后大学生新兵群体中开展理论武装、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动,引导90后大学生新兵吸纳认同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促进大学生新兵知情意信行均衡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
二、90后大学生新兵的特点(一) 理智性90后大学生毕竟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文化程度较高,也不断追求理性上的认同感。
大学是个亚社会,在大学四年生活中,经历过很多事情,也不断使自己走向成熟。
思想方面更加理智,行为上更加稳重,不再像高中时那样冲动,做事鲁莽冲动。
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新兵的一切行动都要受到其思想观念的支配,只有理智上认同了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才能够保证他们在从学生转变为军人的认识上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态度,清晰的目标。
并且在大学生活中接受的政治教育也更加系统化、专业化。
90后大学生政治理论修养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也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更是明显增强,政治价值判断日趋成熟。
达到理性上的认同是进行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90后大学生思想上理智性这一特点,有利于90后大学生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二) 反思性90后大学生新兵认知能力较强,辩证思维能力较高,在生活中总能辩证地认识和对待各种事情,对于政治思想理想信念等问题,具有比较高的认知分析能力。
90后大学生受到社会思潮影响而变得比较活跃,自由、民主、平等观念较强,民主、平等意识突出,也不断追求新思想新观念,同时,也容易接受新事物,敢于接受挑战,敢于挑战权威,不迷信权威,不墨守陈规。
正是由于他们思想上的反思性和活跃性,才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不断创新,勇于探索,希望能独辟蹊径。
在接受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盲目地认同和接受现成的这种理论教育,而是倾向于用辩证的眼光、思辨的方式进行反思,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后才会从内心真正地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