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历年试题_2012年10月自学考试《学校体育学》试题_复习参考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标准答案第一类:名词解释1.“骑士七艺”在11-15世纪的骑士教育中,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下棋和吟诗,是其主要内容和形式。
2.“快乐之家学校”意大利的维多利亚创办的学校,将学生按年龄及兴趣分组,并组织学生每天到户外跑跳、骑马、游泳、射箭、击剑或玩球类游戏,因此被尊称为“第一个新式的学校教师”。
3.军国民主义思潮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素质的训练,使他们具有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侮、寓兵于民的教育思想潮流。
主要内容包括:批判传统文弱教育,宣传尚武精神;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军事知识和技能训练;重视学校体育;在社会上加强军事教育和训练。
4.主智主义体育理论注重体育过程中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学中重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注重教师和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在课程结构方面,主张将一堂课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在教学原则和方法方面,基本采用了凯洛夫《教育学》中直观性、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巩固性、系统性和连贯性、通俗性与可接受性等五大原则。
5.扬州会议1979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国外的结构教学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探索教学法等,开始在学校体育界广泛传播和实验。
6.体能增长敏感期体能增长较快的年龄阶段,称为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实际上,男女学生体能的敏感期是不同的,有快有慢,有早有晚)。
7.社会化是把一个生物的人塑造成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8.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指个体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
9.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是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10.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11.学校体育目的是表示学校体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应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学校体育的最后应达到的结果。
《学校体育学》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身体训练包括__一般身体训练___和__专门身体训练_。
专项身体训练2、体育课分组教学的形式分为_ 分组不轮换_ 和___分组轮换_两种。
3、体育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而且要备_ 学生__,还要备___场地器材_.4、分析体育课的方法有__全面分析法_和__专题分析法__.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分别用“√”、“×”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1、体育教学大纲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学进行微观管理的依据。
()2、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是指运动动作练习的量和强度. ()3、自我暗示也是一种语言法的形式. ()4、学校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是竞赛规程. (×)5、连续重复练习多用于动作技术教学的初学阶段。
(×)6、在制定体育教学进度时,耐久跑教材宜采用混合排列. ()7、学校体育学属于社会学科范畴。
( )8、为显示动作的左右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三、选择题(根据需要进行多选或单选。
每小题1分,共10分)1、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陈述是( B )的讲解形式A、直陈式B、概要式C、测重式D、联系式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D )A、流水依次进行B、条件不断变化C、每站练习无间歇D、能有效地增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3、间歇练习法的作用是( D )A、能提高肌肉力量B、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协调能力C、能提高供氧能力D、能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4、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优秀行为进行肯定评价是一种( C )A、说服法B、榜样法C、表扬法D、评比法5、一节课按45分钟计,其基本部分的时间,一般安排( B )分钟A、10—20B、28-32C、30—35D、35—406、周期性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是(B )A、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B、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C、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D、超量恢复原理7、下列活动中属于教师指导的是( C )A、讲解B、整队C、示范D、调动队伍8、下列形式属于直观法的是(A )A、示范B、自我暗示C、条件诱导D、默念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学校体育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展的有利作用或效能。
《学校体育学》试题与答案《学校体育学》试题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校体育管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
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增大_____和______。
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具有______和 _____特点。
4(体育教学应以______为主导______为主体______为主线。
5(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构成。
6(选择和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注意____性、_____性和_____性。
7(测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常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方法。
8(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 ,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
, ,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的认识活动规律提出的。
, ,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
, ,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 ,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
, ,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
,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学校体育管理:2(教材体系:3(运动负荷:4(定性评价:5(预先考核: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2(简述课外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确立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要求有哪些, 4(何谓示范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选择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5(怎样上好综合课,6(对少年儿童实施耐力训练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论述题:,共15分,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谈谈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1.体育 2.大众体育3.竞技体育4."六艺"(西周)5."六经"二填空:(每空0.5)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年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A:50年 B:100年 C:150年 D:200年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A:大众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终生体育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终生体育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乐 B书数 C:诗易 D:射御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A:秦 B:汉 C:唐 D:宋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A:唐 B;宋 C:元 D:明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A:乾隆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颜元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A:1903 B:1913 C:1923 D:1933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周恩来 B;毛泽东 C:恽代英 D:颜元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A:1950 B:1956 C:1957 D:1958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A:1955 B:1956 C:1957 D:1958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A:1977 B:1978 C:1979 D:1980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A:1990 B:1991 C:1992 D:1995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场外性 B:竞技性 C:技术性 D:基础性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
学校体育学考试(试卷编号251)1.[单选题]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称为( ) 。
A)新授课B)复习课C)考核课D)综合课答案:C解析:2.[单选题]()是训练过程的特性之一。
A)及时性和可靠性B)有效性和客观性C)连续性和阶段性D)阶段性和变化性答案:C解析:3.[单选题]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 ( ) 社会。
A)奴隶B)封建C)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答案:A解析:4.[单选题]一般教育行政领导、学校领导(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组长)的评价,属于( )。
A)领导评价B)同行评价C)学生评价D)家长评价答案:A解析:5.[单选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A)1990 年B)1999 年C)1993年6.[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的是()A)课程特点B)外部环境特征C)课程目标D)教师的培训答案:C解析:7.[单选题]发表《学校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毛泽东B)恽代英C)李大钊D)陈独秀答案:B解析:8.[单选题]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感受器的敏感性B)传入与传出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C)中枢突触的多少D)刺激的强弱答案:C解析:9.[单选题]树立榜样是运动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之一。
A)内容B)方法C)任务D)要求答案:B解析:10.[单选题]()是根据动力学、运动学和节奏性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各种技术环节的总称。
A)技术动作B)动作技术C)技术基础D)技术细节11.[单选题]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而形成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差。
A)K+外流B)K+内流C)Na+外流D)Na+内流答案:A解析:12.[单选题]体育本质不同于运动教育,体育不单单在于(),还在于通过运动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增进人的健康。
A)学会技术B)掌握技能C)学会体育知识D)学会运动答案:D解析:13.[单选题]运动训练原则是运动训练过程中()。
学校体育学考试(试卷编号241)1.[单选题]()提出了“适应自然”的教学原则,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
A)洛克B)古茨穆茨C)夸美纽斯D)斯宾塞答案:C解析:2.[单选题]体育教学方法的结构包括目标、媒介、教学手法以及()A)教学对象B)教学内容C)教学评价D)教学手段答案:D解析:3.[单选题]()是现代常用的一些宣传手段,如广播、报刊、杂志、电视、电影等。
A)大众传播B)宣传C)广播D)电视答案:A解析:4.[单选题]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 。
A)单一B)多样C)没有差异D)有差异,但不大答案:B解析:5.[单选题]被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是()。
A)罗格B)萨姆兰奇C)顾拜旦D)夸美纽斯6.[单选题]运动员对训练的承受力及其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运动成绩是由他的()决定的。
A)身高B)体重C)协调能力D)竞技能力答案:D解析:7.[单选题]水平目标是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高中学生应达到( )。
A)水平目标二B)水平目标三C)水平目标四D)水平目标五答案:D解析:8.[单选题]()首创了武举制度,提倡考武状元,这一制度的实行,大大鼓舞了民间练武之风,对体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A)杨广B)赵匡胤C)武则天D)刘邦答案:C解析:9.[单选题]学生在上课的( ) 阶段,必然要克服从安静至运动的惰性,这种惰性包括物理、生理两个方面。
A)结束部分B)准备部分C)基本部分D)都不正确答案:B解析:10.[单选题]( )是在不改变动作结构、肌肉用力顺序等性质的前提下,所采用简化技术的过渡性练习。
A)辅助性练习B)专门性练习解析:11.[单选题]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测定有 。
( )A)全是B)生理测定C)教育观察D)学生自我感觉答案:A解析:12.[单选题]如果用间歇训练法发展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强度应在()。
A)40-60%之间B)60-80%之间C)80-90%之间D)90%以上答案:A解析:13.[单选题]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属于体育课程哪个阶段( )A)起始阶段B)实施阶段C)维持阶段D)制度化阶段答案:A解析:14.[单选题]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称为()A)回返性抑制B)侧支性抑制C)交互抑制D)去极化抑制答案:A解析:15.[单选题]努力保持专项竞技水平是全过程多年训练阶段中的()阶段。
学校体育学考试(试卷编号111)1.[单选题]动作要素是()。
A)构成动作成分B)构成动作的基本因素C)构成身体素质的基本因素D)构成动作的关键环节答案:B解析:2.[单选题]人体运动时,躯体性机能惰性比植物性机能惰性()。
A)大B)小C)差不多D)一样答案:B解析:3.[单选题]()是指身体重心或身体某一部分的重心,或身体某一点在运动时所移动的路线。
A)身体运动路线B)身体运动姿势C)身体运动位移D)身体运动轨迹答案:D解析:4.[单选题]左侧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受损,引起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A)全身B)左半身C)右半身D)双侧肢体答案:C解析:5.[单选题]()是运动训练过程的出发点。
A)运动员现实状态B)训练计划C)训练目标D)训练阶段的划分育状况如何,确定这一状态的原因又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对运动训练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运动员的现实状态是运动训练过程的出发点。
6.[单选题]培养协调能力是技术训练的()之一。
A)途径B)任务C)手段D)措施答案:B解析:7.[单选题]以下哪种训练方法是发展快速力量最常用方法()。
A)大重量的极限力量练习B)中小重量的快速练习C)长距离的跳跃练习D)小重量多重复次数的练习答案:B解析:8.[单选题]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 。
A)整班教学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C)先合后分D)先分后后答案:B解析:9.[单选题]课余体育对个人的功能中不包括()。
A)健身B)健美C)健康D)健心答案:C解析:10.[单选题]创造专项优异运动成绩是全过程多年训练阶段中的()阶段。
A)基础训练B)最佳竞技C)专项提高解析:11.[单选题]呼吸的主要中枢位于()。
A)大脑皮质B)脑桥与延髓C)脊髓D)小脑答案:B解析:12.[单选题]终池Ca++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与()相结合。
A)肌凝蛋白B)肌纤蛋白C)原宁蛋白D)肌钙蛋白答案:C解析:13.[单选题]在动力性力量中,若要很快提高力量,应采用()A)重复次数多而阻力小的练习B)重复次数少而阻力大的练习C)最大重量的60%D)采用12-16次的重复次数答案:B解析:14.[单选题]训练过程中,非乳酸无氧耐力的训练强度可达到()。
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第七章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一、填空1体育学习是以运动技术的学习为中心而展开的。
2体育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活动,既包含了技能学习,也包含了认知学习、社会学习、情感培养等等。
3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可分为认知与定向、联系形成阶段、自动化熟练阶段三个阶段。
4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包括_指向性、调控性、操作性、灵活性和综合整体性。
5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存在两种缺陷分别是具备性缺陷和应用性缺陷。
6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7自我测查、教师评价、同伴评价7常用的监视策略的方法和技能有:自我测查、教师评价、同伴评价8复述策略是_语义上保存体育知识和动作技术信息的策略。
练习策略则是从_语义上保存动作技术的策略。
9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动作和反馈10学习策略的本质在于对学习方法的合理运用。
二、选择题1精细加工策略常用的方法与技巧有___②___。
①变换练习条件②动作技术的串联③模仿练习④降低难度2下列不属于体育学习元认知策略的是__④____。
①心理激活策略②监视策略③调节策略④复述策略3下列不属于学习策略观点的是___④___。
①学习规则系统②学习方法与技能③学习调节与控制技能④学习原则4复述策略属于_②_____。
①元认知策略②认知策略③运动技能形成策略④资源管理策略5完整练习法运用于___③___。
①认知与定向阶段②联系形成阶段③自动化熟悉阶段④分化阶段6下列不属于体育学习的资源管理策略的是___①___。
①心理激活策略②时间管理策略③环境管理策略④寻求他人支持策略7认知与定向阶段学生动作表现是___①___。
①动作不协调,难以发现错误②动作准确、遇到意外事件易出现多余动作③动作流畅,不需要意识控制④动作连贯性、精确性加强8自定目标、自我奖赏属于_①_____涉及的方法与技能。
学校体育学考试(试卷编号141)1.[单选题]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B)生理学C)人体生理学D)体育学答案:C解析: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师类型的是( )。
A)以教学为特长B)以科研为特长C)以技能为特长D)以理论为特长答案:D解析:3.[单选题]下列属于我国管理体育的政府机构是()A)中华全国体育总会B)中国奥委会C)国家体育总局D)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答案:C解析:4.[单选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是全国性的群众体育组织,系于()年由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改组而成。
A)1949B)1948C)1950D)1952答案:D解析:5.[单选题]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
A)体育目的B)政策机构C)体育体制6.[单选题]中学体育课程的名称是( ) 。
A)体育保健课B)体育课C)体育与健康课D)体育活动课答案:C解析:7.[单选题]竞技运动的本质特征是()。
A)高度的科技性B)激烈的竞争性C)严密的组织性D)广泛的国际性答案:B解析:8.[单选题]( )是指某项身体练习的技术基础。
A)教材重点B)动作要点C)动作要领D)教材难点答案:C解析:9.[单选题]特殊奥运会的参与对象是()。
A)正常人B)智障人C)残疾人D)聋哑人答案:B解析:特奥运动员通常是智商在70以下的智障人士10.[单选题]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 ) 。
A)技术基础B)技术环节C)技术关键D)技术细节11.[单选题]如果刺激强度不变,肌肉收缩时所需要刺激时间越长,该肌肉的兴奋性越()A)高B)低C)不变D)缩短答案:B解析:12.[单选题]战术运用的基本要求为:第一,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第二,高度的实效性。
第三,()。
A)战术的灵活性B)战术行动的预见性C)战术配合的协调性D)战术行为的隐蔽性答案:A解析:13.[单选题]以下属于挑战类(冒险类)体育运动项目的是()A)花样滑冰B)体操C)悬崖跳水D)电子竞技答案:C解析:14.[单选题]()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2012级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952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中正式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均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 2 学时。
2、在2001年新编订的《课程标准》中,编订者将体育教学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
P1323、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有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
P674、终身体育正在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5、 2002 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6、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改造工作可以概括为分解、提取、改变、重构。
7、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有预期性、结构化、具体化、灵活性。
P1218、早在1917年,毛泽东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强调了学校教育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
9、口令是体育教学的特殊语言。
10、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同作用的特征,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1、从竞赛的内容划分,课余体育竞赛的形式分为:田径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娱乐体育项目、武术项目、体育节等体育比赛。
P33112、 1990 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13、现代体育由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构成。
14、体育教学方法的结构有目标、媒介、教学手法、教学手段等。
P17315、 1956 年,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小体育教学大纲。
16、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有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
17、在一堂体育课中,某一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称为该项活动的专项密度。
18、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法的形式主要有:游戏法、比赛法、情景法。
19、体育教师和学生是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要素。
20、我国现行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体育课成绩的考核评定是按百分制计核的,其主要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出勤与课堂表现、体育和保健的基础知识、身体素质与基本运动能力、运动技能。
自学考试历年试题_2012年10月自学考试《学校体育学》试题_复习参考资料
课程代码:004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礼、乐
B.书、数
C.诗、书
D.射、御
2.下列哪项不属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容( )
A.认知发展
B.情感和意志发展
C.感知发展
D.个性发展
3.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实现预定的目的任务的心理过程是( )
A.情感
B.意志
C.注意
D.思维
4.认识与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和____________的阶段性特征与个体差异,是正确实施学校体育的前提与基础。
( )
A.个性发展
B.认知发展
C.社会适应
D.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5.____________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
( )
A.体育与健康课
B.课外体育活动
C.课外运动训练
D.体育竞赛
6.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总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的通称是( )
A.领域目标
B.水平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7.下列哪项不是学校体育目标的性质( )
A.一定的阶段性和终结性
B.不同指向的方向性
C.具有一定的曲折性
D.不同目标的联系性
8.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有( )
A.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
B.体育教学活动和学校体育活动
C.社会体育活动和体育课
D.体育课和学校体育活动
9.下列哪项不是体育教学目标的内容( )
A.三基教育
B.增强体质
C.德育教育
D.思想教育
10.以下哪项是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 )
A.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B.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C.动作技能形成规律
D.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规律
11.下列哪项不属于体育课程实施阶段( )
A.起始阶段
B.实施阶段
C.维持阶段
D.评价阶段
12.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整体性、连续性与( )
A体系性 B.阶段性
C.分解性
D.层次性
13.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 )
A.认知与定向——联系形成阶段——自动化熟练阶段
B.泛化阶段——自动化阶段——运动技能形成阶段
C.动机的激发与尝试阶段——泛化阶段——自动化熟练阶段
D.分化阶段——泛化阶段——运动技能形成阶段
14.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体育教师、班主任、____________、卫生保健教师和校医。
( )
A.校长
B.家长
C.有体育特长的教师
D.同学
15.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竞技项目、____________和新兴项目。
( )
A.田径运动
B.传统项目
C.体操项目
D.民族民间体育
16.下列不属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常用的训练方法是( )
A.反复训练法
B.变换训练法
C.循环训练法
D.竞赛训练法
17.下列哪项不是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一般训练的区别( )
A.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业余性
B.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基础性
C.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专业性
D.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广泛性
18.制定年度体育竞赛日程训练时,应考虑以下哪几个方面?( )
A.群众性、多样性、可行性、常规性
B.群众性、多样性、灵活性、常规性
C.群众性、常规性、可行性、简便性
D.群众性、可行性、灵活性、简便性
19.在教师的一般素质要求中,____________是教师具备的首要条件。
( )
A.社会主义觉悟
B.高尚的道德品质
C.良好的生活旨趣和认知风格
D.关心学生,热爱学生
20.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
A.岗前培训、院校培训和假期培训
B.院校培训、学位课程培训和校本培训
C.假期培训、院校培训和短期进修培训
D.岗前培训、院校培训和校本培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水平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体育课程的编制包括了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4.课余体育竞赛
25.体育教学目标
26.运动技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7.体育学习的评价应包含哪些内容?
28.课外体育活动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29.论述如何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来改善多年来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