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冷链物流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与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冷链物流逐渐成为食品行业的重要环节。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冷库出租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以下是2024年成都冷库出租行业发展的趋势:1.市场竞争激烈化:随着需求的增加,冷库出租市场竞争将进一步激烈化。
租赁商将不再满足于简单提供冷库设施,而是要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例如冷链物流、仓储管理、货物配送等,以吸引客户。
2.技术与设备升级:冷藏技术和冷库设备的升级将成为行业的一大趋势。
随着低温货物保鲜技术的不断发展,冷库出租商将投资更先进的设备来提高货物的保鲜度和品质,满足客户对货物品质的要求。
3.冷链物流网络扩张:成都作为西部发展的核心城市,冷链物流网络将进一步扩张。
冷库出租商将积极与物流公司、供应链管理公司等合作,拓展冷链物流服务范围,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4.完善的品质与安全管理:食品安全是冷库出租行业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了满足客户对食品品质和安全的要求,冷库出租商将加强对设备、库房和运输环节的管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5.电子商务带动业务增长: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冷库出租行业将受益于在线食品销售的增长。
电商平台将需要更多的冷库来提供商品配送和仓储服务,这将带动冷库出租市场的增长。
6.环保节能意识增强:在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下,冷库出租商将更加注重节能和环保。
他们将投资于采用环保制冷技术的冷库设备,并提供节能环保的储存和运输解决方案。
7.多元化服务需求增加:除了食品行业,冷库出租商将面临更多行业的需求。
例如医药、化妆品、生物技术等行业对冷藏和冷链服务的需求也将增加,这将为冷库出租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总之,2024年成都冷库出租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
市场竞争将进一步激烈化,技术设备将不断升级,冷链物流网络将扩张,品质安全管理将更加完善,电子商务将带动业务增长,环保节能意识将增强,多元化服务需求将增加。
冷库出租商应积极抓住机遇,适应市场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成都市物流发展调查与分析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物流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成都市在物流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旨在对成都市物流发展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其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
二、成都市物流现状成都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物流网络发达。
目前,成都市已经形成了以空港、铁路、公路、水运和邮政为主要支撑的综合物流体系。
其中,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货运枢纽,拥有多条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为成都市的物流发展提供了便利。
另外,成都市还拥有发达的铁路网络,包括成昆铁路、成渝铁路和川黔铁路等。
这些铁路线路连接了成都市与西南地区以及其他省份,为物流运输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此外,成都市的公路网络也非常发达,以成都为中心,辐射全省及周边地区。
公路运输成为成都市物流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商品的快速运输提供了便利。
三、成都市物流问题尽管成都市物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物流成本较高。
由于成都市地处内陆,与沿海城市相比,物流运输距离较长,导致物流成本增加。
其次,物流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尽管成都市物流网络发达,但服务质量和效率仍有待提高,例如货物配送时间长、物流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此外,成都市物流业还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物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噪音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成都市物流业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物流发展。
四、成都市物流发展前景尽管存在问题,成都市物流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首先,成都市地理位置优越,连接西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具有辐射能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成都市将成为重要的物流枢纽,为国内外商品的流通提供更多便利。
其次,成都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物流业的支持力度。
这将进一步促进成都市物流业的发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此外,成都市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潜力,对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都市物流发展调查与分析一、引言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物流业发展迅速。
本文将对成都市物流发展进行调查与分析,以全面了解其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二、成都市物流现状1. 成都市物流基础设施:介绍成都市的交通网络、货运站点、仓储设施等物流基础设施情况。
2. 成都市物流企业:列举成都市的物流企业,包括大型物流公司、小型货运代理等,分析其规模、服务范围和竞争力。
3. 成都市物流市场规模:统计成都市物流市场的总体规模、增长趋势和市场份额,分析其对地方经济的贡献。
三、成都市物流问题分析1. 交通拥堵:分析成都市交通拥堵对物流运输的影响,提出缓解交通拥堵的建议。
2. 仓储不足:探讨成都市仓储设施不足的原因,分析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3. 人才短缺:分析成都市物流人才供给不足的原因,探讨培养物流人才的策略和途径。
四、成都市物流发展机遇1. 西部陆海新通道:介绍西部陆海新通道对成都市物流发展的影响,探讨如何利用该通道拓展物流市场。
2. 电子商务的兴起:分析电子商务对成都市物流业的推动作用,探讨如何与电商企业合作,促进物流发展。
3. 政府政策支持:介绍成都市政府对物流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措施,分析其对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成都市物流发展策略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加强交通、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策略,以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2. 培养物流人才:探讨如何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3. 推动信息化建设:分析信息化对物流业的重要性,提出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4. 拓展国际物流业务:探讨如何利用成都市的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拓展国际物流业务。
六、成都市物流发展前景展望根据对成都市物流现状、问题和机遇的分析,展望成都市物流发展的前景,指出其潜在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方向。
七、结论总结成都市物流发展调查与分析的主要内容,强调物流发展的重要性和提出的发展策略。
八、参考文献列举本文所参考的相关文献和数据来源。
南充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南充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情况引言: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南充作为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物流业的发展情况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和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旨在对南充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
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南充市范围内的现代物流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
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了100份问卷,共有90份有效回收。
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
调查结果:1.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根据调查结果,南充市范围内共有50家现代物流企业。
其中,小型企业占总数的60%,中型企业占30%,大型企业占10%。
可以看出,南充的物流企业主要以小型为主,规模较大的企业较为稀缺。
2.物流业务范围和模式:调查显示,南充的物流企业主要经营范围为货物配送、仓储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
大部分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即承接第三方客户的物流需求并进行运输和配送。
少部分企业同时具备自有货物供应和运输能力。
3.物流业务需求和发展趋势:根据调查结果,南充地区物流业务需求主要来自工业品、农产品和生活用品等领域。
其中,工业品占比最大,达到45%;农产品和生活用品分别占比30%和25%。
这一情况与南充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相符合。
调查分析:1.现代物流业规模相对较小:南充的物流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这可能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市场需求有关。
此外,南充地处川渝地区,与成都、重庆等大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也可能是影响物流企业规模的因素之一2.供应链管理和冷链物流是发展重点:南充农产品丰富,农业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因此,物流企业应加快推进供应链管理和冷链物流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畅销度和保鲜度。
这也是物流企业发展的重点和发展趋势之一3.科技创新对物流业发展的推动:调查发现,南充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较低、配送效率不高等问题。
冷链物流调研报告冷链物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冷链物流是指冷冻冷藏产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管理和运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和药品等冷链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冷链物流行业也迅速发展。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冷链物流行业的现状和趋势,并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亲身参观的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行业从业者和用户的意见和需求,通过亲身参观了解冷链物流企业的设施和管理情况。
三、调研结果1. 行业现状:冷链物流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激烈。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冷链物流企业主要面临以下问题:设施陈旧,难以满足需求;温控技术和设备不稳定;运输过程中的数据管理和追溯困难等。
2. 技术趋势:冷链物流行业在技术应用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调研结果显示,冷链物流企业正在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运输效率和透明度,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用户需求:调研结果显示,冷链物流用户对物流过程中的温度监控、风险管理和运输时间的要求较高。
同时,用户也对追溯溯源和物流成本的控制有着较高的关注。
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冷链物流企业需要加强设施建设,提高温控技术和运输数据管理水平。
同时,应积极应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2. 建议:冷链物流企业可以与设备制造商和物流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
同时,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冷链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并加强监管力度。
五、参考文献[1] 张瑞华, 张虹, 蔡思真. 冷链物流行业竞争对策及未来发展趋势[J]. 物流技术, 2019(14):277-279.。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近年来,冷链物流在中国发展迅速,专业性和规模也有了显著提升,已成为最重要的冷链物流方式之一。
然而,冷链物流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影响着其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在短时间内,有必要研究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以及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冷链物流发展现状1、冷链物流的专业化发展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迅速,专业化程度也显著提升。
有许多新兴的冷链物流企业,他们正在开发和提升专业性,不断拓宽技术框架和业务模式,以满足新兴市场需要。
同时,这些企业也加快了技术改造的步伐,推出更多智能化的设备,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以改善冷链物流的服务能力。
2、冷链物流的规模化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冷链物流行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由于技术环境的改善,以及市场竞争,投资冷链物流的机构和企业也发生了变化。
目前,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向着规模化发展,以更加优化和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
3、冷链物流受限的问题尽管冷链物流发展迅速,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限制因素。
包括投资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这些都限制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此外,运输路线受限、运输时效长等问题,也造成了许多日常操作障碍,影响了冷链物流的服务效率。
二、冷链物流发展对策1、提高技术水平在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中,技术的进步非常重要。
因此,冷链物流行业的企业必须提高技术水平,引入先进的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化设备等,以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2、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针对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确定标准化有效的运营流程,以改善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3、建立国家质量标准为了确保安全、高效地进行冷链物流,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应建立和完善国家质量标准。
同时,还应制定严格的质量监督机制,加强冷链物流行业的监督与管理。
4、积极拓展市场现有的冷链物流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的消费市场,而国外市场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
因此,要想实现冷链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拓展国外市场,扩展业务范围,实现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成都物流市场调研报告成都物流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况:成都物流市场是一个庞大且具有潜力的市场。
成都地处西南地区,具有便利的交通网络和战略地理位置。
随着国家对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重视,成都物流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成都物流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并且还在不断增长。
二、市场竞争情况:成都物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竞争:1.价格竞争: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物流企业,价格成为了竞争的重要方面。
各家物流企业通过不断降低价格来争夺客户。
2.服务竞争:物流服务质量对于客户来说非常重要。
一些企业通过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来吸引客户,例如提供及时送达和仓储服务。
3.技术竞争:一些物流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三、市场前景:成都物流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国家对西南地区经济的大力支持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成都将成为重要的物流中心。
此外,成都人口众多,消费需求强劲,为物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预计未来几年内,成都物流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
四、发展策略: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要在成都物流市场取得成功,需要制定以下几个发展策略:1.提供多元化的物流服务: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物流企业应提供多元化的物流服务,例如装卸、运输和仓储等。
2.优化物流网络: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的物流网络,物流企业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准确性,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
3.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物流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享资源,降低成本,并提高市场竞争力。
4.注重技术创新:物流企业应重视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
五、总结:成都物流市场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广阔前景的市场。
物流企业应该通过价格竞争、服务竞争和技术竞争来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通过提供多元化的物流服务、优化物流网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注重技术创新,物流企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取得成功。
成都盒马鲜生冷链物流的问题与对策探究成都盒马鲜生是阿里巴巴集团投资的新零售平台,其冷链物流体系为盒马鲜生的运营提供了重要支持。
冷链物流是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对食品、医药等易腐品进行运输、储存和配送的物流模式。
在盒马鲜生的运营中,冷链物流是至关重要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成都盒马鲜生冷链物流的问题和对策展开探讨。
一、问题分析1. 供应链成本高盒马鲜生致力于提供新鲜、高品质的食品和生鲜产品,需要建立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来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冷链物流的运作成本较高,包括冷藏、冷冻设备的投资和运营成本、温度监控设备的成本、人员培训及管理成本等。
这些成本的增加会对盒马鲜生的整体运营成本产生负面影响。
2. 运输环节风险较大盒马鲜生的产品大多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运输,如海鲜、肉类等产品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进行运输,而蔬菜水果等则需要在恒温环境下进行运输。
一旦冷链物流环节有所波动或出现问题,就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导致风险加大。
3. 物流配送效率低盒马鲜生的冷链物流覆盖范围广,需要覆盖城市到门店、门店到消费者的全程配送,因此物流配送效率对盒马鲜生的运营影响重大。
目前,冷链物流配送效率有待提高,尤其是在高峰期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物流配送容易出现延误和中断的情况。
二、对策探究1. 优化供应链布局盒马鲜生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布局来降低冷链物流成本。
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和不同的销售区域,进行合理的冷链物流设施布局,以降低设备的运营成本。
合理设置冷冻、冷藏库房,减少非必要的运输环节,优化供应链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2. 提升物流技术和设备盒马鲜生可以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提升冷链物流的管理水平。
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冷链物流过程进行监控和追踪,及时发现温度异常、产品损坏等问题,并进行预警和处理。
引入智能化的冷藏、冷冻设备,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减少产品损耗和安全风险。
3. 加强物流配送管理盒马鲜生可以加强物流配送管理,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成都盒马鲜生冷链物流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1.温度控制不到位
冷链物流需要保证物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成都盒马鲜生的冷链物流仓库、运输车辆以及门店的温度控制系统并不稳定,存在温度波动的问题,如温度过高或过低,
都会影响到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2.供应链协同不完善
成都盒马鲜生的供应链由多个环节组成,包括供应商、配送中心、门店等,但协同不
够紧密,沟通不够顺畅,导致运营效率低下,可能会对食品的配送造成延误,降低食品的
新鲜度和安全性。
3.配送效率低下
成都盒马鲜生的配送效率低下是一个普遍问题。
由于配送时间和路线不稳定,员工的
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另外,还有一些因素影响到配送效率,如交通拥堵、恶
劣天气等。
成都盒马鲜生需要加强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改善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和协同,以提高
整个运营效率。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共享供应链信息、协同开发产品、共享物流资源等,以优化供应链协同效率。
成都盒马鲜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配送效率。
首先,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
合理规划配送路线,避开拥堵路段。
其次,可以采用新技术,如GPS跟踪配送、数据分析等,提高配送的精准性和准确性。
最后,可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
效率和服务质量。
冷链物流市场调研报告冷链物流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述冷链物流是指将食品、药品、化工品等低温保鲜或冷藏的产品通过专业的物流系统进行运输和储存的一种物流方式。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冷链物流市场发展迅速。
目前,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元,且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二、市场需求1. 食品安全: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而冷链物流能够有效保证食品的新鲜和安全。
2. 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快速崛起。
冷链物流为电商企业提供了可靠的物流保障,特别是生鲜品类的冷链物流需求迅猛增长。
3. 冷藏药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药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冷链物流具备稳定的低温运输和储存能力,能够满足药品的特殊需求。
三、市场现状1. 市场竞争激烈:冷链物流市场竞争激烈,大型物流企业和电商平台都在积极拓展冷链物流业务。
市场上的冷链物流企业众多,但规模相对较小,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冷链物流市场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新技术的应用将提高冷链物流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3. 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目前市场上的冷链物流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客户普遍反映,物流时间长、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四、市场前景1. 电商对冷链物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生鲜电商的兴起对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商对冷链物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 物流公司积极布局冷链物流:大型物流企业纷纷加大对冷链物流领域的投入,并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拓展冷链物流业务,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
3. 政策支持将进一步加强: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关注度加大,政府将会加强对冷链物流领域的监管和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市场发展。
五、市场建议1. 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加强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建设,促进市场规范化发展。
四川地区冷链物流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研究
作者:谢志慧苏真如郑美璇陶礼承张芳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01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四川地区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人们生活性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对生活品质以及生鲜品质关注的也大大提升,进而推动互联网生鲜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冷链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文依据冷链物流等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剖析冷链物流的冷藏、运输等成本构成,结合四川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并针对目前生鲜电商的发展现状以及问题,提出了关于四川冷链物流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冷链物流;电商;生鲜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一、冷链与冷链物流
狭义的冷链是指生鲜产品在生产、加工、储藏配送、销售的各个环节中的至始至终处于要求的温度环境下的供应链,来达到确保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腐坏变质的目的。
从广义来看,冷链不止包括农副食品,同时还包括医用品、化学药剂等对温度有独特要求的货品。
二、冷链物流成本分析
1.储藏成本:冷库
冷库作为冷藏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冷链储藏成本中重要部分,在冷藏供应链中起着重要作用。
冷库的主要作用是确保产品在生产、运输、销售过程当中的适当温度环境,来防止食品腐坏变质。
2.运输成本:冷藏车
基于我国仍然以公路运输为主的背景下,可以预测中国的冷藏车市场将在2020 年至41 亿元,而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因此冷藏车作为冷链基础设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冷藏车是用来运输新鲜产品的配有制冷装置和聚氨酯绝缘的封闭式厢式车,一般用于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产品运输。
而冷藏车主要购置费用如下表:
三、四川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市场发展潜力大。
目前,四川的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3%、15%、16%,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0%、30%、35%,可以看到由于生鲜产品的高产量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旺盛需求,四川冷链物流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地理战略优势大。
四川作为西南地区的重点发展城市,同时还是“一带一路”的核心点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枢纽城市、引擎城市,具有独一无二的地理战略优势,尤其是在发展物流方面。
(3)先进技术逐步推广。
四川冷库建设正在经历由传统冷钢结构向现代化结合转型期,通过调节制冷过程中的高温和低温预冷、空调、超低温、恒温、快速冻结,冰和其他类型来进行保鲜运输。
而冷藏车已采取向高、低、常的“三层温”发展的模式,同时结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控温配送和果蔬真空保鲜等技术。
1.四川冷冻储藏发展现状
截至2010年底,四川主营制冷、储气量达62万吨,其中肉类冷冻加工占大部分,用量为32吨。
其次是15万吨冷库和冷库水产品批发市场,这也意味着生鲜市场对于冷库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四川在全国冷库的比例仍然很小,在西南地区冷库储存量仅占全国的6%,远低于发达地区,如华东地区45%的水平。
同时由于四川冷库的行业集中度较低,冷库资源难以得到整合优化,使得各企业运营分散,不能重复发挥规模效应优势,进而提高各企业盈利水平。
2.四川冷链公路运输发展现状
一方面,虽然我国冷藏车辆达5万多辆,但是能够装备较好的制冷设备并具有相当规模和吨位的仅占小部分;另一方面,中国的冷藏车的比例只占0.3%左右,远远低于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2% - 3%,如何解决冷藏车的有效供给问题是当下面临的难题之一。
而西南地区的自有冷藏车保有量仅为全国的6.61%,如何使得企业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成为目前四川冷链公路运输的主要难题。
四、生鲜电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互联网生鲜虽然有大量的资本介入,同时也有许多满怀热情的互联网人投入其中,然而为什么互联网生鲜却不能有高速发展呢?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冷链供应链的缺失。
可以说冷链供应链好比互联网生鲜的躯干,假若没有躯干,无论产品有多么优秀,都难以实现其价值。
通过具体分析冷链供应链的缺失,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问题。
1.产地冷链标准化缺失:主要表现为硬件缺失、生产者综合素质低、标准化缺失。
2.冷链干线网络缺失:主要表现为全国型的干线网络缺失、全国型的冷链干线零担网络缺失、现有冷链服务功能单一、操作粗放。
3.末端冷链配送缺失:主要变现为末端宅配体系的缺失、第三方服务标准的缺失、消费者对生鲜知识的普及以及对冷链重视程度不够。
换而言之,现有的宅配模式还是基于传统快递模式,因此并不能完全满足生鲜电商以及生鲜消费者的需求。
总而言之,由于冷链供应链这三个方面的缺失,使得生鲜商选择自建冷链,然而高额的成本投入以及配送成本,并不利于生鲜电商行业的长远发展。
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来达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建立完善的可覆盖全国的网络以及同意行业标准,才是电商生鲜行业真正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路。
五、四川冷链发展政策建议
1.依托“互联网+”,搭建冷链物流平台
通过依托生鲜产品在主产区、重点配送区和大中城市等消费领域,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以中心区域为主导的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信息传递、优化资源配置,达到供应链整合、服务链升级、价值链创新,实现真正的三位一体模式。
2.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立冷链物流生态圈
通过加强上下游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长期战略合作,加大对生鲜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消费者的质量监控,积极推动冷链物配送和销售环节的发展,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涉及平台、商流、产品等全方位冷链物流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设冷链物流生态圈。
3.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激励冷链物流企业在保温、检验、冷藏、运输等方面的冷链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还需加强生鲜产品在物流节点的冷藏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鲜产品的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
同时,从生鲜产品的生产加工出发,不断完善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设施、使用经济实用的预冷设备;在冷藏运输方面,则需要增加绿色、节能、安全的冷链运输车辆数,并积极研发全
程温度监控设备,通过搭建三路一航的联合运输网,逐步形成冷藏多式联运体系;在终端销售方面,则需要完善相匹配的质量检测等基础设施,同时研发并推广高效、高质的监测设备。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2.
[2]刘宇.“互联网+”冷链物流平台模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物流指南,2016.
[3]马小雅,黄武.“互联网+”背景下广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
[4]吴传淑.中美农产品冷链物流对比[J].世界农业,2015.
[5]杨蕊.物联网技术下的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2015.
[6]四川省统计局2016年四川统计年鉴.
作者简介:谢志慧(1996-),女,广西柳州人,西南民族大学物流管理在读,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研究。
苏真如(1996-),女,辽宁沈阳人,西南民族大学物流管理在读,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研究。
郑美璇(1996-),女,内蒙古赤峰人,西南民族大学物流管理在读,主要从事物流管理研究。
陶礼承(1995-),女,湖北宜昌人,西南民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读,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张芳(1996-),女,湖南湘西人,西南民族大学物流管理在读,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20161065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