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24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正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黑政办发[2002]6号)各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宏观管理,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切实搞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有关规定,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就做好全省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要切实提高对编制矿产资源规划重要意义的认识。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二次创业、富民强省”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矿产资源规划,是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基本依据和重要调控手段。
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和管理,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依法实现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
因此,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矿产资源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在编制矿产资源规划过程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目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突出矿业的改革和开放,发挥市场对矿业发展的基础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矿业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要抓紧时间,保证质量,如期完成编制规划工作。
编制规划自上而下进行,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
省级矿产资源规划初稿已于2001年年底前完成;地市级矿产资源规划要在2002年年底前完成;县(市)级矿产资源规划要在2003年年底前完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基本概况黑龙江省是矿产资源大省。
已发现矿产135 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的57%,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84 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50 种,石墨、颜料用黄粘土、水泥用大理岩、矽线石等10 种居全国第一位。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两个重点成矿带(这两个成矿带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成矿带)和东部矿区。
其中,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的大庆地区;煤炭主要产于东部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和北部的黑河等地;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伊春、大兴安岭和哈尔滨的部分市县;贵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及伊春、黑河、佳木斯、牡丹江等地。
(一)矿业权情况矿业权包括探矿权、采矿权两类。
主要是新立、变更、延续、转让、注销、采矿权划定矿区范围、探矿权保留等七个方面。
目前,全省共有矿业权4049 个。
其中,探矿权1298 个(煤炭探矿权167 个、非煤探矿权1131 个);采矿权2751 个(煤炭采矿权822 个、非煤采矿权甲类175 个,乙类1754 个)。
矿权出让以招拍挂为主,申请在先尽量不用,协议出让尽量少用。
三年来,全省累计推向市场公开招拍挂出让矿权达270 宗,成功出让90 宗,成交价款7.95 亿元。
(二)矿产资源储量情况石墨已查明矿物量1.16 亿吨,约占全国的60%,占世界的40%,代表矿山有萝北云山、鸡西柳毛等;铜矿查明储量425 万吨,代表矿床为多宝山铜矿;钼矿查明资源储量286 万吨,代表矿山为伊春铁力鹿鸣钼矿和大兴安岭岔路口钼矿;铁矿查明储量4.02 亿吨,代表矿区为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和翠中铁多金属矿;岩金矿查明储量146 吨,代表矿山为东安岩金矿、争光岩金矿;煤炭查明储量。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的通知【法规类别】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发文字号】黑政发[2010]25号【发布部门】黑龙江省政府【发布日期】2010.04.01【实施日期】2010.04.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的通知(黑政发〔2010〕25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土资源部批准,现印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实施《规划》的重要意义。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关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指导性文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规划》对于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和宏观调控,优化矿业布局,巩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成果,实现矿产资源有序勘查、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
二、全面开展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各地要按照《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区矿产资源特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矿产资源审批权限规定,组织有关部门于2010年年底前完成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从2011年起,未完成总体规划编制的地区,不得出让探矿权、采矿权。
三、积极创新地质勘查工作机制。
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改善矿业投资环境,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开展商业性勘查,广泛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国际合作,努力提高基础性地质勘查工作成效。
四、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规划》确定的分区和开采准入条件,推进矿业经济区和重要开采区配套建设,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布局。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全力支持油气资源勘查,促进油气资源的持续开发。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印发实施钟诚
【期刊名称】《黑龙江国土资源》
【年(卷),期】2022()8
【摘要】经自然资源部批复,日前,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黑龙江省财政厅、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黑龙江省商务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全省地质工作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要求制定。
【总页数】1页(P5-5)
【作者】钟诚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国土资源部表彰矿产资源规划优秀成果和先进个人--《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获得一等奖伞斐荣获"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工作先进个人"
2.《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方案
3.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黑政发[2021]18号)
4.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黑政办规[2021]40号)
5.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年)的通知(黑政发〔2020〕6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保护现状与对策建议
黑龙江省是矿产资源大省,但在矿产资源的利用上还存在着利用粗放、产业链短、资源浪费等现象。
为了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加强矿产资源保护非常重要。
文章针对我国矿产资源保护情况进行了概略性介绍,着重阐述了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保护的基本现状,并就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保护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看法,最终提出了加强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文章核心内容是介绍了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保护的基本情况,特别是针对重要矿产资源的“三率”和尾矿废石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提出相关存在问题。
同时对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保护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为制度规范化趋势、管理科学化趋势、技术精尖化趋势、宣传广泛化趋势、保障有力化趋势。
最终提出建立完善的矿产资源保护政策体系、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规划目标等九项主要措施建议,特别是突出了制定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保护规划的建议,对规划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进行了明确建议,提出矿产资源保护规划建设的指标体系。
这些建议对于促进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保护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完善采矿权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2.11.08•【字号】黑国土资发[2012]258号•【施行日期】2012.1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完善采矿权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黑国土资发〔2012〕258号)各市(地)、县(市)国土资源局,厅驻友谊国土资源局:为贯彻落实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及《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采矿权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4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建立健全矿业权有形市场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45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采矿权登记管理,规范采矿权市场秩序及采矿权人行为,省厅对原采矿权登记管理规定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重新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采矿权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提出具体要求,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按照《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关于规范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0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和《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在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前提下,依法规范采矿权审批登记和采矿许可证颁发权限。
(一)开采《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以外的矿产储量规模中型(含中型)以上的矿产资源;《关于规范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0号)中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授权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发证的矿产资源以及石墨资源,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二)开采《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以外的矿产(石墨除外)储量规模为小型的矿产资源由市(地)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三)开采《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中第三类矿产,由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四)市(地)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授权其审批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的权限不得再行授权。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开发构想
彭万臣
【期刊名称】《资源.产业》
【年(卷),期】2005(7)5
【摘要】文章从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现状分析入手,揭示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加以考虑,从而得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必须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总页数】4页(P25-28)
【关键词】矿产资源;资源开发;黑龙江省
【作者】彭万臣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绥化学院史地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1
【相关文献】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构想 [J], 赵军伟;郭敏;赵恒勤
2.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座谈会在哈闭幕黑龙江省在会上做典型发言刘连和司长听取黑龙江省专题汇报 [J], 佳妍
3.共建共保共享——建设矿村共享矿产资源开发成果新机制的构想 [J], 陈志刚
4.黑龙江省多宝山经济开发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J], 孙化江;崔莉
5.乌海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链延伸的构想 [J], 李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问题探讨]黑龙贽源规划糸统建役方耒□刘向滨矿产资源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资源的合理积累、储备、消耗及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用于指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及制定具体矿产资源政策的综合性规划。
中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其目的:一是为了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加强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二是协调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国外、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三是节约利用有限的矿产资源,有效保护资源与环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总体框架设计从总体上看,黑龙江省金土工程系统是以计算机硬件与网络通信平台为依托,以政策、法规、规范、标准、信息化机构以及安全体系为保障,以数据中心为枢纽,以金土工程平台为支撑构建的政务管理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
金土工程系统中的各项业务通过政务门户和外网门户,形成对行政管理和社会公众的应用与服务,同时整个金土工程系统必须要在切实的安全体系下运行。
1.网络层按照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规范和要求,依托黑龙江省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的网络连接,形成全省国土资源网络体系,实现网上信息传输、交换以及应用系统的网络化运行。
2.数据层建立省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部署各类国土资源数据库。
国土资源数据库分为三大类:空间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支撑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是指与国土资源管理相关的、相对静态的数据,包括基础空间数据库和专题空间数据库。
业务数据库一般是指在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与业务活动密切相关的数据,具有频繁变化特征,包括业务属性数据库和专题成果数据库等。
3.平台层平台层即黑龙江省金土工程平台,提供金土工程系统的支撑环境,将地政业务、矿政业务、综合事务以及信息服务集成在一个工作平台框架下,在一体化数据库的支持上,实现了国土资源机构内多业务部门联网办公和互动式作业,外部对公众社会机构的信息服务。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总体方案
佚名
【期刊名称】《黑龙江国土资源》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 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文件要求,我省全面开展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页数】3页(P53-5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精心组织合力推进全面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目标——浙江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综述 [J],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矿产开发管理处
2.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推进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整合工作——在全省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J], 潘圣明
3.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座谈会在哈闭幕黑龙江省在会上做典型发言刘连和司长听取黑龙江省专题汇报 [J], 佳妍
4.分级审批齐抓共管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国土资源部就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答记者问 [J],
5."五措"并举强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南宁市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经验[J], 杨水明;覃祥敏;肖秀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一、总则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认真实施《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宏观调控机制,实现矿产资源的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要求,编制《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指导全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是编制《规划》的法律法规依据和规划依据。
(二)规划期与适用范围。
《规划》以2007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08年至2015年,展望至2020年。
《规划》适用于黑龙江省所辖行政区域(含大兴安岭地区所属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
(三)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方针,从国情、省情、矿情出发,着力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和研究水平,加强大、小兴安岭等重要成矿带岩金和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产资源勘查,提高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优化矿业布局与结构,完善矿产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巩固石油、煤炭等能源产业优势地位,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持续有力的资源保障。
(四)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兼顾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统筹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加强基础地质研究,突出重点矿种、重点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实现找矿突破。
突出重点矿山(区)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实现矿业开发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
合理安排开发时序,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保护资源、保障发展。
3.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坚持矿产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强政府引导,营造宽松环境,促进矿业经济协调发展。
4.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实施差别化的矿产资源利用政策,推进形成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立足省内,放眼省外。
在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省内矿产资源的基础上,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省域经济发展提供矿产资源补充。
二、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一)首轮规划评估。
自2003年首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全省地质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等专项规划,成矿区带和首轮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相继完成,并发布实施。
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组成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基本建立。
规划的发布实施,强化了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宏观调控。
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机制逐步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不断加强。
矿业权市场日趋活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取得明显成效,矿山地质环境有所改善。
通过建立和完善规划审查制度,有效地促进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有力地保障了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一是矿产资源勘查呈现良性循环态势。
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不断加大,基础地质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矿产资源供应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平不断提高。
矿山布局和矿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矿山企业数量大幅减少,重点矿种开采总量得到有效调控。
三是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基本建立,矿山“三废”排放率和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率明显下降,175个重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付诸实施,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改善。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黑龙江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能源生产和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现已形成以能源、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加工及医药、森工等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截至2007年底,全省人口3824万。
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706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478元;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由2000年的12.2∶54.932.9调整为13.052.334.7;非公有制经济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25.0%增加到40.2%;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6143.2亿元,其中采矿业总产值1946.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1.69%。
以石油开采业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为主的矿业是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
1.矿产资源概况。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含亚矿种)133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81种。
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54种,其中石油、石墨、颜料用黄粘土、含钾岩石、铸石用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火山灰、水泥用大理岩、硅线石等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
专栏1主要矿产资源概况矿产矿产地规模资源储查明保有居全国名称(个)大中小量单位资源储量资源储量的位次煤炭229919201亿吨235.60218.3311石油亿吨60.056.011天然气亿立方米5061.051391.397铁521645矿石亿吨3.753.6023铜242022铜金属万吨388.50375.786铅250223铅金属万吨87.0050.0717锌331527锌金属万吨219.84164.5516钼12156钼金属万吨28.8827.3410岩金284717金金属吨160.58104.5412石墨22886矿物亿吨1.171.141水泥用大理岩3913224矿石亿吨16.8615.921硅线石4112矿物万吨720.49715.971饰面用231715矿石5389.155287.1410花岗岩万立方米注:石油、天然气为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和剩余技术可采储量我省矿产资源具有以下特点:(1)成矿地质条件好,找矿潜力大。
我省处于内蒙-兴安和滨太平洋区域成矿构造复合部位,地层发育较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变质变形复杂,多期性、多样性的成矿作用生成了石油、煤、金、铜、铅、锌、钼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但由于我省幅员辽阔、覆盖层厚、植被发育,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防火期长、野外工作时间短,加之多年来地质勘查投入不足,致使基础性地质调查和研究程度总体偏低,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2)能源矿产地位显著。
截至2007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和保有可采储量均居全国第1位。
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11位,种类齐全,煤质较好,多为低硫、低磷,在东北三省具有煤种优势和区位优势。
(3)重要矿产分布相对集中。
石油和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
煤炭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宝清-集贤等煤田,上述主体矿区煤炭资源储量约占全省累计探明资源储量的92%;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黑河市、伊春市、佳木斯市、绥化市、哈尔滨市等地;岩金矿主要产于伊春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双鸭山市、七台河市、牡丹江市等地;砂金矿主要产于黑龙江流域,包括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伊春市等地;石墨、水泥用大理岩、硅线石等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我省的东部和中部地区。
(4)小矿多、大矿少,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
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探明的828处矿产地中,大型(包括共伴生矿,下同)89处,占全省矿产地数的10.75%;中型203处,占24.52%;小型及小型以下536处,占64.73%。
富铁矿保有资源储量(矿石)0.25亿吨,占铁矿保有资源储量的6.9%;富铜矿保有资源储量(铜)4.59万吨,仅占铜矿保有资源储量的1.28%。
嫩江县多宝山铜矿中共伴生矿产有钼、金、银、铂、钯、铱、锇、铼、硒等9种;铁力市二股铁多金属矿中共伴生矿产有铜、铅、锌、钨、锡、铋、钼、银、钽、铟、镉、砷、硼、硫铁矿等14种。
2.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2.7万平方千米(102个图幅),仅占应完成面积的10%;完成15万区域矿产调查面积9336平方千米(28个图幅);完成的山区、半山区120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26.5万平方千米(74个图幅),因第四系覆盖层厚,植被发育,基岩观测点不足10%,精度低;完成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6.2万平方千米(8个图幅),正在进行工作的7个图幅(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合计约占应完成面积的54%;完成120万区域重力测量面积11万平方千米(32个图幅),约占应完成面积的33%;完成120万区域化探测量面积24.4万平方千米(65个图幅),约占应完成面积的85%。
200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全省已完成的120万区域化探测量评估,约有14万平方千米(32个图幅)由于工作方法问题,需要重测。
“十五”期间,我省积极为能源和装备工业基地建设搭建资源保障平台,投资近10亿元在重要成矿区带安排了煤、铁、铜、金和优质建材等矿产的勘查项目203个,已实施的115个勘查项—10—目新发现重要矿产地30余处。
其中,逊克县东安岩金矿查明资源储量(金)24.30吨,矿床规模达到大型;鸡东县四山林场岩金矿查明资源储量(金)10.48吨,矿床规模达到中型;黑河市争光岩金矿查明资源储量(金)9.63吨,矿床规模达到中型;黑河市三道湾子岩金矿查明资源储量(金)4.32吨,矿床规模为小型;铁力市鹿鸣钼矿查明资源储量(钼)1.6万吨,矿床规模达到中型;新发现大兴安岭呼中区碧水铅锌、大兴安岭新林区塔源二支线铅锌铜、黑河市三道沟-猪肚子河岩金、黑河市上马场乡纳金口子岩金、双鸭山市寒葱沟铁、宁安市英城子岩金(银)、宁安市黄旗沟地区铅锌锡等多处中、小型矿产地和一批重大找矿线索;全省新增煤炭精查储量6亿多吨;石墨、硅线石、水泥用大理岩、玻璃用大理岩等优质非金属矿产勘查也取得一批新成果,规划勘查目标基本实现。
我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作取得了重要的实质性进展。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矿山开采企业(除石油、天然气外)4575家,矿石采掘总量14502.16万吨,其中规模以上煤矿企业煤炭产量7997.09万吨,建筑用砂、石、土3996.4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