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1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考点7 化学计算 技巧选择题(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202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分类一.物质的简单分类(共3小题)1.(2020•淄博)淄博市《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已正式公布。
它将促进我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下列物质应投放到贴有“有害垃圾”标志垃圾桶内的是()A.变质饭菜B.废弃塑料C.锈蚀钢铁D.过期药品2.(2020•宁夏)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现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四种物质,可将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归为一类;剩下的是二氧化碳。
这样分类的依据是()A.是否为单质B.是否为气体C.是否具有可燃性D.是否为有机物3.(2020•甘孜州)根据如图纯净物的分类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中的空白方框内应填。
(2)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氢氧化钙、金刚石、汞、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三氧化硫、碳酸钾。
①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属于氧化物的是。
①属于金属单质的是,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①属于盐的是。
二.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共4小题)4.(2020•黄石)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二氧化锰、氧气B.海水、氯酸钾、液氢C.氧化铁、锰酸钾、干冰D.稀有气体、高锰酸钾、水银5.(2020•兴安盟)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海水、氯酸钾、氢气B.氧化铁、锰酸钾、水C.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D.空气、二氧化锰、氧气6.(2020•东营)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对应的类别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单质氧化物混合物A水氧化铜石油B红磷氯酸钾空气C臭氧二氧化锰草木灰D水银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A.A B.B C.C D.D7.(2020•常德)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如图可表示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中属于Z范围的是()A.臭氧B.小苏打C.生石灰D.酒精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共4小题)8.(2020•阜新)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蔗糖溶液B.黄铜C.空气D.氢气9.(2020•泰州)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雪碧B.牛奶C.氧气D.食醋10.(2020•株洲)下列微观示意图中,黑球代表H原子,白球代表Cl原子,其中代表混合物的是()A.B.C.D.11.(2020•眉山)地球上资源日渐枯竭,我们应该节约资源、合理利用。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2018•齐齐哈尔)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解析】A、浓氨水挥发,是因为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故选项解释正确。
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是因为原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汞原子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氢气燃烧生成水,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变化成了水分子,分子种类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D、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2.(2018•成都)咏梅诗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诗人闻到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轻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体积小D.分子间有间隙【解析】我们能闻到散发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感觉器官﹣﹣鼻子中的缘故。
故选:B。
3.(2018•新疆)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解析】A、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说明了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A说法正确;B、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故B说法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酸碱中和,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故C说法正确;D、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酸碱中和,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丙烧杯内溶液不能与酸接触,颜色不变,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4.(2018•襄阳)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襄阳带到西藏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的()A.分子个数增多 B.分子质量增大 C.分子间隔增大 D.分子体积变大【解析】A、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个数增加,故选项错误。
物质的构成(18包头)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分子B. 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C.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D.硝酸钾、氯化钠和硫酸铵三种物质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18淮安)14. (4分)化学的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请从微观角度回答:(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花香入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由题14-1图推知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3)由题14 -2图可知,水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填微粒符号)。
(4)N(NO2)3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N(NO2)3中N、O原子个数比是______。
(18广州)21.(2分)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 C70表示一个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2) 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条件改变时,。
(18泰安)22、(4分)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1)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①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A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B所示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是___________(写出微粒的符号)。
(2)化学上有一种能将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物质质量联系起来的量,叫物质的量,其单位是摩尔。
1摩尔任何物质中含有构成它的微粒个数都是6.02×1023个,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都等于该物质的化学式量。
例如1摩尔水的各种量关系如下:①1摩尔水中复原子数目是______个;②1摩尔水中氧元素质量为______g。
(18乌鲁木齐)12.(8 分)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1)如图是钾原子和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i.x 的数值是。
安徽省2020-2022(三年)化学中考题分类汇编:物质的化学变化一、单选题1.(2020·安徽·统考中考真题)《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烧裂矿石B.粉碎矿石C.淘洗矿粉D.取泥制坯2.(2022·安徽·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向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B.X的化学式为CH2OC.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3.(2021·安徽·统考中考真题)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B.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D.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4.(2020·安徽·统考中考真题)甲醇(CH3OH)制氢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
其中一种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3种分子B.属于复分解反应C.丙为CO D.催化剂不断减少5.(2022·安徽·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燃烧产生的火焰呈黄色B.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碳单质H+O=H O D.高纯度氢气可为火炬安全燃烧提供保障C.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226.(2020·安徽·统考中考真题)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
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含有3个原子D.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二、流程题7.(2021·安徽·统考中考真题)某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
范文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归纳1/ 8总结及解题技巧汇编(超强)2020 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及解题技巧汇编(超强)初中化学知识总结(识记部分)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 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 NaCl、无水 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 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 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 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 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 Fe3+ 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 BaSO4(也不溶于稀 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其余碱。
2020
物质的构成
(18河南)9.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18梧州)6.体积为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主要原因是()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8黄石)3.在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间距
B.分子大小
C.分子数量
D.原子大小
(18襄阳)9、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襄阳带到西藏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的
A.分子个数增多
B.分子质量增大
C.分子间隔增大
D.分子体积变大
(18潍坊)3.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这主要说明()
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质量很小
(18娄底)5.陕西西安咸新区,记者在一个植树现场看到发放罐装空气。
据介绍是秦岭深处的富氧空气,采用压缩罐包装。
下列关于压缩罐高氧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被压缩分子之间间隔减小
B.空气被压缩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空气被压缩分子停止运动
D.空气被压缩分子变小。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原子的构成、离子物质的构成5.(2020·广州)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A. 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B. 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C. 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D. 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答案】D【解析】从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知道核内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8,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而氧原子的中子数、原子核的体积大小,都无法通过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获取。
8.(2020·襄阳)右图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由图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的x等于8D.硫原子所形成离子的符号为S2-【答案】B【解析】硫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16,结构示意图中x=16﹣2﹣6=8;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反应中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符号为S2﹣。
8.(2020·青岛)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氧气B.金刚石 C.铜 D.氯化钠【答案】A【解析】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7.(2020·北京)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 O2B. H2O2C. H2CO3D. SO2【答案】A【解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碳酸由碳酸分子构成,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
4.(2020•苏州)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铜B.水C.氯化钠D.氖气【答案】C【解析】铜属于金属原子,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是由离子构成的;氖气是单原子分子,是由氖原子直接构成的。
4.(2020·扬州)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氢气B氯化钾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氢气由氢气分子构成,氯化钾由氯离子和钾离子构成,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2020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三十八:物质的分类1.(2020铜仁)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酱油B.豆浆C.海水D.氧气2.(2020河北)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冰、干冰、可燃冰都是氧化物B. 金属、玻璃、石墨都是导体C. 钙、锌、碘都是人体必需元素D. 钳子、羊角锤、定滑轮都省力杠杆3.(2020辽宁)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氯酸钾B. 臭氧C. 硫化氢D. 五氧化二磷4.(2020黑龙江)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D.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所以混合物一定是溶液5.(2020大庆)运用分类法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分类正确的是()类别/选项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碱盐A.A B.B C.C D.D6.(2020牡丹江)人类的日常生活需要洁净的水,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
下列关于高铁酸钾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酸钾中钾、铁、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4B.高铁酸钾中含有氧气C.高铁酸钾是混合物D.高铁酸钾是由钾、铁、氧元素组成的7.(2020陕西)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空气B.干冰C.液氧D.生铁8.(2020天津)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 B.水泥砂浆C.液氮D.汽水9.(2020金昌)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白酒C.干冰D.苏打水10.(2020呼伦贝尔)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 .空气、二氧化锰、氧气B .海水、氯酸钾、氢气C .氧化铁、锰酸钾、水D .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11.(2020吉林)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它们都属于( )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单质D .化合物12.(2020沈阳)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CaO B .O 3 C .KClO 3D .ZnCl 213.(2020内江)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N 2——单质B .SO 2——氧化物C .CaCO 3——酸D .NaOH ——碱14.(2020贵港)在化学反应24422Cu+2H SO ( )CuSO +SO +2H O 加热浓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 A .单质 B .氧化物C .酸D .碱15.(2020郓城)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氯酸钾B .不锈钢C .自来水D .空气16.(2020海南)海南岛存在大面积富硒土壤。
2020年中考真题(化学部分)(试卷和答案)解析版一、选择题1.(2019•湖州)镓酸锌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发光材料,它的化学式为ZnGa₂O4(或ZnO●Ga₂O3)。
镓酸锌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的激发下能发出很纯的蓝光。
镓酸锌也是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其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镓酸锌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上述反应中镓酸锌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C.上述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D.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答案】C【解析】【考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B、根据催化剂定义分析;C、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分析;D、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
【解答】A、镓酸锌中锌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一2价,则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正确;B、上述反应中镓酸锌为催化剂,则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正确;C、上述反应中反应物氢气为单质,错误;D、由题中信息可知,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正确。
故答案为:C2.(2019•宁波)干冰可用于保鲜,但使用不当可能引起爆炸。
有消防员做了以下实验:向一个380mL塑料瓶中放入半瓶干冰,立即旋紧瓶盖,发现瓶内有白雾产生,30min后发生爆炸。
向另一个550mL的塑料瓶中放入等量的干冰,再倒入170mL水,然后立即旋紧瓶盖,发现瓶内产生大量白雾,瓶子膨胀,仅过20s就爆炸。
第二个瓶子中所加水的主要作用是()A.提供热能B.作反应物C.作催化剂D.形成白雾【答案】A【解析】【考点】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解析】【分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自身的温度非常低,当其与水接触时,会从水中吸收大量的热,据此解答。
【解答】在第二个瓶子中加水后,低温的干冰从水中迅速吸热升华,产生大量的气体,使瓶子迅速膨胀,从而发生爆炸。
这个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3.(2019•舟山嘉兴)科学兴趣小组对金属R的活动性探究时发现:将R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正二价的盐;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
化学计算
(18烟台)15.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正确的说法是()
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
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
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
(18哈尔滨)15.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100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7.6g,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B )
A.33.6%
B.40%
C.47.3%
D.60%
(18孝感)10、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
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
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3%
B. 46%
C.50%
D.78%
(18荆州)12.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9a B.1﹣8a C.12a D.8a
(18河南)20.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____g。
(2020•绥化)现有MgCO3和Ba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6g,放入到100g某浓度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3.8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Mg、Ba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总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