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绘制定位块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26 KB
- 文档页数:3
第五单元图块教学目的:1.熟悉块及属性的概念;2.理解掌握块的创建、块插入、写块与定义。
教学重点:块的创建、块插入、写块与属性的定义。
教学难点:块的属性的定义。
教学课时:4课时任务5.1 创建粗糙度代号并标注§5.1.1 任务要求绘制如图产5-1所示的图形,并标注粗糙度代号,要求创建带属性的粗糙度代号。
图5-1已知图形§5.1.2 任务实施1.创建粗糙度代号1)在打开的模板文件中,绘制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代号,具体尺寸如图5-2所示.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3.5再设置极轴追踪60度画出其它各边,然后修剪,结果如图5-2所示:图5-2 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符号命令: _dtext当前文字样式: 样式 1 当前文字高度: 2.5000指定文字的起点或 [对正(J)/样式(S)]:指定高度 <2.5000>: 3.52)写文字Ra指定文字的旋转角度 <0>:Ra结果如图5-8所示:图5-8 粗糙度代号作法(6)3)定义属性完成如图5-11所示的代号。
图5-11 粗糙度代号作法(9)4)做块完成如图5-13所示的代号。
图5-13粗糙度代号作法(11)5)保存2. 标注方法用“插入块”3.说明§5.1.3知识链接1.图块概述2.创建块3.保存块4.插入块5.分解块任务5.2 创建基准符号§5.2.1 任务要求作基准符号,将基准字母定义为代号的属性。
其准符号如图5-19所示,符号尺寸如图5-20所示。
§5.2.2 任务实施1.基准符号制作(1)在标注层上画出图5-20的图形,图线设置为随层。
(2)定义属性。
§5.2.3 知识链接(学生自行掌握)课后反思:图块是一组图形对象的集合。
它可以提高绘图速度、便于修改、节省存储空间,并可加入属性信息。
Acad第3讲讲稿第一篇:Acad第3讲讲稿第三讲:AutoCAD常用绘图编辑命令(4学时上机4学时)一、块操作(P182)通常,可将常用的符号、零件、部件等做成块,建立专用的或通用的图库。
使用时,可用插入块的方法来拼装设计图。
这样既可减少大量的重复工作,又可提高绘图的效率和质量。
㈠名词解释:基点:在创建块的过程需指出一个点,它在插入时作为参考点,此点称为基点。
插入点:把创建好的块插入当前图形中时的定位点称为插入点。
㈡创建块的命令:①菜单:绘图→块→创建②命令行:block或b ③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中的㈢创建块的步骤:启动block命令后,会弹出“块定义”对话框:1.在“名称”框中输入块名;2.点击“选择对象”按钮,则转入绘图窗口中;3.用鼠标选择完图形对象并按Enter键(或单击鼠标右键)后,“块定义”对话框又弹出;4.点击“拾取点”按钮,又转入绘图窗口中;5.在图形中选中一点(或在命令行输入点的坐标)后,“块定义”对话框又弹出;6.点击“确定”按钮后完成一个块的创建。
㈣插入块的命令:①菜单:插入→块②命令行:insert ③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中的㈤插入块的步骤:启动insert命令后,会弹出“插入”对话框:在“名称”框中输入欲插入的块名或点击“浏览”选择欲插入的块;在“插入点”下面选中“在屏幕上指定”,其它可采用默认设定,然后点击“确定”,这时转入到绘图窗口。
指定插入点后完成块的插入。
若要再插入块,可在绘图区单击鼠标右键,则弹出一个菜单,选中“重复插入块”即可。
㈥保存块(Wblock)1.功能:将块或对象以.dwg图形文件存盘。
2.命令:Wblock或w3.将块或对象保存的步骤: 启动wblock命令后,弹出“写块”对话框:①在“源”栏中指定要写到文件的块(或对象)。
块:指定要保存为文件的块。
整个图形:选择当前图形作为一个块。
对象:指定要保存为文件的对象。
②从“块”列表中选择要保存为文件的块名。
《建筑CAD》教案(简洁版)第一章:建筑CAD基础知识1.1 概述介绍建筑CAD的概念和应用领域解释建筑CAD的重要性1.2 软件安装与操作指导学生安装建筑CAD软件教授基本操作界面和工具栏的使用1.3 绘图设置与基本操作讲解绘图单位和格式的设置教授绘图的基本操作,如选择、移动、旋转等第二章:建筑CAD绘图技巧2.1 线条与颜色讲解如何设置线条样式和颜色指导学生绘制不同类型的线条2.2 图层管理介绍图层的概念和作用教授如何创建、编辑和管理图层2.3 块与组讲解如何创建和使用块指导学生创建简单的建筑元素块第三章:建筑CAD基本绘图命令3.1 点、线、圆命令教授点的绘制方法讲解线和圆的绘制命令及参数设置3.2 矩形、多边形命令指导学生使用矩形和多边形命令讲解参数设置和操作技巧3.3 文本与注释讲解如何在图中添加文本和注释教授文本格式和位置的设置第四章:建筑CAD高级绘图命令4.1 修剪、延伸命令讲解修剪和延伸命令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图形编辑4.2 倒角、圆角命令教授倒角和圆角的绘制命令及参数设置指导学生进行图形修饰4.3 属性与参数设置讲解如何设置对象的属性和参数指导学生应用属性管理器第五章:建筑CAD实际应用案例5.1 平面图绘制教授如何绘制建筑平面图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5.2 立面图绘制讲解如何绘制建筑立面图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5.3 剖面图绘制教授如何绘制建筑剖面图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第六章:建筑CAD设计工具与技巧6.1 设计工具概述介绍建筑CAD中的设计工具,如测量工具、标注工具等解释设计工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6.2 设计工具操作教授如何使用设计工具进行图形编辑和调整指导学生掌握设计工具的操作技巧6.3 设计工具实际应用案例提供一个实际应用案例,指导学生运用设计工具进行建筑设计第七章:建筑CAD三维建模7.1 三维绘图基础介绍建筑CAD中的三维绘图概念和基本操作解释三维建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7.2 三维建模命令教授三维建模的命令,如创建三维体、修改三维体等指导学生掌握三维建模的操作技巧7.3 三维建模实际应用案例提供一个实际应用案例,指导学生运用三维建模进行建筑设计第八章:建筑CAD光照与渲染8.1 光照效果的设置讲解如何设置光照效果,如阳光照射、人工照明等指导学生掌握光照效果的调整技巧8.2 渲染设置与技巧介绍建筑CAD中的渲染概念和基本操作教授如何进行渲染设置,如调整材质、纹理等8.3 光照与渲染实际应用案例提供一个实际应用案例,指导学生运用光照与渲染进行建筑设计第九章:建筑CAD图纸输出与打印9.1 图纸输出格式介绍建筑CAD中的图纸输出格式,如PDF、JPEG等解释不同格式在图纸输出中的应用和特点9.2 打印设置与技巧讲解如何进行打印设置,如调整打印区域、比例尺等指导学生掌握打印技巧,如优化打印效果、减少打印成本等9.3 图纸输出与打印实际应用案例提供一个实际应用案例,指导学生进行图纸输出与打印第十章:建筑CAD综合实战项目10.1 项目概述与要求提供一个综合实战项目,概述项目要求和目标解释项目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意义10.2 项目实施步骤指导学生按照实施步骤完成项目,包括设计、绘图、建模等提供项目实施的具体指导和建议10.3 项目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项目成果,包括图纸质量、设计创新等提供改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建筑设计能力重点解析本文档是关于《建筑CAD》的教案,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建筑CAD的基础知识、绘图技巧、高级绘图命令、设计工具与技巧、三维建模、光照与渲染、图纸输出与打印,以及综合实战项目等内容。
CAD绘制定位块教案第一章:CAD绘制定位块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CAD绘制定位块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掌握CAD绘制定位块的基本操作。
1.2 教学内容CAD绘制定位块的定义CAD绘制定位块的作用CAD绘制定位块的基本操作1.3 教学步骤讲解CAD绘制定位块的定义和作用。
演示CAD绘制定位块的基本操作。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1.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CAD绘制定位块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
检查学生对CAD绘制定位块的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CAD绘制定位块的基本操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CAD绘制定位块的基本操作。
2.2 教学内容CAD绘制定位块的基本操作2.3 教学步骤演示CAD绘制定位块的基本操作。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2.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CAD绘制定位块的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CAD绘制定位块的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CAD绘制定位块的技巧。
3.2 教学内容CAD绘制定位块的技巧3.3 教学步骤讲解CAD绘制定位块的技巧。
演示CAD绘制定位块的技巧。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CAD绘制定位块的技巧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CAD绘制定位块的实际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CAD绘制定位块的实际应用。
4.2 教学内容CAD绘制定位块的实际应用4.3 教学步骤演示CAD绘制定位块的实际应用。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CAD绘制定位块的实际应用的掌握情况。
第五章:CAD绘制定位块的综合练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CAD绘制定位块的知识和技巧。
5.2 教学内容CAD绘制定位块的综合练习5.3 教学步骤给出一个综合练习题。
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完成练习题。
讲解学生的答案,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
5.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CAD绘制定位块的综合练习的掌握情况。
第六章:CAD绘制定位块的高级应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CAD绘制定位块的高级应用。
【课题编号】9 —项目四、任务一【课题名称】绘制定位块【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能够分析定位块零件的结构特点,需要绘制二个视图和阶梯剖视来表达定位块和两个孔的大小与深度。
2.熟悉新指令“构造线”的使用和绘制定位块零件的操作步骤。
二、能力目标能使用AutoCAD 2009软件绘制定位块零件图。
三、素质目标熟悉叉架类零件特点和应用AutoCAD 2009软件绘制叉架类零件的方法。
培养细心、认真的工作作风。
四、教学要求1.能够分析定位块图形,选择恰当的指令绘制零件图。
2.能正确使用新指令“构造线”的作用。
【教学重点】1.熟悉“构造线”指令功能和操作。
2.正确绘制定位块零件图。
【难点分析】使用指令较多,设置的图层也较多,难度不大,但绘制过程繁琐。
【分析学生】绘制比较麻烦,需要教育学生培养耐心、细心、认真的工作习惯。
【教学思路设计】边讲边示范,后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教学安排】2学时【教学过程】一、分析视图如图4-1所示的定位块,长、宽各50mm,厚度为25mm。
左下角有10mm见方缺块,并有一个深度为13mm、30mm见方的凹槽;左上角有一沉孔,孔的直径为5mm通孔,沉孔深6mm,直径为8mm;右下角背面有一个直径为5mm、深10mm的盲孔;中间有一个深13、直径5的圆孔。
二、绘图工艺分析1.绘基础形体三视图。
2.先画主视图,后画左视图。
(1)10×10棱边切角。
(2)30×30×13矩形切槽。
(3)深13圆孔。
(4)沉孔。
(5)深10圆孔。
3.画剖切符号和未剖切区域的投影。
三、绘制定位块的操作步骤1.启动AutoCAD 2009。
设置绘图环境。
激活状态栏上“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对象捕捉追踪”功能。
设定极轴追踪增量角度为90°,对象捕捉方式为端点、交点,仅沿正交方向进行捕捉行踪,线型比例因子为0.5。
2.创建图层分别创建“轮廓线”、“剖面线”、“细实线”、“细点画线”、双点划线”、“虚线”和“标注线”图层,如图4-2所示。
Autocad2010块的创建和编辑
教学目标:
1、块的基本概念
2、创建内部块
3、插入块
4、创建外部块
教学重点:创建内部块、外部块、插入块
教学难点:创建块属性设置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任务驱动
课时:1
一、课题引入
1、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含义及用法。
2、表面粗糙度如何绘制?
二、块的基本概念:
1、块的定义:
块是组成复杂图形的一组实体的集合。
2、块的功能
(1)提高工作效率
(2)节省了存储空间
(3)便于图形编辑修改
(4)便于说明及数据提取
一、创建粗糙度内部块
1、功能
将当前图形文件中的图形创建成一个块
2、格式
(1)命令:Block
(2)下拉菜单:绘图-块-创建块
(3)
(4)工具条
2、对话框说明:
3、举例
二、插入块
1、功能
块创建完成后,将其插入到图形文件中。
2、格式
(1)命令:Insert
(2)下拉菜单:插入-块
(3)工具条
3、对话框说明
4、举例
四、创建外部块
1、内部块与外部块的区别:
(1)内部块只能在当前文件
中使用。
(2)外部块可保存到其它位
置,其它文件也可调用。
2、格式:Wblock
3、对话框说明:祥见图8-4
4、举例:以表面粗糙度图形符号为例进行讲解。
三、作业:
上机操作:请对1、2、3、4处进行块练习标注。
AutoCAD块定义与使用指南第一章:AutoCAD块的基础知识AutoCAD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和工程制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
块是AutoCAD中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高效地创建和编辑图形。
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AutoCAD 块的定义和基础知识。
1.1 块的定义块是一个由多个对象组成的组合体,它可以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移动、复制和编辑。
块由多个实体或其他块组成,这些对象能够被组织成逻辑上相关的元素,例如家具、标准符号或常用图形等。
1.2 快速创建块在AutoCAD中,可以使用“BLOCK”命令来创建块。
首先,选中需要包含在块中的对象,然后输入“BLOCK”命令,按照提示设置块的属性,如块的名称、插入点和缩放比例等。
一旦块创建完成,可以将其保存在电脑上,以便在其他绘图中重复使用。
第二章:块的属性与编辑操作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块的属性和如何进行块的编辑操作。
这些操作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块并提高设计效率。
块的属性可以包括名称、插入点、缩放比例、旋转角度等信息。
使用AutoCAD的“ATTDEF”命令可以添加和编辑块的属性。
属性可以用于创建动态块,使块中的某些属性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2.2 块的编辑操作AutoCAD提供了许多功能丰富的编辑命令,用于对块进行编辑操作。
例如,“MOVE”命令可以将整个块移动到新的位置,“COPY”命令可以复制块以创建多个相同的副本。
此外,“SCALE”命令可以按比例缩放整个块,“ROTATE”命令可以旋转块,使其适应不同的设计需求。
第三章:块的库管理与共享在本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块的库管理与共享。
块库是一个存储和组织块文件的集合。
通过使用块库,可以方便地共享和重复使用块,提高设计的一致性和效率。
3.1 块的库定义块的库定义了块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
AutoCAD中的块库可以通过“DESIGNCENTER”命令进行管理和访问。
设计中心提供了一个直观的用户界面,允许用户浏览和导入块库中的块文件。
CAD中制作块详细步骤第1步:准备和规划在开始块制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和规划。
首先,明确块的设计目标和要求。
这可能包括块的大小、形状、比例、材料和功能。
确定好这些要素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绘制前的准备。
第2步:创建新的绘图文件第3步:绘制基本形状第4步:添加细节和特征一旦绘制了基本形状,接下来可以添加细节和特征,使块看起来更具体和真实。
这可以通过绘制连续的线条、曲线、弧线、尺寸标注、文字注释或其他特征来完成。
根据需要,还可以使用CAD软件的放大、平移和旋转等工具来调整和改善块的细节和特征。
第6步:定义块属性在将绘图转换为块之前,可以选择添加一些自定义属性。
这些属性可以包括块的名称、类型、材料、重量等信息。
这些属性可以帮助用户在后续使用CAD软件时方便地查找和识别块。
第7步:创建块第8步:保存块一旦创建了块定义,需要将其保存到特定的文件中以供后续使用。
使用CAD软件的保存或导出命令,将块保存到合适的文件格式中,如DWG、DXF等。
确保选择适当的文件路径和文件名,并注意备份和版本控制的要求。
第9步:使用块完成块的制作和保存后,就可以在其他工程中方便地使用它了。
在CAD软件中,可以通过插入块或导入块的方式将其添加到新的绘图中。
根据需要,还可以对块进行平移、旋转、缩放或镜像等操作。
通过以上完整的步骤,在CAD中制作块的过程应该可以顺利进行。
尽管具体步骤和流程可能因不同的CAD软件而有所不同,但核心思想和原则是相似的。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练习和经验的增加,制作块的速度和质量都会有所提高。
【课题编号】
9 —项目四、任务一
【课题名称】
绘制定位块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能够分析定位块零件的结构特点,需要绘制二个视图和阶梯剖视来表达定位块和两个孔的大小与深度。
2.熟悉新指令“构造线”的使用和绘制定位块零件的操作步骤。
二、能力目标
能使用AutoCAD 2009软件绘制定位块零件图。
三、素质目标
熟悉叉架类零件特点和应用AutoCAD 2009软件绘制叉架类零件的方法。
培养细心、认真的工作作风。
四、教学要求
1.能够分析定位块图形,选择恰当的指令绘制零件图。
2.能正确使用新指令“构造线”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熟悉“构造线”指令功能和操作。
2.正确绘制定位块零件图。
【难点分析】
使用指令较多,设置的图层也较多,难度不大,但绘制过程繁琐。
【分析学生】
绘制比较麻烦,需要教育学生培养耐心、细心、认真的工作习惯。
【教学思路设计】
边讲边示范,后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教学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视图
如图4-1所示的定位块,长、宽各50mm,厚度为25mm。
左下角有10mm见方缺块,并有一个深度为13mm、30mm见方的凹槽;左上角有一沉孔,孔的直径为5mm通孔,沉孔深6mm,直径为8mm;右下角背面有一个直径为5mm、深10mm的盲孔;中间有一个深13、直径5的圆孔。
二、绘图工艺分析
1.绘基础形体三视图。
2.先画主视图,后画左视图。
(1)10×10棱边切角。
(2)30×30×13矩形切槽。
(3)深13圆孔。
(4)沉孔。
(5)深10圆孔。
3.画剖切符号和未剖切区域的投影。
三、绘制定位块的操作步骤
1.启动AutoCAD 2009。
设置绘图环境。
激活状态栏上“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对象捕捉追踪”功能。
设定极轴追踪增量角度为90°,对象捕捉方式为端点、交点,仅沿正交方向进行捕捉行踪,线型比例因子为0.5。
2.创建图层
分别创建“轮廓线”、“剖面线”、“细实线”、“细点画线”、双点划线”、“虚线”和“标注线”图层,如图4-2所示。
3.绘制长方体三视图
设“轮廓线”为当前图层,用“直线”绘主视图50×50,俯视图50×25,左视图25×50,如图4-5所示。
4.绘制棱边切角,如图4-4所示。
(1)主视图用“偏移”线段A、B——得C、D——“圆角”R3倒CD圆角——“修剪”E、F线段,如图4-5所示。
(2)左视图用“对象捕捉”与“极轴追踪”功能——“直线”——画左视图的切角,如图4-6、7所示。
5.绘制30×30×13方形切槽,如图4-8所示。
(1)主视图绘制用“偏移”——偏移A、B,得C、D线段——“修剪”C、D线段;剪去多余线段,如图4-9所示。
(2)左视图绘制同上方法得到左视图,如图4-10所示。
6.切除中间直径5深13圆孔,如图4-11所示。
切换“轮廓线”作当前图层——在主视图上绘直径5mm圆孔,剪去多余圆弧;——在左视图上用“直线”绘制半圆孔投影——用“虚线”作当前图层——用“直线”命令绘制隐藏线,如图4-12所示。
7.切除沉孔如图4-13所示。
(1)主视图绘制用“偏移”A、B直线——得C、D线段——切换到“细点划线”图层——用“关键点编辑方式”将线段拉到Φ5孔中心——画通孔和沉孔,如图4-14所示。
(2)左视图绘制将“细点划线”作当前图层——利用“对象捕捉”“极轴追踪”功能——“直线”绘制沉孔中心线——切换“虚线”作当前图层——用“构造线”绘制沉孔水平投影和深度,如图4-16所示——用“修剪”去除多余线条,如图4-17所示。
(3)俯视图绘制选用阶梯剖视,画法同上,如图4-18所示。
8.切除Φ5深10圆孔,如图4-18所示。
(1)主视图绘制设“虚线”为当前图层——偏移得圆孔中心线——切换到“细点画线”图层——用“圆”画Φ5的圆,如图4-19所示。
(2)左视图绘制偏移圆孔深度直线——“构造线”,画水平投影线——修剪多余线段——切换到“虚线”图层,如图4-19所示。
(3)俯视图绘制设“轮廓线”为当前图层,绘图方法同上,如图4-19c所示。
9.画主视图上剖切符号和剖面线
将“双点划线”设为当前图层——过圆孔中心绘直线,如图4-20所示——切换“剖面线”为当前图层——“图案填充”绘剖面线,如图4-21所示。
四、实训
教材98.练习一、二
五、小结
1.定位块需要二个视图表示图形轮廓和一个阶梯剖表示零件孔的形状。
2.使用新指令“构造线”画左视图的水平投影线。
3.创建图层使用了七个图层,分别绘制七种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