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 名 征 集 表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生命体征案例1:患者,男性,王军,60岁,因“反复咳嗽喘10余年加重一天”来院就诊,既往有“慢支”病史,拟“慢支急性发作”收住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步入病房,责任护士安置好床位并向患者做完入院宣教,按入院护理常规测量生命体征。
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
情景模拟分析与处理: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时的注意事项?1.根据病情选择测温方法,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时,要重新测量。
2.不慎咬破体温表,要及时处理。
3.异常呼吸、脉搏需测1分钟。
4.脉搏短绌的病人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
5.给小儿及神志不清病人测体温时,要注意固定体温表,防止意外。
案例2:患者,男性,王军,50岁,因“意识不清半小时”来院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平车入病房,入院时患者意识模糊,烦躁不安,遵医嘱予监测生命体征。
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
情景模拟分析与处理: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1.讲解坚持服药的意义,应避免精神紧张及大量吸烟、饮酒、高钠饮食2.向病人讲解自身病变的程度及个体化治疗的意义3.讲解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4.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5.指导病人选择正确的活动方式6.指导病人合理饮食搭配7.合理安排生活,保证足够的睡眠8.指导病人定期复查案例3:患者,女性,李玉,46岁,因“发热两天”来院就诊,医嘱予布洛芬两片口服,温水擦浴,并嘱其饮水,半小时后患者出汗较多,医嘱予复测生命体征。
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
情景模拟分析与处理:发热患者护理要点?1.休息: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2.降低体温;遵医嘱予以药物和物理降温3.补充营养和水份4.口腔护理5.皮肤护理6.安全护理:谵妄、昏迷时加用床栏,以防坠床7.采集标本8.心理护理案例4:患者,女性,李玉,50岁,因“腹痛两天加重两小时”来院就诊,急诊B超示胆总管结石,胆囊炎,入院后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取石术+T管引流术”,术后返回病房,予监测生命体征。
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
《后汉书·陈藩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后汉书·陈藩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后汉书·陈藩传》原文及翻译后汉书原文: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
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
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
郡人周璆,高洁之士。
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
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稍迁,拜尚书。
性方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
征为尚书令,送者不出郭门。
延熹六年,车驾幸广成校猎。
蕃上疏谏曰:“夫安平之时,尚宜有节,况当今之世,兵戎未戢,四方离散,是陛下焦心毁颜,坐以待旦之时也。
又秋前多雨,民始种麦。
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贤圣恤民之意也。
”书奏不纳。
自蕃为光禄勋,与五宫中郎将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
顷之,征为尚书仆射。
八年,代杨秉为太尉。
蕃让曰:“齐七政,训五典,臣不如议郎王暢。
聪明亮达,文武兼姿,臣不如刑徒李膺。
”帝不许。
中常侍苏康、管霸等复被任用,遂排陷忠良,共相阿媚。
大司农刘祐、河南尹李膺,皆以忏旨,为之抵罪。
蕃因朝会,固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
言及反复,诚辞恳切。
帝不听,因流涕而起。
窦后临朝,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
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
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
蕃因与窦武谋之,及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
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
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论曰: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抗论惽俗。
而驱驰嶮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非不能洁情志也。
愍夫世士以离俗为高,而人伦莫相恤也。
《周书》原文及翻译周书简介《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
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
本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
另外,清代有同名人物周书。
《本纪·卷一》原文文帝上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
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遯居朔野。
有葛乌菟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
其后曰普回,因狩得玉玺三纽,有文曰皇帝玺,普回心异之,以为天授。
其俗谓天曰宇,谓君曰文,因号宇文国,并以为氏焉。
普回子莫那,自阴山南徙,始居辽西,是曰献侯,为魏舅生之国。
九世至侯豆归,为慕容晃所灭。
其子陵仕燕,拜驸马都尉,封玄菟公。
魏道武将攻中山,陵从慕容宝御之。
宝败,陵率甲骑五百归魏,拜都牧主,赐爵安定侯。
天兴初,徙豪杰于代都,陵随例迁武川焉。
陵生系,系生韬,并以武略称。
韬生肱。
肱任有侠有气干。
正光末,沃野镇人破六汗拔陵作乱,远近多应之。
其伪署王卫可孤徒党最盛,肱乃纠合乡里斩可孤,其众乃散。
后避地中山,遂陷于鲜于修礼。
修礼令肱还统其部众。
后为定州军所破,殁于阵。
武成初,追尊曰德皇帝。
太祖,德皇帝之少子也。
母曰王氏,孕五月,夜梦抱子升·天,纔不至而止。
寤而告德皇帝,德皇帝喜曰:“虽不至天,贵亦极矣。
”生而有黑气如盖,下覆其身。
及长,身长八尺,方颡广额,美须髯,发长委地,垂手过膝,背有黑子,宛转若龙盘之形,面有紫光,人望而敬畏之。
少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业,轻财好施,以交结贤士大夫。
少随德皇帝在鲜于修礼军。
及葛荣杀修礼,太祖时年十八,荣遂任以将帅。
太祖知其无成,与诸兄谋欲逃避,计未行,会尔朱荣擒葛荣,定河北,太祖随例迁晋阳。
荣以太祖兄弟雄杰,惧或异己,遂托以他罪,诛太祖第三兄洛生,复欲害太祖。
太祖自理家冤,辞旨慷慨,荣感而免之,益加敬待。
孝昌二年,燕州乱,太祖始以统军从荣征之。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必修下册《促织》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均为词类活用,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③虫集冠上,力.叮不释④旬余,杖.至百⑤成以其小,劣.之⑥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⑦而高.其直,亦无售者⑧日将暮,取儿藁.葬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③/②⑧/④⑦/⑤⑥D.①③⑧/②⑥/⑤⑦/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
①岁,名作状,每年。
②笼,名作状,用笼子。
③力,名作状,用力。
④杖,名作动,用杖打。
⑤劣,形容词作意动,以……为低劣。
⑥倾,形容词作使动,使……用光。
⑦高,形容词用作动词,抬高。
⑧藁,名作状,用席子裹着。
故选A。
二、小阅读-课内2.以下关于《促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围绕“促织”展开,通过“征虫、觅虫、卜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写出人的命运,故事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B.小说描写一个少年看见成名的促织后“三笑”,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其讥笑与他的“蟹壳青”最终战败形成反差。
C.小说虽凭空虚构,但读之令人唏嘘悲伤,儿子投井自尽,成名一夜未眠,不忧儿子的生死,焦虑的是促织的有无。
人不如虫的深刻思想充分凸显。
D.小说喜剧的结局,掩盖不住现实生活中的悲剧。
所谓的“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也是对那个畸形社会的莫大讽刺。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凭空虚构”错误,文中所反映的并非是蒲松龄的面壁虚构,小说以“宜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为故事时代、事件背景,显然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关照,是对历史某些类似事件进行艺术提炼和典型概括的结果:“不忧儿子的生死”错,由“心稍慰”“亦不敢复究儿”可见。
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於1913年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一场战争﹐又称“癸丑之役”﹑“赣宁之役”。
南京临时政府结束後﹐产生了全国统一的中华民国﹐北洋系军政集团领袖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
1913年初﹐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国民党在正式国会的选举中赢得胜利﹐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组织内阁。
厉行独裁的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执政﹐派人收买凶手﹐於3月20日晚在上海沪宁车站暗杀宋教仁。
革命党人迅速协助租界当局捕获凶手﹐宋案真相大白﹐国民党理事长孙中山动员起兵讨袁。
但由於实力不足﹐国民党的军事领袖黄兴迟疑不决﹐主张法律解决﹐孙中山的革命动员受到挫折。
4月﹐袁世凯与五国银行团达成两千五百万英镑的大借款(见善後借款)﹐获得了战争经费﹐遂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
5月初﹐北洋第六师﹑第二师在湖北都督﹑副总统黎元洪支持下相继入鄂﹐统制湖北地面﹐并监视江西。
6月﹐袁世凯又下令罢免坚决反袁的赣督李烈钧﹑粤督胡汉民﹑皖督柏文蔚﹐三督相继被迫下野。
孙中山面对革命党人不战而走的屈辱处境﹐愤懑万分﹐决心冒险起兵。
在孙中山的动员下﹐李烈钧於7月8日回到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宣布江西独立﹐於12日向进驻九江的北洋第六师发动进攻﹐拉开了二次革命的战幕。
7月15日﹐黄兴在南京宣布江苏独立。
随後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以及重庆等地也相继宣布独立﹐加入讨袁行列。
以江西﹑江苏为主要战场的二次革命全面爆发。
但是﹐讨袁军仓促上阵﹐孤立无援﹐连国民党的多数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因此﹐这场革命很快就遭到挫败。
在江西战线﹐北洋第一军於7月25日占领湖口﹐8月18日占领南昌。
在江苏战线﹐讨袁军於7月16日至22日间在徐州地区与北洋第二军和张勋所部会战失利﹐直退南京。
上海讨袁军进攻北洋军驻守的制造局屡攻不克。
其馀各省动员起兵迟缓﹐湘﹑粤﹑闽北援之师迟迟不发。
7月28日﹐黄兴看到大局无望﹐遂离宁出走﹐讨袁军全局动摇﹐各地相继取消独立。
推荐单位(盖章):福清市硋灶中心小学推荐名片一拂居士郑侠推介语郑侠,宋福清人,字介夫口治平进士,曾上《流民图余,反对工安石变法,徙英州。
哲宗立,始得归,徽宗时还故官,又为蔡京所夺,归田里,自号一拂居士。
有《西塘集》传世。
福清县城有一条大街,叫“一拂街”,附近有一座祠堂,叫“一拂祠”,这是为纪念北宋时福清名人郑侠而建的。
传说郑侠二十四岁中了进士,他性子耿直,不会阿谈奉承,因而被派去京都担任安上门的看门小官门监。
为了反映民间疾苦和官场邪恶,他向皇帝进《流民图》和《邪曲小人图》,结果得罪了权贵,被流放去琼州,直到年过半百才获赦回京。
后来由苏东坡保荐,到福建泉州担任教谕。
不久,他再次受到奸臣排挤,又被召同京城,继续当他的看门小官。
郑侠历经磨难,脾气越来越倔,棱角越磨越锐,看到不平事,敢说敢碰,不留情面。
有一回,他当面指责当朝太师蔡京纵子作恶,因而捅了马蜂窝。
后来蔡京处处要找郑侠的岔子,可郑侠明如镜清如水,因而没法整治他。
这一年,郑侠告老还乡。
蔡京想,郑侠尽管为官清廉,但是亲朋故旧,师生同年,难免有所馈赠;加上年薪傣禄和皇上的恩赐,这么多年了,总不会两手卒伞吧?他这次回乡养老,少不了随带金银财宝,如果把它查出来,即使定不了他受贿之罪,至少也可以坏他的名声。
于是,蔡京暗暗打听郑侠的行期,早早带人守在城门口。
蔡京伏在城楼上,从五更等到黎明,从拂晓等到晌午,老不见郑侠的影子,正有点耐不住时,远处来了一列人马向城门走来,蔡京定睛一看:哈,正是郑侠!郑侠骑着一匹瘦马,后头跟着二十个人,扛着十大箱沉沉实实的行装。
蔡京暗暗高兴,捻着山羊胡子,走下城楼。
挡住郑侠的去路。
郑侠见是蔡京,知道他不怀好意,就作了揖问:“太师今日亲临城门,有何指教?”蔡京忙说:“哪里,哪里,郑先生与蔡某都是闽人,也算是老乡嘛。
今日先生荣归,蔡某特来送行。
”“岂敢,岂敢,小小门监,怎敢劳驾大人了”“郑先生荣归,可带了不少东西啊!”蔡京得意地指了指那些箱子。
诸葛亮传第五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
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
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
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
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
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
玄卒,亮躬畊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
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
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
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
三国演义精简版第一集: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汉桓帝年幼,外戚专权,宦官干政。
桓帝死后,灵帝继位,权力落在十常侍手中。
他们卖官害民、横征暴敛,官逼民反,终于在东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正月,爆发了席卷中原的黄巾起义。
汉灵帝命地主豪强领兵镇压,各州募兵守备。
招兵告示张贴在涿县城门口。
围观群众中,有一位红脸大汉,他叫关羽,是河东解县人,因在家乡杀了豪强,流落到涿县,卖绿豆为生。
人群中还有一人看了榜文,叹了一口气。
在他身后一个黑脸大汉向叹气的人说道:“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反在此长叹,何为大丈夫?”那个叹气的青年名叫刘备,本是汉室宗亲,幼年丧父,跟母亲流落涿县,靠编席贩履糊口。
黑脸大汉名叫张飞,在本地开肉铺,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他常将卖不完的猪肉放在一口井里,盖上磨盘。
谁能挪开此磨盘,可以任取井中肉。
有人到张飞的肉铺来买肉,伙计却拿不出肉,关羽走过来将磨盘挪开,尽取井中猪肉分于众人。
张飞得知,想和关羽分个高下,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之际,被一旁的刘备拉开。
由于三人志同道合,便在桃林中结拜为兄弟。
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接着兄弟三人来到铁匠铺各自打了兵器。
刘备使双股剑、关羽使青龙偃月刀、张飞使丈八蛇矛。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刘备立了不少战功,却只当了中山府安喜县县尉。
不久,十常侍命令各地太守派督邮下去查访,借机淘汰一批地方官吏。
本郡督邮来到安喜县视察,对刘备傲慢无礼,还索取贿赂。
张飞得知大怒,将督邮捆绑用柳条鞭打。
刘备闻讯赶来,见督邮求饶,令张飞住手。
关羽认为:“荆棘丛中,非栖鸾凤之地,不如弃官归乡别图大计。
”于是兄弟三人弃官而去。
第二集:十常侍乱政黄巾起义军主力被镇压之后,地方割据势力迅速发展,外戚和宦官的斗争日趋尖锐。
由于灵帝病危,围绕立嗣之争,以张让为首的十位中常侍与国舅大将军何进之间展开一场激烈的斗争。
灵帝有两个儿子,何后生皇子辩,王美人生皇子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