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 872—2015上海市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印刷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349.02 KB
- 文档页数:11
1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文件规定了印刷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控制要求、厂区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边界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范围污染物监测要求、达标判定要求以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现有印刷工业企业或印刷生产过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也适用于新建从事印刷生产的企业及印刷生产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9851 印刷技术术语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 41616 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HJ 3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 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HJ/T 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碘量法 HJ 5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T 68 大气固定污染源 苯胺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75 固定污染源烟气(SO 2、NO x 、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373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 583 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 584 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J 604 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HJ 629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644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92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 693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 732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 气袋法HJ 73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759 环境空气 65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819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 836 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HJ 905 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919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 HJ 942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HJ 944 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总则(试行) HJ 1066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印刷工业 HJ 1089 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 1131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 HJ 1132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 1240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污染物(SO 2、NO 、NO 2、CO 、CO 2)的测定 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HJ 1246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印刷工业 HJ 1261 固定污染源废气 苯系物的测定HJ 1286 固定污染源废气 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1331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HJ 1332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DB 31/ 1025 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1/T 310003 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技术规范GB 41616术语和定义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印刷废气排放标准印刷废气排放标准涉及到印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的排放管控要求。
印刷废气主要来自于墨水、溶剂和纸张等材料的挥发,以及印刷设备的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这些废气中可能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挥发性有机物(VOC)、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和地区制定了相应的印刷废气排放标准。
以下是一些国内外常见的印刷废气排放标准:1.欧盟印刷业排放标准:欧盟针对印刷业制定了《印刷和干燥设备的大气排放指令》,对印刷业废气的排放进行了限制。
该指令规定了VOC和颗粒物的排放限值,并要求企业使用更节能、环保的设备和工艺。
2.美国印刷业排放标准:美国环保署(EPA)制定了《印刷行业的预防性控制技术(PCT)标准》。
该标准要求印刷企业采用最佳可行控制技术来降低VOC和PM的排放量,并进行监测和报告。
3.中国印刷废气排放标准:中国对印刷废气的排放进行了严格的管控。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法规,印刷企业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应的排放标准。
例如,北京市制定了《印刷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要求控制印刷业VOC的排放。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印刷废气排放标准示例,实际的标准内容和要求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通常,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废气排放限值:标准会规定废气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限值,如VOC、NOx、PM等。
企业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确保废气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2.监测要求:标准通常会要求印刷企业进行废气排放监测,并定期报告监测结果。
监测可以通过安装废气排放监测设备来进行。
3.工艺改进要求:标准也会鼓励或要求印刷企业采用更环保的工艺和设备,如使用低VOC的墨水和溶剂、改进烘干设备等。
4.管理要求:标准通常还会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废气排放管理制度,并进行相关培训和宣传,以确保标准的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
标准》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4.07.19
•【字号】沪府〔2024〕46号
•【施行日期】2024.10.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尚未生效
•【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
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的批复
沪府〔2024〕46号
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
沪环法〔2024〕122号文收悉。
经研究,市政府同意《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872—2024),作为本市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自2024年10月1日起实施。
请自行印发并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按此执行。
特此批复。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24年7月19日。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2019年8月目录1 项目背景 (3)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 (5)3 国内外VOCs 监测标准及在线监测技术应用状况研究 (7)4 标准制订的编制原则和技术路线 (16)5 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 (18)6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及确定依据 (18)7 性能指标验证 (29)1 项目背景1.1 项目来源根据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下达2017年度省级环保科研课题项的通知》(苏环办[2018]25号),下达了江苏省《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技术规范》制订任务,项目统一编号:2017016。
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本课题的制定任务,合作单位为苏州工业园环境执法大队。
之后,2019年2月《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技术规范》标准列入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三年建设规划(2018-2020年)。
1.2 工作过程2017年12月,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与合作单位成立了《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技术规范》项目研究组,完成了项目任务书和合同的填报签订。
研究组初步拟定了标准编制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讨论了在标准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标准编制计划与任务分工。
2018年1月,根据《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要求,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组织有关单位及专家对承担的“江省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技术规范”(编号:2017016)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经质询和认真讨论,通过开题论证,建议尽快启动实施。
2018年2月-2018年5月,收集省内VOCs自动监控设施建设等政策文件,掌握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管理要求及安装情况。
收集在线监测系统测试原理、系统性能指标、安装要求、验收标准、数据审核、联网报送、运行管理模式以及日常管理考核等情况以及在江苏省的适用性。
赴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环科院、苏州监测中心等相关科研院所、环保组织开展专家座谈,深入研讨在线监测先进技术、标准内容以及实施情况,广泛吸取了国内先进地区的标准编制与实施先进经验。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本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2.10.31•【字号】沪环保防[2012]422号•【施行日期】2012.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本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沪环保防〔2012〕422号)各区县环保局,上海石化、高桥石化、华谊集团、上海化工区:为有效防止本市大气复合型污染,进一步提升本市环境空气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33号)、《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等文件要求,现就本市加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强VOCs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重要的大气污染物,通常是指在常压下沸点50~260℃、或在室温下饱和蒸汽压超过133.32Pa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烃类、卤代烃、芳香烃、多环芳烃等。
VOCs的成分复杂,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是大气中臭氧生成的前体物,是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
近年来,本市不断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工业烟粉尘、二氧化硫等主要传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是,随着本市经济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由工业、居民生活等人为源排放的VOCs总量居高不下,本市光化学烟雾、城市霾污染、PM2.5污染、臭氧(O3)污染等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加强重点行业VOCs综合防治是从根本上解决本市大气O3污染问题、控制PM2.5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切实改善本市空气质量、提高大气能见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明确控制重点,分步推进VOCs污染防治(一)重点控制,点面结合根据国家要求和本市实际情况,纳入本市VOCs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包括:石化、有机化工、电子元器件制造(半导体制造等)、化学药品原药制造(生物制药等)、包装印刷、装备制造涂装(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等)、合成材料、塑料产品制造、电子电器产品制造等工业污染源,以及干洗、汽车修理等面源。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Integrate emission standards of air pollutants(发布稿)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3)4 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6)5 监测要求 (10)5.1一般要求 (11)6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4)附录A (规范性附录)固定源大气污染物名录及有组织排放限值 (15)附录B(规范性附录)等效排气筒有关参数计算方法 (20)附录C(规范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要求 (21)附录D(资料性附录)企业建立污染物排放和控制台帐的基本要求 (26)附录E(规范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苯系物的测定气袋采样-气相色谱法 (27)附录F(规范性附录)废气中二噁英类和多氯联苯毒性当量浓度(TEQ)计算公式 (32)附录G(规范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袋采样—气相色谱法 (34)附录H(规范性附录)环境空气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 (39)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控制本市大气污染物排放,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引导工业企业生产工艺优化和污染源废气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固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与监督实施等要求。
国家或地方已发布针对行业、通用工艺或设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或者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执行相应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规定;其他污染源执行本标准。
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未规定的项目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实施后,本市另行发布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其适用范围执行,不再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是本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基本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要求严于本标准时,按照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执行。
印刷废气排放标准印刷废气排放标准是指对印刷工艺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排放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印刷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行业,其排放的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制定相关的排放标准对于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印刷废气中主要包含的污染物有哪些?印刷工艺中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s)、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污染物如果排放不当,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其次,印刷废气排放标准应当如何制定?制定印刷废气排放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印刷工艺的特点和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标准应当明确规定印刷企业废气排放的监测和控制要求,包括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应当对废气处理设施的选型和运行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再次,印刷废气排放标准的执行对印刷企业有何影响?执行印刷废气排放标准可以促使印刷企业加强对废气排放的管理和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废气排放,保护环境。
同时,执行标准也可以推动印刷行业技术的进步,促使企业加大对废气治理设施的投入和技术改造,提高废气处理效率,降低排放浓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应当如何加强对印刷废气排放标准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印刷废气排放标准的监督和管理是保障标准执行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检测机制,加强对印刷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对违反标准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处罚,形成对标准的有效约束。
综上所述,印刷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各方应当共同努力,加强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管理,推动印刷行业朝着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政策关注:10月1日起施行的环保新规01全国文件及标准1、《稀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85号)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维护生态安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产业安全,根据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稀土的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综合利用、产品流通、进出口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2、《铀矿冶放射性废物辐射环境管理技术规定》(GB14585-2024)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铀矿冶放射性废物的辐射环境管理技术要求,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铀矿冶涉及的各类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技术要求。
铀矿冶涉及的各类非放射性废物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管理。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3年。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铀、钍矿冶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定》(GB14585—93)废止。
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24)2024年3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19923—202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
该标准已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将于2024年10月1日实施。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的水质指标、采样与监测和安全利用。
本文件适用于作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补充水、锅炉补给水、工艺用水与产品用水、直流冷却水、洗涤用水等工业用水原水的再生水。
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GB/T24067-2024)由生态环境部指导制定的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国家标准(GB/T24067-2024,以下简称《通则标准》)将于2024年10月1日起实施。
《通则标准》规定了产品碳足迹的研究范围、原则和量化方法等,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确定了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具体包括使用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功能或声明单位、迭代的方法、科学方法的优先性、完整性、一致性、统一性、准确性、透明性和避免重复计算等;二是规定了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的4个步骤、生命周期的5个阶段,以及产品种类规则编制要求、核算边界选取原则、计算方法等内容;三是提出了产品碳足迹报告要求以及基本内容。
印刷废气排放标准印刷废气排放标准是指印刷行业中印刷设备所排放的废气所需符合的环保标准。
印刷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印刷行业中,印刷设备所排放的废气主要来自于油墨、溶剂、废纸等原材料的燃烧过程,以及设备本身的燃烧排放。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印刷废气排放标准,对于减少印刷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印刷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的环保政策、印刷行业的发展需求、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印刷废气排放标准需要符合国家的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印刷行业的发展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其次,印刷废气排放标准需要考虑到印刷设备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不能过高地设置排放标准,导致印刷企业难以达到标准而影响正常生产。
同时,也不能过低地设置排放标准,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最后,印刷废气排放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和完善标准,以适应印刷行业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
在执行印刷废气排放标准时,印刷企业需要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确保印刷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印刷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废气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印刷废气经过处理后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印刷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印刷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管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加强管理和执行,印刷企业可以有效地减少印刷废气的排放,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总之,印刷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制定印刷废气排放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的环保政策、印刷行业的发展需求、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多方面因素。
在执行印刷废气排放标准时,印刷企业需要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加强对废气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对印刷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管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只有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印刷废气排放标准,印刷行业才能健康发展,环境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制鞋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制鞋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2015年10月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制鞋行业概况 (3)2.1 制鞋行业基本情况 (3)2.2 浙江省制鞋行业特点及分布情况 (4)2.3 浙江省制鞋行业污染概况 (6)2.4 制鞋产业相关政策 (7)3 标准制订必要性 (13)3.1 改善我省区域环境质量的迫切需求 (13)3.2 现行的国家标准已不能完全满足我省的环境监管需求 (13)3.3 行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求 (14)4 总体思路、编制原则和技术路线 (15)4.1 总体思路 (15)4.2 编制原则 (15)4.3 技术路线 (16)5 制鞋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防治技术分析 (17)5.1 行业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分析 (17)5.1.1 定义及产品分类 (17)5.2 主要原辅料及使用的溶剂 (17)5.3 工艺流程、产排污节点及污染特征 (22)5.4 行业产排污现状 (27)5.5 制鞋行业废气防治技术 (34)5.5.1 源头控制方面 (34)5.5.2 过程控制方面 (36)5.5.2 末端治理技术方面 (37)5.6 制鞋行业无组织废气 (39)6 国内外相关标准简介 (40)6.1 国外相关标准 (40)6.1 国内相关标准 (41)6.5.1 国家层面 (41)5.5.2 地方层面 (45)7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49)7.1 标准适用范围 (49)7.2 标准结构框架 (49)7.3 术语与定义 (49)7.4 污染物项目的选择 (50)7.4.1 指标筛选的原则 (50)7.4.2 污染物控制项目 (50)7.5 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 (50)7.5.1 颗粒物 (51)7.5.2 氨 (51)7.5.3 苯 (52)7.5.4 苯系物 (53)7.5.5 VOCs (54)7.5.6 臭气浓度 (56)7.5.7 无组织排放要求 (56)7.5.8 指标限值汇总 (57)8 与国家标准的比较 (58)8.1 国家现行相关标准 (58)8.2 本标准与国内相关标准的比较 (58)9 达标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61)9.1 技术可行性分析 (61)9.2 经济可行性分析 (61)9.3 社会和环境效益 (62)10 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及反馈 (62)11 附录 (63)项目名称:工业企业VOCs排放标准研究——制鞋工业项目编号:2013A003项目主管部门:浙江省环境保护厅项目主管科室:浙江省环保厅科技与合作处编制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台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1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1根据《浙江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方案》(浙环发〔2013〕54号)(以下简称整治方案),确定了我省13个主要挥发性有机物(以下简称VOCs)污染行业,囊括了制鞋行业。
印刷废气排放标准印刷废气排放标准是指对印刷行业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排放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印刷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制造行业,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废气排放。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印刷废气排放标准,以规范印刷企业的生产活动,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首先,印刷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是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
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颗粒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如果排放到大气中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制定印刷废气排放标准,限制印刷企业排放的废气浓度和排放量,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重要举措。
其次,印刷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也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
印刷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长期接触印刷废气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严格控制印刷废气的排放标准,减少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
在实际操作中,印刷企业需要严格遵守印刷废气排放标准的相关要求。
首先,印刷企业需要安装和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废气处理设备,对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有效处理,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其次,印刷企业需要定期对废气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另外,印刷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废气排放监测和管理制度,定期对废气排放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排放达标。
总的来说,印刷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印刷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要求,加强废气治理,减少废气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大对印刷废气排放标准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标准要求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推动印刷行业向着更加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
印刷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 000
印刷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000)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印刷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
二、污染物限值
1. 印刷业废气排放浓度限值表:
污染物 | 排放浓度(每立方米)
挥发性有机物(VOC) | 不得超过50mg/m3
二氧化硫(SO2) | 不得超过50mg/m3
氮氧化物(NOX) | 不得超过50mg/m3
氯化物(Cl2) | 不得超过2mg/m3
粉尘(PM10) | 不得超过50mg/m3
2. 印刷业废水排放标准:
污染物 | 排放浓度(每千克)
总固体(TS) | 不得超过100mg/L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不得超过50mg/L
氨氮(NH3-N) | 不得超过5mg/L
总磷(TP) | 不得超过1mg/L
三、检测方法
1. 印刷业废气排放浓度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GB/T 16157-1996《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检测方法》。
2. 印刷业废水排放浓度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GB/T 15489-1995《废水排放标准检测方法》。
四、使用期限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至2020年12月31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