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检查法2
- 格式:ppt
- 大小:10.15 MB
- 文档页数:59
肘关节的检查方法引言:肘关节是人体上肢的重要部位,承担着手臂的运动和支撑功能。
因此,对肘关节进行正确的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肘关节的常见检查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进行肘关节的检查。
一、病史询问在进行肘关节的检查之前,医生通常会先进行病史询问。
病史询问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是否有外伤史等信息,以便判断可能的病因和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
二、外观观察肘关节的外观观察是肘关节检查的第一步。
医生需要观察患者的肘关节是否肿胀、红肿、变形等异常表现。
同时,还需要观察患者的手臂是否有异常姿势或畸形,以及肌肉的萎缩情况。
三、活动度检查活动度检查是判断肘关节功能是否受限的重要手段。
医生会让患者进行一系列活动度测试,包括屈曲、伸直、旋转等动作。
通过观察患者的活动度和可能出现的疼痛、不适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肘关节是否存在功能障碍。
四、关节稳定性检查关节稳定性检查是判断肘关节韧带和肌肉是否受伤的重要方法。
医生会进行一系列关节稳定性测试,如前后抽屉试验、侧副韧带试验等。
这些测试通过观察关节的稳定性来判断是否存在韧带松弛或断裂等情况。
五、叩诊检查叩诊检查是通过敲击肘关节来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或压痛反应。
医生会用手指或敲击锤轻敲肘关节的不同部位,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反应。
这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肘关节是否存在骨折、骨软骨病变等问题。
六、神经功能检查神经功能检查是判断肘关节周围神经是否受损的重要手段。
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神经功能测试,包括触觉、肌力、反射等方面。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根受压、神经病变等问题。
七、影像学检查在一些情况下,为了更准确地判断肘关节的病变情况,医生会选择进行影像学检查。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检查、CT扫描、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肘关节的骨骼、软组织等结构,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八、其他辅助检查除了上述常规的检查方法,有时还需要进行其他辅助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肘关节-你必须掌握的骨科特殊检查检查对象:伸肌起点、伸肌腱。
方法:患者前臂旋前桡偏,主动用最大力背伸腕关节,同时检查者给予阻力。
阳性体征:疼痛位于肘关节外侧。
二Mills test检查对象:伸肌起点、伸肌腱。
方法:检查者使患者前臂被动旋前,完全屈腕,然后伸肘。
阳性体征:疼痛于肘关节外侧。
三Golfer’s elbow test(高尔夫球肘)检查对象:屈肌起点、屈肌腱。
方法:患者主动用最大力屈曲腕关节,同时检查者给予阻力。
阳性体征:疼痛于肘关节内侧。
韧带不稳定测试四Valgus test(外翻试验)检查对象: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完整性。
方法:患者屈肘20-30°,肱骨外旋位,检查者一手固定上臂,一手施加外翻力。
阳性体征:疼痛,松弛感,活动过度,末端感觉异常。
五Varus test(内翻试验)检查对象: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完整性。
方法:患者屈肘20-30°,肱骨内旋位,检查者一手固定上臂,一手施加内翻力。
阳性体征:疼痛,松弛感,活动过度,末端感觉异常。
神经检查六Tinel’s test检查对象:肘管综合征、尺神经(肘管、尺神经沟)。
方法:患者屈肘20-30°,检查者固定肘关节,并用一指固定尺神经沟,轻敲固定尺神经沟的手指。
阳性体征:尺神经走形区刺痛感。
七Ulnar nerve flexion test(屈肘试验)检查对象:肘管综合征、尺神经(肘管、尺神经沟)。
方法:患者充分屈肘,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保持1min。
阳性体征:尺神经走形区刺痛感。
附:11-12月份培训安排。
肘关节检查须知一、肱骨小头后面肱骨小头位于肱骨远端的外侧,与桡窝(桡骨头凹)形成关节。
必须屈曲肘关节以便最大限度地显示肱骨小头。
上述运动可使肱骨小头的后部和下部暴露出来,光滑地显现在检查者的手指下。
二、肱骨外上髁肱骨外上髁位于肱骨小头的上外侧,即位于外侧髁上棘远端的下方。
在手指下表现为粗糙的骨性突起,是起止于外上髁的肌肉和桡侧副韧带的附着点。
注:起止于外上髁的肌肉有肘肌、桡侧腕短伸肌、指总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和旋后肌。
肘肌通过自有的肌腱,其他肌肉通过一共同的肌腱都附着于肱骨外上髁的后面。
临床:外上髁的病理变化有四种类型。
可单独或合并发生。
1. 外上髁炎:是最常见的病变,由附着于外上髁的肌腱引起。
桡侧腕短伸肌及指总伸肌受影响最严重,旋后肌受影响最小,牵涉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的非常罕见。
诊断基于以下三个技术手法:—触压患处;—单独和合并测试特定的相关肌肉;拉伸相应的肌肉。
以上这些测试可以产生或加剧疼痛。
2. 肱桡关节病:涉及相应的关节结构或关节唇。
3. 压迫桡神经的后支。
4. 颈臂神经痛:涉及第5、第6颈神经或第6、第7颈神经之间的压缩(见颈部)。
三、肱骨外侧髁上嵴肱骨外侧髁上嵴是一个薄的骨嵴,直接位于肱骨外上髁上方的皮下,与肱骨内侧髁上嵴相比,它更明显。
注:肱骨外侧髁上嵴近端与肱骨外侧缘(很容易触诊)相延续,并一直延伸到三角肌粗隆。
四、鹰嘴窝鹰嘴窝位于肱骨远端的后面,在肘关节伸直的时候容纳鹰嘴的远端。
在肘关节屈曲130°~140°、肱三头肌腱处于放松状态时,更容易触诊鹰嘴窝。
检查者用示指先触摸桡骨头,然后向内推开肱三头肌肌腱,在鹰嘴的上方可以触及鹰嘴窝。
五、肱骨内上髁肱骨内上髁位于肱骨滑车的内上方,是肱骨体内侧缘的远端。
起止点:肱骨内上髁的前面和尖是内上髁肌群的附着处,此肌群有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浅屈肌。
内上髁的后面光滑,凹陷并形成一条垂直的沟,有尺神经通过。
(二)肘关节检查法1.望诊注意鹰嘴突、肱骨内上髁和肱骨外上髁之间的关系,以确认肘关节的解剖关系;当屈至90°时,三点呈等边三角,在完全伸直时,三点呈一直线。
前臂伸直于完全旋前位时,上臂与前臂呈一直线;当旋后伸直时,可见10°~15°外翻角,称为携物角,伸直时前臂偏向外侧,增加运动幅度,屈曲时前臂贴近正中线,有利于生活和劳动的操作。
此外,应注意桡骨头的形状和位置。
2.触诊当肘屈至90°时,旋转前臂,可在肱骨外上髁下感到桡骨头旋动。
在肘后,可摸到肱骨外上髁、肱骨内上髁和鹰嘴突。
3.动诊完全伸直位,即中立位,为0°。
屈曲135°~150°,过伸10°。
旋前旋后。
4.量诊肘完全伸直时,前臂旋后,可测量上臂轴线与前臂轴线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形成的携物角度数,两侧比较。
测量鹰嘴突、肱骨内上髁和肱骨外上髁之间的距离。
(三)腕关节检查法1.望诊常用的解剖标记有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正常凹陷,称为鼻烟窝,以及尺骨头的向背侧的正常隆突。
腕关节功能位呈20°~25°背伸和15°尺偏。
应观察有无异常桡偏或尺偏,过度的桡骨茎突或尺骨隆突。
2.触诊检查桡骨茎突、尺骨头、鼻烟窝和尺桡远侧关节的稳定性。
3.动诊完全伸直位为0°,掌屈50°~60°,背伸50°~60°,桡偏25°~30°,尺偏30°~40°。
两腕活动相比时,可将两掌合拢,观察腕的伸直度;将两手背合拢,观察腕的屈曲度。
4.量诊桡骨茎突应比尺骨茎突低1.5cm,其连线的垂线与第3掌骨垂直的轴线呈10°~15°角。
桡骨纵轴与第1掌骨纵轴应平行,如此可形成正常的腕尺偏。
(四)手和手指检查法1.望诊应注意内在肌有无萎缩,手掌和手指是否偏离正常轴线。
肘关节X线报告肘关节X线检查是了解肘关节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肘关节的骨骼结构和关节间隙,帮助医生判断肘关节是否存在骨折、关节脱位、关节炎等疾病。
本文将介绍肘关节X线检查的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肘关节X线检查之前,患者需要脱去上身衣物,仅穿着一件无金属件的医用短袖。
首先,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关症状和疼痛的情况,并进行相关体格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特殊的体位调整,例如屈肘或伸直肘关节。
步骤二:拍摄位置医生会将患者的手臂放置在X线检查设备的检查台上,确保肘关节处于最佳位置。
通常,肘关节的X线检查需要拍摄两个方向的照片:前后位和侧位。
步骤三:前后位照片医生会让患者伸直手臂,并保持手掌朝上。
然后,医生会站在X线机的侧面,将X线机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进行拍摄。
在进行前后位照片时,医生会要求患者尽量伸直手臂,以便清晰地显示肘关节的骨骼结构。
步骤四:侧位照片在进行侧位照片时,医生会让患者侧卧,并将患侧手臂弯曲,使肘关节屈曲成90度角。
医生会调整X线机的位置,确保能够清晰地显示肘关节的侧面结构。
步骤五:重要注意事项在进行肘关节X线检查时,有几点需要患者和医生注意:1.安全防护:由于X线属于离子辐射,患者和医护人员在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佩戴专用的防护设备,如铅衣、颈托等,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2.孕妇禁忌:孕妇在怀孕期间不宜进行X线检查,特别是对于肘关节这样接近胎儿的部位,应避免辐射对胎儿的潜在危害。
3.医生指导:在进行X线检查时,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配合动作,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通过肘关节X线检查,医生可以对肘关节的骨骼结构进行评估,并判断是否存在骨折、关节脱位或其他疾病。
根据X线片的结果,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等,以帮助患者康复。
总结:肘关节X线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拍摄前后位和侧位照片,医生可以了解肘关节的骨骼结构和关节间隙情况。
肘关节专科查体[内容详细]肘关节专科查体1. 引言肘关节专科查体是一种旨在评估肘关节健康状况的医学检查方法。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肘关节专科查体的内容和步骤,以便医务人员能够正确地进行相关检查。
2. 检查内容2.1 主诉记录在开始查体之前,医务人员首先应该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诉,包括疼痛部位、疼痛时间、疼痛程度以及可能的病因。
2.2 肘关节外观观察通过外观观察可以初步判断肘关节的肿胀、红肿、变形等情况。
医务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肘关节的外观,并记录异常的表现。
2.3 关节活动度检查通过检查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可以评估关节的灵活性和功能状态。
医务人员应引导患者进行伸、屈、旋转等动作,并记录活动度范围和可能的限制。
2.4 关节稳定性检查关节稳定性检查主要是评估肘关节韧带的功能和结构。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特定的手法进行肘关节的稳定性测试,如前臂后仰、前臂旋转等,以判断患者的韧带是否损伤。
2.5 神经功能检查神经功能检查是为了评估肘关节周围神经的功能状态。
医务人员应检查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包括检查感觉觉测、肌力测试等项目。
2.6 辅助检查如果在专科查体中发现肘关节异常或需要进一步评估,医务人员可以建议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如 X 光、磁共振成像等。
3. 结论肘关节专科查体是一种有效的评估肘关节健康状况的方法。
通过详细的观察和检查,医务人员可以获取关于肘关节结构、功能和神经状态的重要信息。
在实施查体时,医务人员应注重细节和准确性,以确保正确评估患者的肘关节病情,并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是对肘关节专科查体的详细描述,希望本文档能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以提高肘关节查体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肘腕手关节特殊检查[口袋系列]手是最复杂最精细的器官,是认识客观世界、与外界交往的一种重要器官。
手功能的康复需要针对性的康复评定作指导,康复评定是贯穿治疗始末的重要环节,通过评定可以为预防和治疗手功能障碍提供有效依据。
接下来就让小编带你走进腕手肘的特殊检查评估。
特别鸣谢:图片拍摄:李隆东、何龙龙、欧建林图片制作:肖海仓内容整合:陈培荣(特别提示:未经允许,请勿下载使用图片)肘关节的特殊检查1、韧带检查外侧副韧带测试检查者的一只手固定住患者的上臂,另一只手抓住患者的手腕。
检查者用手把患者的肘部固定在屈曲(20°~30°),触诊韧带时检查者将患者肘关节往外推来检查外侧副韧带(内翻稳定性)。
正常情况下,可以感觉到韧带紧张。
Regan和Morrey提倡在肱骨完全内旋情况下做内翻加压检查。
只要患者疼痛状况和ROM没有任何改变,检查者可数次加力来增加压力。
如果在检查中发现过度松弛或感到柔和的终末感觉,这提示韧带损伤(1、2、3度),特别是如果伴有3度扭伤则提示关节不稳定。
内侧副韧带测试触诊内侧副韧带时检查者在同上条件下,对患者的前臂远端施加外翻的力,来检查内侧副韧带(外翻稳定性)。
Regan和Morrey提倡在肱骨完全外旋情况下做外翻加压检查。
与未加压的肘部进行比较,检查者应该注意到任何松弛,活动度减小或疼痛情况的改变。
后外侧轴移反应试验(后外侧旋转反应试验)肘的后外侧失稳是肘最常见的失稳形式,后外侧失稳时有尺骨(伴有桡骨)在肱骨上的位移导致尺骨旋后或外旋远离滑车。
检查时,患者仰卧,上肢举过头。
检查者紧握患者腕部并牵拉肘部。
在腕部对前臂施加轻微的旋后力。
对肘部加外翻压力时屈曲患者肘部。
如果患者有肘部后外侧失稳,当屈曲肘部(20°~30°)时患者出现恐惧面容。
如果检查者继续屈肘40°~70°,肘部会出现可触到和可见关节缩短。
如果患者失去知觉,伸肘时可能发生半脱位且发出缩短时的沉闷的金属声,但这些症状在清醒的患者中很少出现。
肘关节查体流程
一、准备
1、手机调振动,查看检查用具,进行手部消毒。
2、核对患者姓名,交代检查者身份,询问病史,嘱患者放松,配合检查。
3、检查者立于患者右侧。
患者端坐位,开始查体。
二、查体实施
1、望诊
①畸形:是否有肘外翻、肘内翻、骨折、脱位。
②肿胀:a.关节肿胀、肘关节积液;b.软组织肿胀;c.局部肿胀。
2、触诊
①肱桡关节
②肘后三点关系
③肿块:有无肿物、结节、条索状物,若有注意质地、活动度、压痛等
④压痛点:a.肱骨外上髁;b.肱骨内上髁;c.桡侧副韧带;d.尺侧副韧带;e.尺神经沟;
f.肘后关节间隙;
g.鹰嘴;
3、关节运动功能(肘关节完全伸直,前臂旋后,拇指朝外,为肘关节中立位,中立位
为0°;上臂紧贴胸侧壁,前臂伸向前方,拇指朝上,其余手指伸直为前臂旋转运
动的中立位为90°).
①肘关节中立位:肘关节屈曲、过伸
②前臂旋转运动中立位:肘关节旋前(内旋),旋后(外旋)
4、特殊试验
①伸肘试验
②桡骨头试验
③抗重力伸肘试验
④肘后三角测验
⑤旋臂屈腕试验
⑥伸肌紧张试验
⑦屈肌紧张试验
⑧肘被动外翻试验
三、查体结果汇报
1、扶患者平躺,帮其盖被
2、汇报查体情况
①按查体顺序汇报阳性体征及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
②详细描述患者异常区域
③根据查体,结合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提出诊断意见
3、进行手部消毒,检查结束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肘关节检验报告1. 引言肘关节是身体上非常关键的一个关节,负责手臂的伸展和弯曲运动。
为了确保肘关节的健康和功能正常,常常需要进行肘关节的检验。
本报告旨在分析肘关节的检验结果并提供相关的建议。
2. 检验方法肘关节的检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观察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肘关节外观以及可能存在的肿胀、红肿等异常情况,初步判断肘关节的健康状态。
2.2 功能检查通过测试患者的肘关节活动范围、力量以及灵活性,评估肘关节的功能状况。
2.3 影像学检查利用X光、MRI等影像学技术,观察肘关节组织结构的情况,如关节间隙、骨折、软组织损伤等。
2.4 实验室检查通过抽取关节液样本进行化验,检查是否存在关节炎、关节滑膜炎等疾病。
3. 检验结果根据对患者进行肘关节检验的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观察检查:患者肘关节外观正常,没有肿胀和红肿等异常情况。
2.功能检查:患者的肘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力量和灵活性良好。
3.影像学检查:X光检查显示肘关节结构完整,关节间隙正常,未发现骨折等异常情况。
4.实验室检查:关节液化验结果显示没有关节炎或关节滑膜炎的迹象。
综上所述,根据肘关节检验的结果,患者的肘关节健康状况良好,没有明显异常。
4. 建议基于对患者肘关节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给出以下建议:1.维持良好的肘关节健康:尽量避免过度使用肘关节,避免受伤和承受过分的压力。
2.适度的锻炼:进行适度的肘关节运动,促进关节的灵活性和力量,但要避免过度的运动,以免引起关节损伤。
3.注意保护肘关节:在参与体育活动或进行重型工作时,务必佩戴适当的护具,防止肘关节的受伤。
4.定期复查:对于患有肘关节疾病或伤害的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肘关节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5. 结论本报告通过对患者肘关节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根据综合分析,患者的肘关节健康良好,但仍需要保持良好的肘关节健康习惯并定期复查。
注意:本文仅为虚拟助手根据提供的标题创作,并不作为判断、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肘关节体检五步法(图文详解)肘关节有关的疾病并不罕见,不一样部位肘关节体现对应着不一样的疾病,天民针刀关节僵直专科就近期在AJO 杂志上就肘关节体检的介绍做了相关整理,相关具体介绍如下:1. 开端全部的上肢查看①颈椎上肢体现诱发的要素许多,所以首要需求在外颈椎及肩关节的有关疾病。
颈部的查看包含触诊,颈椎活动度,神经根激发实验。
颈部变形,萎缩,水肿等均也许造成颈部神经影响,然后诱发肘部痛苦。
②肩关节因肩部或肩胛骨部位有肌肉和肘部相连接,肩关节部位需求进行细心评价,该部位的变形也许致使肘部肌肉运动不协调,然后诱发体现。
肩关节的体检包含触诊,关节活动度,关节的力气,安稳性等。
③肘关节正常人群肘关节有轻度外翻,根本在10-15°左右,男性略小,女人略大。
评价肘关节的自动活动度,正常范围是伸直0 度,委曲140 度,旋前旋后80 度,考虑到解剖学变异,关节活动度查看需与健侧进行比较。
关节运动时诱发痛苦也许与软安排肿胀,挛缩,渗出,骨头碰击及肘关节内游离体有关。
肘关节运动度削减则也许和骨质增生,关节碰击等有关。
2. 肘关节内侧查看在肘关节内侧能够明白辨认出肱骨内侧髁,该部位为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旋前圆肌和屈肌总腱止点。
若病人为抛掷运动员,则需求要点查看内侧副韧带情况。
需沿着内侧副韧带行走方向(肱骨内侧髁下缘延伸至尺骨近端的突起有些),若有压痛,则提示韧带拉伸或许彻底开裂。
同时可通过应力实验查看内侧副韧带的完整性,常用动力肘关节外翻应力实验。
该实验能模仿网球肘病人发病的外力机制,如下图所示,病人仰卧位,肩关节外展,外旋90 度,查看者一手抓住病人大拇指,另一手支持肘部,此时可将病人前臂重力转变为肘关节的外翻应力,以肘关节为支点,运动前臂。
若病人内侧副韧带有损害,则在屈伸80-120 度时可诱发痛苦。
网球肘病人肘关节内侧的尺神经简单呈现问题,查体时需求对此进行查看。
肘关节旋后,极度委曲时可在肱骨内侧髁的后内方触及条索状的尺神经。
肘关节检验报告引言肘关节是人体上肢连接上臂和前臂的重要关节之一,对于肘关节的检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肘关节状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本文将按照步骤介绍肘关节的检验过程。
步骤一:病史询问和观察在进行肘关节检验之前,医生首先会向患者询问病史,并观察肘关节的外观。
病史询问包括了解患者的疼痛症状、病程、受伤情况等。
通过观察,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肘关节异常,如肿胀、红肿等。
步骤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肘关节检验的核心步骤之一,主要通过一系列动作来评估肘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功能测试包括:1. 肘关节活动度测试医生会要求患者主动屈伸、旋转等动作,观察肘关节的活动范围是否正常。
正常肘关节的活动度一般为0°-145°。
2. 肘关节稳定性测试医生会对肘关节进行稳定性测试,如推拉测试和旋转测试,以评估肘关节的稳定性。
稳定性测试主要检查肘关节的韧带是否受损或松弛。
步骤三:疼痛点定位在肘关节检验中,医生还会通过疼痛点定位来确定患者的疼痛来源。
医生会轻按患者的肘关节周围区域,并询问患者是否感到疼痛。
通过疼痛点定位,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肌肉、韧带或其他软组织的损伤。
步骤四:影像学检查在某些情况下,肘关节的常规检查结果可能无法明确诊断问题。
这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MRI等,以获取更详细的肘关节结构信息。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发现骨折、关节脱位等问题。
步骤五:其他辅助检查除了上述步骤外,医生还可能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关节液检测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确定肘关节的病因和炎症程度。
结论肘关节检验是评估肘关节功能和状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病史询问、观察、功能测试、疼痛点定位、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等步骤,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肘关节情况,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对于患有肘关节问题的患者来说,及早进行肘关节检验是重要的,以便早日恢复功能和减轻疼痛。
注意:本文中未包含任何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
肘部检查法(一)望诊1.畸形正常人体上臂的纵轴与前臂的纵轴相交,在肘部形成一个外翻角,称为携带角,男性5一10°,女性10一15°。
(1)肘外翻:因肘部骨骼先天性发育异常,肱骨远端骨折复位不良或损伤了肱骨远端骨骺,在生长发育中逐渐形成畸形,肘部携带角超过15°,即为肘外翻畸形。
(2)肘内翻:因肱骨髁上骨折复位不良形成发育型畸形,或创伤中损伤了肱骨远端骨骺造成生长发育障碍,引起肘部携带角变小、消失甚至出现向内翻的角度,即为肘内翻畸形。
(3)肘部其他畸形:肱骨髁上骨折复位不良可造成肘部后突畸形,肘关节结核可形成竹节样畸形;肘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形成梭形畸形;大骨节病可形成肘关节粗大畸形等。
2.肿胀须认真区分是关节内还是关节外,是全关节还是局限性肿胀。
对肿胀性质也必须仔细分析是外伤性还是化脓性,是风湿性、结核性、还是肿瘤。
(1)局部肿胀:可因肘部某一部位骨折或局部软组织挫伤,引起局部肿胀。
(2)肘关节内肿胀:肘关节内有积液时,肘关节肿胀,表明有炎症存在。
(3)肘关节外肿胀:肘部弥漫性肿胀,超出关节界线部位,提示肘部骨折或严重挤压伤。
3.瘢痕肘部因创伤造成皮肤缺损、溃烂、烧伤等,可产生皮肤瘢痕。
(二)运动检查肘关节的运动包括四种:屈肘、伸肘、前臂旋后、前臂旋前。
屆伸运动主要由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完成。
旋和旋后运动主要是上、下尺桡关节的联合活动。
1.屈肘运动肘关节屈伸运动以肘关节伸直位为0°计算卜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
嘱患者肘关节完全伸直后再屈肘,正常可达140°。
2.伸肘运动患者体位与检查屈肘运动相同。
检查时嘱患者作最大限度的屈肘,然后再伸直,正常为0~5°,有的人(多为女性)可过伸10°。
3.旋后运动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前臂置中立位,屈肘90°,两上臂紧靠胸壁侧面,两手半握拳,拇指向上,嘱患者前臂作旋后动作,正常可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