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重点钢铁企业并购重组事件跟踪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2
安徽钢铁重组收购马钢长钢调查情况分析马钢收购长江钢铁只是安徽政府谋划的钢铁业重组的第一步,能否按规划进行还未可知。
今年4月,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并购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江钢铁),这次并购是继马钢与合钢整合之后安徽钢铁业的又一大动作。
4月27日,联合重组协议签字仪式在安徽马鞍山市举行,根据协议,马钢投资约12.34亿元,购买长江钢铁非公开发行股份6.6亿股,占长江钢铁增资扩股后总股本的55%,占控股地位。
据悉,长江钢铁原有产能和在建的产能置换项目,今年底可形成年产铁270万吨、钢300万吨及材钢280万吨的产能。
现在是一个愿嫁,一个想娶,确实是一桩美满的姻缘,然而,为了这桩婚姻,双方经历了多年的恋爱。
终成眷属长江钢铁原名马鞍山市长江钢厂,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龙山桥工业园,组建于2000年初,是在原龙山桥钢铁总厂的基础上,依托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区位优势建立的,目前已发展成集采矿、炼铁、炼钢和轧钢钢铁于一体的联合企业,该公司注册资本5.4亿元,总资产10亿元,在职员工2200余人,下辖安徽长江矿业有限公司、安徽恒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设立后,长江钢铁抓住一波钢铁业发展的黄金期,发展十分迅速。
2010年,它以营业收入总额36.9亿元位列安徽民营企业百强榜单的第六名。
然而这两年,长江钢铁的日子却不如以前顺风顺水。
2009年3月,国家发布《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提出:要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而长江钢铁的2套总产能60万吨的高炉设备也位列工信部公布的淘汰落后产能的计划表中。
近年来,铁矿石持续涨价更是使许多中小钢厂苦不堪言。
中小钢厂对上游铁矿石涨价只能被动接受,如果下游需求不振,中小钢厂又因自身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原因,没有成本转嫁能力,所以只能承担涨价的负担,致使经营环境不断恶化。
产能只有300万吨的长江钢铁的压力不言而喻,其实长江钢铁很想找马钢这样的靠山,面对长江钢铁的含情脉脉以及当地政府的极力撮合,作为安徽省钢铁业一哥的马钢,对于并购长钢其实并非一见钟情。
专家对中国钢铁企业并购的分析一些年产千万吨的钢铁项目在2005年若隐若现,世界第一大钢铁公司米塔尔收购中国第八大钢铁公司华菱集团股份的消息,更是为风起云涌的中国钢铁市场添上了意义独特的一笔。
显然,这些钢铁巨鳄纷纷选择在这个时机出手,并非偶然。
同样的,他们如出一辙的操作思路也清楚地表明,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在2005年依然没有减退的迹象。
经历过2003年、2004年繁荣之后,可以预见,中国钢铁工业的新版图将在这些钢铁工业“大事件”尘埃落定之后浮出水面。
2005年1月,传出宝钢增发欲收购马钢、邯钢的消息。
中国钢铁研究总院总工程师东涛称,宝钢并不仅仅在“干3000万吨、看4000万吨、想5000万吨”,宝钢的雄心甚至遥指1亿吨,并在2010年跻身世界前三强。
若要尽快达成此目标,除扩大生产外,非做大手笔的并购不可。
另外,武钢欲沿长江收购鄂钢、重钢、杭钢。
但在参与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草案起草的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新创看来,钢铁业的并购时代并未来临。
他分析说,优势企业间的并购,不是简单的事,"在中国,这种并购基本在省内进行,跨省是很少见的。
"钢铁业是各地方政府的利税大户,因此跨越行政区域进行兼并的难度非常大。
古语说,“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100万吨级的企业一年能产生效益几个亿,既然可以自足,便没有人愿意被并购,而并购者出手的时机也没有到来,因为所需成本太高。
出于成本的考虑,并购适宜发生在萧条期。
而在可预期的2005年,这种萧条期看起来不会出现,并购的高潮远未到来。
“即便如此,提高产业集中度毕竟已形成了共识,”东涛指出,如果三五家大厂所占的国内市场份额能达到70%,局面就控制下来了。
浦项制铁占有韩国市场的50%以上,新日铁、JFE则几乎垄断了全日本的钢铁制造。
韩、日企业的集中度十分可观。
但是,李新创指出,“与日、韩不同,中国是大国,几家强势企业想达到如新日铁、JFE和浦项制铁在本国的影响力,是不现实的。
2007-2010年中国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决策分析报告第一章:研究概述第一节研究背景第二节研究内容第三节研究方法第四节研究团队第五节研究结论第二章:世界钢铁产业发展现状第一节全球钢铁行业发展特征2004年,全世界共有65个从事钢铁生产的国家和地区,总计产粗钢量达到10.35亿吨,这也是有史以来,全世界钢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其中我国钢产量达2.7279亿吨,占全球产钢量的26.3%。
通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20多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世界钢铁工业呈现出以下发展特征。
1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逐步优化传统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是一种“冷态”下间歇式生产的工艺流程。
例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建设的10多个大型钢铁厂就是采用这种工艺流程。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钢铁业已逐步将上述传统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改造成为现代化“热态”连续生产工艺流程。
这种工艺流程具有高效、连续、紧凑、智能等特点。
20世纪80年代末期,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美国等钢铁工业发达国家开发成功的,接近最终钢材产品形状的连铸、连轧技术,如带钢、H型钢的连铸连轧技术等,由于它们具有工艺流程紧凑、生产周期短、物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在近十多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自从1989年世界第一条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在美国纽柯公司克劳福兹维尔厂投产以来,经过10多年发展,到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38个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厂共56条生产线,总生产能力已超过5500万吨。
我国现已有5个钢铁企业建成8条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到目前为止又有5个钢铁企业正在建设厚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不久的将来总生产能力将达2000万吨,预计届时将占全世界这类生产线能力的1/4以上。
带钢连铸连轧技术是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家正在积极开发应用的一项重大钢铁生产前沿技术,它将是21世纪钢铁生产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2 钢铁生产技术装备逐步更新换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适应钢铁生产工艺要求,钢铁生产中开发应用了一大批高效、低耗、优质、智能化的工艺技术装备。
专家对我国钢铁企业并购的分析(doc 7页)但由于政府鼓励企业向海外投资,因此发展最为迅猛,中化集团公司收购韩国仁川精油投资5.6亿美元为典型收购案例。
资料分析,中国企业今后向海外投资并购还会继续扩大,明年亚洲市场并购仍将保持旺势,预计规模将比今年增长10-15%,中国企业将在并购市场上唱主角。
全球钢铁并购大战拉开序幕华东钢铁在线2005-3-9全球钢铁巨头米塔尔集团在去年10月收购美国第三大钢铁集团ISG后,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钢铁集团。
其竞争对手欧洲阿赛洛钢铁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居伊·多莱在听到这一消息时,不但没有为集团在钢铁业地位的下降而沮丧,反而为此拍手称快:“这给全球钢铁行业发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在未来的几年中,这一行业的并购活动将大为加快。
”多莱的预测一点都不错,目前全球钢铁并购大战已经拉开序幕。
米塔尔集团在今年1月与中国湖南瓦林钢铁公司达成协议,以 3.14亿美元收购瓦林37.17%的股份。
美国方面的研究报告称,目前全球有11家大型钢铁集团正在“伺机捕食”,除了米塔尔集团和阿赛洛集团之外,亚洲有日本的新日铁、JFE 和韩国浦项,中国宝钢也在其中,而俄罗斯的北方钢铁、美国的NUCOR和美国钢铁同样不可忽视。
特别是美国钢铁企业几年前就已完成内部整合,现在正是眼光向外的时候。
据悉,阿赛洛目前正谋求和美国钢铁、Nucor的合作。
据悉,良好的市场环境也是钢铁行业并购步伐加快的重要因素。
在经历了多年的价格低迷后,钢铁市场从2003年底开始反弹,全行业的收益率也因此大幅上涨,2004年净利润增长了8倍,达到30.4亿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在如此大的财力支持下,钢铁企业定会加快并购步伐,未来全球很有可能只剩下4至6家钢铁巨头,而每家都拥有8000万至1亿吨的年生产能力。
另据悉,全球最大的独立钢铁交易商杜弗克(Duferco)的董事长布鲁诺·鲍尔佛认为,全球钢铁价格将从今年夏季起下跌。
2010年中国股市十大重组钢铁行业独占三席如果说中国资本市场相较于海外资本市场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眼花缭乱扑朔迷离的重组大戏一定位列其中。
的确,在中国的资本市场,重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为,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中,重组又是变数中的变数。
而正是这不一而足的变数,既吊足了各方投资者的胃口,也极大的膨胀了市场的想象空间。
重组,是天使和魔鬼的乐园,既有可能涅槃重生,又有可能万劫不复,对于2010年以国资背景为主角的重组大戏而言,我们希望更多的还是前者。
平安收购深发展“跨界”金融大亨登场影响力★★★★★事件回放:今年9月2日,“平深恋”预案出炉,平安将向新桥定向增发2.99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新桥以其持有的5.20亿股深发展股份作为对价支付。
交易完成后,平安将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其银行短板将得以弥补,而新桥对深发展的财务投资以获利丰厚圆满退出,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则得以提升。
这样的结果无疑是三方共赢。
目前,深发展与平安银行的整合方案已获双方股东大会通过,两行整合方案随后便上报了监管部门,进入了监管审批程序。
深发展行长理查德杰克逊此前预测,希望年底可以走完监管流程,随后便可正式启动两行合并工作。
点评:深发展与平安银行这场史无前例的整合必将载入中国金融史册。
它不仅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银行整合案,也是中国第一次打造控股相当规模的银行和保险业务的金融控股集团。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一直以来有个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的梦想,十年时间,马明哲完成了产险、寿险、证券、信托多元金融业务的布局。
然而,在他的大金融帝国版图里,还独缺银行一块。
马明哲通过控股深圳市商业银行并将其与福建亚洲银行合并为平安银行之后,又用优厚的条件终于2009年6月从新桥投资手里拿到了深发展这张让他梦寐以求的全国银行牌照。
交易完成后,平安将如愿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
东航与上航合并中国民航强化竞争影响力★★★★事件回放:2010年中国航空业的第一大事莫过于东航与上航重组,2月8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ST上航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宣布,经过数月的腾挪和布局,东航上航联合重组圆满完成。
2010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与事件”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并购交易网共同主办的2010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揭晓。
苏树林、黄奇帆、高西庆、吉晓辉等荣登“2010中国十大并购人物”榜单;中海油系列海外并购、汽车业并购与重组、浦发获得中国移动战略投资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获选“2010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年,十年来,评选将中国经济领域的风云人物和极具震撼力的焦点事件几乎全部网罗其中,事件本身及评选备受并购业界和海内外经济界所关注。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的知名度、影响力与权威性日臻成熟和强大,对中国并购市场逐渐走向规范、成熟,对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2010年10大并购人物1.王宗南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围绕食品产业链做大做全的战略,光明集团展开了一系列海外并购:从5月发起澳洲糖企CSR并购的功败垂成,到7月旗下光明乳业收购新西兰Synlait Milk 创造的中国乳业首起海外并购案例,再到9月与英国联合饼干进行的排他性收购谈判,12月与美国维生素零售连锁店“GNC”的收购谈判,王宗南主导的光明集团正在面向全球撒下一张并购的巨网。
王宗南在任联华超市董事长期间,曾因实施当时国内连锁业最大一宗异地并购案而获得2002年十大并购人物称号。
2.邓崎琳武汉钢铁集团总经理2010年,在邓崎琳的带领下,武钢从频繁的海外并购中多有斩获:2月,武钢完成对巴西铁矿石生产企业MMX公司的收购;5月,对马达加斯加和利比利里亚铁矿项目的收购获得批准,武钢正式进入非洲铁矿市场;7月,武钢收购加拿大铁矿石公司CLM 近20%股权,收购澳大利亚CXM公司完成矿权交割;11月,武钢与加拿大矿业公司Adriana Resources Inc达成初步合作协议。
3.吉晓辉浦发银行董事长2010年,浦发银行在董事长吉晓辉的主导下引入中国移动作为战略投资者。
2006年5月12日,马钢(合肥)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马钢成功重组合钢主业,是安徽省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重大举措,揭开安徽钢铁产业做大做强新的一页。
2010年4月27日下午,“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正式签字生效。
国内钢铁业整合重组力度正在加强,中小钢铁淘汰落后产能压力巨大。
安徽省内有几十家中小民营钢企,部分还没有生产许可证。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马钢想在2015年达到5000万吨的产能,重组就成为最快最好的资源整合方式。
根据2009年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国将力争到2011年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万至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全面掌握本地区钢铁企业的基本情况,尽快研究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方案,并在2010年年底前上报工信部审批。
在这份通知将成为钢铁行业重组推进的又一政策驱动力。
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已经成为解决我国钢铁行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措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将通过联合重组、淘汰落后,将现在约800户钢企大幅减少至约200户。
马钢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积极推动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
一、马钢集团公司简介马钢集团是中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重要的钢材生产基地,隶属安徽省委省政府及省国资委管辖,主营业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其压延加工与产品销售、钢铁产品延伸加工、矿产品采选、建筑、设计、钢结构、设备制造及安装、技术咨询及劳务服务等,其中钢铁生产业务集中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08年底,公司具备1600万吨钢配套生产能力,拥有员工6万人,总资产760多亿元。
马钢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马鞍山铁厂。
1958年,马鞍山钢铁公司成立。
钢铁行业并购分析报告2010年10月20日更新目录一.钢铁行业现状 (3)(一)行业现状 (3)(二)发展趋势展望 (4)二、国内钢铁行业并购现状 (5)三、钢铁行业并购案例一:巨头合并,强强联手 (6)(一)河北钢铁集团 (6)(二)山东钢铁集团 (9)四、钢铁行业并购案例二:民营并购,力争做强 (10)(一)沙钢的做大之路 (11)五、钢铁行业并购案例二:巨头收购,以强购弱 (12)(一)宝钢并购历程 (12)(二)武钢并购历程 (14)六、民营钢铁并购分析 (15)(一)民营钢企道路曲折 (15)(二)日钢资本化保住部分股权 (16)七、有关山西省内钢铁行业并购 (17)(一)首钢并购长治钢铁 (17)(二)山西省钢铁整合进展 (17)(三)整合阻力 (18)八、总结 (18)一.钢铁行业现状(一)行业现状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有粗钢生产企业近500家,生铁生产企业约1000家,钢材生产企业近2500家,G10钢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为41.37%。
而美国G4钢企产量占比为68.2%,日本为77.8%,韩国为80.4%,欧盟为63.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
2008年,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4.53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钢铁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产需陡势下滑、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全行业亏损的局面,钢铁产业稳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09年以来,中国出口钢材、钢坯大幅度下降,而进口大幅度上升。
1~8月份,进口钢材、钢坯合计150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87万吨,增长34.61%。
而出口钢材、钢坯合计1325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951万吨,下降69.01%,折合粗钢为净进口169万吨,而去年同期为净出口3354万吨,两项合计高达3523万吨,使中国国内市场可供消费的粗钢资源过剩压力大大增加。
宝钢并购八一钢铁的案例分析收购兼并作为国内外企业实施发展战略,增强实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发展历史已近百年。
以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还不高,在政府的各项政策指导下,国内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选择通过收购兼并来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在行业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优势。
不同的企业实施收购兼并的动机各有不同,但在根本上,都是为了获得经营、管理以及财务上的协同效应。
本人以研究宝钢并购八一钢铁的并购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及对并购进行评价,指出目前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的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八一钢铁简介八一钢铁是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批准,由新疆八钢集团作为主起人,联合四家企业于2000 年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八一钢铁作为新疆唯一的一家钢铁类上市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活动、优化工艺流程,加大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力度;对比行业先进经济技术指标,采用科学管理手段,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控制成本及非生产性费用开支,有效缓解市场压力,产能水平逐年提高。
其资本运作通过收购、兼并、联合和重组等方式扩展其集团的规模,从一个单纯的钢铁生产企业发展成为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并购背景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促成此次并购的背景和关键因素,现归纳如下:(1)资源与市场优势作为我国西北地区仅有的两个钢铁生产基地之一,八一钢铁是新疆自治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自身具备丰富的铁矿石和煤炭资源。
同时战略意义的区位优势使八一钢铁的产品占据了新疆钢材市场75%以上的份额,彰显了公司的竞争实力。
(2)并购前的困境八一钢铁虽具有一定优势,但从全国来看其规模偏小,经营不尽理想。
在国家要求钢铁业整合的产业政策下,公司靠自身发展难以在行业内做大做强,处于分不利的位置。
2005 年以来,八一钢铁业绩出现下滑,当地政府便希望通过并购,实现产业的升级。
(3)宝钢的战略之所以在众多钢铁企业中首先挑中八一钢铁,除了八一钢铁的基本优势外,还有其他重要因素促使宝钢表现出了积极主动地态度。
2010年第3期宝 钢 技 术综 述提高并购重组质量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实现中国钢铁工业的二次飞跃徐乐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2) 摘要:过去的十年,中国钢铁工业在规模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钢铁大国之梦;未来的十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将有根本性的转变,中国钢铁工业也将伴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由高速增长转变为平稳低速增长。
为实现中国钢铁工业的第二次飞跃,根据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特征,从国家宏观角度和企业发展的角度,提出并购重组是提高中国钢铁产业现有存量资产质量的有效途径,指出技术创新是实现中国钢铁工业第二次飞跃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并购重组;技术创新;产量规模;钢铁工业中图分类号:T -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0716(2010)03-0001-04do i:10.3969/j .issn .1008-0716.2010.03.001Enhanc i n g M ergers and Acqu isiti on Qua lity,Accelera ti n g Technolog i ca l I nnova ti on and Ach i ev i n g the Second L eap of Ch i n a ’s Steel I ndustryXU L ejiang(Baosteel Group Corpora ti on,Shangha i 200122,Ch i n a) Abstract:Over the past 10years,China ’s steel industry has made a substantial devel opment in ter m s of scale,and has finally become a steel giant in the world .I n the upcom ing 10years,funda mental changes will be made with the econom ic gr owth in China .Against this backgr ound,China ’s steel industry will shift fr om a rap id devel opment t o a sl ow but s ound devel opment .I n order t o fulfill the second leap of China ’s steel industry,based on its current devel op ing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and fr om the pers pective of both nati onal and cor porate devel opment,mergers and acquisiti on are both effective ways t o raise the quality of the existing st ock of asset in the steel industry,while technol ogical innovati on is the s olid foundati on for its second leap.Key words :mergers and acquisiti on;technol ogical innovati on;out put scale;steel industry徐乐江 董事长 电话 583500000 前言在过去十年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钢铁工业在规模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产量规模增长了4.4倍,稳居全球产钢国之首,从2000年粗钢产量占全球产量15%左右提高到2009年的近50%。
河北钢铁集团2010年大事记(按时间顺序排列)1、王义芳再次高票当选2009年度河北十大经济风云人物。
与此同时,“河北钢铁集团跻身世界500强”,“三钢合一”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当选2009年度河北十大经济新闻。
2、1月7日,集团工作会议在唐钢公司隆重开幕。
会议提出了深化整合、精细管理、科技创新,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2010年发展思路。
3、1月8日,由工信部组织的全国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在唐钢召开。
4、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上市。
1月25日上午9点25分,随着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市宝钟的敲响,“河北钢铁”(000709)正式出现在我国证券市场的舞台上。
5、集团与唐山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月27日,集团与唐山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唐山市接待中心会所多功能厅举行。
6、河北钢铁(香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月1日,河北钢铁(香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河北钢铁集团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7、集团荣膺2009年度“世界著名品牌500强”。
8、《财富》杂志评出“2009年度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
河北钢铁集团榜上有名。
9、集团19亿元控股石钢。
集团出资19亿元收购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石钢)80%股权,从而控股石钢,集团特钢板块再添新成员,产品结构更趋完善,同时标志着我省钢铁产业联合重组再次取得重大进展。
3月19日下午,中信泰富和河北钢铁集团在石家庄签署石钢股权转让暨托管协议。
10、集团与外方成功签约共同投资轧辊企业合作项目。
3月25日,在“2010年河北省(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河北钢铁集团与西班牙方达迅公司、加拿大佳林集团有限公司就在唐山市共同投资设立一家轧辊生产企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河北省省长、省经贸代表团团长陈全国,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崇勇,省国资委主任周杰、副主任毛丽君等出席签约仪式。
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义芳与合作外方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国资并购重组案例
那我给你讲个国资并购重组的案例吧,就说宝钢并购武钢这个事儿。
宝钢和武钢那可都是钢铁行业的大佬啊。
以前呢,这俩就各干各的,在钢铁市场上也算是竞争对手。
但是呢,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啊,竞争过于激烈,成本又高这些头疼的问题。
这时候国资出手了,就像一个智慧的家长,觉得这俩孩子要是合起来,那力量可不得了。
宝钢在管理、技术研发还有高端钢材生产方面有很多厉害的地方;武钢呢,在生产规模和某些特定钢材领域也有自己的优势。
于是,国资主导了这场并购重组。
就好比把两个武功高强但是单打独斗有点吃力的大侠组合到了一起。
并购之后呢,资源就可以整合啦。
原来宝钢和武钢可能各自有一些重复建设的部分,现在就可以优化了,像那些生产设备啊,采购系统啊,销售渠道啥的,都能重新规划。
这一整合,成本降下来了,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也增加了。
比如说在和铁矿石供应商谈判的时候,以前是宝钢和武钢分别去谈,可能力量就没那么强。
现在合并成一家了,那在谈判桌上的底气就足多了,就像两个人变成了一个巨人,在市场的大风大浪里站得更稳啦。
而且还可以集中精力去搞研发,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其他钢铁企业的竞争呢。
中国钢铁行业十大重要事件跟踪(2010年)地域:国内信息类别:行业动态行业类别:钢铁作者:发布人:钢铁行业管理审核发布时间:2010-12-30 14:45:18.0◆胡锦涛总书记就学习郭明义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学习宣传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他指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
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郭明义是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一名普通的采场公路管理员。
他以自己的奉献精神,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传奇,诠释了新时期雷锋精神的内涵,他用自己的忠诚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
10月11日上午,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会见了郭明义同志和报告团其他成员。
此后,报告团赴部分省市作巡回报告。
◆温家宝总理8字“考语”赠钢铁3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回答“您对于钢铁行业的发展有什么评价”的提问时说:“结构调整,产能过剩。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温家宝总理对钢铁行业的发展非常关心,多次深入企业考察并做出指示。
今年,温家宝总理到中冶南方考察时指出:“我国钢铁业面临大的结构调整。
希望你们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为推进钢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作出应有贡献。
”◆国家对钢铁行业宏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今年以来,国家宏观政策对钢铁行业的调控不断趋紧。
4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突破重点、难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6月4日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钢铁工业必须充分利用市场形成的倒逼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钢铁工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中存在几个问题探析一、钢铁行业并购重组的现状我国钢企首例并购重组案是1998年宝钢、上海冶金控股公司、上海梅山冶金公司合并成立宝钢集团,合并后年产粗钢2000万吨左右,成为我国第一大钢铁集团。
宝钢重组拉开了钢企并购重组序幕,此后1999年湖南湘钢、涟钢和衡阳钢管厂联合组建华菱集团。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世界钢铁巨头也纷纷进入我国钢铁行业,如在2002年前,韩国浦项制铁就与中方合资建有3座板材生产厂;2004年4月,全球最大的彩涂钢板生产企业博思格落户苏州工业园,总投资约合18亿元;2004年8月,世界三大钢铁巨头宝钢股份、新日铁和阿塞洛在上海合资设立高等级汽车板公司,投资总额为65亿元;2005年6月,德国最大的钢铁企业蒂森・克虏伯集团在北京宣布扩大在华投资,建立中国控股公司;2005年7月米塔尔以3.38亿美元正式参股华菱管线36.67%的股权;阿塞勒紧随其后,拟收购莱钢股份部分股权,与莱钢集团各占38.41%,目前正在积极推进。
由此可见,国外大型钢企已不满足于与我国钢企的项目合作,而企图尽快进行资本渗入甚至控股,另一方面,面对2007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我国钢企只有加快并购重组步伐,迅速做强、做大,才能避免受制于人的窘境。
二、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中存在的几个的问题要使企业能顺利进行并购重组,发挥规模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需要解决企业在并购重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并购重组企业与所在地政府之间存在既得利益冲突由于我国钢企分布广泛,每个省市、地区几乎都有自己的钢铁厂,而且有许多钢铁厂还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一个百万吨的钢厂一年的利润就有好几个亿,地方政府自然舍不得放手让它被辖外钢企所收购、兼并。
因而钢企在进行并购、重组,特别是在跨区域的并购中,首先需要解决好与被收购或兼并企业所在地区的政府关系问题。
只有理顺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才能为企业今后的并购和重组工作,为企业日后的正常经营创造出好的条件和环境。
作者: 张超 贾晋平 孟哲
作者机构: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出版物刊名: 经营与管理
页码: 36-39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企业并购重组 钢铁企业 规模经济 钢铁产业 产业集中度 基础产业 产业效率 实践经验
摘要:钢铁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规模经济是提高产业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世界钢铁强国的实践经验表明,钢铁产业的规模效应是通过全球范围的超大规模合并重组实现的。
面对多年来未能解决的铁矿石定价权危机、持续增加的产能过剩危机、产业集中度低下危机,加之国际大型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外部压力,我国钢铁产业的战略性并购重组必须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