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无机化学的前沿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5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的主要内容

无机化学原理

元素无机化学 ------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
应用、鉴别、分离及去除.

无机化学选论--- 无机化学内容的再提高

无机化学实验
无 机 化 学 原 理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反应的方向性 核外电子运动 的特征、核外电子 学习化学键理论(主要是共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运动状态的描述、 价键理论),会解释分子的形成 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离平衡 及空间结构,掌握分子的结构与 原子的价电子层结 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会用 沉淀--溶解平衡 构与元素周期表的 分子结构知识解释物质性质的变 关系及原子的价电 无机化学 化规律以及某些化学现象和事实。 配位平衡 子层结构与元素原 的四大平衡 子性质的变化规律 氧化还原平衡 原子结构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 配位化合物
○热力学
已能准确测定或计算配合物形成和转化的热力学数据。
○动力学 ★配合物形成和转化的动力学知识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利用经特别设计的配位体去合成某种模型化合物(配合
物), 用于研究配位反应的机理, 确定反应的类型。
○新型配合物的合成
在维尔纳时代, 几个已知的羰基化合物被看作
化学珍奇。现在, 金属羰基化合物及类羰基配位体(如 N2、NO+、PR3、SCN-等 ) 的金属化合物的研究已发 展成为现代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制备了许多新化合物; ★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 导致了各种有机合成新方 法的建立; ★使人们对催化过程有 了进一步的了解。
有6人因在本领域内的贡献而获诺贝尔奖金。
如: Ziegler和Natta因发现烯烃的立 体有择催化而分享了1963年的诺贝尔化学 奖。
Ziegler-Natta 催化剂是一个烷基铝和三 氯化钛固体的混合物, 可在低压下生产聚乙烯 和聚丙烯, 其作用机制被认为是乙烯或丙烯聚 合时的链增长的顺位插入机制, 增长中的链与 单体分子往复于两个顺式配位之间(这个机制 让人联想到一台在分子水平上起作用的纺车) 。
的今天和明天
一、 无机化学的沿革
二、 无机化学发展的现状和 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三、 现代无机化学发展的特点
无机化学
化学的分类 我国著名的无机结构化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徐光宪院士形象的把化学比做一个人:
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是人的脑袋; 分析化学是人的耳目; 无机化学是人的左手; 有机化学是人的右手; 配位化学是人的心腹; 高分子化学和材料化学是人的右腿; 生物化学是人的左腿。
CH3OH+CO
CH3COOH
① ② ⑥ ⑤ ④

催化机理: ①甲醇与碘化氢作用生成碘甲烷; ②碘甲烷与Rh(CO)2I2-作用生成六配位的铑的甲基配合物; ③甲基移动变为五配位的甲酰基配合物; ④五配位的甲酰基配合物加合CO变为六配位的化合物; ⑤六配位的化合物水解生成醋酸和铑的六配位氢配合物; ⑥铑的六配位氢配合物脱去碘化氢变为Rh(CO)2I2-。 其中包括了②步的氧化加成,④步的插入反应,⑤步的 还原消除等反应,而Rh的氧化态则在+1和+3之间来回变化。
金属羰基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例 如, 以前由甲醇和 CO合成醋酸需要使用高压 [(650-700)×105Pa] 反应才能进行, 目前使用 一种铑羰基化合物Rh(CO)2I2-作为催化剂可 以在低压下使CO“插入”到甲醇中去: 其反应如下
CH3OH+HI CH3I+CO CH3COI+H2O CH3I+H2O CH3COI CH3COOH+HIO
分子磁体的研究
磁性材料在促进社会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总要提到我 国最早根据物质磁性而发明指南针的伟大创举。在现代社会生活 的实际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如工业上的磁力机械, 磁屏蔽和电磁 吸收、扬声器、电话通讯、马达、高科技中的磁开关、敏感器件、 信息储存、磁碟或磁带、智能磁性材料等。 人们熟知的磁体大都为以原子或具有 d 或 f 轨道的过渡金属 为基础的磁体。它们大都是用高温冶炼的方法制备的无机物质。 近年来发展了一类分子磁体。它们是以顺磁性分子作为基块 按某种有序的方式使分子自旋在空间排列的磁体。是通过有机金 属或配位金属化学的低温合成方法制得的。 和通常的磁铁相比,分子磁体的特点是: ①易于用化学方法对分子进行修饰和剪裁而改变其磁性; ②可以将磁性和其他机械、光、电等特性相结合; ③可以用低温的方法进行合成。 这些特点使它们特别适用于未来作光电子器件。
★这个时期是无机化学的建立和发展的时期。
大约在19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同突飞猛 进的有机化学相比, 无机化学的进展却是很缓慢的。 无机化学家在这段时期没有重大的建树, 缺乏全局性 的工作, 无机化学的研究显得冷冷清清。
▼当时出版的无机化学的大全或教科书, 几乎都是无 机化学的实验资料库, 是纯粹描述性的无机化学。 ▼在无机化学专业的教育和培养方面也很薄弱, 在当 时的化学系的学生的教学计划中, 只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无 机化学, 缺乏必要的循环, 也无再提高的机会。教师在讲 台上无奈何只能“存在、制备、性质、用途”千篇一律, 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认为“无机化学”就是“无理化 学”,多不感到兴趣,因而有志于无机化学的人是寥寥无 几。 这个时期, 是无机化学处于门庭冷落的萧条时期。
以丙烯在Ziegler Natta 催化剂作用下聚合生成聚 丙烯的反应为例:
首先是在TiCl3晶体中Ti原子上产生配位空位;丙烯分子 在 Ti 原子的空位上配位,形成一个四中心的过渡态,烷基 迁移到丙烯上,得到一个新的Ti-烷基配合物。在Ti离子重 新出现的空位上再被丙烯分子配位,接着又进行烷基的迁 移,如此循环不断,最后得到聚丙烯。
这一聚合反应的重要特点是由于受到配位在 Ti离子上的 R和Cl-配体空间位阻的影响, 使得丙烯的配位和烷基的迁移 只能以一定的方式进行, 从而得到立体定向的聚合物。
Wilkinson和Fisher由于在环戊二烯基金属化合物即 所谓 的夹心化合物的 研究方面作出的 杰出贡献而荣获 了197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就矗立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平线
上健康飞速的发展。
无机化学
Fra Baidu bibliotek有机化学
-----------
(大一第一学年)
(大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结构化学 配位化学 高分子化学 材料化学
----------------
(大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大二第二学年第二学期) (大三三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 (专业课)
金属羰基化合物以及类似的配合物的研究也 极大地推动了价键理论的发展;(-)协同成 键方式丰富了配位成键的理论宝库;

成键 成键
(- )成键
N2分子与CO是等电子体,由于结构上的相似性, N2也可和过渡金属生成分子氮配合物:
N2 的端基配位
N2 的侧基配位
镍锂双核N2 配合物
配合物中的 N2 可加合质子并被还原为氨或肼 : HCl / CH3OH 60 ℃ 如 N2H2+N2 [Ti(Cp)2N2] HCl / Et O - 60 ℃
无机化学发展的现状和未 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1. 有机金属化合物化学
现代无机化学中第一个活跃的领域:
1827年就制得了第一个有机金属化合物Zeise盐:
K2[PtCl4] + C2H4 K[Pt(C2H4)Cl3] +KCl
1952年二茂铁的结构被测定; 近三、四十年本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
★发现了很多新反应;
O Ln O
-二酮稀土配合物
O C N C N O
CH 2Cl C N C N
+ ClCH2COCl
O
安替比啉(AP) 氯代乙酰氯 氯代乙酰安替比啉
[Ln(ClCH2COAP)3(H2O)4](ClO4)3•4H2O
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研究: ○ 变侧链吸电子基团为给电子基团,增加侧链羰基的配位性能 ○ 变羰基为硫羰基合成异金属核配合物
战后和平时期中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 展, 无机化学不仅在原有的天地中长进, 而且还
不断渗透到其他各种学科而产生了新的边缘学 科, 如:
有机金属化合物化学
无机固体化学
物理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生物化学
自战后至今,无机化学已从停 滞萧条时期步入了一个“柳暗花明 又一村”的黄金时期。

二、
夹心化合物是一类结构特殊的化合物, 其中心金属原子位 于两个环之间, 且与两个环上碳原子等距离。被戏称为 “三明 治” 化合物(Sandwich Compound)。研究表明, 金属离子与环 通过强 的大键进行结合。这类化合物是富电子的, 能发生许多 亲电子取代反应。现已合成出几乎所有过渡金属的环戊二烯基 化合物及与环戊二烯基化合物 类似的二苯铬和二环辛四烯基铀 等。
二茂铁
二苯铬
二环辛四烯基铀
2. 配位化学
本世纪50、60年代, 无机化学最活跃的领域是配位化学:
○结构:
依赖物理测试手段已经能定量地搞清楚配合物结构的细节
○成键理论:
1893年维尔纳提出主价和副价理论 1929年Bethe提出晶体场理 论 1930年鲍林提出价键理论 对晶体场理论的修正是配位场理 论 1935年Van Vleck用 MO理论处理了配合物的化学键问 题 利用晶体场-配位场理论、MO理论可以对配合物 的形成、配合物的整体电子结构如何决定配合物的磁学的、 光谱学的性质等理论问题作出说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原子 能计划 * ) 极大地 “催化”了无机化学的发展, 使无机化学步入了所谓 “复兴” 时期。
它涉及到物理学和化学的 各个领域,尤其向无机化学提出了更多的课题:
*原子能计划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原子反应堆的建立,促进了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无 机材料的合成的研究; 同位素工厂的建设, 促进了各种现代分析、分离 方法的发展; 各种粒子加速器的建造, 推动了超铀元素的合成; 随着原子能计划的实施, 以及量子力学和物理测 试手段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使得无机化学在理论(如 周期系理论、原子分子理论、配位化学理论、无机化 学热力学、无机反应动力学)上也渐趋成熟。
2
NH3+N2
从表可看出:当N2配位形成双氮配合物后,N≡N键长都略有 增加(最大增加25 pm), 伸缩振动频率νN≡N 都有所减小(减少100 -500 cm-1),表明N≡N键的强度有一定程度削弱,氮分子得到不 同程度活化,为双氮配合物进一步反应创造了有利条件。
功能配位化合物的研究
稀土荧光材料的合成
典型的磁性质表现在对磁铁的吸引或排斥上。其实质是涉及 到相邻原子或分子中电子自旋的偶合作用。 从量子力学来看每个电子的自旋都关联一个小磁矩(μ )。 ★当分子中有二个电子处在同一轨道时(↑↓), 这一对电子 磁矩所产生的相反磁场彼此相消,净自旋为零(洪特规则),则该 物质是抗磁性的;当分子中至少有一个轨道含有一个未成对的电 子时,则具有净的自旋而导致物质的磁性,该物质是顺磁性的。 ★当含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形成固体时 ,分子所表现的宏观磁 性质(用摩尔磁化率χ 来表示),与各个分子中的自旋在空间的相 互取向后而形成的总自旋 S 有关。这种不同的自旋相互作用使得 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磁性质,特别表现在它们在外磁场 H 作用下有 不同的响应。通常有下列几种磁化特性: ●当分子间相互离得较远 (当过渡金属离子被体积大的配体所 配位时 , 就是这种情况 ), 自旋间偶合的能量小于热能,这时的行 为体现为顺磁性。即使配合物分子本身的排列是有序的,其自旋 在磁场中的排列也受温度的干扰而并非完全有序取向。其特征是 它的分子磁化率χ m服从Curie定律χ m=C/T=(Ng2μ 2/3KT)S(S+1)。
一、 无机化学的沿革
最初的化学就是无机化学; 1828年武勒由氰酸铵制得尿素, NH4OCN NH2CONH2 动摇了有机物只是生命体产物的观点, 有机化学应运而生; 为研究能左右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的一般 规律, 产生了新的化学分支──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通常是 以1887年德国出版« 物理化学学报» 杂志为其标志); ○在这个时期无机化学家的贡献是: 1. 发现新元素 2. 合成已知元素的新化合物 3 .确立了原子量的氧单位 4 .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表 5 .维尔纳提出了配位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