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血肉筑长城(两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4
初二年级历史学科《第16课血肉筑长城》教案NO:16【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最重大的胜利──台儿庄战役,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战时期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七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抗战胜利、分析抗战胜利原因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导学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对所掌握资料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通过设置相关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
通过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得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及伟大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浴血奋战,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巨大力量,以及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贡献。
【教法】:分组导学法、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学情检查:1、作业讲评:2、复习检查:第15课基础知识3、导入新课:教师讲授: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向西进攻山西,共产党的八路军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
不久,另一路日军从山东南下,在台儿庄北国民党的军队歼灭了。
后来八路军在华北2000多公里战线上,发动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这三次战役的具体情况我们今天就来重温一下。
板书: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二、出示自主学思方案:(一)、抗战中的重大战役:(1)、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抵抗,__________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2)、_________指挥的________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3)、________指挥的______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三、师生研讨:1.讲述平型关大捷时,准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和《平型关战斗示意图》。
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练习结束本课进行回顾
教师总结歌谣小结:初次大捷平型关,重大胜利台儿庄。
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
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
八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
课内练习:
1、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据统计,日军在占领南京的6周内屠杀的中国民众达()
A、40万
B、20万
C、30万
D、30万以上
2、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
A、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B、夺取大中城市
C、吸引日军注意力,减轻其他战场压力
D、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3、指挥台儿庄战役的将领是()
A、佟麟阁
B、李宗仁
C、赵登禹
D、彭德怀
4、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凇沪会战
答案:D A B A
课外作业:
精品文档
实用文档。
教学设计
第16课血肉筑长城两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战时期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七大”、抗战胜利原因的原因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资料进行有效整合,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
(2)通过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得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及伟大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浴血奋战,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巨大力量,以及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贡献。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教学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
【基础知识梳理】
一、前置自学:(自主学习,充分准备,牢固记忆)
1、1937年9月,所属115师在设伏,歼灭日军1000余人,史称
,这是抗战以来的大捷。
2、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国民党军队在的指挥下,在击溃日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的。
3、1940年8月,八路军在的指挥下,组织了“”,它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1945年4月,中共在延安召开了,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今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二、合作探究:
1、抗战全面爆发后形成的二个战场指的是什么?
2、请列表比较抗战时期的三次典型战役(名称、时间、指挥者、战果及评价)
3、试分析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