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建筑设计大全(综合版)
- 格式:pptx
- 大小:10.35 MB
- 文档页数:45
青龙洞古建筑群青龙洞建筑群落共由30多座靠崖连洞的单体建筑组成,分为青龙洞、紫阳洞、中元洞、万寿宫、祝圣桥、香炉岩(凝岘亭)等组古建筑群,大部分建筑在中河山腰宽约80米、高低60米、长约300米的狭长悬崖地带,建筑面积6165平方米。
远远望去,这些飞檐翘翼、青瓦红墙的殿阁就象挂在山的同一平面上,与石崖、溶洞、古木、藤萝融为一体,自然天成,井然有序。
这一建筑群落和河对岸的成片民居相映成趣,与雄峙城周的高山遥相呼应,山北的七孔祝圣桥,山南的大跨度铁路桥,山后的文笔塔,构成感应地理学意义上的最佳空间,使人的心境得到大自然的充分陶冶。
音寨音寨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布依族村寨,是“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是黔中最美好的田园民族自然景观之一,已被列入我省13个重点保护民族村之一。
林木植被保存完好,寨头银杏、古柏高大苍翠,寨后观音山林木郁郁葱葱。
流经音寨的瓮城河河面宽阔,水流舒缓,碧波澄澈,水质良好,水流充沛。
瓮城河上的鸳鸯岛小巧玲珑,岛上现有参天大树几十棵,瓮城河水绕岛而过,是一个“天然游泳池”,河水由浅入深,清澈见底,是夏季避暑胜地。
因其堆锦集秀、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所以又称之为“小花溪”。
1998年电视剧《上门女婿》就选在这里作为拍摄地。
音寨布依民居建筑充分结合山地条件,适应山地坡度、地貌特点来组织空间,山地建筑特征明显。
简洁朴素,砖木结构、青瓦屋面、青砖墙,多为三开间结构,设檐廊,由堂屋及两侧正屋构成,堂屋为一层,两侧正屋多为两层。
屋内卧室、厨房、火炕设在中堂的两端或后半部,中堂设神龛,神龛下摆设一张方桌,节日庆典作陈设祭品供奉祖先。
山墙具体承重及防火功能,山花为吉祥图案。
布依族村民极重视坐山朝向、开门放水,对坐山朝向,整体居住环境错落有致,和谐美观。
一般装饰部位为门、窗、屋檐及门簪,大门门簪多为八卦乾坤图案,木雕分置左右,设腰门。
腿子墙粉底花饰及山墙花饰为音寨布依族民居所特有的寓意吉祥的民居建筑符号。
山地旅馆需要看的规范★《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旅游旅馆设计暂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2001《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程》《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2001目录1场地设计 (4)1.1道路和停车场 (4)1.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1.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1.2防火间距 (5)1.2.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5)2防火分区 (6)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2.2《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 (7)3防烟分区 (8)3.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4疏散 (9)4.1安全出入口 (9)4.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4.2疏散距离 (10)4.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4.3疏散宽度 (11)4.3.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1)4.3.2《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12)4.3.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12)4.3.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2001 (13)5楼梯 (15)5.1疏散楼梯 (15)5.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5)5.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6)5.2封闭的楼梯间 (17)5.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8)5.3防烟楼梯 (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9)6电梯 (19)6.1《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 (19)6.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0)6.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0)7建筑节能 (2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1)8防水排水 (24)8.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4)9类型规范 (26)1.《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 (26)2.《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28)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29)4.《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88 (30)1场地设计1.1道路和停车场1.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2.2 建筑基地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2 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3 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4 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时,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要求;消防车道路应按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置。
实例分析山地建筑规划设计发表时间:2021-01-06T02:09:50.019Z 来源:《建筑细部》2020年第26期作者:毋飞飞樊文波[导读] 基于我国山地面积较大,而人口相对较多以及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将自己的居住地瞄准山地。
湖南城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27摘要:基于我国山地面积较大,而人口相对较多以及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将自己的居住地瞄准山地。
本文以凉山州木里县天和广场项目规划设计为例,结合自身在参与总体规划方案以及部分单体方案设计的过程,对山地建筑进行设计研究,希望对于日后的山地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山地建筑规划;项目定位;总规划设计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全县平均海拔3100米,相对高差4488米。
木里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基地周边多为藏族,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习俗。
周边的商业模式以沿街小商业为主,中心地段经济繁荣,设施配套齐全,具有浓厚的生活氛围。
周边建筑层数不高,有独特的藏区风貌。
图1 产地现状图二、项目组成本项目为高层住宅和大型商业,配合沿街商铺,以及配套用房(物业用房设置在6#栋地下一层和夹层,消防控制室设置在5#栋一层,地下室设置1层车库)组成的综合性居住小区。
三、项目定位本项目利用地形高差因地制宜考虑建筑的合理性,通过建筑消化室内外高差,利用高差打造立体商业。
3.1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设计的整体规划尊重基地内原有肌理以及周边环境,车流、物流、人流的导入与城市交通有良好的衔接,满足所需的复合功能和人群聚集的需求。
3.2亲切的关怀——以人为本项目设计结合商业区以及住宅的运作,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色,满足购物、休闲、娱乐、居住等需求。
3.3进步的灵魂——继承并创新发展设计构思既要延续传统又要开拓创新,汲取当地藏族民居建筑元素。
山地建筑方案简介山地建筑是指在山地区域建造的房屋和建筑。
这些房屋和建筑必须考虑山地的地形和天气条件,以确保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此文档将提供几种适用于山地建筑的方案。
方案一:土坯房土坯房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方式,其材料为当地可获得的土壤和水。
坯子是由土和水混合后压缩而成的,然后在太阳下晾干。
土坯房的特点是它们在冬天保暖,在夏天凉爽,并可以抵抗大多数自然灾害。
在山地地区,土坯房还可以帮助减轻水土流失的问题。
方案二:木屋木屋是另一种常见的山地建筑。
木屋可以由当地的木材建造而成,并可以应用各种现代技术来提高其耐用性和抗风能力。
这些林木房屋可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并且是生态友好型的房屋。
方案三:混凝土建筑混凝土建筑是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方式,可以实现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由于混凝土具有强大的抗震和耐久性,可以抵御山地地区的自然灾害。
同时,混凝土还可以与自然环境协调,以创造整体美观的设计。
方案四:石屋石屋是另一种放置在山体上的建筑。
它们由当地的石材和木材建造而成,并可以在整个山体上进行建造。
这些建筑由于可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具有很高的美观性。
并且,与山地的地形相结合时,石屋可以有效地抵御大多数自然灾害。
结论匹配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是确保山地建筑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这些方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几个选择。
根据情况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可以让你的房屋看起来更加美丽,更加实用,并且在山地地区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一、什么是山地?山地建筑?山地,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山地建筑属于建筑形态的一种,是结合山地地貌特征,依照坡度差异进行建筑布局,取得错落有致的效果,使建筑与山地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建筑形态。
坡度在10%以上时,属于陡坡地,建筑群布置将受地形高差限制,建筑内设有阶梯,该范围内建筑则属于山地建筑设计范畴。
坡地建筑,即多半建在山坡地段上,并依坡势而盖的建筑,它的这种独特性,必须有自然条件的支撑,利用坡地地形创造独特的视觉空间以及与众不同的建筑特质。
由此可以看出,坡地建筑并不是开发商兴之所致的成品,也不是开发风潮能轻易模仿的对象,坡地的自然特征——原生、稀有、有所保留不能被破坏,决定了建筑的珍贵及气质。
坡度分级标准类型坡度建筑区布置及设计基本特征平坡地3%以下基本上是平地,道路及房屋可自由布置,但须注意排水缓坡地3—10% 建筑区内车道可以纵横自由布置,不需要梯级,建筑群布置不受地形的约束中坡地10—25% 建筑区内须设梯级,车道不宜垂直等高线布置,建筑群布置受一定的限制陡坡地25—50% 建筑区内车道须与等高线成较小锐角布置,建筑群布置及设计受到较大的限制急坡地50—100% 车道须曲折盘旋而上,梯道须与等高线成斜角布置,建筑设计需作特殊处理悬崖坡地100%以上车道及梯道布置极困难,修建房屋工程费用大,一般不适于做建筑用地二、坡地建筑设计遵循的原则坡地建筑当中的设计原则,也是其特色。
坡地有高差,做到户户有景的机会比平地上更加理想,因为坡地,一般有园林、山谷、河道,在小区设计的同时保护山区的生态是非常重要的。
(1)要显山露水不要影响到坡地山水自然的美,尽量提供一个健康生态的居住环境。
(2)要依山就势依山造势,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户型。
例如花园洋房,情景洋房。
(3)要错落有致增加景观的开阔道。
山坡建筑可以令空间更加丰富,因为错落有致,令到天际线更加多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