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第1 2节 检查技术; 正常影像表现
- 格式:pptx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29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正常表现与异常表现●心脏与心包正常表现●X线表现●心胸比例●胸廓最大横径●右膈顶平面胸廓两侧肋骨内缘间连线的长度●心影最大横径(T1+T2)●心影左右缘最突出一点至胸廓中线垂直距离之和●后前位●心右缘●上段—升主动脉+上腔静脉●下段—右心房●心左缘●上段—主动脉结●中段—肺动脉段(心腰)●下段—左心室●相反搏动点:左心室段与肺动脉段的搏动方向相反,两者的交点称相反搏动点。
●右前斜位●心前缘:●上段—升主A●中段—肺A主干、右室漏斗部●下段—右心室,最下为左心室尖部●心后缘:●上段—左心房●下段—右心房●心前间隙:心前缘与胸壁间的三角形透亮区●胃泡靠前●左前斜位●可显示主动脉全貌●胃泡靠后●心前缘●上段—升主动脉,右心房●下段—右心室●心后缘●上段—左心房●下段—左心室●主动脉弓与心脏之间有主动脉窗●左侧位●心前缘●上段—右心室漏斗部●下段—右心室前壁●心后缘●上中段—左心房●下段—左心室●心后、食道前间隙:三角形透亮区●前胸壁与右室漏斗部、肺动脉主干和升主动脉前壁之间为胸骨后区●超声表现●二维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切面●胸骨旁四腔心切面●M型超声心动图●心底波群●二尖瓣波群●心室波群●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T表现●横轴位●短轴位●长轴位●MRI表现●心肌●心内膜●瓣膜●心包●壁层心包因有足够的厚度所以可以在MRI上显示●舒张期的心包厚度小于收缩期的心包厚度●靠近心尖层面上心包膜的厚度最大●在壁层心包周围纵膈内脂肪的高信号和脏层心包下心表面脂肪高信号的衬托下,心包膜表现为介于二者之间的低信号弧线●冠脉正常表现●冠脉造影表现●CT表现●主动脉和肺血管正常表现●X线表现●超声表现●CT表现●MRI表现●外周(下肢)血管正常表现●X像造影表现●超声表现●CT表现●MRI●基本病变表现●心脏位置和形态大小异常●位置异常●整体位置异常●心脏移位●心脏异位●房室相对位置异常●房室连接关系异常●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解剖学的房室结构异位,普通X线无法判断,需超声、造影、MRI检查●形态和大小异常●整体形态异常●二尖瓣型(梨型)●主动脉弓小,肺动脉段平直或突出,心尖圆钝,右心缘膨隆。
循环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循环系统影像学表现1、心脏影像学表现1.1 心脏超声检查1.1.1 心脏四腔影像1.1.2 心脏壁运动异常1.1.3 心脏瓣膜异常1.1.4 心包积液1.2 心脏电影摄影1.2.1 心脏冠状动脉造影1.2.2 心脏血管介入治疗1.3 心电图1.3.1 心电图基本导联1.3.2 心电图的解读1.3.3 心电图异常波形2、血管影像学表现2.1 血管超声检查2.1.1 颈动脉超声2.1.2 腹主动脉超声2.1.3 股动脉超声2.2 血管CTA检查2.2.1 头颈部血管CTA 2.2.2 胸腹主动脉CTA 2.2.3 下肢血管CTA 2.3 血管DSA检查2.3.1 颈动脉DSA2.3.2 冠状动脉DSA2.3.3 下肢动脉DSA3、血液学检查3.1 血常规检查3.2 凝血功能检查3.3 电解质检查3.4 临床生化检查4、心脏病常见表现4.1 心肌梗死4.2 心力衰竭4.3 心脏瓣膜病变4.4 心律失常4.5 先天性心脏病4.6 心包疾病5、血管病常见表现5.1 动脉粥样硬化5.2 动脉瘤5.3 静脉曲张5.4 血栓形成5.5 动脉闭塞5.6 静脉血栓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图像示例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病例报告样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心脏超声检查:指使用超声波技术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像学方法。
2、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指通过插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用X光摄影来观察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的检查方法。
3、心脏血管介入治疗:指通过导管将药物或器械引入心脏血管内,进行治疗的方法。
4、心电图:指通过电极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情况,用图形表示的一种检查方法。
5、血管超声检查:指使用超声波技术检查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像学方法。
6、血管CTA检查:指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将造影剂注入血管,用计算机重建图像来观察血管的情况的检查方法。
7、血管DSA检查:指通过插管将造影剂注入血管,用X光摄影来观察血管情况的检查方法。
第五章循环系统第一节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学表现病例5-1【临床病史】患者,女性,34岁。
主因“胸痛3天”来我院就诊。
行胸部正侧位片检查。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影像学描述】气管、纵隔居中,上纵隔影未见增宽,主动脉结、降主动脉、心尖位于左侧,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侧位片心前、心后间隙未见减小。
【诊断】心脏、大血管正常X线表现。
病例5-2【临床病史】患者,女性,30岁。
主因“咳嗽、咳痰一周”来我院就诊。
行胸部CT轴位平扫检查。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影像学描述】气管、纵隔居中,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走行正常,主动脉内径未见增宽,心脏不大,形态正常,上、下腔静脉未见扩张。
【诊断】心脏、大血管正常CT表现。
病例5-3【临床病史】患者,男性,45岁。
主因“心前区不适1月”来我院就诊。
行心脏MRI检查。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影像学描述】心脏不大,形态正常,室壁运动协调,室壁未见增厚,心肌增厚率正常,室壁未见异常信号改变,各瓣膜结构正常,各瓣口区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诊断】心脏正常MRI表现。
第二节后天性心脏病病例5-4【临床病史】患者,女性,62岁。
主因“发作性胸闷伴气短1年,加重1月。
”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160/80mmHg。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生化常规正常。
【影像学描述】心影增大呈“主动脉型”,左心室段明显膨隆向左下延伸,心腰凹陷,主动脉结突出,主动脉迂曲。
【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
【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无高血压病史。
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双心室增大,以左心室为主,心影呈主动脉型、普大型或球形。
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可有或无高血压病史,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有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咯血。
主要体征: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左房、左室增大,可见巨大左房,肺淤血。
病例5-5【临床病史】患者,男,64岁。
主因“咳嗽、咳痰、气短、喘息3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半月。
”入院。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