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郑东新区CBD景观规划设计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52.30 MB
- 文档页数:22
郑东新区规划方案背景郑东新区是河南省郑州市区域内的新兴区域,位于市区东部,地域面积广大。
距离市区核心区域仅5公里,是郑州市发展前景最好的区域之一。
郑东新区规划方案的制定是为了规划新区内的土地利用、城市建设、交通道路、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为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主要内容土地利用郑东新区地处郑州市的东部,是一个以产业为主的新兴区域。
以“城市工业、产业城市”为主题,规划了5个主要产业区和3个特色产业区。
主要产业区包括东南产业园、祥云产业园、紫荆山高新区、东工业区、中牟工业园区等,特色产业区包括绿色食品生产区、环保制药区和文化创意设计区。
同时,新区还规划了多个商务区、居住区、生态园区等,逐步实现多样化的土地利用。
城市建设郑东新区将以“和谐、新颖、实用”为建设理念,秉持“质量第一、科学发展”为发展目标,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新兴城区。
新区建立了完善的城市管理体系,同时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人居环境。
在针对市民需求方面,新区加强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医疗、教育等方面,大大提升了新区的居民生活品质。
交通道路新区交通建设以“四纵四横一环一快”为主要目标。
四纵指东三环、文化大道、福彩南路、工业路;四横指迎宾大道、汝河路、郑上路、创业路;一环指京广路;一快指郑州开通龙子湖快速路南延线。
新区将通过各种交通手段打通“城市交通主干”,为居民和商务往来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
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建设是郑东新区规划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区内设立了多个公园、文化广场等形态各异的公共设施。
其中,占地面积最大、拥有功能最全的公共设施是郑州市图书馆新区分馆。
此外,新区还建设了多所小学、中学和大学等教育机构,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结论郑东新区规划方案的制定,使得新区拥有了更为明确的发展思路,不仅充分利用了新区的经济和地理优势,而且还更好地满足了人民对于城市发展的诉求。
随着新区的逐步建设和完善,相信未来郑东新区会成为郑州市的一张重要发展名片。
郑州CBD调研报告前言项目背景:2001年黑川纪章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在国际竞标中胜出,并接受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委托,进行了郑东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将“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以及“环形城市”等先进的城市规划理论应用于新区总体规划中,力求未来的郑州历史与现代共、新城与老城共生、自然与城市共生。
黑川事务所对郑东新区CBD外圈绿地做了概念定位,划分为“石之园”“竹之园”“土之园”“水之园”“木之园”5个主题。
景观,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
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是人类的栖居地,是人造的工艺品,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也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景观设计便是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
此次我们对郑州CBD景观设计进行调研,在感受景观设计给我们带来的愉悦感的同时,通过对其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等的观擦,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增长了见识。
郑州CBD全景规划图CBD全景航拍图一、郑州CBD地理环境及主要建筑简介郑东新区CBD面积约3.45平方公里,是一个集商务、办公、住宅、观光、休闲和研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环形建筑群。
由两组高层建筑组成,其中内环建筑高80米,外环建筑高120米,两环之间是舒适、热闹的商业步行街,是郑州市的中央商务区,也是郑东新区的核心区。
环形建筑群中间布置有国际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和高达280米的会展宾馆等标志性建筑。
环形建筑群的中间是椭圆形的中心公园,由中心湖、标志性建筑和绿地组成。
主楼曲线与“嵩岳古塔”吻合。
金黄色河南艺术中心主体外观酷似陶埙。
郑州CBD 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干燥,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此处的环形道路设计,一改郑州老区交通拥堵的弊端,交通便利,一路畅通。
CBD全景夜景图二、CBD建筑设计形态分析CBD中主要的建筑就是河南艺术中心,以及其旁边的国际会展中心和郑州宾馆。
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小组成员:陈家宁 130910101吴艳莹 130910128周源 130910141陈亭亭 130910201一、规划背景按照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80%。
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省会郑州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这是规划郑东新区的主要背景。
二、规划理念规划引入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风格独特,靓点突出。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回廊,并将龙湖生物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形成生态城市。
2和CBD副中心的环形建筑群形成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环形城市。
3调和保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延续性,体现了新区与老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共生。
4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新陈代谢的理念。
5色,根据龙的传说及湖的形态,把规划中的人工湖取名为龙湖;CBD和CBD副中心两个环形城市,通过运河连结,构成象征吉祥和谐的巨型“如意”;六棱塔形的会展宾馆及引入我国传统的“四合院”、“九宫格”式建筑理念的商住建设等,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城市空间形象。
三、区位分析郑东新区位于郑州市区东部,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实施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战略而投资开发建设的新城区。
该区以迁建的原郑州机场为起步区,以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产业支撑,西起107国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南自机场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远期规划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截至2015年底,建成区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入住人口达到115万人。
郑东新区规划方案郑东新区规划方案是近年来郑州市重点推进的一项城市发展规划,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功能完善的城市新区。
该规划方案是基于尊重历史、顺应时代潮流、科学合理的原则而制定的。
下面就来逐步解读郑东新区规划方案。
首先,郑东新区规划方案强调了均衡发展的理念。
新区的规划将重点关注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均衡发展,既要注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要注重社会和谐稳定的持续推进。
规划方案提出了建设多样化的住宅区、商务区、产业园区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同时,新区的规划还将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包括教育、医疗、交通、运动等方面的设施,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郑东新区规划方案注重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新区的规划将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将绿色空间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提倡生态建设,以创造一个舒适、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
规划方案提出了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并鼓励居民参与到绿化、环境保护等活动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文化氛围。
第三,郑东新区规划方案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规划方案提出了建设卓越的科研机构、高端的科技产业园区、创新型企业等一系列举措,以提高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同时,规划方案还强调了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性,鼓励新区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具有竞争力和创新力的产业,推动新区经济向高端、智能化发展。
最后,郑东新区规划方案还重视城市文化的培育和传承。
规划方案提出了建设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以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同时,规划还提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以增强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这样的文化建设不仅能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还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
综上所述,郑东新区规划方案是一个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方案。
通过均衡发展、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措施,旨在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区。
黑川纪章的设计理念在郑东新区规划中的应用作者:陈治华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第01期摘要:结合郑州郑东新区的城市规划案例,分析著名建筑设计师黑川纪章的理念等在其中的体现。
郑东新区CBD内标志建筑景观各个独具特色,既体现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又较为充分地体现了黑川纪章的“生态城市”“环形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等城市规划理论。
关键词:黑川纪章;郑东新区CBD;新陈代谢城市;共生思想一、黑川纪章在中国黑川纪章,1934年4月生于名古屋市,195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在建筑大师丹下健三的工作室工作,曾获日本建筑界最高奖和多项国际建筑大奖。
他在建筑设计中坚持倡导“共生理论”,强调城市、建筑与人、自然共生共存的思想,在国际建筑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许多国外设计师来到中国参与项目设计。
黑川是第一批来中国参与设计建造的外国建筑师之一。
90年代以后,他在国内参与设计了由中日两国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南京易兰斋美术馆等十个项目。
中国对外开放刚刚起步阶段,介绍黑川纪章成就及日本建筑发展状况的文章就登上了中国的建筑专业杂志《建筑学报》与《世界建筑》,由此开启了中国学习世界建筑思潮及先锋建筑师的一扇窗户。
如果说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为黑川纪章打开了中国设计市场的大门的话,那么郑州郑东新区规划项目则让他达到晚年的另一个设计巅峰,郑东新区的设计将他的“新陈代谢”理念和“共生”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很遗憾的是,黑川先生于2007年去世,郑东新区项目设计也成了他未完成的遗作。
二、郑东新区整体规划郑州老城区规模偏小,市中心拥堵不堪,拓展空间受到制约,这与其作为近亿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不相适应。
郑州迫切需要一张响亮的名片向世界证明自己,使自己步入国际型大都市的行列。
2000年6月,时任河南省长李克强提出加快开发郑东新区。
2001年9月,郑州开始对外征集新区CBD的规划方案,日本黑川纪章方案以其先进的“新陈代谢”“和谐共生”理念以及独具魅力的设计脱颖而出,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多数投票。
一个商厦改变一座城——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成功案例解析◎ 张粉层在郑州,闹的是城北,静的是城东。
然而一座商厦的建造,颠覆了整个城市的商业格局。
人气不旺的金山区紫荆山路,自从正大城市世纪广场耸立路口后,往日疏落的交通变得拥堵,往日寂静的城东被带旺起来。
因着正大城市世纪广场这一盛大商业盛宴的全力上演,郑州人倾情于集逛街、逛广场、逛公园、购物于一体的前所未有的CITYMALL消费体验。
因着正大城市世纪广场这一盛大商业盛宴的全力上演,商铺成为郑州中产阶级甚至平民百姓所津津乐道的投资话题……□ 楼盘:正大世纪城市广场□ 操盘:安佳置业郑州是个五朝古都,早在夏商时期,郑州就已成为重要的都邑。
虽然3600年前的繁华旧梦早已湮没于尘土,但骑在中国铁路十字架上的郑州早已把“商”字深深烙在自己的肌肤上。
这个中原腹地,五衢通邑,京广线、陇海线在这里交汇,承东启西的位置,使郑州市场对周边省份乃至全国有着强烈的辐射影响,成为一块足以影响全国的战略要地。
郑州的商业地产觉醒较晚,价格相对较低,升值空间很大,这种投资上的“洼地效应”,使郑州近年来更成为地产商觊觎的对象,商厦、步行商业街、水景街......开发商推陈出新,把商业做成了楼市的亮点。
独特的地理位置,浓厚的商业环境,可操作的商业地产项目……郑州因其营商氛围发生的深刻变化而愈来愈受地产商人的垂青。
在郑州有一个金水区,是郑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河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
辖区内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运输编组站——郑州北站,纵贯全国南北的京深高等级公路与横跨东西的兰州至连云港的高等级高速公路在区内交汇。
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正处于此区。
正大世纪城市广场位于郑州金水区农业路与107国道的交界处、紫荆山路口,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城乡结合部,在正大世纪城市广场项目建成前是一个完全没有人流的区域,更谈不上商业环境了。
安佳置业在接手该项目后,全面分析项目地块潜在的机会和优势,颠覆传统区位理念,提出“新城市中心的商业中心”理念,并充分利用当地的媒体资源,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包装,最终在毫无商气的地块上创造出开盘后五天就售馨的商业地产销售神化,并大大提升了项目的附加值和知名度。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设计案例分析——郑东新区“城市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意义通过图形付诸实施的手段”。
城市设计包含这样几个意义:一是离不开‘城市’,二是城市设计离不开‘设计’。
郑东新区当初的设计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团队设计的。
“环形城市”是郑东新区的特色,也是为某些人所诟病的所在。
目前,世界城市规划大都走的这样两条路径-欧洲城市大都以广场为中心,广场对他们的城市非常重要。
在广场上树立一个纪念碑或雕塑等,交通以此组织,道路以此向外放射。
根据城市的自然地形条件和景观建筑特征,对城市空间的整体轮廓进行高度上的分区,确定高层建筑群的布局、城市空间走廊的分布、自然地势和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形成有特色的城市景观轮廓。
巴黎中心城区以凯旋门为中心组织道路与交通,是这一规划模式的代表。
郑州以二七广场与二七纪念塔为中心,向周边分别放射出二七路、人民路、东大街、德化街、福寿街、西大街等,与之相似。
另一个就是中国传统都市街道横平竖直的规划,北京中心城区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组织道路与交通,则是这一规划模式的代表。
在郑州,经一路到经八路、纬一路到纬五路交织而成的四方网格,大体与之相似。
两种规划,无论哪种,都预设了城市的中心。
之后,城区向外扩展,往往只能采用“摊大饼”的方式向四面八方延伸。
为解决交通问题,往往规划出一环、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如此这般,该中心的道路堵塞,特别是遇到节假日或大型活动的时候,几乎无从解决。
“黑川先生设计郑东新区,采取的组团式规划、组团式发展,每个组团都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每个组团都视为一个城市的细胞。
如CBD,有商业、学校、居住、办公、文化等,自我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龙子湖高校园区、商住物流园区、科技物流园区等,也分别都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独立系统。
“这样就避免了城市扩张上的'摊大饼'式的无序发展。
”另外,每个组团,中心都是“空”的。
CBD一二十万人参加会展,一个多小时,就完全疏散。
郑东新区规划方案概述郑东新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部,是郑州市的新城区,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该区规划于1998年开始制定,目前已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居住区建设等。
该区的规划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区划分2.道路交通规划3.公共设施规划4.生态环境规划功能区划分郑东新区的功能区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市政中心区:集中政府机关、商业中心、文化中心等。
2.产业园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物流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等。
3.居住区:分为高档别墅区、社区住宅区、经济适用房等不同类型居住区。
4.生态园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示范区、生态观光园等。
道路交通规划郑东新区的道路交通规划主要分三层网结构,即主次干道、主次支路、低速系统。
其中,主次干道包括:1.东二环路:为东部快速交通干线。
2.郑汴路:为城市主干道,串联各个区域。
3.建设路:连接郑州火车站和新区中心区。
主次支路包括:1.新东区大道:连接各个主要区域。
2.路口、桥梁与环路路段。
低速系统则包括非机动车道、步行系统等。
公共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规划主要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公园等方面。
其中,教育设施主要包括:1.小学和中学:全区共设立30余所小学、中学。
2.高等教育: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设立了新校区。
医疗设施主要包括:1.综合医院:新区综合医院、中心区和产业园区医院。
2.社区医疗:分布在不同居住区和产业园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文化设施主要包括:1.郑东新区图书馆:新区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
2.郑东新区博物馆: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的主要场所。
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主要包括水资源保护、绿化覆盖、空气质量等方面。
1.水资源保护: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建设郑东新区污水处理厂。
2.绿化覆盖:新区将全面推行“绿化优先、山水相依”的概念。
3.空气质量:严控污染物排放,建设新能源公交等环保措施。
结论郑东新区规划方案的定义和实施,将有助于郑州市的城市转型和城市功能的提升。
郑东新区cbd_郑州之林_公园设计思路剖析[新版] 郑东新区CBD“郑州之林”公园设计思路剖析摘要: 郑东新区CBD 地区从整体上谋求让后世感到自豪的文化价值, 创造人与自然、历史、城市共生的新型城市,“郑州之林”公园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建造的。
主要表达了从公园设计思路的产生到公园具体实施这一系列过程。
阐述了从弘扬地域文化、契合城市空间形态、打造城市绿地特色等宏观角度去设计公园, 从植物科普、模拟自然、节约建设等微观角度去建设公园; 试图通过城市与绿地的互动促进过程, 达到城市与绿地共同发展、城景交融的理想状态。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郑州城市发展正经历从省会城市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商贸、金融、信息、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 并成为全球城市体系在中国内陆延伸的重要网络节点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开发建设郑东新区是重要的步骤之一?。
郑东新区位于郑州市城区的东部, 中州大道以东, 总面积约149km2, 是一个从无到有建设的新区。
CBD 是郑东新区最先启动的建设区域, 面积约3.46km2。
1 项目背景2001 年黑川纪章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在国际竞标中胜出, 并接受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委托, 进行了郑东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将“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以及“环形城市”等先进的城市规划理论应用于新区总体规划中, 力求未来的郑州历史与现代共生、新城与老城共生、自然与城市共生[1]。
黑川事务所对郑东新区CBD 外圈绿地做了概念定位, 划分为“石之园”“竹之园”“土之园”“水之园”“木之园”5 个主题。
2004 年底, 受郑东新区CBD 建设指挥部委托,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开始了郑东新区CBD公园环若干绿地的具体设计工作。
A- 74 和A- 75 地块是郑东新区CBD 面积最大的2块绿地, 位于郑东新区CBD 的西北部, A- 74 地块面积约23.91hm2, A- 75 地块面积约4.96hm2(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