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43.41 KB
- 文档页数:2
论述我国公路设计新理念作者:王志平夏立庆靳慧炜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8期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要坚持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公路设计思想理念和技术方法的学习研究。
关键词:公路设计;设计理念Abstract: along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the highway transport system integrated in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o adher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way,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n highway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Keywords: highway design; design concept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中图分类号U412.36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渐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对公路交通的压力在逐渐的增加,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成为摆在公路设计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新的发展形势下,公路设计主要应该解决哪些问题,成为当代设计工作者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
一、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声音环境的影响和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公路建设造成的环境问题有: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可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等。
交通运输行业中的交通规划原则与技巧交通规划是指对交通系统进行合理布局、优化设计和科学管理的过程。
在交通运输行业中,交通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介绍交通规划的原则与技巧,以期帮助交通运输行业从业者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交通规划的原则1. 综合性原则:在交通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城市的综合发展需求,综合各种交通方式,包括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以保障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2. 可持续发展原则:交通规划应考虑环境和社会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交通事故,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等,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 公平性原则:交通规划应尽量保障公众利益,提供平等的交通服务。
这包括给予社会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注,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以促进社会公平。
4. 灵活性原则:交通规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随时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
规划者需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避免过于僵化的设计,以便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交通规划的技巧1. 数据分析技巧:交通规划需要基于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规划者应掌握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以便对交通需求、交通流量、交通状况等进行科学分析,为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2. 市场调研技巧:规划者应通过市场调研来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包括出行量、出行方式选择等。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较准确地了解公众对交通需求的期望,从而对交通规划进行合理设计。
3. 多模态交通规划技巧:交通规划应考虑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即多模态交通。
规划者应掌握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以实现交通的高效与便利。
4. 社会心理学技巧:交通规划涉及到公众的利益和需求,规划者需要了解公众心理,合理设计交通系统,满足公众的期望,避免社会矛盾和不满。
5. 创新技术运用技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交通规划也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分析等。
公路设计理念是设计者对于公路设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设计思想、观念和设计哲学观点,是设计者在长期的工程实践、思维活动和交流中形成的社会价值取向与追求,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设计认识、理性的观念体系。
由于国情的不同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国内外对公路设计理念考虑的角度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一、我国公路设计理念的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我国正处于建国后全面性恢复阶段,这个阶段,国家对公路交通的基础和先导性作用认识不足.导致投资严重不足.公路建设资金十分匮乏。
这一时期公路建设的任务是以通为主.公路建设技术和工艺水平相对落后,公路建设标准多为三、四级公路。
这个阶段,制约公路设计方案的首要因素是建设投资.因此形成了“设计的公路应该是经济的公路”的设计理念。
建设方案较多集中于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这个问题上,造价是选择技术标准、确定路线方案的决定性因素。
为节省费用.公路设计中.桥涵、隧道、挡墙、护面墙等人工构造物尽量少做.而以高填深挖多做土方代替。
当时道路等级低,对公路要求也低,以人工为主的修筑方式满足了这个时期的要求,同时也比较经济.而从人与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得很少。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中期)。
这个阶段,我国处于全面发展建设阶段,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主要表现在:a)公路建设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公路建设的重要性逐步为全社会所认识:b)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开始了有计划的全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明确了全国干线公路网布局:c)公路建设在扩大总规模的同时,重点加强了质量监管,高等级公路迅速发展,公路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提高;d)公路建设资金来源趋于多元化,提高养路费征收标准、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允许高等级公路收费还贷等政策的出台.保证了公路建设资金的来源。
公路建设由以前的“以通为主”向“提高公路的快速性”方面转变,主要任务是提高公路的等级、质量和通行能力,且高速公路开始建设,以此来满足国民经济对公路交通的需求。
公路设计中新技术及新方法的应用探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对于道路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人们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因而不得不考虑最基本的运输环节,这就为公路设计工作者带来一项巨大的挑战。
文章介绍了在公路设计中常用的几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特点和应用,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标签:公路设计;新技术;新方法1 生态公路设计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
生态公路概念的提出正是顺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趋势,生态公路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在公路设计中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种设计方法,生态公路设计与公路景观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同西方国家的景观设计有所不同,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西方的景观设计侧重于自然环境的因素,在早期的历史景观设计中,非常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研究,以追求和展示、突出自我为主题,统一地对公路周边的环境进行设计。
东方的园林设计则更多地体现了东方传统的文化特征,以“和谐”为主题,其设计方式和设计模式重在征服自然,并且应用了较多的色彩。
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保护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为此,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成为当前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在公路设计中则是以动态平衡为基础的出发点进行生态公路的设计。
19世纪末至今,公路景观设计获得了飞速的进步,中西方文化在不断的交流与相互融入中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思想不断完善,研究也更加深入和细致,在现有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获得突破和创新。
在我国的公路设计中,通过吸收和借鉴西方的设计理念,并立足于传统文化和本国实际,充分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1.1 自然式设计这种设计方法以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为前提和基础,是在传统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设计模式。
自然式设计通过科学合理地对地形和植物群进行统一分析,符合人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一种和谐的、发展的设计模式,其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
高速公路设计服务中的技术与创新随着人们对快速、高效、安全交通方式的需求不断增加,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高速公路设计服务中,技术与创新的应用成为推动交通领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本文将对高速公路设计服务中的技术与创新进行探究,并从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介绍如何应用这些技术和创新来提升高速公路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在高速公路设计阶段,技术与创新的应用对于路线规划、设计参数、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交通需求的增加,设计师们需要通过科学准确的数据分析和模拟来确定最优的路线方案。
现代技术工具如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模型和仿真软件等的运用,可以帮助设计师在实际地理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精确的路线规划和设计。
此外,高速公路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因素。
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将高速公路与周边环境融合,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在高速公路施工阶段,技术与创新的应用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传统的施工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并存在安全风险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现代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施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
例如,机械化施工设备、数字化管理系统、远程监控和无人机技术等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力投入,提高施工速度和安全性,并降低成本。
此外,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为高速公路施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高强度混凝土、复合材料和再生材料等的应用可以增加路面的耐久性和承载力,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效率。
最后,在高速公路管理阶段,技术与创新的应用对于交通流量管理、安全监控和设施维护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交通工具的智能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交通管理系统也需要适应新的技术和创新的应用。
例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交通数据采集、实时监测和自动调控来改善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等问题。
公路设计的设计思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连续性设计:公路设计应该注重线形的连续性,确保公路的整体性和流畅性,使车辆行驶更加舒适和安全。
2.特色设计:公路设计应该注重道路的特色设计,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等因素,确保道路风格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提升城市景观的整体品质。
3.综合交通设计:公路设计应该考虑多种交通方式的需求,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合理分配各种交通设施的路权资源,保障各种交通参与主体的安全,体现路权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合理。
4.标志设计:标志设计应该考虑整个路网体系的需求,维护设计时应从整个路网的角度出发,确保标志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路网的可识别性和通行效率。
5.创新设计:公路设计应该注重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手段,提高公路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公路设计应该以安全、舒适、高效、环保为目标,注重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各种交通方式的需求,提高公路的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探索公路路基路面结构施工的合理设计摘要:公路路基和路面的合理施工设计,对公路的质量、安全及其使用寿命具有直接影响。
因此必须从土石路地基及填石路地基两种结构施工技术要求着手,对路基的填土及路面的摊铺及压实过程设计的合理性加以分析,从而得出有效的公路路基路面结构施工设计方案。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公路路基路面结构施工的合理设计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路基路面;设计施工;灵活创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方便出行,在近年来,家庭的购车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此外,由于运输、经济商贸、物流、旅游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公路交通路面的车流量也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在这些各个因素的影响下,增加了交通公路的承载压力,从而导致交通网不完善、公路路面破损以及道路拥挤等问题的产生。
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缓解当前道路交通拥挤的现状,在交通过程中,提升车辆行使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本文中,就公路路基路面结构施工的灵活创造设计问题来展开研究和探讨,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施工设计的技术要求(一)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公路工程的建设项目下对于路基施工设计主要是从边坡的稳定、路基的强度、支挡的结构以及排水的结构等方面来进行强调的。
为了在公路竣工之后能够确保车辆的正常通行,务必要加强路基原始地面的处理,由于原始地面存在着软土、岩溶等不良地质情况,为了改良土质,多数情况下会采取换土填料的方式。
设计的规范明确规定公路路基在选择填料时的方案,对于公路路基在填料最小和最大粒径上都做了量化式的标准数据参考,CDR值表在下路床、公路路基的填料限制条件上都给了一定的规定强度值。
公路路基的边坡设计主要是要考虑到稳定性,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多数原因是因为边坡失稳。
因此,在公路的施工控制质量方面,确保路基边坡稳定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设计公路路基边坡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多次反复的校正验算,在对稳定性的需求没有达到时,就要对边坡采取必要的加固防护措施,如果公路路基的边坡本身就存在着坍塌的情况,可以采用一些相对简单的防护措施,比如卸载、挡墙、抗滑桩等,对于有特殊情况的路基边坡,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一定要加强观测和控制。
中美两国公路设计理念上的差异有哪些?美国的高速公路不论是里程还是质量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自1937年开始修建高速公路,到1995年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85万km,占全国总里程的14,占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的近一半,实现了州州通高速公路的目标,而且一般使用年限为15年左右,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这与他们完善的路线几何设计是分不开的。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迅速。
自20世纪8O年代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得到加强,公路建设有了飞速发展,以高速公路为标志的高等级公路从无到有,进入一个新的建设时期,尤其是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我国公路建设投资数量之大、开工项目之多举世瞩目。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的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其发生和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截止至2006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4.64万km。
而根据我国交通部制定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至2030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8.5万km,形成覆盖全国、布局合理的国家高速公路网。
公路线形设计是公路总体设计、总体布局的关键。
线形是公路的骨架,其设计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好坏、里程长短、投资多少、效益高低,更直接影响到公路运营安全。
虽然每个国家对线形的设计都有明确的设计标准,但是仅仅满足设计规范的线形设计并不代表是最合理的线形。
线形设计是否合理不仅是关系到高速公路安全性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也是确定道路的经济性、道路的景观环境、道路的通行能力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通常在设计中追求的高指标公路并不一定是安全的公路,而高速公路线形指标的均衡性、一致性、线形的连续性及线形与环境景观的协调性才是满足汽车高速及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
笔者通过对美国高速公路的现场考察,以及参考中美两国的相关设计规范和有关资料,对两国在高速公路几何设计方面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以供公路设计人员参考。
1 路线的适宜性和均衡性路线的适宜性是指公路路线与自然条件的协调、配合,使公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