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电气类专业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37.71 KB
- 文档页数:2
2019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篇一:国内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对比国内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信息类基础课的设置首先,给出课程分类及学分和EECS全系必修课,见表1和表2。
麻省理工的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能够授予3个专业的学士学位,分别为电气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和电气工程与计算机工程。
在以前的课程设置中,该系核心课程为计算机程序结构、电路、信号与系统,以及计算机架构。
以电气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其新设置的核心基础课程由两门入门课、三门基础课以及三门专业基础课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图1麻省理工电气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传统的入门课程通常是先介绍模型概念,再通过实验课验证,而麻省理工学院颠覆了这一传统教法。
改革后的两门入门课完全是基于实验课的,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实验来归纳模型,加强概念认知,鼓励探索。
该教学方法源于最朴实的理论形成过程,如图3所示。
图3教学过程这两门入门课面向该系3个专业所有的学生,其中入门2要求以入门1为预备课。
与斯坦福的无线遥控汽车类似,入门1中实验是基于移动机器人。
利用机器人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线性系统、电路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来探索或实现自己的想法。
该课程每周安排为:90分钟讲授,90分钟软件实验,3小时双人组合自由设计,学生教工比为4:1,至少l/4的该系高年级本科生作为实验助理参与教学。
入门2的实验教学以通信为例探索其信号、系统与网络。
该课程划分成3个层次,从开始的‘伏一伏’模拟信号级,通过‘比特.比特’数字演绎,拓展到‘分组.分组’的网络级。
入门2也是以星期为时间单位来组织实验模块,每周安排为:讲授该周的课程模块题,家庭作业准备实验,3小时实验课,家庭作业处理实验结果,课堂分析实验出现的问题,测验。
完成相应的入门课程学习,就可以进入基础课学习,然后再学习专业基础课。
从图2可知,应用电磁学和电路与电子需要入门1为预备课,而信号与系统和计算机架构要求入门2为其预备课,要求学生从这四门基础课中选择三门。
2019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1、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简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培养以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为基础,以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就业方向本毕业生具有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从事发电厂电气系统、电力网系统的保护及其自动化、高低压技术、电力网测控调度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研究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可到各类发电厂、电力系统供电部门、电力勘测设计研究单位、电力管理等部门工作。
从事行业: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电气、电力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1新能源2电气/电力/水利3电气/电气/电力/水利4环保5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工作城市:毕业后,广州、南京、青岛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1广州2南京3青岛4北京5泉州3、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从事发电厂电气系统、电力网系统的保护及其自动化、高低压技术、电力网测控调度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研究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可到各类发电厂、电力系统供电部门、电力勘测设计研究单位、电力管理等部门工作。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就业率不错。
属于比较热门的行业。
2013年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6000-7000人,其中男80%、女20%,2013年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高校招生男女比例为文科19%、理科79%、文理综合2%,近几年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就业率分别为2011(85%-90%)、2012(85%-90%)、2013(85%-90%)。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种类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电气运行操作、电气检修试验、电气安装调试、电力线路运行与维护等核心岗位。
2019-湖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介-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湖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介
引导语:湖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湖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介,欢迎阅读!
湖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介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2019年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专业代码:580204)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掌握电力系统电气部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电力系统的电气设计、检修、安装、调试、维护及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电机学、电气设备、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气二次回路、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气运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电厂计算机控制
专业概况
修业年限:三年
学历层次:高职专科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工电子技术、电机学、电气设备、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气二次回路、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气运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电厂计算机控制、金工实习、课程设计、模拟电厂运行操作、保护装置测试及机组调试、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电力系统电气部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电力系统的电气设计、检修、安装、调试、维护及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电气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电气一级学科:1.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研究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和应用,涉及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等方面。
2. 控制科学与工程(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研究控制系统的建模、设计与优化,包括自动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系统辨识等内容。
3. 电子科学与技术(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研究电子器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光电子器件等。
4. 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研究信息的传输与通信技术,包括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等。
电气二级学科(部分):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Power System and Automation):研究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与控制,包括电网稳定性、功率系统保护、电力市场等内容。
2. 电机与电器(Electrical Machine and Apparatus):研究电机和电器设备的设计、控制与应用,包括电动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
3.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Power Electronics and Power Transmission):研究电力电子器件的设计与控制,以及电力传动系统的优化与控制。
4.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Analog Circuit and Digital Circuit):研究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包括电路原理、集成电路设计等。
5. 无线通信与网络(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研究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体系结构,包括移动通信、网络安全等内容。
(注:以上仅为例举,并非所有的电气学科和二级学科)。
百科名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
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进步,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人才培养特色:①总体培养四结合: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
所培养的学生系统观念强,基础知识宽厚,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②基础实验五步走:专业基础实验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设置实验课程和实验内容.将专业基础实验分为由初级到高级五个训练平台,使学生受到电子工程实践、电工电子测量与实验技术、电子线路设计和CPLD及电子CAD技术、单片机应用综合技术、电子线路综合设计等一系列的综合型、设计型训练。
③专业实验重能力:新模式的专业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专业实验按照能力培养目的分为课程实验(如电机实验、微型计算机技术实验、电力电子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等)和独立开设的专业综合实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合实验、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电力系统检测实验、电力系统综合设计、水电站运行仿真培训等). ④知识视野跟前沿:开设反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科技前沿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制的特色选修课,以及交叉学科概论选修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当今科技前沿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电气工程专业的13个学习领域电气工程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研究领域。
以下列举了电气工程专业中的13个研究领域。
1. 电力系统工程:电力系统工程关注电力的产生、传输和分配,以及与之相关的设备和安全问题。
研究这个领域的学生将研究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2. 控制与自动化:控制与自动化领域研究如何设计、分析和优化自动化系统,例如机器人、智能交通系统和工业自动化。
3. 电子器件与电路:这个领域关注电子器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以及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学生将研究如何使用电子元件构建各种电路和设备。
4. 通信工程:通信工程专注于数据和信息的传输。
该领域涉及到无线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技术。
研究这个领域的学生将了解通信系统的原理和设计。
5. 电机与驱动系统:电机与驱动系统领域研究各种类型的电动机和其驱动系统,例如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步进电机。
学生将研究如何设计、安装和控制电机系统。
6. 电力电子与拓扑:这个领域关注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和拓扑结构的设计。
学生将研究如何设计电力转换器、逆变器和其他电力电子设备。
7.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领域研究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来产生电力。
学生将研究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8. 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电气工程密切相关,关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和应用。
学生将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和网络通信等知识。
9.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领域研究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可靠性。
学生将研究智能电表、智能配电网和能源管理系统等内容。
10. 测量与仪器:这个领域研究各种测量技术和电气仪器的设计和应用。
学生将研究如何测量电压、电流、功率等电气参数,并使用仪器进行测试和分析。
11. 光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领域研究光的产生、传输和控制,以及光电器件的应用。
学生将研究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和光传感器等内容。
12.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这个领域关注电磁场的理论和应用,以及微波技术的设计和应用。
电气工程专业的分类
电气工程专业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如下:
1. 电力系统与自动化:主要研究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控制和保护等方面的技术,涉及电力传输、配电、电力供应与负荷管理等内容。
2. 电机与电力电子:研究电机原理、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以及其在能源转换、驱动系统和电力电子设备方面的应用。
3.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包括电力工程规划、电力系统建设与运维、电力市场与经济、能源管理和智能电网等方面的内容。
4. 电子与通信工程:主要研究电子器件与电路、通信系统、信号处理和信息传输等内容,涉及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和应用。
5. 光电子与光通信:研究光电子器件和光通信系统的原理、设计与应用,包括激光技术、光纤通信、无线光通信等。
6. 自动化及控制工程:研究自动化系统的建模、控制和优化方法,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算法和人机交互等内容。
7.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研究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技术,包括半导体工艺、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和芯片测试等。
8. 计算机工程:包括硬件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
网络和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9. 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智能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与电气工程相关的领域。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电气工程专业分类,例如高压与绝缘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控制工程与自动化仪器等。
不同学校和国家对电气工程专业分类可能有所不同,上述分类仅为一般的市场常见分类。
电气工程专业分类及其简介一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主要研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电能的变换与控制、功率源、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等理论技术和应用。
它是综合了电能变换、电磁学、自动控制、微电子及电子信息、计算机等技术的新成就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
该学科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难度较大。
本科是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的适合报考这个专业。
该专业需要的基础是电路基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电机学,单片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大中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需要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开设电路理论、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工程电磁场、电子学、信号分析与处理、计算机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化大中型发电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电力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毕业后主要到电力系统及相关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建设、管理、教育等部门,从事大中型发电厂和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安装、调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电机与电器”技术电机与电器”学科在一体化电机的理论与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了步进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感应同步器等。
在电机的电力电子驱动技术方面,研究了电动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与控制策略、变频电源谐波抑制技术。
在高环境、高可靠电机与电器方面,研究了高环境电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航天电器的理论与技术、卫星姿控用飞轮的可靠性设计。
在新型电磁机构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研究了特种电机、磁性流体密封、旋转轴的在线动平衡、电磁成型技术。
其中在步进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等特种电机及航天电器方面具有较大影响。
四高电压与绝缘应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是电气工程的二级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以设备绝缘状态为基础,涉及气体放电、等离子、局放、闪络等多个方向。
2019电气类专业有哪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Electricalengineeringanditsautomation)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建设
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电机及其控制、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等工程技术领域基础
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从事设计制造、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生产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
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简介: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兼
具较强的电气工程和信息工程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掌握电力系统
通信技术、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熟悉电力系统生产运
行的规律与特点、智能电网发展动态,受到卓越工程师高级训练,在
新能源发电与智能接入技术、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技术、智能电网信
息通信技术等方面学有所长,能够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电气系
统领域从事生产制造、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
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特色鲜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创建于2010年,是依据国家发展战略新
兴产业,紧密结合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之急需而开设的一个新兴交叉学
科专业。
光源与照明专业简介:
光源与照明专业是一门为人类带来光明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工农
业生产、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国防、医疗卫生、商贸办公、文化娱
乐和日常生活等国*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其特殊和重要的地位。
除传统照明外,半导体照明技术具有低功耗、高光效、高稳定性、超长使用寿命、无频闪、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是一种符合节能环保的
绿色照明光源。
半导体照明作为21世纪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正在引发世界范围内照明电光源的一场革命,同时,也实现了节省能源,促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具有重大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的高新
技术产业。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培养能够在工业企业运动控制、过程控制、供电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维护、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良
好的英语沟通水平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