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泰兴市宣堡小学唐克祥

【摘要】在科学学习中,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实验也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规范的实验教学更是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基础。

【关键词】科学实验有效性落实

在我们科学课中,我们经常听到“玩”这个词。有的教师甚至把“玩”当成是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一节课总要玩几次。并把观察、实验也全部叫做“玩”。“玩中学”希望把孩子从沉闷的书本中解放出来,认为孩子只要通过玩就会学得更好。科学课上,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亲身经历一个又一个探究过程。课堂上学生人声鼎沸,忙得不可开交,气氛很热烈,学生的动手机会明显增多,呈现出一幅如火如荼的活动场景。然而,学生的科学探究到底情况如何?是不是有效的科学探究?因此我觉得要在科学课中引

领学生做好科学探究,应该尝试以下几点。

一、落实学生实验

1.明确实验目标

指导学生在理解课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实验目标。明确实验目标是做好实验的关键。新课程中的一个误区就是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实验方法,对明确实验目的重视不够。学生热热闹闹地做,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探究活动就是走过场,学生走出实验室,还是糊里糊涂,认知没有向发展。因此要加强实验目的教学,务必要让学生事先理解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明确学习目标。

实验目标总是与所研究的问题相联系的。学生只有在理解课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实验目的。理解课题就是让学生明确所研究的内容。提出问题就是让学生提出要了解的内容,选择可实施的内容,确定实施方向。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认知的过程也要遵循这一规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在课堂教学中要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因为在科学课中,学生在学习前人的知识经验时,只有从疑开始,以疑引思,才有可能在解疑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加以解决。

教师在提出问题前,如果一味地去复习知识去做铺垫,那样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会消弱问题的本身挑战性,这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激情。教师应该把复习铺垫变为一些开放式的导入。变原来教

学中的问答模式变为大问题主线的呈现。也就是教师提出主要问题让学生思考,发挥学生的思考价值。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细就会使问题失去了思考价值,大大地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 还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力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即使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也有必要先让他们“跳一跳”,当他们实在无法摘到“桃子”时, 老师再设法帮助他们搭一铺垫, 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实践表明,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究的活动中, 才能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理解课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学生明确了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就可以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做出假设确定实验目的。一个问题相关的因素有很多,假设也可以有几种,实验目的也可以多样,教学中没必要规定一种实验目的和方法,要给学生自已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法的机会。通过讨论筛选出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方案,如::《光与热》一课中,首先确定研究的问题是:光的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什么关系?书上的实验是:先观察用一面镜子或多面镜子反射的光的强弱,让学生从书上的例子明确,可以用温度计测出一面镜子或多面镜子反射的强弱不同的光的温度。也就是说实验的目的是::光的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什么关系?这样的实验,学生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分析相关因素,做出假设,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法。学生自主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到探索科学规律的活动中来,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学习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目标自主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是指正式进行实验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的科学原理,对研究方法和步骤的预先制定。实验设计的意义在于能够用比较经济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得科学的结果。

科学课上指导学生搞实验设计,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目标,掌握实验步骤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学会一种科学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地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合作,全班讨论完善了自己的看法,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能独立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科学课中安排的实验内容有两类:一类是让学生通过做实验观察一种现象,这种实验比较难,所以只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按照实验方法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后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另一类实验属于研究性的,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个人研究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设计方案。这样进行的实验效果很好,因为学生已经不是被动的听老师安排,而是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自主的设计,操作实验了。

3.保证实验操作过程能有效思考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不会思考,实验便变成了一种简单劳动,实验中探究被当成小孩做游戏,最终实验的目标完成肯定是虚构的。

实验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应保证眼、脑、手协调使用。及时思考、发现实验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并给出分析与判断,合理调整实验方案,驱动实验圆满成功。

4、实验中的合作与交流要顺畅

合作与交流可以集思广益,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利用集体的智慧战胜可能遭遇的困惑与困难。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要建立比较规范的课堂教学秩序,将科学的评价机制引入课堂,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善于倾听,学生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将自己的想法和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从而重组自己的信息体系,逐步实现相互认同,相互接纳,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5、资源共享,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不同的学生与实验组在实验过程中,肯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实验过程中的情景也可能千差万别,其中会有很多教师意向不到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教师切不可简单粗暴的加以否定,那样既可能挫伤学生的热情、兴趣和积极性,更可能埋没过程中学生个性思维的光芒。所以,教师应理智地看待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思想,方法、观点及事实,给以合理分析,好的想法提出来,让大家分享,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自己俨然就是未来的科学家!

二、重视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实验。演示实验能紧扣课堂教学环节,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灵活多变的实验方式,有效的配合科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演示实验能发挥演示教学的“示和范”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规范化。

1.引领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

演示实验是科学课堂实验由于条件限制(如器材少)等原因而采用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不是观众,而是参与者。与传统的演示实验不同的是,学生不再模仿实验操作,而是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完成观察、记录、分析等一系列探究活动。

演示实验过程中,可见度要高。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要明显,必须使全班每个学生,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看得清楚。现象不明显,学生看不到,必然影响课堂纪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让学生更清楚的进行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出现后,教师引导提示让学生分析说明,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思考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方法及思路,从中有所启迪,有所收获。例如,“热胀冷缩”的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开始前先提出要求,认真观察实验操作的顺序及方法,实验现象如何变化?然后教师设疑,为什么老师的手捂住玻璃瓶,玻璃瓶上面的气球就鼓起来了?气球鼓起来与瓶中的空气有什么关系?通过讨论分析,提高学生注意力,在加深知识印象,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发展。

2.起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