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合作课题方案

发布人:陈颖来源:发布时间:2009-09-27 13:25 共168次访问

家校合作课题方案(修改)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

本研究选题的确定,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其一,本研究所指“新时期”,从时间维度来看,重点指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内;从特定内涵来看,更多地指它的时代性特点,尤其针对信息化、网络化、市场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社会急剧转型、思想观念剧烈变动的当今时代。

其二,将范围界定为“城市小学”,是考虑到城市家庭在开展家校合作方面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优势。尤其是城市家长的自身素质、工作性质、教育理念等方面的优势可以为家校合作的开展创造极为便利的条件。

其三,本研究核心概念“家校合作资源库建设”系指开展家校双边互动合作的各种举措、平台、方式等建设项目的概称。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充实完善过程,顾名思义就是要在学校的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开发开展家校合作活动的方案、案例等。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家校合作(西方习惯上称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parent involvement/ parental involvement),是中外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家校合作是以“大教育”理念为指导,强调发挥、拓展家庭教育资源的“亲-师”、“家-校”乃至“学校-社区”等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合作教育。家校合作凸现家长参与、协作互动的理念,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家校合作共育活动,以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发掘家庭(社区)教育资源,最终达到教育好、培养好孩子的目的。

我国当前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在青少年和儿童教育方面的合作教育已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然而,我国家校合作活动还处于探索阶段和初级阶段,特别是新时期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急需深入探索新时期家校合作的有效载体与运营机制。我们通过立项前的调查,发现家校合作在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家长与教师在教育观念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家长与教师之间还存在相互推诱教育责任、共育意识不强的现象。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 家庭与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真诚交流。校方偶尔召集家长会,缺少双向交流,没有形成制度。家长会的内容也多是向家长通报学生的考试成绩或学习情况,要求家长督促孩子的学习。家校间的一些沟通还只是家长被动地听,没有发言的机会。一是部分家长碍于面子,虽然有很多想法,但不好意思和学校沟通。

3. 实际效能低。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总认为家长不懂教育规律,认为家长因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差而不知如何教育孩子。一些家长也自我效能低,并不是不愿合作,而是不能合作。包括缺乏沟通的知识、能力、技巧等。

4. 教师担心家长进人校内干预学校日常运作和决策时,他们倾向于自我保护并产生某种程度的消极情绪,担心职业和形象受到挑战和威胁,他们怀疑家长的决策能力,认为家长介人校内事务是在监督、挑毛病。

5. 部分家长是消极参与、配合。整天忙忙碌碌,根本没有时间参与学校教育,即使有时间也不积极,一些教师在要与不要之间举棋不定。

6. 众多家长的意见难于统一,在沟通过程中,学校无法判断家长们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难于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实处。

7. 考试与升学率是质量好坏的唯一准绳。这就造成了家校合作的内容极其单一,如只限于督促学生的学习上。

8. 活动实施中的问题。其一,活动无序,缺乏互动:合作缺乏计划性、合作缺乏互动性;其二,家校合作的形式单一:常规的家长会、家校联系手册签字、家访、陪读等方式,缺乏有深度、有实效的共育合作。其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内容局限。

9. 角色错位。家长被动,合作随意,合作缺乏平等性。教师角色意识低(局外人),充当子女学习的监督者。学校参观者多,学校决策者少。

10. 在教育管理体制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管理集权化,家长的权利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等。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教育体制,也阻碍着学校采纳家庭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校合作的良好运行。

11. 师范教育体系及师资培训等的课程中,缺乏对教师进行家校合作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使得教师缺乏相应的能力和技巧来主动开展家校合作活动。

总之,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不仅能促进儿童学业发展,改善亲子关系、亲师关系,同时也是推动学校自身的改革和进步。但是,在家校合作方面,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上的偏见。近年来,各地中小学都在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家校之间的合作进展并不顺利。我国学校在家校合作领域仍存在不少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家校合作”已成为一个中外教育理论和实践界备受瞩目的研究和实践领域。目前,针对家校合作方面的研究和相关论文已不算少。比如,有研究指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美国“近三十年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不变的主题”。本课题研究组通过较为系统的文献综述发现,国内外相关论及家校合作的研究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理论方面的研究

马忠虎教授著《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9)一书围绕现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的要求、合作模式、各自的角色意识、存在问题以及国内外家校合作的历史与经验等问题展开论述。该书时代性强、材料新。以问题为核心组织内容,针对性强。同时本书还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精选的典型的案例分析,提供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该书阐述了学校和家庭合作的重要性和积极措施,强调平等互惠的亲师关系。李生兰教授所著的《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一书论述了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教育的价值和理论,对世界各国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作了简要的介绍等。此外,通过12个活动方案,具体说明了教师应该如何开发家庭和社区资源。该研究框架全面系统,综合运用了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比较法、观察法、个案法等。桑标等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时代的教育呼声》研究报告(收录《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9辑158-),旨在通过理论梳理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更多支持。主要从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概念解读出发,探讨家长参与的模式和角色,分析其价值及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并通过全球视野下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情况及我国现状的阐释,为如何推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提出更多建议。

(二)实证性的调查类研究

马天宇的《左手与右手:上海市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收录《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9辑73-157),选取了上海市600名小学生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情况,分析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家长参与的实践和研究提出对策建议。该研究主要还是一个基于调查的对策研究,并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