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铅概念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食品中铅对人体危害的风险评估©2007-11-23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陈天金2,魏益民1,2,潘家荣1(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100094;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杨凌712100)摘要:铅对人的神经系统、骨髓造血机能、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及人体其它功能都有明显毒害作用,特别对孕妇、婴儿和儿童的健康危害较大。
本文根据风险评估理论的四个步骤,即危害鉴定、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从食品安全角度,概述了铅危害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观念仅仅局限在农药兽药残留和假冒食品上,对重金属污染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知之甚少。
铅是对人体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
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特别是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铅向大气圈、水圈以及生物圈不断迁移,再加上食物链的累积作用,人类对铅的吸收急剧增加,吸收值已接近或超出人体的容许浓度。
铅的摄入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从食品安全角度研究铅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评估铅给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 评估框架1995年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对风险评估所下的定义是:对由于人体暴露于食源性危害而产生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已知或潜在的作用的发生可能性与严重程度所做的科学评估。
这一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危害鉴定(hazard identification)、危害特征描述(hazard characterization)、暴露评估(exposure assessment)、风险特征描述(risk characterization)[1]。
1.1 危害鉴定危害鉴定是指对某种已知有潜在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的认定。
危害鉴定的目的在于确定人体摄入化学物的不良反应,对这种不良效应进行分类和分级[2]。
铅是典型的慢性或积累性毒物。
当个体暴露于低剂量铅时,一般观察不到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文献没有报道过它的LD50值。
儿童期铅污染及损害防治常规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1999年7月12日初稿1999年9月21日大连会议通过刊于中国儿童保健杂志8(6):421-422,2000铅是多系统,多亲和性毒物,主要是嗜胎盘和嗜神经毒物。
对胎儿生长发育,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智力发育,潜能发展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并保留终身。
铅污染亦是成人期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随着都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铅污染已不再是职业污染,它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污染源和危险因素。
儿童期铅污染和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成人职业病的表现有许多不同之处。
在早期识别,检出儿童铅污染及损害时应加以特别的考虑。
在预防治疗亚临床/非急性铅污染及损害的策略,方法学方面尚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制定我国儿童期铅污染及损害防治常规已迫在眉睫。
本常规所建议的内容顾及临床工作和实验室研究工作的不同角度和要求;顾及血铅测定与血铅间接指示参数(红细胞内锌原卟啉)测定的估计能力;顾及药物驱铅和非药物驱铅的不同临床需求和意义,以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推动我国儿童期污染及损害防治工作。
儿童期铅损害的症状均为非特异性,但是又有其特殊的地方。
在临床早期识别时,加强对这些症状的警惕,仔细排除具有这些症状的常见病,认真寻找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铅暴露危险因素,配合血铅检查是不难作出早期检出并及时给予干预。
铅是异物性毒物,儿童对此毒物的反应首先是报警式的。
铅是多系统毒物,儿童对此毒物的反应亦是多系统的。
铅的损害对铅污染及损害的高度警觉,谙熟不同年龄组儿童对不同程度铅侵袭的不同生理性和病理性反应是临床早期识别儿童期铅污染及损害的前提。
骨骼系统是铅的储存池,占体铅总量90%。
用X射线荧光衍射法进行骨铅测定有助于了解儿童铅污染的积累状况,是指示儿童铅污染和损害较好的直接参数,目前难于装备一般实验室和临床单位。
血铅与骨铅有较稳定的动态平衡关系,对血铅进行测量除了反映近一个月的血铅暴露水平,也可指示体内铅污染和损害的水平。
目录一、简介二、适用范围三、测铅的临床意义四、铅含量测定的几种途径五、儿童/成人的安全血铅含量六、血铅分析方法1.阳极溶出伏安法(ASV)2.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4.红细胞原卟啉法(EP)七、采血程序1.指血采血步骤2.静脉血采血步骤八、GFAAS法操作1.仪器要求2.石墨炉工作参数3.其他材料4.试剂5.试剂、标准品、样品的准备6.石墨炉操作和维护九、ASV法操作1.仪器要求2.样品准备3.仪器校准4.仪器操作和维护5.线性范围十、血铅标准品和质控1.标准品2.质控一、简介本指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临床实验室提供血铅检测的简明指导,对于日常血铅检测常用的、能达到质控要求的两种分析方法,即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和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本文分别介绍了其不同的采样和检测过程,同时还包括质控(QC)指导内容。
二、适用范围所有需要检测血铅的实验室。
三、测铅的临床意义铅中毒是一种由于铅的累计吸收而导致的慢性病,该过程有时会伴随一些明显的症状,当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绞痛等症状时,其血铅含量一般在50μg/dL左右,但是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认为是其他原因引发的。
如果在该阶段没有被意识到,血铅很容易升高到100μg/dL以上,这时儿童表现的症状通常为颅内压升高,引起放射性呕吐、知觉改变、痉挛等;成人在血铅浓度为50-60μg/dL时如果继续铅中毒,会导致肾衰、反应迟钝、周围神经系统病症、痛风等。
铅中毒不易治愈,其对人体的危害即使在血铅含量降低后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铅中毒至少损害到三种人体器官:1、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2、亚铁血红细胞的生物合成途径;3、肾脏功能。
铅中毒对于儿童和成人的伤害不尽相同,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而且成人吸收饮食中的铅为10%,儿童可达40-50%,因此对于儿童的神经系统的损害会高于成人,对于孕妇的伤害主要是造成了胎儿的先天铅中毒。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铅、汞、镉、砷是重金属元素,它们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食物中。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将对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铅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长期及高剂量的铅暴露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铅的主要危害包括:1. 神经系统影响:长期暴露于铅可以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出现病理性改变,例如头痛、记忆力下降、行为和智力障碍等。
2. 内分泌系统影响:铅可以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生殖系统问题,例如降低男性精子的质量和数量,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
3. 骨骼系统影响:长期铅中毒会导致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和骨髓炎。
4. 血液系统影响:铅会影响血液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问题。
预防铅中毒的方法主要包括:1. 食品安全: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如含铅过量的饮用水、鱼类等。
2. 环境改善:净化居住和工作环境,减少铅的暴露来源。
3. 个人防护: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手套和防护服。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铅浓度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铅中毒问题。
二、汞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存在于自然界中。
长期暴露于汞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汞的主要危害包括:1. 神经系统影响:汞可以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行为异常,如震颤、抑郁、精神紊乱等。
2. 免疫系统影响:长期暴露于汞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3. 肾脏和肝脏影响:汞会对肾脏和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肾功能异常和肝脏疾病。
4. 生殖系统影响:汞会干扰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导致生育问题和胎儿发育异常。
预防汞中毒的方法主要包括:1. 避免接触: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含有汞的物质,如汞灯、含汞的化妆品、草药等。
2. 食品安全:避免食用含汞过量的食物,如大型肉食鱼类、海产品等。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汞浓度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汞中毒问题。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铅、汞、镉和砷是四种常见的重金属,它们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过程、农药使用、废水排放、燃煤和燃油燃烧等多种环境中。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并且它们具有潜在的生物积累性,长期积累在人体内可以导致慢性中毒甚至致命。
铅对人体的危害: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重金属,常见于水铅管、油漆、电池、陶瓷等物品中。
铅在人体内有相对较长的潜伏期,长期暴露于铅中可以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神经和认知发展障碍、贫血、肾功能受损和生殖系统问题。
汞对人体的危害:汞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金属,常见于灯泡、温度计、压力计等物品中。
汞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汞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肾功能受损、记忆力下降和肺部疾病。
镉对人体的危害: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和农作物中的重金属。
人体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摄入镉。
长期摄入高浓度的镉可以导致肾功能受损、骨质疏松、癌症和生殖系统问题。
砷对人体的危害: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下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
人体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摄入砷。
长期摄入高浓度的砷可以导致皮肤病、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为了预防铅、汞、镉和砷对人体的危害,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避免暴露:减少与含有这些重金属的物品接触,尤其是长期接触,例如不使用含铅油漆的物品,避免接触含汞的产品,选择不含镉的农产品,避免饮用受砷污染的地下水。
2. 注意饮食安全:选择优质的食品和饮用水,尽量避免食用渔产和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加强饮食平衡,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钙、锌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3. 加强环境监测: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中这些重金属的监测工作,定期监测水体、土壤和空气中的重金属含量,并制定相应的限值标准,以保护公众健康。
4. 健康教育与宣传: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与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这些重金属危害的认识,教育公众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置含有重金属的物品,以及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5. 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加强企业和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生物监测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生物监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生物监测:1.概念:定期、有计划地监测人体材料中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或由它们所致的无害生物效应水平,以评价人体接触化学物的程度极可能的健康效应。
2.生物监测的特点意义——优点:(1)反映不同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来源(食物、空气、水,职业与非职业的)的总的接触量,而环境监测只能反映环境中通过呼吸道进入集体的量。
(2)可以直接检测引起健康损害作用的内接触剂量或内负荷,与保护职业人群健康关系更为密切。
(3)综合了个体接触毒物的差异因素和毒物的典型动力学过程极其变异性。
(4)通过易感性指标的监测,可以早发现确定易感人群。
(5)一般花费较少,可较早地检出对健康可能的损害,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3.生物监测指标的类型生物材料中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或呼出气中毒物含量的测定——接触性生物监测;生物学效应指标的测定——效应性生物监测;活性化学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产物的测定。
(1)接触性生物监测:①特异性指标:直接测定化学物原型或其代谢产物。
如果测定的为化学物原型,则该物质不需要经生物转化或缺乏毒物代谢动力学资料。
铅——血铅,血铅水平反映了铅的接触、吸收、分布和排泄的全过程,并能间接反应软组织及靶器官中铅含量。
一般不接触铅的正常人全血中Pb的浓度低于0.965μmol/L,而Pb接触者及Pb中毒者血Pb明显增高,并且有剂量-反应关系。
②非特异性指标:甲苯——尿马尿酸含量测定:甲苯经肝脏代谢为苯甲醇、苯甲酸,与甘氨酸结合为马尿酸从尿中排出体外。
正常人体尿液中有一定量的马尿酸存在,在正常膳食中,如果摄入水果、蔬菜代谢后也可以产生马尿酸。
但是人体在接触甲苯后2小时,尿中马尿酸的水平会急剧上升,且与环境中甲苯量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2)效应生物指标在一定的环境暴露物的作用下,机体产生的可以测定的生化、生理变化或其他病理方面的改变。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微量重金属元素与人体生命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它们虽然在体内的含量非常微小,但生理功能独特。
一、砷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物肌体、植物中都可以含有微量的砷,海产品也含有微量的砷。
由于含砷农药的广泛使用,砷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以砷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过量添加至牲蓄食用的饲料中,就易使牲蓄体内积砷,食用了这种牲蓄的肉制品后,就容易造成中毒。
砷侵入人体后,除由尿液、消化道、唾液、乳腺中排泄外,就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
砷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长时期的少量侵入人体,对红血球生成有刺激影响,长期接触砷会引发细胞中毒和毛细管中毒,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
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砷含量最高(粮食)为0.7毫克/千克,鲜乳为0.2毫克/千克。
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二、铅铅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一种重金属,它对神经系统、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等均有危害。
特别是大脑处于神经系统敏感期的儿童,对铅有特殊的敏感性。
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低下发病率随铅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升高。
儿童体内血铅每上升10微克/100毫升,儿童智力则下降6—8分。
为此,美国把普遍认为对儿童产生中毒的血铅含量下限由0.25微克/毫升,下降到0.1微克/毫升。
世界卫生组织对水中铅的控制线已降到0.01微克/毫升。
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量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铅含量最高(豆类)为0.8毫克/千克,鲜乳为0.05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对铅中毒的预防。
1、来自生活环境中的土壤和尘埃,玩具和学习用具,家庭装修用劣质油漆和印刷油墨,用铅壶或含铅的锡壶烫酒、饮酒,滥用含铅的丹药或偏方等。
2、食物中的铅,某些饮料、劣质食品、中草药等。
某些罐装食品,由于用铅焊接缝而导致食物含铅量增加;含铅量高的食品主要有用含铅量高的容器加工成的爆米化,加入氧化铅以加快其成熟的松花蛋,大街小巷叫卖的“白馒头”也有一部分是用含铅等杂质的硫磺熏蒸而成。
铅超标儿童铅中毒后,一般都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如:挑食、厌食、偏食、不明原因腹痛、免疫力低下、易感冒、发烧、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生气、便秘、生长迟缓、咬头指头等。
孩子铅超标一定要排铅。
排铅有很多办法,对于儿童最安全的还是营养素干预。
最好是用国家卫生部批准的唯一“促进排铅+增强免疫”功能的排铅口服液。
益童成长排铅口服液就不错!是促进排铅,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
无任何毒副作用。
唯有排铅、强体相结合才是标本兼治,所以服用排铅口服液真的很有用。
因为益童成长口服液在排铅的同时还可以补充锌等微量元素,长期服用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帮助。
专家建议:血铅大于60ug/L就应该积极的排铅。
因为血铅升高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血铅值越小孩子越聪明。
所以,血铅应控制的越低越少。
食疗作为预防,它可以阻断一些外界铅的吸收,并能部分地把血液中的铅排出体外。
平时要注意饮食搭配,多喝牛奶,少喝饮料;多吃鱼虾、瘦肉、豆制品、蛋和贝壳类食品,少吃松花蛋、油炸和膨化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如海带、洋葱、大蒜、胡萝卜、西红柿、猕猴桃和沙棘等。
首先要让孩子远离铅和镉等重金属的环境。
要注意家庭环境是否含有铅镉等重金属,尤其是墙上的油漆是否为含铅油漆,附近是否有工厂等。
要注意孩子的玩具是否有带有油漆类的玩具,孩子是否经常放入口中等,注意孩子是否有吃一些异物的习惯。
是否吃老式爆米花,膨化小食品,受污染的水产品等。
重金属严重超标可使儿童发育迟缓,神经传导速度下降,进而影响铁、锌、钙代谢,出现缺锌、却钙,血红蛋白合成樟碍免疫力低下,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智商水平下降或体格生长迟缓等症状。
重金属对儿童的影响远大于成人,一旦进入体内容易积累且很难排出。
如超标不严重,尽量远离毒源即可,不会对健康产生太大影响。
如严重要去正规医院儿科诊治。
牛奶,豆浆,新鲜水果,胡萝卜,西红柿,绿豆等有助于排出重金属以及减少在体内的存留,但效果很慢。
对人体有害的四种元素将对人体有害的四种元素分别讨论如下:1.铅(Pb):铅是一种常见的有害元素,它存在于空气、水和土壤中,并且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的不同领域。
人类主要通过吸入铅污染的空气或摄入含铅食物和水来接触铅。
铅在人体内积累会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肾脏和生殖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儿童特别容易受到铅的毒性影响,因为他们的机体对铅的吸收和代谢能力较弱。
长期接触铅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不良和行为问题,而成年人接触铅可能引发高血压、贫血和不育症等健康问题。
2.汞(Hg):汞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其存在于空气、水和土壤中。
人类主要通过摄入含汞食物(如鱼类)或吸入含汞的蒸气来接触汞。
汞中毒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肾脏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儿童和胎儿对汞的毒性更为敏感,长期接触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行为异常和免疫功能受损等问题。
在极端情况下,汞中毒可能导致死亡。
3.镉(Cd):镉是一种有害的重金属,它存在于磷肥、废弃电池、金属冶炼和焚烧垃圾等工业过程中。
人类主要通过进食含镉食物(如谷物、蔬菜和水果)或接触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来接触镉。
铅在体内积累会对肾脏、骨骼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慢性暴露于镉可能导致肾病、骨质疏松和癌症等健康问题。
4.镍(Ni):镍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广泛用于钢铁生产、电镀、合金制造等工业领域。
人类主要通过吸入镍颗粒或皮肤接触含镍物质来接触镍。
暴露于镍可能导致肺部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过敏反应和皮肤炎症等健康问题。
此外,研究还表明,长期接触镍可能与一些类型的癌症(如肺癌和鼻咽癌)有关。
对于人体暴露于以上四种有害元素的情况,预防和减少暴露是关键。
这可以通过加强环境监控和减少工业污染、避免接触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使用安全的个人防护设备等方式实现。
此外,教育公众加强对这些有害元素的认识,以及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综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体免受这些有害元素的危害。
3.2.1铅烟(尘)理化性质:铅为柔软略带灰白色金属。
元素符号Pb。
原子量207.2。
相对密度11.34(20/4℃)。
熔点327.4 ℃。
沸点1740℃。
蒸气压0.24kPa(1.77mmHg1000℃)。
不溶于水; 溶于硝酸和热的浓硫酸。
铅尘遇热或明火会着火、爆炸。
加热至400~500℃时即有相当多的铅烟逸出。
不能与下列物质共存:硝酸铵、三氟化氯、过氧化氢、叠氮钠、乙炔化二钠、锆、氧化剂。
侵入途径:急性中毒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途径。
大量吸入铅烟尘亦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中毒。
无损伤的皮肤一般不吸收铅。
本项目中劳动者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铅烟(尘),也可由于不良卫生习惯通过消化道吸收。
毒理学简介:毒性:引起急性中毒的量因铅化合物不同而有差别。
醋酸铅一次口服中毒量为2~3g,致死量为50g; 口服铬酸铅1g可致死; 砷酸铅的经口MLD为1.4mg/kg。
亦有人报告一般铅化合物的经口最小急性中毒剂量为5mg/kg 。
金属铅大鼠LD100(腹腔)为1000mg/kg,豚鼠MLD(腹腔)为100mg/kg。
铅经呼吸道吸入时,肺内沉淀吸收率为30~50%,铅在肺内沉淀后,14天内90% 以上由肺部移走。
铅在胃肠道的吸收率为7~10%,但空腹时吸收率明显增加,可达45% 。
分布:铅吸收入血后,血内的铅仅有6% 在血浆内,且多与血浆白蛋白结合; 其余90% 以上位于红细胞内, 多与血红蛋白结合,处于较稳定状态, 约20%与红细胞膜结合,易于扩散。
上述两部分红细胞内的铅与血浆内铅保持平衡。
通过血浆,铅可进入其他软组织。
血液中循环的铅最初分布于全身,血铅大部分可与组织和器官铅交换。
几周后约95%的磷化氢铅离开软组织成为稳定而不溶的磷酸铅[Pb3(PO4)2]沉积于骨骼内,少量存留于肝、脾、肾、脑、肌肉等器官和血液内。
骨铅有一部分也可进行快速交换,快速交换的骨铅与软组织铅、血铅可以相互转换。
生物半衰期:血铅和一些迅速交换的软组织铅的半衰期是35 天左右; 软组织包括骨骼肌中铅的半衰期为40 天; 骨骼的半衰期为20 年。
职业健康体检血铅的参考范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职业健康体检是保证员工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血铅检测是常规项目之一。
血铅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接触超过参考范围的铅会导致中毒,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以下是关于职业健康体检血铅的参考范围的详细介绍。
一、血铅的来源铅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环境中。
人体可以通过吸入、吞食以及皮肤直接接触等途径吸收铅。
而职业中常见的铅暴露包括但不限于铅冶炼、电子厂、油漆厂等职业领域,工作人员长期接触这些环境中的铅可能会导致铅中毒。
二、血铅的参考范围在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时,医生会对血铅进行检测,以判断工作人员是否存在铅中毒的风险。
在中国,成年人的血铅参考范围一般为0-100微克/升。
超过这个范围的人群可能存在铅中毒的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干预。
三、铅中毒的危害铅中毒对健康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铅中毒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疲劳、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铅中毒还会导致肾脏损伤,出现尿量减少、蛋白尿等症状。
长期接触高浓度铅还可能引起贫血、神经系统损害等严重后果,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四、预防和治疗铅中毒预防铅中毒的关键在于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和工作环境监测。
雇主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防范铅中毒的风险。
工作地点应当保持干净整洁,减少铅的暴露量。
对于已经出现铅中毒的患者,医生一般会采取去除体内铅的特殊治疗方法,如药物疗法、螯合疗法等。
职业健康体检中血铅检测是非常重要的项目,能够帮助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在工作过程中,尤其是从事容易暴露于铅的行业时,工作人员需要格外关注铅中毒的风险。
雇主和员工应当共同努力,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并定期检测血铅指标,预防铅中毒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健康。
【字数1738】第二篇示例:职业健康体检是保障员工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而血铅检测作为其中的一项指标,在某些特定职业群体中尤为重要。
血铅是一个常见的有毒金属元素,过量的血铅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肾脏等方面的损害。
血铅概念
血铅是指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超过了血液铅含量的正常值,如果过高,就提示发生了铅中毒,它会引起机体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的一系列异常表现,影响铅从哪来人体的正常机能。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无任何生理功用,其理想的血铅浓度为零。
然而,由于环境中铅的普遍存在,绝大多数人体中均存在一定量的铅,铅在体内的量超过一定水平就会对健康引起损害。
儿童由于代谢和发育方面的特点,对铅毒性特别敏感。
研究证实,血铅水平在10ug/dL (0.483umol/L)左右时,虽尚不足以产生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但已能对儿童的智能发育、体格生长、学习能力和听力产生不利影响。
血铅超标危害儿童神经:
铅是已知毒性最大、累积性极强的重金属之一,长期蓄积于人体,严重危害神经、造血系统及消化系统,对婴儿的智力和身体发育影响尤其严重。
儿童铅吸收率高达42-53%,约为成人的5倍,而排铅能力只有成人的30%。
国内最新研究成果表示,儿童体内血铅超过100微克/升,智能指数就会下降10~20分。
国际消除儿童铅中毒联盟的专家告诫说,中国如果不注意铅中毒的防治,20年后中国人平均智力将比美国人低5%。
【人体血铅标准】
国际血铅诊断标准:等于或大于100微克/升,为铅中毒。
正常血铅水平:0--99微克/升(L)。
100--199微克/L为铅中毒。
200--249微克/L为轻度中毒。
250--449微克/为中度中毒。
等于或高于450微克/L为重度中毒。
【血铅症状】
铅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入人体后,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和多系统的。
根据临床表现的存在与否,儿童铅中毒分为症状性铅中毒和无症状性铅中毒(或亚临床型铅中毒)两种。
1.神经系统:易激惹、多动、注意力短暂、攻击性行为、反应迟钝、嗜睡、运
动失调。
严重者有狂躁、谵妄(神志错乱、迷惑、语无伦次、不安宁、激动等特征并时常带有妄想或幻觉的暂时性神经失常)、视觉障碍、颅神经瘫痪等。
血铅水平在1000 ug/L (4.826umol/L) 左右时,可出现头疼、呕吐、惊厥、昏迷等铅性脑病的表现,甚至死亡。
2.消化系统:腹痛、便秘、腹泻、恶心、呕吐等。
3.血液系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
4.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和心律失常。
5.泌尿系统:早期氨基酸尿、糖尿、高磷尿,在晚期病人可见到氮质血症等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血铅反映
编辑本段
亚临床性铅中毒主要影响儿童的智能行为发育和体格生长。
由于缺乏足以引起家长和儿科医生注意的临床表现,往往容易被忽视,待发现时,铅毒性作用已难逆转。
其隐匿渐进的病理特点使其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性更大,因此,是儿童铅中毒研究的重点。
铅中毒的主要方法是驱铅疗法,驱铅药物有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促排灵(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钠钙(CaNa3DPTA)、二巯基于丁二酸钠(或巯基丙磺酸钠)等,一般治疗效果良好,所以无论急、慢性铅中毒,都应该尽快请医生治疗。
2、慢性铅中毒多见于生产环境中,如车间空气铅烟浓度大于0.03毫克/立方米或铅尘浓度大于0.05毫克/立方米,长期吸入铅烟或粉尘引起。
3、1991年CDC将血铅水平分为五级:1、I级:目前认为是相对安全的铅水平。
2、II-A级:属轻度铅中毒;寻找铅源,并设法脱离之。
3、II-B级:属轻度铅中毒;可多食用含钙、铁、锌和维生素B、C丰富的食物以拮抗铅的作用;减少铅的吸收,降低血铅,同时在儿童的活动范围内寻找铅源,脱离之。
4、III级:属中度铅中毒:IV级—V级:属重度铅中毒;一、二巯琥珀酸(DMSA)二、依地酸钙钠(CaNa2EDTA)三、二巯基丙醇(BAL从生物化学角度讲,铅是一种具有亲和性的有毒矿物,进入人体半衰期很大,大约为1--460天。
它先以磷酸氢铅的形式分布于全身,继之有90--95%转化为正磷酸盐沉积在骨骼、牙齿、内脏、肌肤、毛发中,然后缓慢地转移至血液中。
铅对人体各种组织系统均有毒性危害,尤其是神经、造血系统受害最甚;此外,铅还有致癌作用。
正常人体含铅总量为0.1--2克;中毒量约为0.4克;致死量为50克。
若几个月内、每天摄入1毫克铅,便可引起中毒。
从职业性讲,在陶瓷、蓄电池、油漆企业工作的;铅矿开采、铅冶炼工作者;汽车加油工、汽车司机、修理汽车工作者;扫马路工人、学生因受汽车尾气污染也会引起铅中毒。
对铅中毒的调查切莫出于因商业目的而夸张;也不能漠视大气污染的严重现状。
铅中毒的症状为头痛、头晕、烦燥、失眠、乏力疲倦、健忘、食欲减退。
口内有“甜”的金属味儿、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慢性中毒可见口腔牙
龈边缘有深灰、或浅兰带状斑块“铅线”。
铅是重金属毒物,不应存于体内,亦不应从血中测出。
铅在体内任何痕量的存在即为铅中毒,且产生毒性损害作用。
限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制约,目前把血铅100微克/升定为临床可接受水平,超过100微克/升铅中毒。
和传统的中毒意义不同,儿童铅中毒并不表示临床意义上的中毒,而是表示体内的铅负荷已经处于有损于儿童健康的危险水平。
因此,儿童铅中毒的诊断并不取决于有无相应的临床症状,而主要依据体内铅负荷的状况。
有关专家提醒,轻中度的铅中毒儿童(包括患者),应采取非药物驱铅方,方法包括经常洗手,定期家庭扫除,少吃含铅食品(注:如爆米花),可起到很好的排铅作用。
1)建议经常食用以下有助于人体驱铅的食物:
1.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人体内过量的铅能影响蛋白质的代谢,引起体重减轻。
人体蛋白质摄入量若不足,可使组织中铅蓄积量明显上升。
若增加蛋白质及蛋氨酸、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摄入量,可以有效地阻抑和减轻铅中毒症状。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牛奶、鸡蛋、鹌鹑蛋、牛肉、豆制品等。
2. 含钙高的食物
铅与钙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相似,服食含钙高的食物可防治铅蓄积。
含钙较丰富的食物有:虾皮(每500克虾皮的含钙量高达250克)、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蟹、芝麻、荠菜、芹菜叶、萝卜叶、莴苣叶、杏仁、瓜子、合桃仁、柑桔、马铃薯、骨头汤(加少量醋同煮,有利于钙溶出)。
3. 含铁丰富的食物
补充铁可减少铅在人体内蓄积,并可预防铅中毒所致的贫血(因为铁缺乏会增加铅的吸收)。
含铁丰富的食物有:猪血、猪肝、猪腰、黑木耳、红枣、蛋、紫萝卜、芹菜、胡萝卜、西红柿、山楂、桃子、草莓、桂圆等。
维生素C也能促进铁的吸收。
此外,茶叶含鞣酸等物质,能与体内的铅结合成可溶性物质,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大蒜有化解铅毒的作用。
2)以下给你介绍有助于人体驱铅的食疗验方:
1. 蒜瓣排铅方
患者每人每天至少吃3瓣蒜,且连续吃3个月,患者尿铅水平能降至正常值之下。
2. 绿豆茯苓甘草方
用绿豆120克,土茯苓60克,甘草15克。
以药汁煎绿豆,上下午分食各半,连服15克。
3. 昆藻煲豆腐
取黄豆150克,昆布、海藻各30克,食盐少量(或白糖适量)。
昆布、海藻用水洗净,黄豆稍用水浸泡。
然后一起入锅,加清水煨汤,豆熟软后加食盐(或白糖)适量调味,即可进食。
4. 海蜇荸荠汤
用法海蜇头、生荸荠各60克。
先将海蜇头漂洗去咸味,再与荸荠同煮,不拘时饮之(亦可将海蜇头、荸荠取出沾酱油食之)。
5. 绿豆甘草方
每天取绿豆120克,甘草15克煎汤。
分2次配合维生素C300毫克内服,1O--15天
为1疗程。
6. 荸荠维C方
用荸荠适量。
洗净,放在1/1000过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半小时,取出捣碎,取汁过滤,备用。
每日400毫升,分2次与维生素C空服时同服。
较服金钱草枸橼酸钠疗效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