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会计工作的组织和发展
- 格式:pptx
- 大小:484.57 KB
- 文档页数:60
教学大纲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会计学原理》课程手册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如下目标:(一)了解会计的意义、会计的对象、会计的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及原则、会计的职业与管理、会计要素等基本理论;(二)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经济业务,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即能够运用借贷复式记账原理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三)掌握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财产清查等基本技能以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四)了解账务处理程序的相关内容,初步具有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二、课程对象本课程主要为学习财经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开设,尤其对会计专业类学生更为重要。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多,对于非经济专业类的学生,本课程亦可以作为其选修课程或必修课程.三、课程性质及特点《会计学原理》课程是财经管理类各专业的大类必修课,也是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它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的基本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涉及会计概述、账户、复式记账及其运用、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工作的组织及发展等内容。
它既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又可以使学生对企业经济核算和会计管理有一个全面的理性与感性认识。
四、前导和后续课程《会计学原理》没有前导课程,但必须具备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后续课程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会计报告分析》等。
五、课程大纲总学时:48 + 30 (一)理论课程大纲理论学时:48第一章总论[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与特点、职能与作用、对象与任务、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准则[建议课时]:6学时[授课章节及知识点]: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二、会计的概念与特点三、会计的职能与作用四、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第二节会计的对象、目的与任务一、会计的对象二、会计的目的三、会计的任务第三节会计的方法一、会计方法的组成二、会计核算方法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第五节会计学和会计学科体系一、会计学的含义二、会计学科体系第六节会计职业与管理一、会计职业二、会计机构与任职资格第七节会计法规体系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教学重点]: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账户的结构、复式记账原理、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建议课时]:6学时[授课章节及知识点]:第一节会计要素一、资产二、负债三、所有者权益四、收入五、费用六、利润第二节会计恒等式一、会计恒等式的含义二、经济业务与会计恒等式的关系第三节账户的设置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和原则二、会计科目的类别和级次三、账户极其基本结构第四节复式记账原理一、记账方法二、复式记账法的原理三、借贷记账法第五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一、设置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必要性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核对第三章复式记账的运用[教学重点]:主要经济业务流程、供应过程的核算、生产过程的核算、销售过程的核算、财务成果的核算[建议课时]:12学时[授课章节及知识点]:第一节复式记账运用概述第二节供应过程的核算一、供应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二、供应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三、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三节生产过程的核算一、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二、生产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三、生产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四节销售过程的核算一、销售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二、销售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三、销售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五节财务成果的核算一、财务成果核算的主要内容二、财务成果核算的账户设置三、财务成果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六节其他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一、其他主要经济业务的主要内容二、其他主要经济业务的账户设置三、其他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四章账户的分类[教学重点]:账户的分类及特点、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建议课时]:3学时[授课章节及知识点]:第一节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一、资产类账户二、负债类账户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四、成本类账户五、损益类账户第二节账户按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第五章会计凭证[教学重点]: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概念、种类和填制[建议课时]:3学时[授课章节及知识点]:第一节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一、会计凭证的作用二、会计凭证的种类第二节会计凭证的的填制一、原始凭证的填制二、记账凭证的填制第三节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和保管一、会计凭证的审核二、会计凭证的传递三、会计凭证的保管第六章会计账簿[教学重点]:账簿的作用和种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账簿的结账和对账[建议课时]:3学时[授课章节及知识点]:第一节账簿的意义和种类一、账簿的意义二、账簿的种类第二节账簿的设置和登记一、序时账簿的设置和登记二、总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三、明细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第三节对账和结账一、账簿的对账二、账簿的结账第四节记账规则一、账簿启用与登记规则二、错账的更正三、账簿的保管第七章账务处理程序[教学重点]: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建议课时]:3学时[授课章节及知识点]:第一节账务处理程序概述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二、合理组织账务处理程序的要求三、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第二节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举例第三节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一、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二、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三、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举例第四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一、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三、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举例第五节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一、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二、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三、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举例第六节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一、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二、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三、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的举例第八章财产清查[教学重点]:财产清查的作用和种类、财产清查的方法及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建议课时]:3学时[授课章节及知识点]:第一节财产清查的作用和种类一、财产清查的作用二、财产清查的种类第二节财产清查的范围和方法一、财产清查的范围二、财产清查的方法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教学重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内容、会计报表的初步分析[建议课时]:6学时[授课章节及知识点]: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一、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内容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程序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第二节资产负债表一、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结构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第三节利润表一、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二、利润表的编制第四节现金流量表一、现金流量表的作用二、现金流量的概念及其分类三、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第五节、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一、会计报表附注二、财务情况说明书第六节会计报表的初步分析一、偿债能力分析二、营运能力分析三、获利能力分析第十章会计工作的组织及发展[教学重点]:会计工作的组织与发展、会计机构设置、会计岗位职责、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及发展[建议课时]:3学时[授课章节及知识点]:第一节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和要求一、组织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二、组织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第二节会计制度一、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二、会计制度的分类三、会计制度的制定原则和内容第三节会计机构一、设置会计机构的意义二、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三、会计岗位责任制四、会计岗位的基本内容第四节会计人员一、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二、会计人员的主要权限三、会计人员工作的岗位职责四、会计人员的要求第五节会计档案一、会计档案的含义二、会计档案的管理第五节会计电算化一、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二、计算机在会计中的运用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二)实践课程大纲实践学时:30实训一[实训重点]: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平行登记、试算平衡[建议课时]:3学时[实训资料及要求]:《会计学原理实训》———实训一一、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二、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总分类账及相关明细账三、根据总分类账户的资料,编制试算平衡表四、根据明细分类账户的资料编制本期发生额和余额核对表,并与总分类账相核对实训二[实训重点]:物资采购业务的核算、采购成本计算表的编制[建议课时]:2学时[实训资料及要求]:《会计学原理实训》———实训二一、根据供应过程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二、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总分类账及相关明细账三、编制物资采购成本计算表实训三[实训重点]: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产品成本的计算[建议课时]:2学时[实训资料及要求]:《会计学原理实训》———实训三一、根据生产过程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二、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总分类账及生产成本明细账三、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实训四[实训重点]: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建议课时]:1学时[实训资料及要求]:《会计学原理实训》-—- 实训四一、根据销售过程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二、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总分类账及相关明细账实训五[实训重点]:财务成果实现及分配的核算[建议课时]:3学时[实训资料及要求]:《会计学原理实训》—-- 实训五一、根据主要经济业务过程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二、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总分类账及利润分配明细账三、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及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实训六[实训重点]:筹集资金及投资业务的核算[建议课时]:1学时[实训资料及要求]:《会计学原理实训》-—- 实训六一、根据其他经济业务过程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二、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总分类账及明细分类账实训七[实训重点]: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建议课时]:3学时[实训资料及要求]:《会计学原理实训》—-- 实训七一、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有关原始凭证二、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有关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实训八[实训重点]:各种账簿的登记方法[建议课时]:2学时[实训资料及要求]:《会计学原理实训》——- 实训八一、根据所编制的会计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二、根据所编制的会计凭证登记有关及明细分类账三、根据所编制的会计凭证登记总分类账实训九[实训重点]:各种错账的更正方法[建议课时]:1学时[实训资料及要求]:《会计学原理实训》--—实训九一、根据所给的资料,按规定的错账的更正方法更正实训十[实训重点]:科目汇总表的账务处理程序[建议课时]:3学时[实训资料及要求]:《会计学原理实训》———实训十一、编制记账凭证二、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三、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实训十一[实训重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建议课时]:1学时[实训资料及要求]:《会计学原理实训》--—实训十一一、根据所给的资料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实训十二[实训重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建议课时]:2学时[实训资料及要求]:《会计学原理实训》-——实训十二一、根据相关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二、根据相关资料编制利润表三、对会计报表主要项目进行说明实训十三[实训重点]: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及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建议课时]:6学时[实训资料及要求]:《会计学原理实训》—-—实训十三一、根据相关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填制有关会计凭证二、据所编制的会计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三、编制本月科目汇总表四、编制资产负债表及编制利润表五、按要求对会计报表有关项目进行说明本课程有三个考核项目,主要考核评价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及基本概念的理解;对会计核算的基本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平时成绩30分,期末考试70分,总计100分,具体标准如下:考核项目一:类型:小组作业形式:书面报告字数:3000分数:15%上交时间:第15、16周上课时间配比目标:目标(二)、(三)、(四)配比内容:教学内容(二)、(三)、(五)、(六)、(七)、(九)考核项目二:类型:小组作业形式:小组演讲时间:20分钟分数:15%演讲时间:第15、16周上课时间配比目标:目标(二)、(三)、(四)配比内容:教学内容(二)、(三)、(五)、(六)、(七)、(九)注意:考核项目的具体要求及形式详见附件考核项目三:类型:期末考试(包括单选题15分、多选题15分、判断题10分、简答题10分、综合业务题50分)形式:闭卷分数:70%考试时间:第18周配比目标:目标(一)、(二)、(三)、(四)配比内容:教学内容(一)~ (十)八、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1、葛军《会计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6月第二版2、葛军李文杰《会计学原理实训》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6月第二版主要教学参考书:1、葛军《会计学基础》科学出版社 2004年8月2、董惠良《会计学基础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2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基础规范培训教材》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九、课程学习指导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为其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十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和会计工作组织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有哪些类型?2、简述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内容。
3、简述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内容。
4、简述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内容。
5、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有哪几个局部组成?6、如何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岗位及其职责如何?7、会计人员有哪些职责和权限?8、试述会计档案管理的内容。
9、我国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如何?练习题第一节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练习题一、判断题1.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下,汇总转账凭证一般应按每一借方科目分别设置,并按贷方科目归类。
〔〕2.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下,最好采用单式记账凭证,以便按不同科目进展分类、汇总。
〔〕3.账簿体系是指从审核、整理原始凭证开场,到记账凭证的填制,登记各种账簿,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序和方法。
〔〕4.在工作底稿中一定要单独设置转账栏。
〔〕5.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的优点是记账凭证不需要汇总,而且可以全面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
〔〕6.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只适用于业务简单,数量较少的小型企业或其他单位。
〔〕7.各种账簿都是直接根据记账凭证进展登记的。
〔〕8.无论何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都需要将日记账、明细账分别与总账定期核对。
〔〕9.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不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的依据不同。
〔〕10.各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二、填空题1.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只适用于业务简单,使用会计科目很少的_______________或其他单位。
2.在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下,应设置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
其中,汇总收款凭证和汇总付款凭证应按_______________科目和_____________科目分别填制。
3.科目汇总表汇总的时间,应根据业务量的多少而定,业务较多的单位可以每日汇总,业务较少的单位可以定期汇总,但一般不得超过__________天。
会计学基础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一、判断题1.会计工作既独立于其他经济管理工作,又同它们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 )2.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都必须单独设置专职的会计工作机构。
( )3.在一个企业里,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既可以同时采用,也可以分别采用。
( ) 4.集中核算和非集中核算,不适用于企业与下属单位之间的核算关系。
( )5.实行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可以一岗多人,也可以一岗一人或一人多岗。
( )6.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进行会计核算,即通常所说的记账、算账、报账。
( ) 7.总会计师就是高级会计师。
( )8.总会计师是单位的行政领导成员,应协助主要行政领导人工作,直接对其负责。
( ) 9.企业执行的会计制度,都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
( )10.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
( )11.各单位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审计和财务会计部门共同派员监销。
( )12.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主要是代替手工记账、算账、编表,完成日常的会计事务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 )1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会计职业行为及职业活动的系统要求或明文规定。
()14.诚实守信、客观公平、提高技能、强化服务都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15.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都作了若干特殊的规定。
()二、单项选择题1.在一些规模小、会计业务简单的单位,应( )。
A. 单独设置会计机构B.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C.在单位领导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 D.不设专职的会计人员2.集中核算和非集中核算,在一个企业里( )。
A.可同时采用B.可分别采用C.既可同时采用,又可分别采用D.不能同时采用3.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 )。
A.不予受理B.代为更正C.先进行处理,然后向本单位领导人报告D.先办理后更正4.企业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期限为( )年。
一、判断题√×1、基本会计准则是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依据。
(√)2、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既要以会计准则为依据,又要适应各个行业的条件。
(√)3、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要求一人一岗,以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4、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分为以下几种: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
( ×)5、无论企业是采用集中核算还是非集中核算,其所属各车间、部门一般不能与外单位直接发生经济往来。
(√)6、为了便于查阅历史证据,各种会计资料应永久保存。
(×)7、一个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其工作组织形式既可以选择集中核算形式,也可以选择非集中核算形式。
(√)8、《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法律规范。
(√)9、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10、目前,在我国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唯一途径和前提通过全国统一的注册会计师考试。
(√)二、单选题1、会计法规包括(B )。
A、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B、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有关其它法规C、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公司法D、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法2、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主要包括(C )。
A、高级会计师、总会计师、会计师和助理会计师B、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C、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D、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会计员3、企业财务机构的具体名称一般视(B )而定。
A、企业的行业特性B、企业的规模大小C、企业的组织形式D、企业对财会工作的重视程度4、我国开始实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的年份是(D )。
A、1990年B、1993年C、1991年D、1992年5、现行制度规定,应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是(A )。
A、年度会计报表B、季度、月度会计报表C、会计凭证D、会计账簿6、采用集中核算,整个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集中在(A )进行。
第九章会计循环和账务处理程序一、思考题1.账务处理程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和记账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
意义:(1)可以保证会计管理各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有利于会计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加强岗位责任制,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2)可以正确。
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保证会计记录的完整性、正确性,并通过凭证,账簿和报表之间的牵制作用,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3)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核算环节和手续,避免繁琐重复,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步骤是:(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2)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登记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4)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5) 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6)核对日记账、明细分类账及总账余额。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
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按照相同的会计科目归类,定期汇总每一个会计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并将发生额填入科目汇总表的相应栏目内。
按会计科目汇总后,应加总借方、贷方发生额,进行发生额的试算平衡。
4.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按照会计账户的对应关系,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汇总收款凭证是按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设置,按其对应的贷方科目分设专行加以归类,定期汇总填列。
汇总付款凭证是按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科目贷方设置,按其对应的借方科目分设专行加以归类,定期汇总填列。
汇总转账凭证一般按照每一贷方科目分别设置,并根据转账凭证按借方科目归类,定期汇总填列一次,每月编制一张。
5.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优点:(1)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会计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其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基本会计理论和基本会计核算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会计职能和定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账户与复式记账、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核算形式、财务报告、会计档案、会计工作的组织等。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他们的理财决策和经营意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经济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对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方法等进行概括地说明,概括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是会计学最一般的理论基础,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
要求学生从总体上理解什么是会计、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的方法;认识会计对于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明确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任务。
【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概述第二节会计的对象和任务第三节会计核算方法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会计的定义、职能、特点、对象和方法,难点是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在讲解会计对象时,要着重讲清六大会计要素的内容和资金运动两种形态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基础会计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明确和掌握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含义、分类和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重点理解掌握复式记账原理和复式记账法的有关内容;重点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和技能;明确总分类账户与明细账户的关系;掌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概念、要点、方法和平行登记的结果。
【教学内容】第一节资金平衡原理第二节会计等式第三节会计科目第四节会计账户及基本结构第五节复式记账【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内容是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含义及分类;复式记账原理(会计等式);复式记账法的含义和优点;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平行登记的要点和方法。
《基础会计》教材目录第一章绪论1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2 会计的含义和特点13 会计的职能和作用14 会计的目标和任务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1 会计对象22 会计要素221 资产222 负债223 所有者权益224 收入225 费用226 利润23 会计等式231 基本会计等式232 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31 会计假设311 会计主体假设312 持续经营假设313 会计分期假设314 货币计量假设3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21 可靠性322 相关性323 可理解性324 可比性325 实质重于形式326 重要性327 谨慎性328 及时性33 会计核算方法331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332 复式记账333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334 登记账簿335 成本计算336 财产清查337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41 会计科目411 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412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42 账户421 账户的概念和结构422 账户的分类43 复式记账原理431 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和特点432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44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441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442 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443 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444 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445 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第五章会计凭证51 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511 会计凭证的概念512 会计凭证的种类52 原始凭证521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522 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523 原始凭证的审核53 记账凭证531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532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533 记账凭证的审核54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第六章会计账簿61 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611 会计账簿的概念612 会计账簿的种类62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621 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622 总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623 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63 账簿的登记规则64 错账更正方法641 划线更正法642 红字更正法643 补充登记法65 对账和结账651 对账652 结账第七章财产清查71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711 财产清查的意义712 财产清查的种类72 财产清查的方法721 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722 实物资产的清查方法723 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73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731 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要求732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81 财务会计报告的概述811 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和作用812 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813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82 资产负债表821 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822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内容82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83 利润表831 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832 利润表的格式和内容833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84 现金流量表841 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84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843 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和内容8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85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概念和作用85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和内容86 财务报表附注第九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91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和种类911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912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种类92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921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922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步骤923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93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931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932 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933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步骤934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94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941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942 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943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步骤944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101 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和要求102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1021 会计机构的设置1022 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1023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103 会计法规制度1031 会计法律1032 会计行政法规1033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104 会计档案1041 会计档案的概念和内容1042 会计档案的归档和保管1043 会计档案的查阅和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