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做事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冲突,相互谦让。
2.寓言故事往往短小精悍,寓意深刻,《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故事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请与同伴交流!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现新大陆吧!
注释
宋国有个人忧虑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然后对他的家里人说:“今天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快步去到田里查看禾苗的情况,禾苗都已经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注释
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译文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这个成语的后半部分你知道是什么吗?鹬蚌相争,-----------
同学们做得太棒啦!
第三步
讲讲故事,翻译原文。找出文言文的内容线索,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整篇文言文翻译出来。
第四步
课堂练习
楚人有鬻③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④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⑤曰:“以⑥子⑦之矛陷子之盾,何如⑧?”其人弗能⑨应⑩也。
矛①与盾②
①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 ②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③誉: 赞誉,夸耀。 ④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⑤或: 有人。 ⑥以: 使用;用。 ⑦子:您,对人的尊称。 ⑧何如:怎么样。 ⑨弗能:不能。 ⑩应: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