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 格式:doc
- 大小:40.10 KB
- 文档页数:5
外国文学常识大全外国文学是指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学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风格各异,内容丰富,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和社会生活。
下面是外国文学常识大全。
一、欧洲文学欧洲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俄国文学、意大利文学等。
1.英国文学英国文学以莎士比亚、狄更斯、奥斯汀等人为代表,作品涵盖了戏剧、小说、诗歌等方面。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深受全球读者喜爱。
5.意大利文学意大利文学以但丁、彼特拉克、喬治·貝亞爾德等人为代表,作品涵盖了诗歌、小说等方面。
但丁的《神曲》是意大利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二、美国文学美国文学是指在美国本土产生的文学作品,早期以殖民地文学为代表,随后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儿童文学、少年文学、成人文学、浪漫文学等不同类型的文学。
代表作家包括马克·吐温、海明威、威廉·福克纳等。
1.马克·吐温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要创作小说和散文,作品具有幽默、讽刺等明显特征。
代表作包括《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
2.海明威3.威廉·福克纳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涉及到南方文化、家族关系等主题,风格深邃、复杂。
代表作包括《荒原》、《光荣的马林》等。
三、拉丁美洲文学拉丁美洲文学是指在拉丁美洲地区产生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家包括加西亚·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等。
1.加西亚·马尔克斯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要创作小说,以“魔幻现实主义”为特色。
代表作包括《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2.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是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要创作小说和短篇小说,作品风格奇特、幽默,涉猎广泛。
外国文学知识点汇总1. 引言- 外国文学的定义- 学习外国文学的重要性2. 古代文学- 古希腊文学-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 古罗马文学-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奥维德的《变形记》3. 中世纪文学- 但丁的《神曲》-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4. 文艺复兴时期-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西班牙文学: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5. 启蒙时期- 英国启蒙文学- 亚历山大·蒲柏的讽刺诗- 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法国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的《哲学信札》6. 浪漫主义-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 德国浪漫主义- 歌德的《浮士德》- 席勒的《威廉·退尔》7. 现实主义-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法国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8. 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 左拉的自然主义作品- 《土地》- 《金钱》- 象征主义诗歌-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9. 现代主义-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10. 后现代主义- 塞缪尔·贝克特的戏剧作品- 《等待戈多》- 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11. 当代文学- 多文化和后殖民文学- 萨尔曼·鲁西迪- 阿莉·史密斯- 魔幻现实主义-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12. 结论- 外国文学的持续影响- 对未来文学发展的展望附录- 重要外国文学作品年表- 外国文学术语解释参考文献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个示例大纲,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部分内容。
在实际撰写时,每个章节都应详细展开,提供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作者介绍、文学流派的特点等。
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20本读书,使人归于宁静和淡泊,使生命超然物外。
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跋涉。
一个人的心灵若能得到知识的浸润,就会生出许多灵气和色彩。
下面作者为大家整理了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20本,希望大家喜欢!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20本1.《好兵帅克历险记》[捷克]2.《月亮与六便士》[英国]3.《伊索寓言》[古希腊]4.《格林童话》[德国]5.《安徒生童话》[丹麦]6.《一千零一夜》[阿拉伯]7.《草叶集》[美国]8.《飞鸟集》[印度]9.《培根随笔集》[英国]10.《名人传》[法国]11.《哈姆雷特》[英国]12.《罗密欧与朱丽叶》[英国]13.《堂吉诃德》[西班牙]14.《巴黎圣母院》[法国]15.《悲惨世界》[法国]16.《基督山伯爵》[法国]17.《老人与海》[美国]18.《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瑞典]19.《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国]20.《人类群星闪耀时》[奥地利]如何快速有效看书当今网上卖的书都是很齐全的,可以买一些自己当下特别想升华自己的书籍,一个月最低计划四本书,不然你看这个经验并没有充分吸收到核心的看书方法。
开始你的看书计划,每本书厚度不同,章节不同,你所需要和寻找的有效价值知识不同,所以,你除了需要按计划看书外,还需要有看书速度。
先谈看书计划,每本书根据章节厚度灵活掌握,以章节为结束点,比如一天看第一章,或者第一章和第二章,任务量是灵活的,总之,一本书在四至五天之内看完,但不宜看得过多,不然你会有排斥感,这种排斥感将导致你下次不想看书。
再谈速度,你必须明白你到底想在书本上获得什么知识,必须带着重度的目标感看书,这样看书精力集中了,速度提起来了,也不会乏味,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书也看完了,而且你会有所印象和感受,尽管这种印象不是很深刻,但好像能为你所用了,如果对于核心想关注的知识,再去看相关知识的精准页。
读书的方法和技巧略读法。
当阅读一本小说或者是课文中的选修篇目时,可以不必咬文嚼字,只需要大致读一遍就可以,了解一下文章大概讲了什么内容或故事,主要在于培养语感与阅读能力。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外国文学名著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充满了智慧和艺术的光芒。
它们通过文字和故事展现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成为人们心灵的引导和启迪。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几部著名的外国文学名著,从中品味其中的魅力与价值。
一、《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爱情小说之一。
小说以19世纪英国上层社会为背景,通过描绘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和达西先生之间的曲折爱情,展现了社会阶级、婚姻与爱情等主题。
奥斯汀以深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以及人性中的傲慢和偏见。
读者通过阅读这部小说,不仅可以欣赏到美妙的爱情故事,还可以从中领悟到珍视真爱、超越偏见的道理。
二、《堂吉诃德》——米格尔·德·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被誉为西班牙文学的杰作,是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揭露人性的善良和善变为主题,通过讲述堂吉诃德对抗信念和现实的奋斗,展现了人的豪情壮志和追求理想的勇气。
塞万提斯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夸张的情节,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捧腹大笑,又感慨万分。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喜剧,更是对人生哲理和人性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示和反思。
三、《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
小说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幅宏大而复杂的画卷,描绘了不同阶层人物在战争中的命运、爱情的多变、内心的挣扎与和平的渴望。
托尔斯泰以其卓越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洞察力,塑造了众多丰满的角色形象,并融入了对历史、战争以及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部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沉浸其中,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宝贵。
四、《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10本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小说外国文学名著它们是一个时代的巅峰之作,或是一个文学流派的开山之作,它们中的任何一本,都可以让你的精神世界变得宽阔而富裕。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10本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小说,盼望大家喜爱!10本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小说1、《老人与海》:海明威内容简介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绽开故事的叙述。
推举理由《老人与海》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赞扬了人类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也因该书中大师级的叙述艺术,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2、《百年孤独》内容简介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推举理由作品因其融入神话传奇、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奇因素,奇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呈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
3、《战斗与和平》内容简介小说以大事串联人物,推动多条情节线索交叉进展。
以俄法战斗为背景,着重通过对安德烈·鲍尔康斯基、皮埃尔·别祖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这三个中心人物的描写,回答贵族的命运与前途的问题。
推举理由《战斗与和平》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动世界文坛,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宝。
4、《城堡》:弗兰茨·卡夫卡内容简介小说写的是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仆人公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绽开了长久烦琐的拉锯战。
推举理由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宏大的作家之一。
他以自己独辟蹊径的创作广泛地影响了当代各国文学。
《城堡》篇幅大,也最富有卡夫卡特色,被公认为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5、《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内容简介小说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
外国文学常识一、英国文学1.莎士比亚威廉·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戏剧家和诗人。
主要作品有早起四大戏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中期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另有《罗密欧与朱丽叶》《驯悍记》等。
2.笛福丹尼尔·笛福,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的“小说之父”。
代表作为《鲁滨逊漂流记》。
3.拜伦拜伦,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
代表作为长篇诗体小说《唐璜》。
4.雪莱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深远。
代表作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致云雀》等。
5.狄更斯狄更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擅长描写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遭遇,反映社会现实。
代表作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双城记》等。
6.哈代托马斯·哈代,英国诗人、小说家。
代表作有《韦塞克斯诗集》,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等。
7.毛姆毛姆,英国小说家、戏剧家。
现实主义作家,作品冷静、客观,带讽刺和怜悯意味。
代表作有《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等。
二、法国文学1.莫里哀莫里哀,法国剧作家,法国芭蕾舞喜剧创始人,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有《无病呻吟》《伪君子》《悭吝人》等。
2.伏尔泰伏尔泰,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年代》等。
3.卢梭让·雅克·卢梭,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去,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杰出的的代表之一。
代表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4.雨果维克多·雨果,19世纪前期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外国文学的名词解释外国文学指的是非中国的文学作品,包括各国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流派。
下面将对外国文学中一些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
1.文学:文学是指用语言文字艺术地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的创造性产物。
外国文学是指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剧本等各种文学形式。
2.小说:小说是一种虚构性的叙事文学作品,通过创造故事主线和人物形象来表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外国小说有很多经典作品,如《傲慢与偏见》、《杀死一只知更鸟》等。
3.诗歌:诗歌是一种通过韵律和声音的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作品。
外国诗歌有许多有名的作品,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歌德的《浮士德》等。
4.戏剧: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示故事和情节的文学形式。
外国戏剧有很多经典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伊比�a��s人�a的《房屋塞万提斯》等。
5.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描写和反映,批判社会不公和不平等。
外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品有荷尔斯泰的《红字》、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等。
6.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的自由表达,追求浪漫、激情和奇幻。
拜伦的诗歌和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外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
7.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传统意义的解构和破坏,追求创新和个性化。
卡夫卡的《变形记》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外国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
8.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权威和现实的怀疑和批判,追求多样性和相对性。
保罗·奥斯特的《纽约三部曲》和多纳·塔特的《城堡围城》是外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
9.意识流:意识流是一种文学写作技巧,通过模拟人类思维的流动和碎片化表达,呈现人物内心的变化和情绪的复杂。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至灯谜发声时》是外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品。
10.后现代小说:后现代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强调对传统小说结构的颠覆和对权威叙事的怀疑,以非线性和非逻辑的方式构建故事。
浅析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的讽刺魅力摘要:巧妙运用讽刺手法,是简·奥斯汀的一大特色,也是《傲慢与偏见》最大的艺术特色。
小说中对四对年轻人婚姻爱情的讽刺刻画,以及对情节的讽刺延伸,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无以伦比的讽刺的魅力。
反讽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在《傲慢与偏见》中频繁的运用,它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的同时也丰富了艺术表现力。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简·奥斯汀和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并就其中的反讽手法做了浅析。
关键词:幽默与讽刺反讽傲慢与偏见婚姻爱情简·奥斯汀于一七七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在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
她的父亲在那个教区担任教区长,在那里勤恳的履行自己牧师的职责。
在那个年代的英国,牧师这一职位是很受别人尊敬的,而且大概也要德高望重的人的推荐才可以当选。
[1]后来七十岁高龄的时候退休,携家眷一同搬到巴斯,在那里生活了四年,直至去世。
他不仅是个博学的学者,而且对各种文学体裁都有很高的欣赏能力和见解。
为什么开头要详细介绍一下这位老人呢?可以说,简·奥斯汀能有如此的文学成就是和他父亲有很大关联的。
简从幼年起就能领会文学风格的魅力,十分积极且主动的去锤炼自己的语言。
父亲死后,简随着母亲和姐姐暂时迁居到南安普顿,后来于一八零九年搬到了该郡风景优美的桥登村。
在此,她陆续的发表了自己的几篇作品。
这位天生丽质的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作品写的又快又好,但是自己却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迟迟不肯发表,必须经过她的反复阅读才会交给读者们。
简终身未嫁,有着规律的生活习惯和平静愉快的工作,似乎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她可以为我们写无数的作品,创造出更多的人物,获得更高的荣誉和地位。
但是自一八一六年初,一些不治之症的病症开始显露。
一八一七年初病情严重,但是她却是一直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去忍受着病痛。
她最后一次对人说话,是对照顾她的护士表示感谢。
当家人最后一次问她需要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是:“除了死亡,我什么也不需要了。
”[2]这一切的一切都证实着她的乐观和豁达。
但是,我最尊敬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她对写作的热爱,她只要还拿得动笔,就一定会不停的写作,拿不动沉重的羽毛笔,就改用轻巧的铅笔进行创作。
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她还写下了一些充满想象与活力的诗句。
一八一七年七月十八日,她在她姐姐的怀抱里去世了。
[1]白敏,论《傲慢与偏见》的魅力,2004,第22页。
[2]朱虹:《奥斯汀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5第3页。
简·奥斯汀的一生,简单却不平凡。
她之所以成为一个作家,完全是出于兴趣和爱好。
她不图名利,所以不同意在自己的任何一部作品上公开标注自己的名字。
她善于朗读,爱好美景。
在童年时代就爱上了吉尔平[1]的优美。
她曾广泛阅读过历史和文学的书籍,有很强的记忆力。
她创造人物的本领似乎是凭直觉来的,而且几乎是无限的。
她模仿自然,然而不论人们如何做出什么样的猜测,她却从来都不是根据真人描摹来的。
她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是《理智与情感》(1811),当时的书名是《埃莉诺与玛丽安》。
《傲慢与偏见》(1813)是她的第二部作品,原名是《最初的印象》。
这两部作品,加上她去世后出版的《诺桑觉寺》(1818),都写于十八世纪的九十年代,是她早期创作的。
而《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6)与《劝导》(1818)写于十九世纪,算是后期作品。
这六部作品,总共不过一百五十万字(中文)。
接下来我要对简·奥斯汀那独具特色的讽刺手法进行浅析,主要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很多人发现,在简的讽刺作品中,最尖锐最深刻的社会批评是同个人幸福的可能性巧妙结合在一起的。
例如,《诺桑觉寺》中的索普一家和蒂尔尼将军、《傲慢与偏见》中的柯林斯先生和德·包尔小姐。
《傲慢与偏见》[2]创作于一七九六年,起初命名为《最初的印象》,当时简只有21岁,当时遭到了出版商的拒绝。
此后,奥斯汀对这一作品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最终于一八一三年出版,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
作品中,奥斯汀把中产阶级的趋炎附势、炫耀社会地位以及各种偏见作为小说讽刺的对象,展现了一幕幕轻喜剧。
这些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但是正像上面说的那样,人物的性格全然没有复制现实人物的存在。
普利斯特里[3]说,奥斯汀不是浪漫作家,意思是说她的生活态度基本上是传统的。
她提倡均衡,所以对小说人物的心理动机、日常行为以及一切虚张声势做出判断。
讽刺人物的同时,对该人物的另一面则暗加赞扬。
我们可以看到,班内特太太急于将女儿嫁出去,所表现出的愚蠢、啰嗦,但是也不乏善良可爱;班内特先生虽然足够聪明,但是他却自私懒惰,对女儿的未来不加关心。
所以这么看来班内特太太是一个极端,班内特先生则是另一个极端。
我个人认为在奥斯汀的六部小说中,《傲慢与偏见》的故事情节最为出色,人物也最为丰富多彩,班内特一家人都无与伦比:班内特先生尖酸刻薄,私心藏而不露,讲究体面,有时也算和蔼可亲,我印象最深刻的他说的一段话大概也是[1]吉尔平(William Gilpin ,1724—1804)英国文人、作家,以配有优美风景插图的游记著称。
[2]简·奥斯汀著,王科一译:《傲慢与偏见》,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36页。
[3]J.B.普利斯特里(J.B.Priestley ,1894—1984):《奥斯汀的小世界:幽默与距离》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18页。
读者心目中的经典语段是:“那么,我的伊丽莎白,你可就要面临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了:从今天开始,你不得不在你的母亲和父亲之间做出选择,”班内特先生不动声色地说:“如果你拒绝柯林斯先生的话,你母亲就永远不想见你了;如果你接受他的话,我就永远不想见你了。
”至于他的妻子,十足是某一类型的母亲的典型人物,叽叽喳喳,没有主见,大惊小怪,同时也深切的希望自己的女儿嫁个好人家。
她的这一性格特点在文章开头就有深刻体现:“亲爱的班内特先生,”这一天班内特太太对丈夫说。
“内瑟菲尔德庄园终于租出去了!”班内特先生继续读着手里的书,仿佛没有听见妻子所说的话。
“你难道不想知道咱们的新邻居是谁么?”“既然你想告诉我,我听听也无妨。
”“听朗太太说,我们的新邻居是一个富有的年轻人,姓宾利。
他星期一就去看过内色菲尔德了,对那里很满意,立刻就把它租下来了。
当然,那确实是这一带,最好的庄园了,连房子带花园有那么大!”班内特太太兴奋地说。
“他成亲了还是单身汉?”“哦,是个单身汉,亲爱的。
他的年收入有四五千英镑呢。
我们的女儿真是好福气!”本书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聪明活泼,眼神迷人,是个有血有肉的主人公,简·奥斯汀也特别喜欢伊丽莎白这个人物。
小说问世时,她写信给自己的姐妹:“我必须承认,我认为伊丽莎白是一切小说中最讨人喜欢的一个人物。
对于那些不喜欢她的人,我是无论如何是无法容忍的。
”[1]简·奥斯汀是不是意识到伊丽莎白和自己很相似,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认为她的确是一幅惟妙惟肖的自画像。
但是说到反讽手法,在对伊丽莎白的刻画上,奥斯汀很少使用讽刺手法,大概就是因为本人太喜欢伊丽莎白的人物形象了吧。
正如昆德伦[2]所说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傲慢与偏见》都几乎无可挑剔:叙述语调幽默,讽刺语气随处可见。
“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凡是有钱的单身汉都想娶妻成家。
”这是《傲慢与偏见》的开篇语。
讽刺意味鲜明啊!这可以说是小说的主题,也奠定了这篇小说的感情基调。
可以说《傲慢与偏见》的主题是英国中产阶级男女的婚姻。
通过多四对年轻男女的婚姻介绍证明篇头语的这一真理。
主人公达西与伊丽莎白的解除偏见的浪漫爱情,宾利和简平淡却深刻的爱情故事,柯林斯和夏洛特各取所需的现实爱情以及威科姆和莉迪亚拜金主义和崇尚军官的不成熟的婚姻爱情。
文章的主线,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爱情故事是通过反讽构成的,他俩的故事一波三折,通过反讽来突出两人的坎坷爱情。
可以说两人初次相见就并不愉快,二人都持着否定的态度看对方也就是题目的一部分偏见。
但是通过反讽手法的运作之下,俩人感情逐渐改变,变为互相吸引、爱慕。
达西开始的傲慢使他对伊丽莎[1]《从莎士比亚到奥斯汀》,鲁宾斯坦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5页。
[2]安娜·昆德伦(Anna Quindlen ,1952—):《傲慢与偏见》和生活的奥妙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135页。
白很不屑:“我真的不想跳。
这样的舞会真让人感到难受。
你的姐妹在跟别人跳舞,剩下唯一有魅力的姑娘在跟你跳舞,而对于这个屋子里其他的女人,我都不感兴趣。
”“她还过得去,不过还没漂亮到足以吸引我的程度。
再说,我为什么要去邀请一位坐冷板凳的姑娘呢?”最近一直忙着写这篇论文,所以关于《傲慢与偏见》的有关评论我都会去看看,在一篇百度贴吧的帖子上有人评论达西:“说大概达西开始是不喜欢女人的,他不会和女生接触,如果他没有遇到伊丽莎白,大概他是永远不会结婚了的。
”说的也许夸张了点,但是从文中看,达西的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傲慢的并且没有礼貌的,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他英俊、财产丰厚。
而伊丽莎白的地位和家庭出身都不如达西,但是她却聪明活泼而且拒绝了达西的第一次求婚。
没有财产地位的穷姑娘拒绝了英俊多产的小伙子的求婚,这也许正是奥斯汀的作品的讽刺之处,对英国上层社会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的一种讽刺吧。
[1]而最终,发誓永远不会嫁给达西的伊丽莎白却放下了自己的偏见与达西终成眷属,这也是一种讽刺吧。
两人各自放下了傲慢和偏见,才得以走在一起。
而另一个不可缺少的婚姻家庭描写,我认为是对柯林斯夫妻的描写。
奥斯汀对柯林斯的讽刺总他出场就没有停止过,开始从他寄给班内特先生的信入手描写,信上说会对他们一家给予补偿,这可以算是一处铺垫,下文讽刺他所说的补偿就是娶他们家五位中的一位姑娘。
后来作者对他的到来做了极为细致的描写,从他的语言、举止、行动都做了深刻的讽刺,让人忍俊不禁。
他虚伪做作,装腔作势却又高傲自大,简单来说就是欺善怕恶。
而对于夏洛特的描写,开始奥斯汀也是极尽讽刺,“她并不知道,夏洛特这样做却有她自己的打算。
她这样做并不完全是为了帮助伊丽莎白,她的计划就是鼓励柯林斯先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
实际上她将局面控制的很好。
她暗想,如果她在郝特福德郡再待上一个星期,她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让他向自己求婚了。
”这是描写柯林斯夏洛特第一次相见时的一段话,可以看出来,此时的奥斯汀在不断的讽刺夏洛特。
[2]而不久,作者的讽刺基调就没有如此的明显了。
“我明白你的心思,你一定感到非常奇怪,柯林斯先生前几天还想跟你结婚来着,我怎么这么轻易就答应了他的求婚。
可是你只要站在我的立场上想一想,就会赞成我的选择了,我只要求能有一个舒适的家。
”开始我读到夏洛特的想嫁给柯林斯时,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太荒谬了,怎么可以抢好朋友的求婚者,说不好听的就是捡别人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