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药物组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症状转归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通常伴有心血管和代谢系统的多种并发症。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药物组合。
本文旨在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症状转归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背景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病,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分别属于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并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联合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已成为临床常规。
二、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0例,女性180例,年龄范围为60~80岁。
所有患者均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并在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详细的症状和体征检查,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用药情况。
三、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
与入院时相比,出院时心动频率明显减慢,心率不规则和早搏的频率明显降低。
患者的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明显改善,心脏杂音和肺部啰音减轻。
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四、讨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够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而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美托洛尔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具有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和血压的作用。
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血压控制和症状改善有良好的疗效。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药物并进行个体化治疗,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症状转归良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作用比较徐洪华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10(022)002
【摘要】目的比较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两者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08年1月到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硝苯地平控释片组(A组)50例,氨氯地平片组(B组)50例.采用24h动态血压检测,分别比较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氨氯地平片4周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种药物都能有效控制24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和夜间平均血压;不良反应都较轻微,不影响治疗过程.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与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性轻、中度高血压是有效、安全的.
【总页数】2页(P88-89)
【作者】徐洪华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柯城区人民医院药剂科,衢州,3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4
【相关文献】
1.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疗效比较 [J], 胡淑贤
2.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比较 [J], 孙莹
3.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疗效比较 [J], 陈峥
4.硝苯地平控释片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 [J], 陆宁;叶翠红
5.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J], 孙春旺;许美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药物组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两种药物组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将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40 mg+12.4 mg,每次一片,对反应不足的患者,剂量可增加至1次/d,每次两片,且此剂量为每日最大服用剂量,睡前服。
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 5 mg口服,2次/d,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口服,2次/d。
连续口服3 d后,根据血压情况增减剂量,观察期4周。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之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50例中显效2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50例中显效23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82%。
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组药物组合都能有效地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相当。
【关键词】高血压;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依那普利;硝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为了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两种药物组合对该病的疗效,我们将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I、Ⅱ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
年龄60~79岁,平均69岁,就诊前至少2周未用过降血压药,均按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指南的诊断标准确诊[1]。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观察组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40 mg+12.4 mg),每次一片,对反应不足的患者,剂量可增加至1次/d,每次两片,且此剂量为每日最大服用剂量,睡前服。
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 5 mg口服,2次/d,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口服,2次/d。
硝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目的对硝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服用硝苯地平治疗。
4w为1个疗程。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标签: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硝苯地平;特拉唑嗪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中以老年患者居多。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2/3患有高血压[1]。
长期的动脉持续高压将明显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甚至造成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降压药物,积极控制血压,减少不良反应,减少靶器官损害,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的关键[2]。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2例,其中男性患者为33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67.31±1.52)岁,病程为5~27年;女性患者为29例,年龄63~86岁,平均年龄(68.91±1.12)岁,病程6~24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ISH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
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将患者随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1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周内均未服用过任何降压药物。
拉西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安全性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高血压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非常重要。
拉西地平和替米沙坦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降低血压,通常可以单独使用来治疗高血压。
有研究表明联合使用两种药物能够产生更好的降压效果,且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拉西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1. 拉西地平和替米沙坦的药理作用和联合应用拉西地平和替米沙坦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拉西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降低心肌细胞的收缩性,从而扩张血管,减少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替米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效应,扩张血管,减少盐水潴留,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2. 拉西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拉西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显著。
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发现,联合应用拉西地平和替米沙坦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12周的治疗过程中,联合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了20mmHg和15mmHg,而单药治疗组分别只降低了15mmHg和10mmHg。
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且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除了RCT研究外,一些前瞻性队列研究也支持拉西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
这些研究发现,联合治疗组的降压效果稳定且持久,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2014 年 第 12 卷 第 7 期212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蔡 君(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谷阳中心卫生院 江苏 镇江 212143)【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
我们给观察组患者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进行治疗,给对照组患者使用福辛普利进行治疗。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压下降的幅度。
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
此药可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优选药物。
【关键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福辛普利;原发性高血压;对比【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14)07-0212-02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采取了初步的干预措施,但干预后患者在围术期仍存在用药过多、联合用药方案不合理、抗菌药物更换频繁的现象,与卫生部门的相关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对此,我们建议有关科室实行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监督管理,使此类药物的使用更趋于规范[4]。
总之,经过初步干预后我院在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为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案更为合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其住院费用,此干预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与比索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人群的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给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负担。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病情至关重要。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组合,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少心脏的前后负荷,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硝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
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活性,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临床研究表明,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
在降压效果上,该组合能够迅速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而且具有良好的持续降压效果,能够稳定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
在耐受性和安全性上,该药物组合的不良反应较少,对患者的耐受性较好,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轻度头晕等,严重不良反应较少,因此能够保证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比索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是另一种常用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组合,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心脏的搏动频率和收缩压,减少心脏排血量,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比索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的兴奋作用,减慢心率,降低心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从而减少心脏的搏动频率和排血量。
硝苯地平的作用机制前文已做介绍。
综合比较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与比索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上常用的药物组合之一,它们在降压效果、持续降压效果、耐受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两种药物组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严格控制剂量,以确保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更好地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病情提供帮助。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的药理特点值得关注。
缬沙坦是一种高选择性的AT1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从而扩张血管、减少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硝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通道的开放而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从而扩张冠脉和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和周围阻力,减轻心脏负担,同时也能降低血压。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双重效果,能够有效地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一项对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显示,该药物组合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缓解高血压所带来的症状和并发症。
另一项临床对照研究显示,与单药治疗相比,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的血压,且其治疗效果稳定可靠。
长期的临床观察还表明,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长期血压控制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在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值得信赖。
临床研究表明,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且在药物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面也表现出较高的可接受性。
该药物组合在降压的对心血管系统和其他脏器的影响较小,不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一种值得信赖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组合。
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评价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高血压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已被广泛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旨在对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盐酸贝那普利片简介盐酸贝那普利片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减轻心脏的负担,降低血压。
盐酸贝那普利片具有副作用小、耐受性好以及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
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简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具有速效、疗效持久、副作用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
3.1 降压效果显著一项研究报道了8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结果。
经过8周的治疗,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表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能够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的血压水平。
3.2 心血管保护作用显著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伴随着心血管疾病的高发风险,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心血管保护作用。
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具有较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一项研究发现,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得到有效控制。
这说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效果。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与比索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和比索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是常用的治疗方案,这两种组合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对这两种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进行探讨。
硝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断剂,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而厄贝沙坦则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的联合应用,可以使两种药物的作用相互增强,从而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率高达90%以上,且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该联合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等轻微不适,患者耐受性良好,能够保证长期服用的稳定性。
比索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β受体来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达到降压的效果。
比索洛尔联合硝苯地平的联合应用,可以使两种药物相互增效,有助于更好地控制高血压。
临床研究显示,比索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率也较高,约为85%以上。
该联合药物不仅能有效地降低血压,还能够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减轻心脏的负担。
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在降压的对心脏和血管也有保护作用,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为适用。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与比索洛尔联合硝苯地平,两种联合治疗方案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从临床分析来看,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在降压效果上略显优于比索洛尔联合硝苯地平,尤其是对于合并心脏病的患者,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表现出更好的心脏保护作用。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更好。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和比索洛尔联合硝苯地平,都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联合药物方案。
在具体选择治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进行综合考虑,选用最适合的方案。
两种药物组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两种药物组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将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40 mg+12.4 mg,每次一片,对反应不足的患者,剂量可增加至1次/d,每次两片,且此剂量为每日最大服用剂量,睡前服。
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 5 mg口服,2次/d,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口服,2次/d。
连续口服3 d后,根据血压情况增减剂量,观察期4周。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之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50例中显效2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50例中显效23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82%。
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组药物组合都能有效地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相当。
【关键词】高血压;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依那普利;硝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为了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两种药物组合对该病的疗效,我们将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I、Ⅱ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
年龄60~79岁,平均69岁,就诊前至少2周未用过降血压药,均按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指南的诊断标准确诊[1]。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观察组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40 mg+12.4 mg),每次一片,对反应不足的患者,剂量可增加至1次/d,每次两片,且此剂量为每日最大服用剂量,睡前服。
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 5 mg口服,2次/d,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口服,2次/d。
连续口服3 d后,根据血压情况增减剂量,观察期为4周。
1.3 观察指标受试者在进入试验前接受病史询问及一般体格检查。
随访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压、心率。
血压测量选择右上臂,每次随访测量2次坐位血压,取其平均值。
每次测量血压均在随访日上午8点至10点。
1.4 疗效评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lO mm 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l0~19 mm 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用配对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观察组50例中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50例中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降压幅度比较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幅度分别为13%和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幅度分别为12%和1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之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高血压病需要长期稳定的降压治疗,降压药物必须作用持久,效果稳定,不影响血脂和血糖代谢,对肝、肾功能无损害。
降压治疗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减少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和利尿剂氢氯噻嗪的固定复方制剂。
具有降压效果迅速、平稳、显著等良好的药动学效应[2]。
厄贝沙坦通过阻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最后一个环节的特异性作用使血压下降;氢氯噻嗪通过减少体内钠盐的容量负荷使血压下降,两者联合具有协同降压作用。
厄贝沙坦还可以减少和抵消氢氯噻嗪长期使用中的低血钾、激活肾素系统等不良反应,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代谢。
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是高血压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和猝死有明显关系。
因此,逆转LVH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目标之一。
依那普利作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除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动脉血压外,还改善了左心室的功能,使左心室肥厚部分退缩[3]。
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抑制钙通过细胞浆膜的钙通道进入周围动脉平滑肌细胞,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有效的扩张动脉血管,抑制血管痉挛,阻止管腔变狭窄,所以联合应用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比单独应用依那普利更能保护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一心脏,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了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两种药物组合进行了疗效比较。
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之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说明两组药物组合都能有效地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相当。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高血压杂志,2004,12(6):483-486.
[2]孙宁玲,荆珊,陈捷.厄贝沙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中国高血压病患者的达标率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618-621.
[3]李燕.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联用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6):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