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妆品过度包装有了“紧箍咒”
- 格式:pdf
- 大小:72.49 KB
- 文档页数:1
新标准出台,让包装“瘦身”作者:荀笙来源:《中国对外贸易》2022年第01期当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包装大国,但近年来随着电商物流迅猛发展,商品包装过度问题更显突出。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应抓紧推动完善国家层面的包装立法,建立有关包装的法律体系。
过度包装“四宗罪”包装过度是指超出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其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吴培冠指出,商品包装具有保护商品、美化产品、引导消费、提高商品附加值等作用。
然而,当前过度包装现象日趋严重,包装背离了其应有的功能。
有的商品故意增加包装层数,在内包装和外包装间增加中包装,外观漂亮,名不副实;有的商品包装体积过大,实际产品很小,喧宾夺主;还有的商品采用过厚的衬垫材料,保护功能过剩。
关于过度包装如何界定,中国消费者协会曾明确指出,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价格的30%,就可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
无论如何界定,过度包装广泛存在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曾对电商平台销售的饼干、化妆品、茶叶等商品进行包装计量监督抽查。
结果显示,抽查的50批次商品中,有12批次存在过度包装问题。
其中,茶叶和咖啡的包装不合格率为20%,而化妆品更是高达70%。
商品过度包装会产生诸多危害,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王维指出过度包装的“四宗罪”。
从能源利用率来看,导致损耗更多能源和原材料。
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回收和处理,产生的包装废弃物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据研究表明,中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40%。
在这些包装废弃物中,大部分是由过度包装产生的。
从经济效益来看,会使得消费者利益受损,使用包装而引发的成本最终都是由消费者承担。
同时,破坏市场秩序,制约绿色发展。
如果商品包装过度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某些企业的经营重心从商品质量转向包装,并依此吸引顾客、占领市场,这种手段会引起其他企业效仿,致使过度包装现象越发严重,陷入恶性循环。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地限制商品过度包装,保护商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正当权益,倡导合理消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商品,设计、制造、使用商品包装,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禁止生产、销售过度包装的商品,禁止设计、制造和使用过度包装。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全国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商品过度包装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发展和改革部门等有关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依据各自职责负责相关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倡导合理消费。
第六条国家鼓励商品包装减量化,降低包装成本,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可循环、可再生、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
第七条国家对过度包装问题突出的商品实施重点监管。
重点监管的商品目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制定并公布。
第二章限制过度包装的符合性要求第八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重点监管商品的具体包装要求,及时制修订相应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制过度包装要求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要求。
第九条商品包装的材质、结构和成本应当在满足正常包装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与内装商品的质量、规格、价值相适应。
第十条商品包装应当采用单一或便于分离且适合商品特性和品质的材质。
第十一条商品包装应当合理简化结构,不得采用繁琐形式或复杂结构。
商品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55%;除初始包装外,商品包装层数不得多于3层。
第十二条商品包装成本在控制直接成本的同时,应当一并考虑包装回收再利用和废弃物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及产生的相关成本。
除初始包装成本之外,商品包装成本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15%。
是否应该禁止商家过度包装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商家过度包装。
首先,商家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
过度包装会消耗大量的纸张、塑料等原材料,而且这些包装材料大部分都是一次性的,使用后就会被丢弃,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过度包装而产生的废弃物堆积如山,严重影响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其次,过度包装也会增加产品的成本,进而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
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往往会进行过度包装,这样不仅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而且,过度包装的产品往往价格昂贵,对于一些低收入群体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
最后,过度包装也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一些商家为了追求视觉效果,会使用大量的包装材料,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安全。
一些食品、药品等产品因为过度包装而导致了质量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健康隐患。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商家过度包装。
首先,商家过度包装是为了保护产品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一些易碎、易损的产品需要进行过度包装,以保护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受损坏,同时也能够提升产品的美观性,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过度包装也是商家为了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而做出的努力。
其次,过度包装也是商家为了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包装不仅仅是产品的外壳,更是产品的一部分,通过包装可以传达产品的品牌形象、文化内涵等信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一些奢侈品牌就是通过精美的包装来彰显产品的高端形象,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最后,禁止商家过度包装可能会影响产品的销售和竞争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产品的包装也是一种竞争手段,过度包装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提升产品的销售量。
如果禁止过度包装,可能会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商家过度包装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其对环境、消费者和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
因此,应该在保护产品完整性和美观性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包装材料的使用,减少过度包装的现象。
正如著名的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说,“节约是美德”,我们应该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生活方式,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化妆品过度包装的标准和要求
化妆品过度包装是指包装过程及包装材料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或浪费资源的情况。
针对化妆品过度包装,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其中包括以下方面:
1. 化妆品包装材料的限制:一些国家和地区规定了化妆品包装材料的使用限制,例如要求使用可降解或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
2. 化妆品包装容量的限制: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化妆品的包装容量进行了限制,旨在减少不必要的包装材料使用。
3. 包装标准的要求:化妆品包装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同时,尽量避免过度包装。
例如,化妆品包装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包装标准,必须清楚标示成分、使用说明、生产日期等信息。
4. 包装设计的要求:包装设计需要符合环保要求,尽量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选择可回收的材料,并且优化包装结构,减少包装空间和重量。
5. 提倡绿色包装:一些国家和地区鼓励企业使用绿色包装,包括使用可回收材料、降低包装重量和体积、采用环保印刷和色素等。
此外,还鼓励化妆品企业设计可重复使用、再生利用的包装。
总之,化妆品过度包装已引起广泛关注,各国和地区正逐步制
定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来减少过度包装带来的环境影响。
企业和消费者也应加强对包装的环保意识,选择遵守相关要求的化妆品产品,共同推动绿色包装的使用。
民生与计量:过度包装与定量包装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李军收集整理9.19,中秋节,祝福忙!小小的月饼,大大的包装,你,被过度包装了吗?过度包装过度包装指超出适度的包装功能需求,其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
国家对食品和化妆品包装的要求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层数不得多于3层,除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售价的20%。
包装空隙率及更多规定详见国家强制性标准GB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
过度包装的危害产品成本大幅上升,加重了消费者负担;包装垃圾急剧增加,加重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惊人。
同时,误导了消费观念,损害了消费者和社会利益。
治理商品过度包装的对策目前,饮料、酒、糕点、粮食、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是过度包装的重灾区,为做好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先后组织制定了国家标准GB19855-2021《月饼》、GB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以及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244-2021《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计量检验规则》。
倡导简约消费鼓励大家绿色消费、环保消费,倡导大家简约消费。
投诉向当地12365质监热线投诉。
广电计量友情提示包装无论多么精美,都是消费者买单。
包装越奢华,消费者额外付出越多。
定量包装定量包装是指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
最常见的定量包装商品有牛奶、饮料、速食品、米面、食用油等。
定量包装商品外包装标注信息定量商品外包装上应在显著位置正确、清晰地标注净含量,即去除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装物的实际重量。
同时,多件包装商品应当标注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和总件数,或者标注总净含量和总件数,配套商品应当标注各种不同种类商品净含量。
购买定量包装商品须瞧“C”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时,才能使用全国统一的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C”。
GB23350-2023《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和GB23350-2023中适用于月饼、粽子的条款已于2023年8月15日实施,适用于其他食品的部分也将于2023年9月1日实施。
那么什么是过度包装,企业又该如何判定产品是否属于过度包装呢,食品伙伴网对此进行了整理,供行业参考。
-什么是过度包装过度包装是指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混装要求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包装。
GB23350-2023的适用范围是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不适用于赠品或非卖品。
二过度包装的判定食品的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混装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不符合GB23350-2023的要求,则判其包装为过度包装。
我们举例介绍如何判定产品是否属于过度包装。
上图中的固体饮料包装内赠送1个水杯(图中圆柱形浅绿色部分),固体饮料从内到外的包装依次为复合包装袋(图中绿色部分)、小纸盒(图中橙色部分)、大纸盒(图中蓝色部分),复合包装袋、小纸盒、大纸盒均可完全包裹产品。
复合包装袋的包装上标示有“净含量:5克”,大纸盒上标示有“净含量:200克(5克义40)”。
大纸盒为标准长方体,测量得到其长、宽、高分别为300毫米、200毫米、100毫米。
一盒固体饮料包装所用的小纸盒、大纸盒成本之和为8元,一盒固体饮料产品的市场正常销售价格为50元。
1、包装层数的判定包装层数是完全包裹内装物的可物理拆分的包装的层数,而完全包裹指的是使包装物不致散出的包装方式。
标准对包装层数的要求是,粮食及其加工品不应超过三层,其他商品不应超过四层。
上述固体饮料包装中,直接接触内装物的复合包装袋为第一层,小纸盒和大纸盒分别是第二层和第三层,因此该固体饮料的包装层数为三层,符合“不超过四层”的要求。
上述固体饮料产品的包装层数符合要求。
2、包装成本的判定包装成本与产品销售价格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Y=,XIOOS式中,Y—本。
r售价悔比率,c—电二展利电.v那所G包装物应本的aw.单位为兀,/,——自瞌;Mja得、/等H的合乂精付偷恪或以。
拒绝过度包装,从我做起
本刊编辑部(绘)
【期刊名称】《福建市场监督管理》
【年(卷),期】2022()8
【摘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修订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于2022年8月15日正式实施。
根据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粽子、月饼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能超过三层,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
中秋节即将来临,你能拒绝月饼的过度包装,让其回归食品本身属性吗?
【总页数】1页(P51-51)
【作者】本刊编辑部(绘)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拒绝月饼过度包装
2.拒绝月饼过度包装
3.拒绝过度包装
4.为过度包装划红线拒绝为资源浪费买单
5.月饼新规重磅实施拒绝过度包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4 I FOOD INDUSTRY I大包装小“内涵” 过度包装何时休韩丹东 王晶 文件大礼盒,居然就放了3小罐黑芝麻糊。
把它们并排摆放好,体积不足礼盒的四分之一。
”近日,河南灵宝的姚先生买了一套无蔗糖黑芝麻糊礼盒,想着食用对身体有好处,就拿给了父母,没想到却被埋怨。
姚先生表示,礼盒外表看上去十分豪华,包装很有节日气氛,拿在手上也沉甸甸的。
可是打开一看却傻了眼:映入眼帘的是严丝合缝的厚重泡沫,拆掉泡沫,才露出里边3罐小小的黑芝麻糊。
“我本以为这么大的礼盒,黑芝麻糊量也应该不少,没想到却只有3小罐,每罐才150克。
”姚先生说,父母看了之后忍不住埋怨他,叫他以后别买这种华而不实的礼盒,“花钱多不说,分量还少”。
“商家用这么大的泡沫来增大礼盒的体积,这难道不是一种过度包装吗?浪费了这么多包装材料只为好看,实在是可气。
”姚先生对此感到不满。
姚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新春佳节,不少商家推出了精美礼盒,但一些礼盒明显存在过度包装之嫌,不仅华而不实,而且让一些消费者每逢节假日,过于精美的礼盒大量涌现,层层包装,这种过度包装现象并不可取。
质疑自己是在“为包装买单”。
受访专家表示,每逢节假日,过于精美的礼盒大量涌现,层层包装,这种过度包装现象并不可取。
一方面增加生产、运输成本,容易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改善现状,需相关部门、商家、消费者多方共同努力。
礼盒“华而不实”几天前,浙江的李女士收到朋友上门做客带来的精美果篮。
李女士满怀期待拆开包装后,收获的却是失望:“外面包装得这么精美,严严实实的,谁能想到里面是一堆泡沫纸?”“果篮看上去挺大的,有芒果、山竹、百香果、车厘子等各式各样的水果。
”李女士回忆说,送走客人之后,她拆开了果篮,发现果篮只有表面一层是水果,篮子里都是包裹纸,还浸了水,硬生生把一个大篮子撑得很“一礼盒包装完全是为了迎合一些消费者的喜好所设计,用一些看上去大气的包装让消费者感觉物有所值。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及第1号修改单问答一、该标准适用于哪些产品,不适用于哪些产品?(一)适用本标准的产品。
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所有食品(含散装食品)和化妆品的销售包装适用于本标准。
(二)不适用本标准的产品。
出口至国外的食品和化妆品不适用于本标准,运输包装不适用于本标准,出厂时价格为零且标识“赠品或非卖品”字样的产品不适用于本标准。
二、标准中不同商品类别的k值不同,如何判定食品或化妆品所属的商品类别?国内生产的食品或化妆品按销售包装标注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名称、执行标准、配料表等信息综合判定所属商品类别。
进口商品按中文标签标注的产品名称、配料表等信息综合判定所属商品类别。
三、茶叶销售者在销售环节进行的包装是否属于销售包装?若其销售包装上未标注净含量,如何确定净含量?销售者在销售环节对散装食品或者化妆品进行的包装属于销售包装,但快递包装等运输包装除外。
若散装茶叶的销售包装上未标注净含量,可以采用称重方式确定。
四、茶叶与茶具包装在一起是否属于综合商品?包装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品,或者包装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妆品为综合商品,但是包装内的食品与非食品类产品,或者化妆品与非化妆品类产品不能组合成综合商品。
例如,包装内的粽子、绿豆糕等组合成的商品属于综合商品,但包装内的茶叶和茶具组合成的商品不属于综合商品。
五、最小包装上未标注净含量,但在最外层包装上标注了单块月饼净含量及数量,是否满足单件的定义?标准第3.6条关于单件的定义中,单件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要独立包装,另一个是净含量要标注明确。
这里的“独立包装”指销售包装或销售包装内的最小包装单元,也就是对于多层包装的,其最里层包装为最小包装单元;对于单层包装,其销售包装即为最小包装单元。
“净含量标注明确”中的净含量既可以标注在最小包装单元上,也可以标注在最外层销售包装上(净含量×数量),例如单块月饼包装上未标注净含量信息,但在销售包装上标注了月饼数量及单块月饼净含量,也满足单件的定义,属于净含量标注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