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环境保护系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0.05.07•【字号】鄂环办[2010]70号•【施行日期】2010.05.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鄂环办[2010]70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为进一步做好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工作,满足政府决策及公众环境知情权益的要求,及时有效地提供环境质量状况信息,推进全省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工作的开展,我厅制定了《湖北省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实施办法(试行)》。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好的建议,及时报告我厅。
二〇一〇年五月七日湖北省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实施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工作,及时有效地提供环境质量状况信息,满足政府决策及公众环境知情权益的要求,推进全省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工作的开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湖北省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湖北省环境保护厅负责全省环境质量预警预报管理工作;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预警预报管理工作。
第四条环境质量预警预报的范围主要包括:(一)受不利气象、水文等条件影响可能引起的水环境质量异常变化,如三峡库区、丹江库区、清江库区、汉江干流及支流、长江支流以及其他湖泊、水库可能发生的“水华”现象。
(二)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可能引起的环境空气质量异常变化,如浮尘、灰霾以及其它极端天气可能引起的环境空气污染。
(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异常变化。
(四)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引起的环境质量异常变化。
第五条环境质量预警预报的启动条件:(一)“水华”预警预报的启动条件:在“水华”易发时期(汉江干流及支流、长江支流在每年的1-4月,三峡库区及其支流、丹江库区、清江库区以及其它湖泊、水库在每年的2-10月),不同水域根据各自警示值启动预警预报。
生态环境保护年度目标考核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话题。
为了推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年度目标考核应运而生。
生态环境保护年度目标考核是一种对各级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工作成效的量化评估机制。
其目的在于明确责任、监督进展、促进改进,以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切实有效地开展。
首先,明确考核的目标至关重要。
这些目标通常涵盖了多个方面,比如空气质量的改善、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壤污染的防治、森林覆盖率的增加、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等等。
考核目标的设定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需求,确保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切实可行。
在空气质量方面,考核指标可能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控制,优良天数的比例等。
例如,如果一个地区的工业较为发达,那么对于工业废气排放的控制就成为重点考核内容。
通过要求企业安装和运行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废气达标排放,从而实现空气质量的逐步改善。
水资源的保护也是考核的重要一环。
这包括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监测,用水总量的控制,以及污水处理率和再生水利用率的提高等。
对于一些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更要注重节水措施的推广和落实,考核用水效率的提升情况。
土壤污染的防治同样不容忽视。
考核指标可能涉及到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的安全利用率,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布设和数据准确性等。
通过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严格管控工业企业的土壤污染排放,逐步修复受污染的土壤,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覆盖率的增加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之一。
考核会关注新造林面积、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情况等。
鼓励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强对森林的防火、防虫等保护工作,以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碳汇能力。
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也是考核的关键内容。
这包括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保护状况、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生态廊道的构建等。
通过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为各类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发展。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10.12•【字号】鄂环办〔2024〕18号•【施行日期】2024.10.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鄂环办〔2024〕18号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生态环境局,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湖北碳市场核查工作,提高企业碳排放核查数据质量,我厅组织制定了《湖北省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规范(试行)》,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2024年10月12日湖北省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规范(试行)1 目的和范围为进一步提高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质量,规范湖北碳市场核查全流程工作,保证碳排放核查工作符合区域碳市场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受委托的核查机构开展对纳入湖北省碳市场的企业开展的碳排放报告及相关数据的核查及复查,非工业企业的碳排放报告及相关数据的核查及复查可参考本规范执行。
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企业的碳排放报告及相关数据的核查及复查参考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75号)《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环办气候函〔2021〕130号)《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环办气候函〔2022〕485号)和生态环境部指定的其他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430号)《湖北省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管理办法》(鄂环发〔2022〕12号)GB/T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SO 14064-3,温室气体第三部分温室气体声明审定与核查的规范及指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全省开发区规划环评完成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1.09.20•【字号】鄂环办[2011]240号•【施行日期】2011.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全省开发区规划环评完成情况的通报(鄂环办[2011]240号)各市、州、直管市环保局: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颁布实施以来,在各地环保部门的推动下,我省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截至到2011年8月,8家国家级开发区中有2家完成规划环评,123家省级开发区中有70家完成规划环评(名单见附表)。
通过规划环评,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调整能源结构、节约利用土地、建设生态廊道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建议,促进了园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规划环评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规划环评工作进展不平衡。
部分地市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财政资金不落实、规划控详规编制进度慢等原因,园区规划环评工作滞后。
二是开发区或工业园总体规划修编调整后未重新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导致一些具体项目的环评审批受到制约。
三是部分规划环境报告书编制质量差,存在环境现状评价不符合实际,区域环境敏感问题阐述不清,优化调整建议不可行等问题。
四是对尚未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区,未按《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鄂政办发〔2005〕126号)要求暂停审批入园项目环评文件。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省园区发展,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各地市环保部门要主动向地方政府汇报,积极进行协调督促解决,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编制进度,务必在2011年内完成本辖区内省级园区规划环评工作,保证应入区项目环评及审批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附表。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表扬全省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4.05.04•【字号】鄂环办[2014]119号•【施行日期】2014.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表扬全省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知(鄂环办[2014]119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2013年,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和广大环保宣教工作者,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以生态文明宣传为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组织环保宣传活动,广泛开展绿色创建,不断推进全民环保行动,为推进全省环保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倡导和弘扬生态文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按照《湖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鄂环办[2012]332号)要求,省环保厅组织对各地环保宣教工作目标绩效进行了考核,结合考核的情况,经研究,决定对十堰市环保局等13个先进单位和鲍伟等44名先进个人予以表扬。
希望受到表扬的单位和同志,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希望各级环保部门和环保宣教工作者以先进为榜样,努力工作,不断进取,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事业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1.湖北省环保系统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名单2.湖北省环保系统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名单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2014年5月4日附件一:湖北省环保系统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名单先进单位(13个)武汉市环保局十堰市环保局黄石州环保局黄冈市环保局荆州市环保局咸宁市环保局潜江市环保局宜昌市环保局荆门市环保局随州市环保局恩施州环保局襄阳市环保局仙桃市环保局附件二:湖北省环保系统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名单先进个人(44名)鄢祖海武汉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王彬彬武汉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李佳武汉市汉阳区环保局刘志红武汉市新洲区环保局宣传教育中心梁新云黄石市环保局宣教信息中心陈怡黄石市环保局宣教信息中心余圣能大冶市环保局宣教中心丁强铁山区环保局鲍伟十堰市环保局陈霞十堰市环境宣教信息中心吴虎十堰市环保局张湾分局叶相成十堰市环境宣教信息中心李丹襄阳市环保局张莎襄州区环保局罗继涛宜昌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王淼猇亭区环保局周华秭归县环保局闵波荆州市环境信息宣教中心宋草根荆州市环境监察支队荆沙大队李道文监利县环保局廖祖清公安县环保局陈艳霞荆门市环保局陈明荆门市环境监测站张云赟荆门市环境监测站童丽芳鄂州市环保局肖雪娇孝感市环保局吴芳黄冈市环保局程冲红安县环保局詹钧名蕲春县环保局宣教中心李益武穴市环保局毕金山赤壁市环保局商蓉咸安区环保局张廷洲咸宁市环保局阮洪铸随州市环保局饶永才随州市环保局曾都分局王章程广水市环保局朱熙锋恩施州环保局于苗恩施州环保局肖华仙桃市环保局胡媛仙桃市环境监察支队田友福潜江市环保局章泽安潜江市环保局一分局林支配潜江市环保局二分局谷正乐神农架林区环保局。
湖北省环保局关于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06.05.08•【字号】鄂环发[2006]16号•【施行日期】2006.05.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环保局关于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鄂环发[2006]16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的要求,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并原则通过的《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主要目标和措施》要求“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制,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把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为规范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环发[2005]151号),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正式纳入了全国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并于2006年2月17日召开了全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会议,对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必须担负起法律和国家赋予的职责,把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作为促进污染源达标排放、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为了落实国家关于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文件精神,推进我省清洁生产工作,2006年1月11日我局会同省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我省第一批应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鄂环发[2006]2号)。
2月9日,我局转发了国家环保总局《关于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鄂环发[2006]7号),就落实《规定》作了工作安排,提出了相应要求。
根据上述文件精神和国家环保总局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统一部署,现就做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对名单内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指导、帮助和督促。
各地应加强对本地名单内应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的宣贯工作,讲清清洁生产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意识和主动性,明确目标,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审核工作。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4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编制工作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3.10.31•【字号】鄂环办[2013]267号•【施行日期】2013.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4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编制工作等有关事项的通知(鄂环办[2013]267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为及早筹划全省2014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科学编制全省2014年减排工作计划,确保完成“十二五”和2014年减排目标任务,现就开展制定2014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科学谋划2014年减排目标请各地高度重视,科学测算,根据本辖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总体目标任务,以及“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按照“时间跟上进度”的总体要求,合理谋划本地区2014年度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
二、积极组织2014年减排重点项目各地环保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结合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区域污染防治规划、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规划、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计划等规划项目,利用重点行业新标准规范倒逼治污设施改造升级,落实一批重点减排项目,进一步扩展减排空间。
特别是要在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水泥行业脱硝、工业污染深度治理、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黄标车淘汰等领域挖掘减排潜力,支撑年度减排任务完成。
三、编制2014年污染减排计划请各地按照以上要求,组建工作专班,尽早启动2014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编制工作,提出本地区2014年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建议、年度计划减排项目和推进措施。
我厅将于2014年一季度组织对各地2014年减排工作计划进行技术审查,各地2014年减排工作计划须经省环保厅审查通过后方可报当地政府印发。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环保厅“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3.09.26•【字号】鄂环办[2013]240号•【施行日期】2013.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环保厅“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通知(鄂环办[2013]240号)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湖北省环保厅“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已经厅党组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2013年9月26日湖北省环保厅“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切实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推进我厅“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以下简称“三重一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三重一大”决策坚持以下原则:(一)民主集中制原则;(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原则;(三)集体研究决定原则;(四)广泛征求意见原则。
第二章决策形式及事项范围第三条“三重一大”决策以厅党组会议和厅长办公会议两种形式进行。
第四条“重大事项决策”主要包括以下事项:(一)厅党组会议决策的事项:1.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省委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2.厅系统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事项以及国家安全、机要保密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方面重大事项;3.以厅党组名义向省委呈报的重要请示、报告;4.厅党组成员及厅级干部的分工确定与调整,厅系统公务员考录工作人员招聘和人才引进及其试用期满转正和任职;5.厅全局性的重大工作部署、重大发展规划;6.审定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目标完成情况;7.厅机关和厅属单位内部常设机构的设置与变更,厅系统人员编制增减与调整;8.厅系统管理制度的审定、修改和废止;9.厅系统干部出国(境)公务活动计划;10.省环境保护政府奖候选获奖集体和个人建议、全省环保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审定及向外单位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候选对象;11.管理权限范围内的厅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12.推荐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享受有关津贴人选;13.处理厅系统干部违法违纪案件;14.其他需要厅党组会议集体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
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正文:---------------------------------------------------------------------------------------------------------------------------------------------------- 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鄂环发[2008]43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是推进污染减排,促进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的重要手段。
《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经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应当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应当定期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原国家环保总局印发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试行)》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细则(试行)》,明确规定了通过清洁生产核算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办法,省政府与各地政府签定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书中也明确规定了“十一五”期间各地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任务。
同时,《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推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的要求,把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为规范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环发[2005]151号),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正式纳入了全国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今年7月1日,环保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60号),进一步明确了环保部门开展重点企业清洁审核的工作职责、程序、方法等要求。
为认真落实环发[2008]60号文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全省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十一五”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任务,促进全省污染减排,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制定、公布本地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督促重点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是各级环保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自然资源部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自然资源空间规划函[2020]234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目的】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于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概念定义】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陆地和海洋生态空间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
包括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防护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海岸侵蚀及沙源流失等生态极脆弱区域,以及其他经评估目前虽然不能确定但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
第三条【功能定位】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是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途越的红线,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力保障。
第四条【职责分工】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理政策,建立健全标准和监管体系,指导各省(区、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协调机制,统一开展用途管制、监测评估、监督执法、考核评价等工作。
第二章划定第五条【划定要求】各省(区、市)根据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在科学评估基础上,识别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区域,以及其他经评估目前虽然不能确定但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做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应协调好与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以及已有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活动的矛盾冲突,确保三条控制线不交叉不重叠。
为保持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位于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区域内零星的耕地、园地,人工商品林、人工草地、改良草地,交通、通信、能源管道、输电等线性基础设施,风电、光伏、海洋能等设施,以及军事、文物古迹、宗教、殡葬等特殊用地,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湖北省环境保护系统
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环保工作力度,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确保湖北省环境保护系统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环保工作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环保目标考核的对象为各市、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环保局。
第三条环保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原则
(一)突出重点,确保全省“十一五”环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分类指导,实事求是,促使环保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和水平;
(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查可考。
第二章目标的制定与调整
第四条目标制订的依据
(一)《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二)《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三)湖北省与国家环保总局签订的“十一五”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
(四)省委、省政府及国家环保总局部署的其他工作。
第五条目标制订的原则
(一)突出重点。
制定的目标要与全省的总目标相衔接,保证全面工作的完成,又要突出重点和特点。
(二)科学可行。
将长远目标和年度考核目标相结合,“十一五”期间目标内容框架保持基本不变,每年对考核指标内容进行动态调整,使之科学合理、有针对性。
第六条指标体系
(一)环境监管。
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情况、危险废物处置、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费征收情况等指标。
(二)污染控制。
主要是污染物削减、工业企业排放稳定达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限期治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排污许可证发放、清洁生产等指标。
(三)监督执法。
主要包括群众环境投诉处理、环境违法行为查处、环境污染纠纷与事故处理、环保设施运转以及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等指标。
(四)宣传教育。
主要包括环保宣教活动、绿色创建和新闻媒体报道等指标。
(五)政务管理。
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政务信息报送以及环境信息化建设等指标。
(六)行风队伍建设。
主要包括人员编制、党风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指标。
(七)能力规划建设。
主要包括环境信息发布、环保规划执行情况以及环境科研和技术示范等指标。
(八)其他(加分)项。
主要包括生态系列创建等具有开拓创新内容的指标和奖励分项。
指标体系类别一经确定基本保持不变,由于不确定因素可对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调整。
第三章目标的实施与考评
第七条目标管理工作分工与职责
(一)湖北省环保局负责全省环保系统目标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主要职责是负责目标管理的制定、审核、实施、监控、年终考评和奖惩等工作。
设立省环保局目标责任制考评领导小组。
由局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各处室和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和日常检查、年终考评工作。
局办公室具体负责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日常管理和督查;各处室承担相关目标的管理工作。
(二)各市、州环保局应将目标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实施承担目标任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机构和人员,及时研究解决目标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条省环保局将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进行年度目标实施情况的检查与
考评。
第九条检查与考评的内容
(一)省环保局下达的各项目标完成情况;
(二)目标管理工作执行情况:目标责任分解落实情况,建立监督管理制度情况,按要求报送材料情况及目标管理资料齐备、规范情况;
(三)目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十条检查考评
(一)日常检查。
省环保局将对年度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抽查。
各市、州环保局要加强日常检查,随时掌握目标执行情况。
(二)年终考评。
每年年底前,各市、州环保局要按要求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写出自查报告,并附目标考核自查表及相关证明材料报省环保局办公室(自查报告和自查表各三份,相关证明材料一份)。
次年2月底前,由省环保局组织检查组对各市、州环保目标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具体检查形式视情况确定。
检查结束后,由检查小组根据检查情况和征求相关处室的意见后将量化考核结果送局办公室核对汇总,报局务会审定。
(三)年终不按时向省环保局报送目标执行情况的,考评时扣10分。
第十一条目标考评记分办法
(一)评分类别:分为得分项、加分项和奖励分项,共计120分,其中得分项,基本分值1 0 0分;加分项,分值1 0分;奖励分项,分值10分。
(二)奖励分项
凡获得国家各部委及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凭荣誉证书或正式文件)综合性工作奖励加计5分,单项工作奖励加计3分;有关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有明确批示表扬的加计1分。
凡获得省局及其他省直部门表彰的综合性工作奖励加计3分;单项工作奖励加计1分;
凡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的综合性工作奖励加计3分,单项工作奖励加计2分。
(三)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当地环保局综合考核不达标的,或者领导班子成员中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
第四章奖惩兑现
第十二条奖励的评定
依据考核结果,由省环保局目标责任制考评领导小组分市、州进行排序。
设综合奖6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第十三条奖惩方式
(一)目标管理考评结果作为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局长业绩评定以及对干部评先评优的参考依据。
(二)省环保局对获奖的环保局给予表彰,对获奖的环保局领导班子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其中,一等奖奖金二万元,:二等奖奖金一万元,三等奖奖金六千元;对获奖的环保局在专项资金和项目安排上给予适当政策倾斜;获奖环保局可对本单位职工进行奖励,奖励方式各地自定。
(三)考评结束后由省环保局向全省环保系统和所在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的党委、政府函告考评情况。
第十四条对在考核中弄虚作假的,或者因行政不作为而导致发生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一经查实取消考评资格,并在全省环保系统通报批评。
第五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湖北省环保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各市、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环保局对辖区内县(市)区环保局的目标考核可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