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技术问答
- 格式:ppt
- 大小:3.92 MB
- 文档页数:39
全省施工图审查结构专业疑难问题及答复一.地基基础1.1 .因基础持力层较好,裙房部分(独立基础)不设臵地下室底板,该怎么处理1.1 答:满足防水要求。
1.2. 载体桩适用于建筑物的何种结构型式,房屋高度?1.2 答:参见武汉市夯扩桩设计施工技术规定。
WBJ8-971.3. 试桩标准不明确,甲方与设计院一般皆定为3根(不管桩径等之差异)1.3 答:参见建筑地基及桩基检测技术规定 DB42-269-20031.4. 房高≥75m采用预应力管桩者,是否需见论证文件后方能出审图合格报告。
1.4 答:是。
1.5. JGJ94-2008中桩顶箍筋加密区不分大桩小桩均用5d控制不合理,应该有所区分。
1.5 答:按规范执行。
1.6. 挤土桩中的饱和粘性土,宜有明确界定(饱和度控制在多少?饱和性粘土层在桩身土层中占多少比例时应按饱和粘性土控制桩间距)。
1.6 答:规范未查到,建议Sr>95%。
平均层厚>3m考虑。
1.7. 联合基础的顶板面配筋最小配筋按0.15%,或是0.2%?1.7 答:按0.15% 。
1.8. 异形承台,即承台平面非规范的标准平面,一般不能按规范公式进行配筋计算,设计院一般采用有限元法进行计算,应明确规定。
1.8 答:按柱边延长线的截面计算弯矩,剪力。
1.9. 规范GB50011-2010第6.1.14-2条中,其要求为‚宜‛,考虑到外围回填土的侧限作用,是否一定要执行。
1.9 答:一般设计顶板与周边墙相连(车道除外)。
1.10. 摩擦起主要作用的嵌岩桩,如何界定其端承型桩或摩擦型桩。
1.10答:按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荷载的传递特征,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两大类。
其中摩擦型桩又分别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端承型桩又分为端承型和端承摩擦桩.摩擦桩:桩顶荷载全部或绝大部分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如长径比大于100的超长桩。
端承摩擦桩:桩端阻力分担荷载的比例较大,但不大于30%的桩。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大家能够下载学习!此行文字能够删除。
【精选结构设计知识】审察机构结构专业施工图技术沟通问答审察机构结构专业施工图技术沟通问答地下室外墙防水卷材的保护层做法有两种:50厚挤塑板或砌120厚砖墙。
结构设计能否需要参加选择?答:考虑对主体结构地下室侧限的影响,需采纳抗压强度较高的挤塑板。
各设计院对高规条的理解有不一样,有的只在基层轴压比超出规定值的墙肢按规范规定设置拘束边沿构件,能否能够?答:个别墙肢轴压比超限值,宜调整截面尺寸,部分墙肢轴压比超限值时,宜按规范设置拘束边沿构件。
3.对于《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问题1)强迫性条则条有关钢梁钢柱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的规定,在《建筑幕墙》GB/T21086-2007中有较大的放宽,怎样审察?2)强迫性条则条、条规定:横梁与立柱、立柱与角码应采纳螺栓或螺钉连结。
但在实质工程中,有的部分采纳焊接、甚至已建成的工程采纳全焊接,怎样审察?3)有的石材幕墙用于7度地域高度超100米的建筑,高出本规范合用范围,审察怎样掌握?答:(1)能够按《建筑幕墙》GB/T21086-2007履行;2)按规范履行,不宜所有采纳焊接。
3)高出规范合用范围的,宜进行专项论证。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P47的31项次理解:超出45米的高层建筑,风荷载体型系数应取?答:按《高规》附录B履行;有风洞试验报告的工程按风洞试验参数和规范包络设计。
近几年浮现出一些新的结构计算软件如STRAT等,在实质应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审察时怎样掌握?答:宜采纳其余软件进行校核。
6.地基规范对静载试桩中的桩间距要求(不该小于4d和2米),多半工程难以知足,怎样掌握?答:宜履行现行规范。
抗浮设计审察应着重哪些方面?答:应依据岩土工程勘探查报告,并考虑地形、地貌特色、自备井封闭等要素,判断设计抗浮水位选用的合理性。
除此以外,还需考虑以下特别状况:1、坡地建筑当地下水埋置较深时,需考虑雨季连续降雨地面水滞留对地下室的不利影响。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答指导(结构专业)2021年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答指导(结构专业)第一章荷载1.1对于工业建筑:(1)楼面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准永久值系数如何取值?(2)重力荷载代表值的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如何取值?答:(1)按《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第4.2.7条执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D中未列出的工业建筑,可以按工业建筑生产的产品比照示例进行取值;如未明确生产产品的工业建筑,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2)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活荷载组合值系数:按实际情况计算的楼面活荷载,其组合值系数为1.0;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荷载,当活荷载不大于10kN/㎡时可取不小于0.7,活荷载大于10kN/㎡时可取不小于0.8。
1.2轻型门刚结构风荷载作用目前是否需要执行《屋盖结构风荷载标准》(JGJ/T481-2019)相关条文?答:轻型门刚结构风荷载作用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执行。
1.3太仓地区的基本风压(50年重现期)是否需按0.5kN/㎡取值?答:太仓港区等邻近上海市区域及按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位于0.50kN/㎡等值线附近区域应取0.50kN/㎡;太仓其余区域可按不小于0.45kN/㎡取值。
1.4部分设备机房根据设备专业提资其设备荷载较小,其活荷载标准值是否必须按GB50009-2012表5.1.1条取7.0kN/㎡?答:《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中有明确规定的,应按规范条文执行,通风机房、电梯机房活载应按表4.2.2条取值为8kN/㎡;没有明确规定的,可按实际设备荷载进行计算。
1.5幼儿园走廊、门厅的活载应取2.0kN/㎡还是3.5kN/㎡?答:一般情况下按《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表4.2.2第10项执行,人流密集时按表5.1.1第11.3项执行。
建筑结构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20问说明:文中《荷载》、《高规》、《抗震》、《基础》、《桩基》分别指国家现行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一、关于荷载取值1问:《荷载》(5.5.1)条文解释中,关于地下室顶板、高低跨结构低跨屋面等部位需要运输堆放大量建筑材料与施工机具,施工活荷载一般不小于4.0kN/m2,此条是否按强条处理?答:不按强条,施工中可采取临时加强措施处理,且可以根据情况扣除尚未施工的建筑地面做法与隔墙荷载的自重。
2问:《荷载》(5.1.1)条,学校建筑中楼面活荷载标准值类别不足,仅列出笼统列出教室为2.5kN/m2,其它如电化教室、微机教室、舞蹈教室、体育活动教室等类别该如何取值?答:5.1.1条文说明将民用建筑的标准值分为七个档次,“对于表5.1.1未列出的项目可对照上述类别和档次选用”。
因此可以分别取值为2.5kN/m2、 3.0kN/m2、4.0kN/m2、4.0kN/m2。
二、规范条文尺度的把握3问:规范条文中的“宜执行”(有些是大标题为“应执行”、小标题为“宜执行”),审图时如何把握?有些设计人员认为“宜”就可以不执行,合适吗?答:“宜执行”理解为有条件时应执行;没有条件或条件受限时,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可以不执行;实际条件优于条文规定时可以不执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时应按“应执行”处理。
4问:《高规》10.2.1条文说明中,“对仅有个别构件进行转换的结构”仅按转换结构进行构件设计,即不定义为复杂高层,“少量”如何掌握尺度?答:不落地剪力墙的截面面积不大于总面积的10%(X、Y两个方向均满足),且不加大扭转不规则。
5问:体型收进仅顶部两层,算复杂高层吗?层数占多少比例才算?答:顶部收进以后的小塔楼的结构宽度为b、高度为h,当h/b>1时,按复杂高层设计。
6问:《抗震》(3.4.1)条文说明,(表1)结构特别不规则举例中,扭转偏大的“较多楼层”如何掌握?答:“较多楼层”指裙房以上总层数20%的楼层及三层。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讨论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讨论1、什么样的结构专业施工图才算完整?答:一套完整的结构专业施工图除满足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外,还要满足以下条件:(1) 是指导施工的设计文件,施工单位和监理能按照图纸准确地实现工程师的设计意图。
(2) 让审查工程师能明白无误的了解与结构设计相关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在设计总说明中注明风荷载和雪荷载的取值、场地土的类别、抗震设防烈度等。
(3) 让业主明白该楼房在使用期间的注意事项:如在设计总说明中注明“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楼面允许的装修荷载”等。
2、现阶段结构专业在施工图审查中的把握尺度是什么?答: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的目的就是保证房屋结构在设计寿命内的安全性,对结构的经济性一般没有要求。
例如: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本应是四级而设计人为提高到三级,这是允许的。
但是反过来,如果抗震等级本应是三级的框架而设计定为四级则是违反了强条。
3、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答:结构设计总说明是整套施工图的纲领性文件,该部分违反强条的概率占总数的70~80%,所以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常易出现的问题是漏写或错写了以下内容:(1) 设计使用年限(一般是50年)GB50068-2001: 1.0.5(强条)(2)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般是二级)GB50068-2001:1.0.8(强条)(3) 基础设计等级(甲、乙、丙级)GB50007-2002: 3.0.1桩基安全等级(一、二、三级)〔一般≥20层为一级〕JGJ94-94 :3.3.3(4) 肇庆市的设防烈度为6度。
GB50011-2001: 1.0.2、1.0.4(强条)医院,学校提高一级。
(5)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一般为丙类一般商住楼)GB50011-2001: 3.1.1(强条)(6) 建筑的场地类别(Ⅰ、Ⅱ、Ⅲ、Ⅳ类)―――根据地质资料确定GB50011-2001: 4.1.6(强条)(7) 楼、屋面设计荷载―――根据建施工图具体使用功能确定GB50009-2001:4.1.1 4.3.1(强条)①应注意二次装修荷载。
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答一荷载1.1厂房车间楼面荷载。
施工图一般没有工艺流程图,建筑图上也没有用途说明,结构计算选用2.0~2.5KN/m2。
设计取值很难界定,如何解决?答:厂房类型较多,楼面荷载差异较大,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慎重考虑,建筑图上没有用途说明,属设计文件深度不足。
结构设计说明中应写明设计取用的荷载和根据,审查时,荷载取值以计算书为准(该使用荷载应得到业主认可)。
1.2 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结构)篇中,表2.1.2.5“楼面活荷补充”,是否应视作强制性条文严格执行?答:强制性条文应以2002年8月30日建标[2002]219号文和2004年8月23日建设部令134号明确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为依据,不能随意扩大范围。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结构)在其前言中,对如何使用该书有很明确的说明。
“楼面活荷补充”属荷载规范的细化,应予贯彻执行。
施工图审查按“建议”提出,不作为强制件条文要求。
1.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第4.1.1条楼梯荷载取值中,消防疏散楼梯如何理解和确定?答:《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006年版)表4.1.1第11项消防疏散楼梯是指当人流可能密集时的楼梯,一般是指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中使用的楼梯。
其荷载取值一般不小于3.5KN/m2,多层住宅楼梯活荷载可取2.OkN/m2。
1.4 砌体结构中,顶层(阁楼层)上的露台是否必须考虑高低屋面相邻时,较低屋面应考虑4 kN/m2的施工荷载?若未考虑是否违反强制性条文还是强制性标准? 答:设计文件中应注明其使用荷载,施工荷载应为施工阶段验算采用,施工时由施工方采取可靠施工措施。
未考虑,不违反强制性条文或强制性标准。
1.5 办公楼或卧室等活载小于2.5KN/m2,出挑部位活荷载取值是足否必须按阳台取值?答:办公楼或卧室挑出部位活荷载可不按阳台取值,但在具体的设计工程中,有可能出现人员密集情况时,可参照阳台活荷载取值。
审查机构结构专业施工图技术交流问答[优质文档首发]审查机构结构专业施工图技术交流问答1.地下室外墙防水卷材的保护层做法有两种:50厚挤塑板或砌120厚砖墙。
结构设计是否需要参与选择?答:考虑对主体结构地下室侧限的影响,需选用抗压强度较高的挤塑板。
2.各设计院对高规7.2.14-1条的理解有不同,有的只在底层轴压比超过规定值的墙肢按规范规定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是否可以?答:个别墙肢轴压比超限值,宜调整截面尺寸,部分墙肢轴压比超限值时,宜按规范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3.关于《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问题(1)强制性条文4.2.3条有关钢梁钢柱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的规定,在《建筑幕墙》GB/T21086-2007中有较大的放宽,如何审查?(2)强制性条文5.6.6条、5.7.11条规定:横梁与立柱、立柱与角码应采用螺栓或螺钉连接。
但在实际工程中,有的部分采用焊接、甚至已建成的工程采用全焊接,如何审查?(3)有的石材幕墙用于7度地区高度超100米的建筑,超出本规范适用范围,审查如何把握?答:(1)可以按《建筑幕墙》GB/T21086-2007执行;(2)按规范执行,不宜全部采用焊接。
(3)超出规范适用范围的,宜进行专项论证。
4.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P47的31项次理解:超过45米的高层建筑,风荷载体型系数应取1.4?答:按《高规》附录B执行;有风洞试验报告的工程按风洞试验参数和规范包络设计。
5.近几年涌现出一些新的结构计算软件如 STRAT等,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审查时如何把握?答:宜采用其它软件进行校核。
6.地基规范对静载试桩中的桩间距要求(不应小于4d和2米),多数工程难以满足,如何把握?答:宜执行现行规范。
7.抗浮设计审查应注重哪些方面?答: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查报告,并考虑地形、地貌特点、自备井关闭等因素,判断设计抗浮水位选取的合理性。
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如下特殊情况:1、坡地建筑当地下水埋置较深时,需考虑雨季连续降雨地面水滞留对地下室的不利影响。
构造专业施工图审查旳疑难问题解答1.基础规范第8.5.10条中“桩端如下存在软弱土层”,这个“软弱土层”是指该规范第7.1.1条所列旳“软弱地基”还是指相对持力层旳“相对软弱土层”?答:应为“相对软弱土层”。
2.抗震规范阐明对丙类设防旳建筑,地基液化等级为轻微时“亦可不采用措施”,与否可以认为桩端放在这一层也可以不采用其他措施?答:由于桩端旳受力机理与浅基础不一样,桩端持力层不应为液化土层。
3.抗震规范第4.4.5条“液化土中桩旳配筋范围,应自桩顶至液化深度如下符合所有消除液化沉陷所规定旳深度,其纵向钢筋应与桩顶部相似,箍筋应加密。
”该条文怎样理解?预应力管桩箍筋怎样加密?答:“符合所有消除液化沉陷所规定旳深度”即应满足该规范第4.3.7条旳规定:桩端伸入液化深度如下稳定土层中旳长度(不包括桩尖),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不不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尚不适宜不不小于1.5m。
“其纵向钢筋应与桩顶部相似,箍筋应加密”是为了保证桩在液化土层中及软、硬土交界面旳抗剪、抗弯强度。
按省标(闽02G119)生产旳管桩,箍筋最大间距为100mm,构造上已满足规定,如计算需要更强旳箍筋,可规定厂家生产时另行配置。
4.桩基静载试验,施工前旳试桩数可否合并计算?有些工程只规定桩基施工前做桩基静载试验而未规定施工完毕后旳工程桩也要做,与否可行?答:“施工完毕后旳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查。
”这是强制性条文,规范规定复杂地质条件下(设计等级为甲、乙级)旳工程桩竖向承载力旳检查宜采用静荷载试验,因此一般状况下,施工后旳工程桩应进行静载试验,施工前后试验桩数可合并计算。
5.大直径嵌岩桩无法进行竖向承载力静载试验时,应怎样处理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性值和桩基检查问题?答:02规范对嵌岩桩旳设计进行了简化,对于嵌入完整和较完整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层中旳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性值计算只计端阻略去了侧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