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物产地检疫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
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产地检疫合格证核发办理(流程、材料、地点、费⽤、条件)⼀、办理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的,可以提出申请:1、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在运出发⽣疫情的县级⾏政区域之前;2、种⼦、苗⽊和其他繁殖材料调运之前。
⼆、办理材料申请⼈签字或加盖公章.三、办理流程⽹上办理流程1.申请⼈在⽹上办事⼤厅(/portal/index.action)注册并登陆申办系统;2.申请⼈在线填写业务表单或上传电⼦材料并提交申报;3.政务服务中⼼窗⼝⼯作⼈员审查申请材料,材料齐全且符合受理范围的,予以接收;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受理范围的,提出意见并退回申请⼈申办系统。
4.事项承办单位依法审查申请材料,并提出审查意见。
如果是不予受理或材料需要补正的,提出不予受理的原因或补正材料的意见并退回申请⼈申办系统;5.政务服务中⼼窗⼝⼯作⼈员根据审查结果,开具受理通知书给申请⼈申办系统。
6.事项承办单位依法审批申请材料。
7.政务服务中⼼窗⼝⼯作⼈员通过⾃取或邮寄的⽅式把审批结果交给申请⼈。
窗⼝办理流程1.申请⼈提交⾏政审批事项所需申请材料。
2.政务中⼼窗⼝⼯作⼈员审查申请材料,材料齐全且符合受理范围的,予以接收;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受理范围的,退回申请⼈。
3.政务中⼼窗⼝⼯作⼈员登记并开具材料接收通知书给申请⼈。
4.事项承办部门依法审查申请材料,并提出受理、不予受理或补正材料意见。
5.政务中⼼窗⼝⼯作⼈员根据审查结果,开具受理、不予受理或补正材料料通知书给申请⼈。
6.事项承办部门依法审批申请材料。
7.申请⼈按约定的⽅式到源城区⾏政服务中⼼领取办理结果。
特殊环节⽆四、办理地点东源县城建设⼆路五、办理时限10(⼯作⽇)六、办理机构新丰江林业管理局七、办理费⽤不收费⼋、法律依据植物检疫条例(1992年)第三条县级以上地⽅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负责执⾏国家的植物检疫任务。
植物检疫⼈员进⼊车站、机场、港⼝、仓库以及其他有关场所执⾏植物检疫任务,应穿着检疫制服和佩带检疫标志。
辽宁省森林植物检疫实施办法(2021修正)【发文字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41号【发布部门】辽宁省政府【公布日期】2021.05.18【实施日期】2021.05.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辽宁省森林植物检疫实施办法(1994年5月23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40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根据2004年6月27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71号第一次修正根据2011年1月13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47号第二次修正根据2011年12月15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69号第三次修正根据2021年5月18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41号第四次修正)第一条根据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简称《条例》,下同),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境内森林植物和林产品的检疫工作。
第三条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林业草原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的主管部门,其所属的森林植物检疫机构(简称森检机构,下同)具体负责森林植物检疫工作。
铁路、交通运输、邮政部门应当配合森检机构作好森林植物检疫工作。
第四条森检机构的森林植物检疫人员(简称森检员,下同),专司森林植物检疫工作。
森检机构根据需要可以在乡(含镇,下同)林业工作站、国营林场、贮木场、木材检查站及有关港口、仓库、车站聘请兼职森检员,协助森检机构开展工作。
第五条森检员应当由具有林业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或者中等林业专科学校毕业、从事森林植物保护工作3年以上,并经省以上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担任。
兼职森检员应当经县以上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培训考试合格,由省森检机构核发兼职森检员证。
第六条各级森检机构应当有计划地对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简称检疫对象,下同)进行普查或者专题调查。
县森检机构应当编制检疫对象分布至乡的资料,市森检机构应当编制检疫对象分布至县的资料,报上一级森检机构备案。
第七条在发生特大疫情的地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疫区边界要道设立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开展森林植物检疫工作。
浅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林业植物检疫工作摘要:该文章从四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今后健全和完善林业植物检疫网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
关键词:市场经济;条件;搞好;林业植物;检疫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林业企业已逐步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如何摆正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位置,切实开展好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保护林业建设成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伴随着林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
经济的发展,使国际间、省市间、企业间的贸易往来频繁不断,一些检疫性、危险性病虫的传播种类和途径越来越多,传播范围越来越大,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面对这种新形势,新情况,一方面我们的林业植物检疫任务更加繁重,形势更加严峻;为了保证林业植物及其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协助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必须采取相应而可行的措施,杜绝危险性病虫的传播蔓延。
2.搞好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可行性措施2.1.加强领导,增强责任感,是搞好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是我们搞好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林业植物检疫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行政性、法规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光靠一个部门和一个系统的努力不行,必须唤起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才能奏效。
造林绿化之所以能取得显著的成绩,是在工作中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有责任,层层有检查并兑现奖惩;森林防火工作年年能取得巨大的成绩,最重要的也是实行了严格的各级领导森林防火责任制。
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之所以没有提上应有的位置,就是没有一套能够引起各级领导重视的有效机制。
领导任职期间没有危机感,何谈使命感和责任感?!加之森林病虫害不“冒烟”,突发性没火灾那么强,损失也不象火灾那么明显,那么引人注目,所以引不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这些具体问题就导致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长期以来发展缓慢,成效甚微。
森防产地检疫工作制度是为了防止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保障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产地检疫的目的、任务、工作程序、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产地检疫的目的1. 防止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保障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2. 提高造林绿化质量,确保造林成功率和成林率。
3. 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二、产地检疫的任务1. 开展苗木、种苗产地检疫,确保造林绿化所用苗木、种苗质量。
2. 加强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监管,防止有害生物通过运输、贸易等途径传播。
3. 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的有害生物疫情。
4. 宣传普及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对检疫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三、产地检疫工作程序1. 苗木、种苗产地检疫(1)对苗木、种苗进行现场检疫,检查是否存在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2)对检疫合格的苗木、种苗发放《植物检疫证书》。
(3)对检疫不合格的苗木、种苗进行处理,确保不符合要求的苗木、种苗不应用于造林绿化。
2. 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监管(1)加强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管。
(2)对涉嫌携带有害生物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处理。
(3)对违规经营、运输、使用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查处。
3.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1)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监测调查。
(2)及时发现和报告新的有害生物疫情,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3)开展有害生物疫情普查,掌握有害生物发生、发展动态。
四、产地检疫工作要求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林业部门要高度重视产地检疫工作,将其纳入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投入,加强领导,确保产地检疫工作顺利开展。
2. 完善制度,规范操作。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产地检疫工作制度,明确检疫程序、检疫范围、检疫标准等,确保检疫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3. 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植物检疫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防止植物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障农业、林业生产安全,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
进出口植物检疫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省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设区的市、县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级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
县级以上的农业、林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具体负责农业植物和森林植物的检疫工作。
交通、铁路、邮电、民航、口岸等部门应当配合植物检疫机构做好植物检疫工作。
第四条农业主管部门的农业植物检疫机构检疫范围:包括粮、棉、油、麻、桑、茶、菜、烟、果(干果除外)、花卉(野生珍贵花卉除外)、药材、牧草、绿肥、食用菌、热带作物等植物;植物的各部分,包括种子、块根、块茎、球茎、鳞茎、接穗、砧木、试管苗、细胞繁殖材料;来源于上述植物、未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情的植物产品。
第五条林业主管部门的森林植物检疫机构检疫范围:包括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乔木、灌木、竹类、野生珍贵花卉和其他森林植物;木材、竹材、盆景、干果和其他林产品。
第六条农业、森林植物检疫机构实施检疫,应当依据国务院农业和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农业植物、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及应施检疫的产品名单,以及省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的补充名单。
农业、森林植物检疫机构在规定的检疫范围内实施检疫,但应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履行植物检疫职责。
第七条植物检疫人员在执行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任务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一)进入车站、机场、港口、仓库和植物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存放等场所,依照规定实施现场检验或者复检,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和进行疫情监测调查;(二)监督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消毒、除害处理、隔离试种和采取封锁、消灭等措施;(三)查阅、摘录或者复制与检疫工作有关的资料,收集与检疫工作有关的证据;(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权。
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总结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总结XX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全县林业职工和广大林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取得了监测率100%, 测报准确率95%,防治率100%,无公害防治率95%,种苗产地检疫率100%,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的显着成效,全面完成了市局“森防责任书”中的各项目标任务。
现将今年来开展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一)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及发生情况我局大力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方针,加大监测力度,全年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率达100%。
其中:松赤枯病、马尾松毛虫、蜀柏毒蛾和松墨天牛实际监测 16.61万亩;长足大竹象实际监测2.72万亩;其它害虫实际监测.68万亩。
全县共发生林业有害生物2.31万亩。
其中病害发生0.14万亩(松赤枯病),虫害发生2.17万亩(其中马尾松毛虫发生1.02万亩,蜀柏毒蛾0.8万亩,长足大竹象0.2万亩,其它虫害0.15万亩)。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情况我县林业有害生物实际发生2.31万亩,共防治2.31万亩。
其中:人工防治0.95万亩,包括马尾松毛虫0.3万亩、蜀柏毒蛾0.3万亩、长足大竹象 0.2万亩和它虫害0.15万亩;化学防治0.24万亩,包括松赤枯病0.14万亩和马尾松毛虫0.1万亩;生物防治0.万亩,包括马尾松毛虫 0.22万亩和蜀柏毒蛾0.3万亩;物理防治0.6万亩,防治率100%。
(三)森林植物检疫情况到目前为止,我局森检部门已实施产地检疫种苗、花卉繁育基地5个,种苗10余万株,种子4.1吨,花卉5.6万株,实施调运检疫木材4190 3,竹材1678吨,苗木15万株,实施调运复检木材13833,花卉1.4万株,苗木5.4万株(油橄榄、银杏、湿地松、油桐),签发植物检疫证书 410份,收取检疫费2.0万元。
通过依法检疫和依法管理,把好了林木种子、种苗产地检疫和森林植物调运检疫关口,杜绝了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侵入和传播,确保了我县森林资源安全。
L i n y e s h u i l i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地球上最主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其植物的检疫工作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维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全局的关键环节,为有效保护国家和社会地区的林业生产及生态系统的整体安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加强我国森林植物的检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防止由于森林植物等一系列产品产生的森林危害或具有危险性的生物传播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森林病虫害检疫现状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问题,例如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被病虫害严重影响,病虫抗性在不断的进行提高,这对我国的病虫害防止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
病虫害面积在不断的上升,对我国森立资源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病虫害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1.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危险森林病虫害、经济森林病虫害、常发性病虫害以及偶发性病虫害共同构成现阶段我国病虫害类型,下面我们对这些病虫害的危害性进行分析。
(1)危险性病虫害。
这类病虫害主要针对天然林,对森林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2)经济森林病虫害。
经济森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保证居民收入。
这类病害主要针对人工林发生,发生后灾情相当严重,不仅对森林的发展不利,还会对经济收入造成一定的影响;(3)常发性病虫害。
在特定时间里层出不穷是常发性病虫害的主要特点,且常发性病虫害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4)偶发性病虫害。
防治困难,危害重大是偶发性病虫害的特点之一,且偶发性病虫害爆发性极强,对森林的长远发展有严重影响。
2.森林病虫害的检疫现状现阶段我国病虫害严重面,对检疫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与挑战,工作压力大,工作滞后是我国病虫害检疫工作现状。
广西是我过病虫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主要有外来林业物种对森林进行危害,本地物种也具有分布性广,危害性大等特点。
《植物检疫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防止植物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障农业、林业生产安全,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
进出口植物检疫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省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设区的市、县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级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
县级以上的农业、林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具体负责农业植物和森林植物的检疫工作。
交通、铁路、邮电、民航、口岸等部门应当配合植物检疫机构做好植物检疫工作。
第四条农业主管部门的农业植物检疫机构检疫范围:包括粮、棉、油、麻、桑、茶、菜、烟、果(干果除外)、花卉(野生珍贵花卉除外)、药材、牧草、绿肥、食用菌、热带作物等植物;植物的各部分,包括种子、块根、块茎、球茎、鳞茎、接穗、砧木、试管苗、细胞繁殖材料;来源于上述植物、未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情的植物产品。
第五条林业主管部门的森林植物检疫机构检疫范围。
包括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乔木、灌木、竹类、野生珍贵花卉和其他森林植物;木材、竹材、盆景、干果和其他林产品。
第六条农业、森林植物检疫机构实施检疫,应当依据国务院农业和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农业植物、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及应施检疫的产品名单,以及省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的补充名单。
农业、森林植物检疫机构在规定的检疫范围内实施检疫,但应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履行植物检疫职责。
第七条植物检疫人员在执行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任务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一)进入车站、机场、港口、仓库和植物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存放等场所,依照规定实施现场检验或者复检,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和进行疫情监测调查;(二)监督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消毒、除害处理、隔离试种和采取封锁、消灭等措施;(三)查阅、摘录或者复制与检疫工作有关的资料,收集与检疫工作有关的证据;(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权。
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1.总则1.1为了防止危险性森林病虫的传播蔓延,确保林业生产安全,使检疫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国外引种审批及疫情监测。
2. 产地检疫2.1种苗繁育基地的建立2.1.1生产单位(个人)新建种苗繁育基地,应在当地森林植物检疫(以下简称森检)机构指导下,选择符合检疫要求的地方设立。
2.1.2种苗繁育基地所用的野生、栽培种子、果实、苗木(含试管苗)、插条、接穗、砧木、叶片、芽体、块根、块茎、鳞茎、球茎、花粉、细胞培养材料等繁殖材料,不得带有检疫对象和其它危险性病、虫。
2.1.3种苗繁育基地周围定植的植物应与所繁育的材料不传染或不交叉感染检疫对象和其它危险性病、虫。
2.1.4已建的种苗繁育基地发生检疫对象和其它危险性病、虫的,要采取措施限期扑灭。
2.1.5种苗繁育集中的区域(单位),应配备兼职森检员负责本区域(单位)的疫情调查、除害处理,并协助当地森检机构工作。
1.1.1种苗繁育基地的检疫调查1.1.1.1检疫调查应根据不同检疫对象和其它危险性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在病害发病盛期或末期、虫害危害高峰期或某一虫态发生高峰期进行,每年不得少于两次。
1.1.1.2检疫调查前,森检员(或兼职森检员)应询问种苗繁育基地的种苗来源、栽培管理及检疫对象和其它危险性病、虫发生情况,确定调查重点和调查方法,做好观察、采集、鉴定用的工具和记录表格等准备。
1.1.1.3检疫调查一般先进行踏查。
踏查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路线,穿过种苗繁育基地,必要时可采用定点(定株)检查。
a.踏查苗木时,需查看顶梢、叶片、茎干及枝条等有无病变、病害症状、虫体及被害状等,必要时挖取苗木检查根部。
初步确定病虫种类、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发生特点、危害程度。
b.对在踏查过程中发现的检疫对象和其它危险性病、虫,需进一步掌握危害情况的,应设立标准地(或样方)做详细调查。
昆明市森林植物检疫实施规定【发文字号】昆政复〔1990〕56号【发布部门】昆明市政府【公布日期】1990.08.11【实施日期】1990.08.1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昆明市森林植物检疫实施规定(1990年8月11日昆政复〔1990〕56号)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和林业部《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以及云南省《森林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结合昆明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昆明市行政辖区内的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由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市、县(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执行。
第三条森林植物检疫应检物品包括:第四条疫区和非疫区的划定。
由市林业局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林业厅备案。
疫区内未经检疫合格的应检物品严禁外运。
发现新的危险性病虫,已必须及时查清情况,分别采取封锁、消灭或保护措施,并立即逐级上报。
第五条森林植物检疫应以产地检疫为主。
各国营林场、苗圃、种子园、采穗圃、母树林基地、植物园、公园等单位及种苗专业户,要搞好病虫害防治,调出的种子、木材、苗木、花卉及其它繁殖材料,必须进行产地检疫。
填写《产地检疫记录》,经确认合格后,换发《植物检疫证书》。
并积极创立无检疫对象的繁殖基础和苗圃。
对已经发生了检疫对象的单位,要采取有效的控制和补灭措施,在检疫对朴灭之前。
带疑繁殖材料不得调出。
第六条调运森林植物种子、苗木、木材、花卉及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均须接受检疫。
检疫的范围:第七条从疫区调入我市的森林植物或林产品,必须进行复检。
复检发现检疫对象,应立即通知签发《植物检疫证书》的检疫机构。
同时,调入方式调出方应及时按规定进行除害处理,所需费用及因此造成的损失由调出单位或个人承担。
调入未经检疫的森林植物和林产品,调入单位或个人必须及时向当地检疫机构申请补检。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林业部门或省、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的批准,不得将检疫对象(活体)带入非疫区进行试验研究。
第九条有关运输单位和邮政部门应依据有效期内的《植物检疫证书》(正本)收寄。
植物检疫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作者:蔡建荣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 2015年第5期蔡建荣(怒江州兰坪县林业局,云南兰坪671400)摘要:植物检疫是以立法手段防止种子、苗木及应施检疫的植物及其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传播有害生物的措施,其特点是从宏观整体上预防一切,尤其是本区域范围内没有的危险性、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定植与扩散,具有法律强制性,以及对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性、预见性和彻底性。
因此,如何把好植物检疫关,及时将局部地区发生的各类危险性病、虫、杂草堵截在辖区外,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植物检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重要作用当今时代,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与世界各地、国内省际间的经贸交流和旅游往来日益频繁,人们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不断从境内、外引进外来物种,并因植物检疫把关不严导致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境内、外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因此,在危险性或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或传出之前,通过植物检疫将其堵截在国门或辖区外,可防患于未然,不仅不用进行防治及花费大量的防治费用,最重要的是保护了当地的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
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植物检疫工作显得更加重要1 植物检疫的必要性1.1 国家法律规定国内外危险性、尢其是检疫性病、虫、杂草一旦由于人为因素传入新地区,由于失去原产地的天敌及其环境因子的控制,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原产地大得多,传入后一旦蔓延将给传入地整个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后患并且极难防治,常常造成毁灭性灾害,而这类危险性病、虫、杂草极易随着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而传播扩散。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之规定,凡是从甲地调往乙地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应施检疫物,在调运前都必须进行检疫,它是限制人为传播病、虫、草害,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的根本措施。
因此,各地在做好本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同时,通过加强植物检疫,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和危害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首要任务。
受理机构:各县区森防
站
办公时间及地址:
工作日各县区森防
站
联系方式:各县区森防站
服务内容概述:现场进行产地检疫,指导病虫害防治,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
政策法规依据:《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第十二条事项申办条件:所有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的繁育、生产基地。
办理手续:1、森林产地植物报检单;
2、现场产地检疫;
3、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
办事处理流程:1、报检;
2、产地检疫调查;
3、现场检验;
4、合格;
4、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
(不合格除害处理;无法进行除害处理,销毁、扑灭疫情;)
服务办理时限:15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不收费
表格下载:森林植物检疫报检单.doc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