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路实验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28
计算机数据通信与网络实验报告要求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掌握如何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网络配置;掌握文件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掌握如何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TCP/IP协议配置。
二.实验内容1、windows的网络配置2、windows网络协议TCP/IP配置三.实验步骤1. 设置计算机名称及其隶属的工作组名称➢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选择“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对话框。
➢在控制面板的经典视图中选择“网络安装向导”➢在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下图对话框,写上“计算机名”,保留原名。
➢点击“下一步”,写上“工作组名”,保留原名。
➢将要共享的文件夹,从属性框中设置为共享,允许其它同学访问。
2.设置网络驱动器➢映射网络驱动器:在桌面上右击“网上邻居”,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弹出“映射网络驱动器”对话框,在所示的“驱动器”中,选择为映射资源分配的驱动器号,通过“浏览”按钮定位共享文件夹。
➢断开网络驱动器: 在桌面上右击“网上邻居”,选择“断开网络驱动器”,选择相应的驱动器即可断开网络驱动器。
3. Windows TCP/IP 协议配置➢添加并配置协议在桌面上右击“网上邻居”图标,选择“属性”命令,打开“网络”对话框,双击“本地连接”,打开“本地连接”对话框,单击“属性”按钮,在该对话框中选择“安装”按钮,打开“选择网络组件类型”对话框,选择协议“添加”,即可完成相应协议的添加。
➢配置TCP/IP 协议打开“本地连接”对话框后,双击“Internet 协议(TCP/IP)”,打开“Internet 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即可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配置DNS 在上述“Internet 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中,可配置DNS。
四、实验结果或实验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如果配置协议过程中出错,会出现什么现象?另外,也可以写一些本次实验的心得以及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等。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网络通信协议的原理和常见协议的使用;3.通过实验建立和配置局域网,实现局域网内主机之间的数据通信;4.学习使用网络性能分析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与调优。
二、实验内容1.实验环境配置搭建实验环境,包括至少两台计算机、交换机、网线等。
2.局域网建立与配置(1)设置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2)通过网线将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3)配置交换机的端口,确保局域网内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
3.数据通信(1)基于TCP协议,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简单文件传输;(2)基于UDP协议,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简单消息传递。
4.网络性能测试与调优(1)使用网络性能分析工具,对局域网进行性能测试;(2)通过调整局域网网络设备的参数,优化网络性能。
三、实验步骤1.实验环境搭建按照实验要求,将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配置好基本网络参数。
2.局域网建立与配置首先设置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确保每台计算机能够正常上网;然后将计算机与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配置交换机的端口,确保局域网内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
3.数据通信基于TCP协议,使用Socket编程,编写简单的文件传输程序,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传输功能。
首先,通过服务器端程序监听指定端口,等待客户端连接;然后,客户端程序连接服务器端,并发送文件内容;最后,服务器端接收文件内容并保存。
通过文件传输测试,确保两台计算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接着,基于UDP协议,使用Socket编程,编写简单的消息传递程序,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消息传递功能。
首先,通过服务器端程序监听指定端口,等待客户端发送消息;然后,客户端程序连接服务器端,并发送消息内容;最后,服务器端接收消息内容并显示。
通过消息传递测试,确保两台计算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4.网络性能测试与调优使用网络性能分析工具,如Wireshark,对局域网进行性能测试。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络实验报告实验⼀⽹线制作⼀实验⽬的1、了解局域⽹的组⽹⽅式以及双绞线的制作规范;2、使学⽣掌握RJ-45头的制作,以及⽹线连通性的测试。
⼆、实验仪器1、RJ-45头若⼲;2、双绞线若⼲⽶;3、RJ-45压线钳⼀把;4、测试仪⼀套。
三、实验原理1、双绞线(TP:Twisted Pair)也称双扭线,是最常见的⼀种传输介质。
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线组成。
2、为什么两根线要扭在⼀块?当传输差分信号时,每⼀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因此可以程度上降低信号⼲扰。
3、双绞线的分类⾮屏蔽双绞线(UTP:Unshilded TP)距离很短时,传输率可达100Mbps~155Mbps。
屏蔽双绞线(STP:Shilded TP)铅萡包裹,减⼩辐射。
100⽶内传输速率可达155Mbps。
4、UTP优缺点缺点:对电波⼲扰敏感性较⼤,电⽓性较差。
优点:直径⼩,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价格便宜。
5、双绞线导线⾊彩编码⽩蓝、蓝⽩橙、橙⽩绿、绿⽩棕、棕6、双绞线的连接⽅法:直通线缆:⽔晶头两端都采⽤T568A标准或T568B标准。
交叉线缆:⼀端采⽤T568A标准,另⼀端采⽤T568B标准7、直通、交叉线缆应⽤场合直通线⽤的场合:PC-集线器Hub;集线器Hub-集线器Hub(普通⼝-级连⼝);集线器Hub(级连⼝)-交换机Switch;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r;交叉线缆应⽤场合:PC-PC 机对机;集线器Hub(普通⼝)-集线器Hub(普通⼝);集线器Hub-集线器Hub(级连⼝-级连⼝);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 交换机Switch-交换机Switch; 路由器Router-路由器Router;同种设备相连⽤交叉线,不同设备⽤直通线。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直通UTP线缆的制做。
2、实验步骤如下:第⼀步:利⽤压线钳剪线⼝剪出相应长度的⽹线。
第⼆步、剥掉双绞线的灰⾊保护层。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学期2014 至2015 学年第二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学院年级B2012级专业班级计科B12-1 学生姓名江明月学号4128任课教师高晓燕实验成绩计算机学院制实验报告须知1、学生上交实验报告时,必须为打印稿(A4纸)。
页面空间不够,可以顺延。
2、学生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封面相关栏目、实验地点、时间、目的、设备环境、内容、结果及分析等。
3、教师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实验成绩、教师评价等。
4、教师根据本课程的《实验指导》中实验内容的要求,评定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成绩;要求在该课程期末考试前将实验报告交给任课教师。
综合性实验中,所涉及的程序,文档等在交实验报告前,拷贝给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统一刻录成光盘,与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一同上交到系里存档。
5、未尽事宜,请参考该课程的实验大纲和教学大纲。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开课实验:网络工程实验室2015 年5 月30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学习和掌握TCP/IP协议分析的方法及其相关工具的使用。
2.熟练掌握TCP/IP体系结构;3.学会使用网络分析工具。
4.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有关协议分析;二、设备与环境Windows 2000 server 操作系统TCP/IP 协议Wireshark工具软件三、实验内容1.安装VMware虚拟机和配置VMware虚拟机(选做)。
2.要求同学掌握网络抓包软件Wireshark内容包括捕获网络流量进行详细分析:利用专家分析系统诊断问题;实时监控网络活动;收集网络利用率和错误等;3.协议分析(一):IP协议,内容包括:IP头的结构;IP数据报的数据结构分析;4.协议分析(二):TCP/UDP协议,内容包括:TCP协议的工作原理;TCP/UDP数据结构分析;5.协议分析(三):应用层协议分析,内容包括:完整的FTP会话分析。
四、实验步骤1.安装并运行wireshark并打开捕获界面。
数据通信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是在浙江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完成数据通信方面的实习。
实习
主要以实验室为实习基础,在实习期间,对公司正在开发的局域网数据通
信系统做详细研究,完成实验室里针对数据通信的网络实验,实验以实现
简单的UDP通信和TCP报文序列发送为主要实验内容,实习周期为两个月,时间从2024年1月1日到2024年3月1日。
二、实习内容
1.实验室整体设备介绍:
实验室内的设备包括两台计算机、一台网络打印机、一台网络路由器、一台数据交换机、一台服务器以及一个集线器,所有设备均是该实验室的
主要设备。
2.硬件设备以及实验环境介绍:
实验期间,依据实验室要求,将两台电脑安装了:网络操作系统(Ubuntu)、网络调试软件(Wireshark)和网络虚拟机(Virtualbox),以及其它必要的软件;同时,将网络路由器和数据交换机进行了IP地址
划分和设置,并且连接计算机,最终形成了实验环境。
3.所做实验项目介绍:
(1)UDP数据通信实验:通过实验室提供的计算机,实现两台计算
机之间的UDP数据通信,即使用UDP协议发送数据,最终实现数据在发送
方和接收方的传输。
实验1 网络协议分析Ethereal一、 ARP协议分析ARP协议,即地址解析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
它负责将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以便于在局域网中进行通信。
当一个计算机要与本网段的另一台计算机通信时,必须知道它的MAC地址才能进行通信。
一般是先查找本计算机内的ARP缓存表,通过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找到与其对应的MAC地址。
如果找不到,则进行广播通信,由目标计算机作出响应。
ARP协议分析:Frame Number: 398 表示帧编号是398Packet Length:60 bytes 表示数据包长度为60个字节Destination:ff:ff:ff:ff:ff(Broadcast) 表示数据包是通过广播通信,广播到连接到总线上的所有计算机Source: 00:0d:87:f8:43:c0 (192.168.0.60) 表示发送此数据包的计算机的MAC地址,发送方协议地址为192.168.0.60 Type: ARP(0x0806) 表示帧中封装的协议类型:0x0806,即ARP协议Trailer: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是协议中填充的数据,为了保证帧最少有64字节Hardware type:Ethernet(0x0001) 表示硬件类型,指明了发送方想知道的硬件地址的类型,以太网的值为1Protocol type:IP(0x0800) 表示还使用了一个网络层协议IP协议,IP和ARP都是网络层上的协议Hardware size:6 表示硬件信息在帧中占的字节数为6个字节Protocol size:4 表示协议信息在帧中占的字节数为4个字节Opcode:request(0x0001) 操作码用来表示这个报文的类型,ARP请求为1,ARP响应为2,RARP请求为3,RARP响应为4 Sender MAC address: 00:0d:87:f8:43:c0 (192.168.0.60)表示发送方的MAC地址Sender IP address: 192.168.0.60)192.168.0.60) 表示发送方的IP地址Target MAC address:00:00:00:00:00:00(00:00:00_00:00:00)表示该数据包的目标地址,且是一则广播通信,目标是与总线相连的所有计算机。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八网络配置综合设计班级:xxxxxxxx学号:xxxxxx姓名:xxxxx案例3一公司总部与分部公网互联一、目标1、熟悉VLAN规和VLAN间路由2、熟悉路由的配置(rip或其他的路由都可以)。
3、熟悉acl配置4、熟悉NAT配置5、ip地址划分与拓扑结构设计二、场景1、某公司总部为一栋三层大楼,如图1所示,每层节点数量如图所示。
1 楼由人力资源部门占用,2 楼由 IT 部门占用,3 楼由销售部门占用。
所有部门必须能相互通信,但是同时又拥有自己独立的工作网络。
给定的IP地址范围是:192.168.X.0/24,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子网(其中X为个人的学号序号)。
图1 公司总部2、该公司有一个分支机构离公司总部不远,该分支机构为一个二层小楼如图2所示,1 楼由研发部门占用,2 楼由行政部门占用,所有部门必须能相互通信,但是同时又拥有自己独立的工作网络。
给定的IP地址范围是:192.168.X+1.0/24,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子网(其中X为个人的学号序号)。
图2 分支机构3、公司内部无网络设备,全部设备需新采购,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通过专网相连,但都能访问公网,你是网络管理员,必须设计公司总部、分支机构与公网三者之间的联网方案,以便为所有公司员工提供高速的内部网络和INTERNET服务。
三、步骤第 1 步: 设计拓扑。
图3 网络拓扑图设计第 2 步: 制定 VLAN 方案。
a. 为所有部门设计 VLAN 的名称和编号。
b. 包括一个管理 VLAN,可以命名为“管理”或“本征”,根据您的选择编号。
c. 使用 IPv4作为你的 LAN 编址方案,也必须使用 VLSM。
d. IP地址与VLAN分配,以下为示例表格。
地址表VLAN与端口分配(交换机1)VLAN与端口分配(交换机2)VLAN与端口分配(交换机3)VLAN与端口分配(交换机4)第 3 步: 设计一个图来展示你的 VLAN 设计和地址方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0.网线1.1 传输介质屏蔽双绞线使用了线缆的绞合方式,并结合了屏蔽技术和消除技术,每对线缆都被包围在金属薄片中。
4对线缆由全金属薄片所包围着。
(它通常为150欧姆的线缆)屏蔽双绞线减少了起源于线缆内部的电噪声(串扰)和外部的电噪声(电磁干扰以及无线电频率干扰)。
屏蔽双绞线对所有类型的外界干扰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阻止,但在安装费用和难度方面它比非屏蔽双绞线要更昂贵和更困难。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是在许多类型的网络中使用的4对线介质。
绝缘材料覆盖了在非屏蔽双绞线中的8根独立的铜线。
此外,每对铜线是彼此绞合在一起的。
这种类型的电缆完全依赖于由双绞线对产生的消除效果来限制由电磁干扰和无线电频率干扰而引起的信号退化。
为了进一步减少在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中的线对之间的串扰,线对中绞距是不一样的。
与屏蔽双绞线电缆一样,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必须严格遵守关于每英尺电缆允许有多少次的绞合或交织的规定。
通常使用一个RJ连接器来安装非屏蔽双绞线。
网屏式的非屏蔽双绞线( ScTP)是传统的屏蔽双绞线与非屏蔽双绞线的混合体,它也被称为箔双绞线(FTP)。
网屏式的非屏蔽双绞线在本质上是包围着金属箔的屏蔽层,或“网屏”中的非屏蔽上绞线(它通常为100欧姆或120欧姆的电缆)。
同轴电缆包括一个空心的外部圆柱铜导体,它包围着一条单根的内部线导体—这两个导体由绝缘层包围着它。
在这种绝缘介质之上,一层编织的铜导线或金属箔充当了电路中两股导线的第二根。
它也可以作为内部导体的一个屏蔽。
这个第二层或屏蔽层有助于减少外部干扰。
电缆护套覆盖着该屏蔽层。
对于局域网,同轴电缆提供了几个好处:首先,在网络节点之间可以比屏蔽双绞线或非屏蔽双绞线铺设更长的距离。
中继器在网络中可以再生这些信号,从而它们能够覆盖更广泛的距离。
其次,与光纤相比,同轴电缆较为便宜,而且该技术使用的较为普遍。
同轴电缆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尺寸,因此又分为粗缆和细缆两种。
粗缆过于坚硬,从而不易安装。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协议。
2. 掌握网络通信实验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网络通信是指通过网络将数据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的过程。
网络通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网络拓扑结构:了解网络拓扑结构的基本概念,如星型、环型、总线型等。
2. 网络协议:了解常用的网络协议,如TCP/IP、HTTP、FTP等。
3. 网络设备:了解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如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
4. 网络配置: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如IP地址配置、子网掩码配置等。
三、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PC机、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
2. 实验软件:网络通信实验软件、网络模拟软件等。
3. 实验网络拓扑:根据实验需求设计网络拓扑结构。
四、实验步骤1. 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实验需求,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包括设备类型、数量、连接方式等。
2. 配置网络设备: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配置网络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
3. 搭建实验环境:将网络设备连接成实验网络拓扑结构,并确保网络连通性。
4. 实验操作: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网络通信实验操作,如数据传输、文件传输等。
5. 数据采集与分析: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实验原理。
五、实验内容1. 网络拓扑结构实验:设计并搭建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测试网络连通性。
2. 网络协议实验:使用网络通信实验软件,验证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
3. 网络设备实验:配置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网络设备,实现数据转发和交换。
4. 网络配置实验:配置网络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实现网络通信。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网络拓扑结构实验:成功搭建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连通性良好。
2. 网络协议实验:通过网络通信实验软件,验证了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包括数据封装、传输、接收等。
3. 网络设备实验:成功配置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网络设备,实现数据转发和交换。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大型实验实验一网络连通性测试程序一、实验原理在Windows系统中,我们经常用Ping.exe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Ping的实现过程很简单,该命令将引发IP层发送一个简单的IP包,一般是32字节。
而目的方收到这个包后,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变换一下,重新发送这个包即可,当然还要加一些超时机制。
可以用C++ Builder中的Powersock、NMEcho、NMDayTime和NMTime等控件来实现网络连接检测功能。
二、程序目标客户机连接到Internet上是使用因特网信息和服务的前提。
本实例利用Powersock、NMEcho、NMDayTime和NMTime等控件来测试一台客户机是否已经连接到Internet上。
使用Powersock控件,测试它的LocalIP属性,如果返回值不是0.0.0.0或127.0.0.1,则表明连接成功。
使用NMEcho控件,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如果能接收到服务器远程返回的信息,则表明连接成功。
使用NMDayTime控件获取服务器上的日期或时间,如果得到正确的结果,则表明连接成功。
使用NMTime控件,以另一种数据格式获取服务器上的日期和时间,与使用NMDayTime一样,如果得到正确结果,则表明连接成功。
三、部分参考过程首先定义以下控件:三个Edit控件:一个用于接收远程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一个用于接收用户设置的超时机制的时间,一个用于设置端口号。
两个RichEdit控件:一个用于给远程主机发送信息,一个用于接收来自远程主机的信息。
两个CheckBox控件:用于用户是否自己设定端口号。
一个Button控件:用于执行测试。
一个StatusBar控件: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状态。
程序实现代码如下:void __fastcall TForm1::Button1Click(TObject ender){ //设置NMEcho控件的标准TCP/IP属性NMEcho1-}Host=Edit1-}Text ;NMEcho1-}TimeOut=StrToInt(Edit2-)Text) ;if(CheckBox1-)Checked)NMEcho1-}Port=StrToInt(Edit3-)Text);elseNMEcho1-}Port=7;//TCP/IP中Echo的默认端口号NMEcho1-}ReportLevel=Status_Basic;NMEcho1-}Connect(); //建立连接RichEdit2-}Clear ();for(int i=0;i//RichEdit1用于给远程主机发送信息RichEdit2-)T ext=RichEdit2-}Text +NMEcho1-}Echo(RichEdit1-)Lines-}Strings[i]};NMEcho1-}Disconnect ();}注意:在调用NMEcho控件的Connect()方法时,应该确保在接收数据之前连接已经建立。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实验仪器:电脑,交换机,路由器,网络线等。
实验过程:1. 实验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首先需要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使用交换机和网络线将几台电脑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星状拓扑结构。
确保所有设备正常工作和连接无误。
2. 实验二:IP地址配置和子网划分IP地址是数据通信网络中的基本寻址方式。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给每台电脑分配一个IP地址,并进行子网划分。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使用私有IP地址,如192.168.1.1、192.168.1.2等,并通过子网掩码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子网。
3. 实验三:路由器配置和静态路由设置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路由器来连接两个相互独立的子网。
首先,需要将路由器与交换机相连,并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等。
接下来,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用于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4. 实验四:网络访问控制列表(ACL)实现网络访问控制列表是一种用于控制数据包流动的技术。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ACL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访问控制。
通过配置ACL 的规则,可以限制某些子网对其他子网的访问权限,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5. 实验五:虚拟局域网(VLAN)的配置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物理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设备组织在一起的技术。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VLAN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隔离和通信。
配置交换机的VLAN信息,并将不同端口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可以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独立操作。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实验操作,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数据通信网络。
每台电脑都被分配了一个唯一的IP地址,并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实现了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通过配置ACL和VLAN,还实现了对不同子网的访问控制和隔离。
整个实验过程顺利进行,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深入了解并掌握了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实验一认识Packet Tracer软件与路由和交换设备的访问一、实验目的作为配置网络设备的最基础的实验,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掌握以下技能:(1)通过安装,运行Packet Tracer软件,掌握Packet Tracer软件的使用和设置;(2)通过反转电缆实现PC机与路由器的连接;(3)正确配置PC机仿真终端程序的串口参数;(4)熟悉Telnet访问路由器;二、设备要求Cisco路由器,PC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装有终端软件)三、实验配置和结果第一步:安装Packet Tracer5.3的版本软件点击Next点击NEXT点击NEXT点击Next点击Install安装完成汉化步骤:1、将语言包“chinese.ptl”复制到文件安装目录下的“languages”目录下。
2、打到Packet Tracer5.3,选择“Options>>preferences”,在下面“Select Language”中选择“chinese.ptl”,点击“Change Language”.3、重启Packet Tracer5.3,汉化成功。
4、如果觉得字体太小的话,可以在“首选项>>字体”将字体大小调至10号字体第二步启动packet tracer 5.3软件Packet Tracer 5.3非常简明扼要,白色的工作区显示得非常明白,工作区上方是菜单栏和工具栏,工作区下方是网络设备、计算机、连接栏,工作区右侧选择、册子设备工具栏。
Packet Tracer 5.0的界面Packet Tracer 5.0非常简明扼要,白色的工作区显示得非常明白,工作区上方是菜单栏和工具栏,工作区下方是网络设备、计算机、连接栏,工作区右侧选择、册子设备工具栏。
第三步通过Console端口访问路由器第四步通过Telnet访问路由器四、思考与分析以Cisco为例,什么是VTY,一般情况下,路由器支持几个虚拟终端,分别是什么?交换机支持几个虚拟终端,为别是什么?实验成绩评定表实验二配置静态路由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掌握以下技能:(1)在用户执行模式、特权执行模式和配置模式之间的切换;(2)查看各种模式下命令的区别;(3)熟悉上下文关联帮助的使用;(4)查看IOS版本信息;(5)查看路由器各基本组件信息;二、设备要求pc 2台;Router-PT可扩展路由2台(Switch_2811无V.35线接口);Switch_2960 2台;DCE 串口线;直连线;交叉线三、实验配置和结果●(1)在路由器R1、R2上配置接口的IP地址和R1串口上的时钟频率;●(2)查看路由器生成的直连路由;●(3)在路由器R1、R2上配置静态路由;●(4)验证R1、R2上的静态路由配置;●(5)将PC1、PC2主机默认网关分别设置为路由器接口fa 1/0的IP地址;●(6)PC1、PC2主机之间可以相互通信;PC1IP: 192.168.1.2Submask: 255.255.255.0Gateway: 192.168.1.1PC2IP: 192.168.2.2Submask: 255.255.255.0Gateway: 192.168.2.1PC1 ping PC2Ping 192.168.2.2 timeoutR1enconf thostname R1int fa 1/0no shut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exitint serial 2/0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clock rate 64000(必须配置时钟才可通信)no shutendR2enconf thostname R2int fa 1/0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no shutexitint serial 2/0ip address 192.168.3.2 255.255.255.0no shutendR1enconf t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3.2 endshow ip routeR2enconf t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3.1 endshow ip routePC1 Ping PC2Ping 192.168.2.2 reply四、思考与分析阐述路由器的工作过程。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学期2021 至2021 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系年级09级专业班级计科B093学生姓名肖连庆学号202107014317 任课教师高晓燕实验成绩计算机系制?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用Sniffer捕捉到的IP Header如下所示用Sniffer捕捉到的ICMP Echo数据信息如下所示:用Sniffer捕捉到的ICMP Echo reply数据信息如下所示:截取的ICMP协议的头结构的十六进制的代码为:08 00 3e 5c 02 00 0d 00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6a 6b 6c 6d 6e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6162 63 64 65 66 67 68 69转化为表头格式如下:TCP协议的三次“握手〞信号图如下:首先分析建立“握手〞第一个过程包的结构SYN为1,开始建立请求连接,需要对方计算机确认,对方计算机确认返回的数据包对方计算机返回的数据包中ACK为1并且SYN为1,说明同意连接。
这个时候需要源计算机确实认就可以建立连接了。
确认数据包的结构如图TCP协议的四次“挥手〞信号图如下:第一次交互过程的数据报结构如图第一次交互中,首先发送一个FIN=1的请求,要求断开,目标主机在得到请求后发送ACK=1进行确认,在确认信息发出后,就发送了一个FIN=1的包,与源主机断开随后源主机返回一条ACK=1的信息,这样一次完整的TCP会话就结束了从图中捕捉到的TCP报文段数据结构十六进制为:04 42 00 15 3f 40 25 dd 35 33 2e 42 50 10 ff ce bd 8b 00 00 32 32 30 20 53 65 72 76 2d 55 20 46 54 50 20 53 65 72 76 65 72 20 76 36 2e 33 20 66 6f 72 20 57 69 6e 53 6f 63 6b 20 72 65 61 64 79 2e 2e 2e 0d 0a转化为报文格式为源端口〔16位〕00000100 01000010 目的端口〔16位〕00000000 00010101发送序号〔32位〕 00111111 01000000 00100101 11011101接收序号〔32位〕00110101 00110011 00101110 01000010整个FTP连接,用户名密码验证,文件浏览和退出FTP效劳器的过程为五、协议验证及结果分析IP协议,简称为“网协〞,他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HEFEI UNIVERSITY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题目: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系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班级: 12学号: 2423547657 姓名:放放风导师:桂金瑶成绩:2015年 11月25 日目录1 VLAN (2)1.1 VLAN的基本概念 (2)2、目的 (2)3、VLAN的优点 (2)4、VLAN的标准 (3)5、VLAN的发展趋势 (3)6、配置VLAN实验 (3)2 IPv4静态路由配置实验 (5)1、静态路由的概念 (5)2、静态路由的优缺点 (5)3、常见问题 (5)4、静态路由配置实验 (5)3 配置OSPF基本功能,虚连接 (7)1、OSPF的概念 (7)2、OSPF定义的5种网络类型: (7)3、虚链路(Virtual Link) (8)4、OSPF协议优点 (8)5、OSPF配置实验: (9)心得体会 (10)1 VLAN1.1 VLAN的基本概念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
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组逻辑上的设备和用户,这些设备和用户并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据功能、部门及应用等因素将它们组织起来,相互之间的通信就好像它们在同一个网段中一样,由此得名虚拟局域网。
VLAN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和第3层,一个VLAN就是一个广播域,VLAN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第3层的路由器来完成的。
与传统的局域网技术相比较,VLAN技术更加灵活,它具有以下优点:网络设备的移动、添加和修改的管理开销减少;可以控制广播活动;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2、目的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的目的非常的多。
通过认识VLAN的本质,将可以了解到其用处究竟在哪些地方。
第一,要知道192.168.1.2/30和192.168.2.6/30都属于不同的网段,都必须要通过路由器才能进行访问,凡是不同网段间要互相访问,都必须通过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