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考试题目参考

  • 格式:docx
  • 大小:33.35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行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政府经济行为有三个内涵:研究政府的财政收支;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从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等公共组织来看,它的研究范围应该包括社会保障,公共规制等各种政府行为。有学者认为公共规制也应纳入公共经济学的范围,也有人认为凡是政府的经济行为都属于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应局限于西方公共经济学教科书体例中的内容。2研究公共经济学为什么要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公共经济也不例外。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形势,有利于提高分析判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定性分析,通常先是感知经济现象,运用已有的理论框架和经验,进行逻辑分析和历史比较,对经济现象做出大体判断。定量分析,可以对初步的定性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量化,从而形成精确的判断,是定性分析的重要支撑。同时,定量分析又有自己独立的功能,主要是揭示经济变量和经济关系的“度”,“过”或“不及”都会改变经济变量或经济关系的性质,从而为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提供依据。在多年的经济运行实践中,我们通过定量分析,加深了对关系宏观调控一些经验的“度”的认识,比如通货膨胀率在3%左右是比较温和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有利于经济社会稳定。国际上也很重视经济中“度”的问题,并以此作为经济稳健运行的标准和政策调整的依据。通过观测这样一些重要指标的变化及其与合理的“度”的比较,有助于对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但也要看到,定量分析本身也有局限性,甚至存在一些“陷阱”。定量分析的效果好坏取决于数据是否可靠、方法是否正确和使用是否得当。如果数据不准确、方法有缺陷、使用不得当,通过定量分析得到的结果就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为此,在做定量分析时,首先,要对数据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其次,要科学确定假设前提和参数。第三,要正确理解和合理使用数据。

4结合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谈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在当今充满竞争的世界中,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哪里政府管理规范、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更大的发展。随着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要求政府部门精简机构,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从以行政审批、指令计划为主要特征的管理手段中解脱出来,建立起新的体现服务型政府的管理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限的,管理方式必须由指挥经济变为服务经济,管理目的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如果政府在市场活动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就很难保证市场活动的公平、公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加强社会管理,不断优化社会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满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需要的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促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新形势下政府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政府组织结构日益扁平化,中间层级政府的信息传递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冗余。随着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加快,公民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升。面对新的形势,政府应

当具有灵活的管理体制,以对公民需求及环境变化作出及时、准确的回应。

5、资源配置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在资源配置中要优先考虑效率原则?

资源配置的内涵:资源配置是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为了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而进行的资源结构优化方式和资源整合过程。其中,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是关键。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效率、公平、稳定和可持续。

经济学中所说的效率,也称经济效率,是指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高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或能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生产;低的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或未能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生产。资源配置坚持优先效率原则,能够极大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带动有限资本向效率高的部门流动,从而推进社会进步,所以要优先效率原则。

6、基尼系数的含义是什么?基尼系数超警戒线意味着什么?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低于0.2:收入绝对平均;0.2-0.3:收入比较平均;0.3-0.4:收入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收入差距悬殊。这个指数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财富分配非常不均。

基尼系数超警戒线,会导致社会动荡,说明社会分配制度存在严重问题,有待改革完善;以我国为例,由于长期积累形成的收入分配失衡,导致我国消费开支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内需和消费不振又直接造成我国过分依赖外部市场,降低了我国的经济安全性和长远发展的潜力,甚至已经影响社会稳定。贫富差距巨大会使社会矛盾愈加尖锐,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0.4是警戒线,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4,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收入分配的失衡,导致我国内需拉力不足,被迫严重依赖国外的消费和市场。贫富差距巨大不仅带来内需和消费不振,带来经济风险,还会造成普通大众的严重不满和社会秩序的震荡不稳,急需采取措施从根源施治。

7、贫困指数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贫困指数不能准确反映收入分配变动状况?

贫困指数是一种常用的衡量社会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贫困指数的关键是首先要确定某一个收入水平为贫困线,通常以满足基本生活水平所需要的收入作为贫困线的标准。但实际操作中评价同一种收入分配状态时,若把贫困线定得高一些,贫困指数所反映的收入分配均等程度就会低一些,若将贫困线降低一些就会使人感到收入分配状况变好了。

8、何谓幸福指数?如何看待我国政府提高民众幸福指数的努力?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所谓“幸福指数”,就是衡量民众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①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努力发展经济和增加人们收入,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人民群众生存保障的基本权益,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体面、尊严和有保障的生活。③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权力规范运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人们群众的幸福感更加有保障。④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推进科学决策和决策利民,使人民群众感到更加幸福。

9、何谓财政均等化?何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什么要稳步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财政均等化包括两个层面:(1)财政能力均等化——定义为一国内部各辖区为其支出融资的能力大体均等;(2)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定义为一国内部即便是贫困人口也有机会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