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知识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2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陶”是指新石器晚期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红色的陶器,用手捏制而成。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是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颜料进行描绘,经入窑烧制后,橙红色的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色图案的一种陶器。彩陶陶质细密,表面有光泽,彩绘不会脱落。因最早在河南渑(mian)池县仰韶村发现,所以这个时期的文化也称“仰韶文化”。彩陶分布地域很广,尤以黄河中上游地区最为发达,根据时间和风格的不同,分为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几种主要类型。彩陶既是原始人类的日常生活用具,又是新石器时代杰出的美术创造,是我们研究史前绘画的重要依据.

*黑陶

黑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工艺的杰出成就之一。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炭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因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所以这个时期的文化也被称作“龙山文化”。黑陶工艺已经采用轮制成型,掌握了封密技术,提高了陶器的烧成硬度。黑陶工艺主要利用陶轮轮制的方法。它不以装饰取胜,而是以造型见长,其特点可以概括为:黑、薄、光、纽,尤以器壁极薄的蛋壳陶最能体现这些特点。

西汉大型石雕风格上的共同点是“循石造型”,即因材施艺,较多地保留原石的形状和表面质感,稍作加工,取其意似,不作细致刻画。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因为当时就有很多种手段可以制造出较为精细的雕像,而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显然更有利于表现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这种雕刻风格以霍去病墓各石雕为代表,以“少雕琢”的样式表现出一种质朴粗犷、雄浑大气的风范,这也是西汉时期民族气质的传达。★画像砖

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初期多用于装饰宫殿府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主要用于装饰塞室壁面。画像砖有空心砖和实心砖两种,用雕好的模型印制而成,部分图像用利器刻画而成。一般认为画像砖始于战国,盛于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广大地区,尤以河南和四川两省出土最多。其题材多表现王公贵族宴乐车马出行及生产和生活等。

★马踏飞燕

“马路飞燕”是东汉青铜雕塑的代表作,甘肃武威播台出土,也称“铜奔马”。作品通高34.5厘米,作者独具匠心、铸造一匹矫健奔驰的骏马,三足腾空,一只踩在展翅欲飞的燕背上,其侧视的基本构图呈倒三角形,运动感很强,使人产生骏马的速度能超过飞燕的联想,具有浪漫主义的巧妙构思,取得了内容与形式、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堪称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奇范。

★昙曜五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中最早由沙门统县曜(yao)主持开凿的五所石窟,开凿于公元460-465年,即今天的云冈16~20窟,通称“昙曜五窟”。五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五世帝王,突出宣扬“皇帝即是当今如来”的思想。昙曜五窟规模宏伟,石窟平面大体皆为马蹄形,弯隆顶,前开拱门,门上开明窗,窟内主要造像一般为三佛,其中主尊形体高大,占据了窟内大部分空间,强调给朝拜者以无比威严和压抑的气氛,是君权、神权统一的象征。雕像多面形方圆,鼻梁直挺,衣纹简洁流畅,反映出中亚造像特色。五个石窟的造像和布局各有特色,其中第20窟露天大佛结珈(Jia)跌坐,为云冈造像的标志。

昭陵六骏

唐太宗李世民今雕刻名匠将他征战时骑乘过的六匹酸马刻成浮雕,置于他的基地前,世称“昭陵六教”,是昭陵北阔的一组纪念性浮雕。昭陵六骏石刻分别是飒(sa)露紫(图 3.3)、青雅(zhui,毛色青白相杂的马)、什伐赤、白蹄乌等。六骏浮雕分别选取待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其中的飒露紫选取战马受伤、驭者为其被箭医治的瞬间,具有情节性。这六件石刻作品纯熟地使用了“起位”这一典型浮雕创作技巧,因而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体积感。六骏石刻风姿英武,具有情节性和高超的写实艺术的表现力,表现了唐帝国的时代气概,是唐代陵墓雕刻的代表。

迁想妙得

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艺术创作思想。所谓“迁想妙得”,即在艺术创作中,作者必须通过联想、移情、想象等心理活动获得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体验、神思交融,由此而达到传神的境界。“迁想”比“联想”更广泛,更有目的性,画家的想象力出于“迁想”,也是画家“神思”的基础。这是对绘画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特点的最早概括,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

★.以形写神

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形神关系论。他认为神应以形为依据,如果仅仅形似,而不能反映出绘画对象的特有神气,都不算成功。“以形写神”强调人物画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但“传神”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形象表现出来,以达到形神兼备。

★传神论

中国画史上最早运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顾恺之在《论画》中,强调人物画的“传神”,重视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与性格气质,并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创作思想。顾恺之的“传神论”是人物画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直到唐代,传神论还是作为人物画主要的审美标准被运用。

★书画同源

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

记》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书画同源的问题。书画同源的观点在当代中国书画创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美术形式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

*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盛行的一种低温铅轴的彩釉陶器,产地以洛阳为代表,所以亦称洛阳唐三彩。采用经过精炼的的白粘土制胎,首先用1000C 左右的高温烧陶胎,挂上黄、绿、褐等色,后经900℃左右熔烧,在器皿上构成各种纹样,为色彩斑斓的色釉纹饰,便形成为三彩(实为多彩)。其制品不变形、不开裂、不脱釉,唐三彩的产品种类丰富,包括各种形象的人物、动物俑以及建筑模型,生活器皿等。其中以马的塑造表现最为出色。多用作冥器。盛唐是唐三彩的极盛时期,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落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点是由唐朝画家张璪提出。该观点强调艺术创作既要以大自然为师,又要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和孕育。“外师造化”指画家从客观事物汲取创作原料,忠实于他所描绘的对象,进而对他所表现的物象作分析研究、评价,在头脑中加工改造,即为“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有机结合,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了通过摹写客观物象来传达人的主观性情,对绘画中主、客观关系作了深刻的概括。

6.简述隋唐五代山水画的风格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