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部空间设计与场地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空间设计与场地

分析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外部空间设计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一、外部空间的组合

1.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图底关系(建筑物布置的基本框架)

(1)从场地周围建筑物的规划布局现状出发

(2)考虑用地情况与朝向

(3)处理好使用功能的关系

2.外部空间构图的主要手段

(1)主从与重点(整体性):对称、轴线、向心

(2)对比:同一性质物质的悬殊差别(多样统一)

大与小、曲与直、高与低、长与短、虚与实、疏与密、简单与复杂、开敞与封闭、内向与外向、色彩的冷与暖、明与暗

(3)韵律和节奏:同一形体或要素按照一定规律重复出现、交替使用或秩序的连续变化

常用于沿街、滨河等线状布置的建筑群的空间组合

韵律美按其形式特点可分为一下几种不同类型

注意:简单重复的数量不宜太多——单调、呆板、枯燥

(4)比例:建筑群的整体或局部在其长宽高的尺寸、体量间的关系——和谐

街道等线形空间:两侧建筑高度与其距离的比例关系H/D=1:1~1:2.5

小于1:1产生幽闭感,大于1:2.5造成空旷感

在庭园与广场空间中形成围合感,其空间的高宽比H/D≥1:4

一般在建筑高度的两倍距离2H内将无法看到建筑的全貌

3.场地空间美的创造(景意兼备为上品,有景无意居中流,景意皆无为下等)

(1)整体美:①注重全局的整体性(整体的结构布局、形体轮廓、基本色调的和谐完整为先我,其后进行质感、色彩、细部处理)

②形成体系、突出重点

自上而下的层次与秩序:不同体形、规模、外观的建筑体系;不同级别、内容、形式与质感的空间体系;人、物、

能、污和信息的流动体系;商务、卫生、文体、游憩等服务体系

层次与秩序中明确重点(视觉焦点):尽端、转折、交叉、汇集处

③使建筑、空间和人融为有机整体:建筑与空间的协调,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山水地貌、建筑

风格等因素的整合

(2)生动美:①新:时代感(思想、技术、形式、材料)

②动:实动与虚动

③活:气、势

(3)充实美(繁琐与简洁的适度):多样(形式与内容)、多趣(联想与情趣的直接表现或暗示)、多场所(休憩、交往、娱乐、活动)、多景(树木、花草、水体、雕塑、小品、室外家具)、多对比、多功能

(4)乡土美(地方特色):历史、文化、风俗、民族、自然、经济

(5)亲和美:

适用:以人为本

安全:空间的稳定与均衡、舒适而无压迫感、防火与防震等防灾安全、交通安全、减少犯罪——归属感(“可防卫”的空间设计)

可达:人与车的关系(交通顺畅、便捷无折返)

人性化尺度(比例关系):使步行者感到舒适与被尊重,空间亲切有人情味(小空间)

私密性与邻里感:空间的私密性与公共性

追求自然:绿地、水面、室外活动场所

4.外部空间的组合形式

(1)对称式(实轴与虚轴):适用于位置、形体、朝向等方面无严格功能制约关系的建筑群

空间特性

(2)自由式:因地制宜,适应性较强

(3)庭园式:适用于要求适当展开又联系紧凑的建筑群

(4)综合式:适用于建筑功能较复杂、地形变化不规则的场地

二、外部空间的构成(点、线、面、体)

1、空间的限定:界线(抽象、具象)、界面(底面、侧面)

2、外部空间的视觉分析

(1)距离(远景、中景、近景):

0~0.45 m为亲密距离(强烈的干涉作用)

0.45~1.30m为个人距离(亲切谈话)

1.30~1.80m一般社会距离(日常交谈)

3.60m为公共距离,(单向交流的集会、演讲或旁观而无意参与)近距离观察物体的最远距离

9.0~12.0m可以区别人的面部表情,一般性的观察物体及其材料质地

20.0~25.0m看清面部特征、发型、年龄,可以辨认材料,是适宜的观演距离

60.0~70.0m确认性别、大概年龄、行为目的,推测材料类别,是观看大型体育比赛的最远距离

180.0m左右,社会性视域,可分辨人的轮廓、性别与姿态,开始构成空间远景或背景

500~1000m,根据光影,背景及对象的移动可分辨出人群或机动交通工具,开始构造天际轮廓线。

(2)水平视野:在水平面内无需转动头部和眼睛就可以看得见的角度范围

双眼视区:人的双眼同时看景物时,两只眼睛的视野重叠(约120°)所形成的中间视区

人能较好观赏景物的最佳视区在60°以内

观赏建筑的最短距离应该等于建筑物的宽度,相应的最佳水平视野应为54°左右

(3)垂直视野:人可以较好的观赏景物的最佳仰角在20°左右,大体相当于建筑物高度的三倍距离

近景观赏时,视点距建筑物应有建筑物高度的二倍距离,仰角约27°

观赏单体建筑时的视点距建筑物的极限距离应保持建筑物高度的一倍距离,最大仰角不应超过45°(视觉疲劳,透视变形)

3.空间的围合与界面

(1)空间的封闭性:封闭性强的空间:内聚力、收敛性——安全感、整体感

封闭性差的空间:扩张性、外部化——流动感、开放度

(2)侧界面的围合方式:四面围合的空间:强烈的封闭感,顶界面的限定,向心的、明确的

三面围合的空间:封闭感较高,方向性,安定感

(3)侧界面的高度:30CM(膝下):勉强区别领域,产生区域边缘,暗示非正式的小憩

60~90CM(腰下):视觉连续性存在,空间划分作用加强,凭靠休息、眺望

1.2M(头部以下):空间分隔作用强,安全感,视觉空间连续

1.8M(超过视线高度):空间与视线连续中断,较强封闭感

侧界面高度H与空间间距D的关系:

D/H<1时,界面相互干涉,产生封闭恐惧感

D/H=1时,位于空间中心的垂直视角53°,难看到界面全貌,注意力集中于细部

D/H=2时,垂直视角45°,观察到界面全貌,细部,较好封闭感

D/H=4时,垂直视角27°,观察完整界面的最佳位置,空间形成封闭感的最远界线

D/H=6时,垂直视角18°,视线可及界面背后其他物体

D/H>6时,空间界面隐入背景,空间具有开放性

(4)底界面的处理:

①铺装:不同性质、级别空间的地面铺装、质地处理不同

例如:地面铺装由粗糙、普通变为精致美观,常暗示从交通性空间进入游憩性空间

利用底界面铺装材料的图案、色彩、质感和拼缝加强地面的方向感和尺度感

②空间:上升:强调空间或建筑的重要性,形成仰视构图(平台)

下沉:动中求静、闹处寻幽

4、空间的协调与统一

(1)同一法:相同的图式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