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块链的发展及应用场景

区块链的发展及应用场景

区块链的发展及应用场景
区块链的发展及应用场景

区块链技术发展及应用场景

本文内容来自最近的一次分享,整理成一篇文章,主要关注区块链技术特点,几个发展阶段以及应用场景。

一、进击的区块链

作为分布式记账(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平台的核心技术,区块链被认为在金融、征信、物联网、经济贸易结算、资产管理等众多领域都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区块链技术处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现有区块链系统在设计和实现中利用了分布式系统、密码学、网络协议等诸多学科的知识。

以太猫的火爆直接导致了一段时间内的以太坊网络拥堵。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起源于中本聪的比特币,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

区块链作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让每个人均可参与数据库记录。

区块链本质上是个注重安全和可信度胜过效率的一项技术。

解决信任问题:互联网技术解决的是通讯问题,区块链技术解决的是信任问题。

区块链起源于中本聪的比特币,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

区块链解决了什么问题吗?

区块链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中介信用问题。在过去,两个互不认识和信任的人要达成协作是难的,必须要依靠第三方。比如支付行为,在过去任何一种转账,必须要有银行或者支付宝这样的机构存在。但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比特币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在没有任何中介机构参与的情况下,完成双方可以互信的转账行为。这是区块链的重大突破。

区块链特点

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不依赖额外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或硬件设施,没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体的区块链本身,通过分布式核算和存储,各个节点实现了信息自我验证、传递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开放性:区块链技术基础是开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独立性: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类似比特币采用的哈希算法等各种数学算法),整个区块链系统不依赖其他第三方,所有节点能够在系统内自动安全地验证、交换数据,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干预。

不可篡改性: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数据节点的51%,就无法肆意操控修改网络数据,这使区块链本身变得相对安全,避免了主观人为的数据变更。

匿名性:除非有法律规范要求,单从技术上来讲,各区块节点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开或验证,信息传递可以匿名进行。

对比传统数据库等技术。

区块链分类

根据参与者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开(Public)链、联盟(Consortium)链和私有(Private)链。

公开链: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使用和维护,典型的如比特币区块链,信息是完全公开的

私有链:则是集中管理者进行限制,只能得到内部少数人可以使用,信息不公开

联盟链:联盟链则介于两者之间,由若干组织一起合作维护一条区块链,该区块链的使用必须是有权

限的管理,相关信息会得到保护,典型如银联组织

目前来看,公开链将会更多的吸引社区和媒体的眼球,但更多的商业价值应该在联盟链和私有链上。

区块链发展

区块链1.0时代: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应用,其场景包括支付、流通等货币职能,主要解决货币和支付手段的去中心化

区块链2.0时代:数字货币与智能合约相结合,对金融领域更广泛的场景和流程进行优化的应用

区块链3.0时代:不止金融领域,为各种行业提供去中心化解决方案

二、区块链1.0 数字货币时代

比特币

比特币项目是区块链首个大规模的成功应用,并且是首个得到实践检验的数字货币实现。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全球可支付的电子加密货币。

由中本聪于2009年1月3日,基于无国界的对等网络,用共识主动性开源软件发明创立,是目前市场总值最高的加密货币。

区块结构

链上结构

挖矿和矿池

挖矿:参与维护比特币网络的节点,通过协助生成新区块来获取一定量新增的比特币。

激励机制:当用户发布交易后,需要有人将交易进行确认,写到区块链中,形成新的区块。在一个没有信任机制的系统中,该由谁来完成这件事情呢? 比特币网络采用“挖矿”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每10分钟左右生成一个容量不超过1MB的区块,记录这10分钟内发生的验证过的交易信息,串联到最长的链尾部,每个区块的成功提交者可以得到系统12.5个特币的奖励,以及用户为支付附加到交易上的服务费用。

比特币矿池:矿池是一个组队挖矿的服务器。由于比特币全网的运算水准在不断的呈指数级别上涨,单个设备或少量的算力都无法在比特币网络上获取到比特币网络提供的区块奖励。

组队挖矿就是,一旦队伍里任何人获得了一个区块,就将区块中的货币按大家的性能分给大家,这样大家就能很快地获得比特币。

所有的区块链都需要挖矿吗?

并非所有的区块链项目都会采用类似于比特币这样的“工作量证明”方式,这更多出现在早期的区块链项目中。如果采取其他的证明机制,如POS、DPOS都是不需要采取这样的挖矿方式。

共识机制

共识:故名思义,共同的认识,共识问题研究的就是多个成员如何达成一致,典型的比如投票选举。

共识机制: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系统,由于点对点网络下存在较高的网络延迟,各个节点所观察到的交易事务先后顺序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区块链系统需要设计一种机制对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的事务的先后顺序进行共识。这种对一个时间窗口内的事务的先后顺序达成共识的算法被称为“共识机制”。

共识方案:共识在区块链中扮演着核心的地位,共识机制决定了谁有记账的权利,以及记账权利的选择过程和理由。不用的虚拟货币采用共识机制不同,常见的共识机制如POW,POS,DPOS,拜占庭容错等。

工作量证明

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通过计算来猜测一个数值(nonce),得以解决规定的hash 问题(来源于hashcash)。保证在一段时间内,系统中只能出现少数合法提案。

分叉:少量的合法提案会在网络中进行广播,收到的用户进行验证后会基于它认为的最长链上继续难题的计算。因此,系统中可能出现链的分叉(Fork),但最终会有一条链成为最长的链。

51%攻击:hash 问题具有不可逆的特点,因此,目前除了暴力计算外,还没有有效的算法进行解决。反之,如果获得符合要求的nonce,则说明在概率上是付出了对应的算力。谁的算力多,谁最先解决问题的概率就越大。当掌握超过全网一半算力时,从概率上就能控制网络中链的走向。

有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可以说明为何这种经济博弈模式会确保系统中最长链的唯一。

超市付款需要排成一队,可能有人不守规矩要插队。超市管理员会检查队伍,认为最长的一条队伍是合法的,并让不合法的分叉队伍重新排队。只要大部分人不傻,就会自觉在最长的队伍上排队。

比特币分叉

软分叉:由于整个区块链系统软件的升级,部分矿工没有来得及升级,出现遵

从不同共识机制产生的分叉。当这部分矿工升级系统后,这个分叉就会消失。

硬分叉:区块链发生永久性分歧,在新共识规则发布后,部分没有升级的节点无法验证已经升级的节点生产的区块,通常硬分叉就会发生。

BTC和BCH:矿池在在比特币分叉问题上出现分歧,硬分叉产生BCH。

隔离见证和闪电网络

扩容问题:随着比特币网络的发展,单个区块存储的交易信息越来越多,1MB区块仅能容纳2000条左右交易,交易量大时需要排队等待区块写入确认,交易网络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

隔离见证:把交易的签名数据从交易数据中剥离出来,用于解决延展性攻击。

闪电网络:在比特币网络上再外加一个「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把原有比特币链上金额较少的交易,转移到这个闪电网络来处理,完成后再记录到原链上。

依赖于隔离见证的闪电网络等二层网络并不能被认为是比特币的扩容方案,因为闪电网络的交易并不等价于比特币的点对点的链上交易,大部分比特币交易的场景并不适用于闪电网络。

支付中心问题:假设闪电网络部署成功,也会存在大型支付中心的问题,这违背了比特币做为点对点支付系统的初衷。

用搭乘公共汽车的来假设,试想像比特币的区块是一辆公共汽车,每隔十分钟,固定时间发车,当要乘车的人超过公共汽车容量,不能上车的人就要等待下一班。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可以乘车,即承载更多的交易。

山寨币及改进

三、区块链2.0 智能合约

以太坊

以太坊项目进一步扩展区块链网络的能力,从交易延伸为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一个运行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平台(Platform for Smart Contract),平台上的应用按程序设定运行,不存在停机、审查、欺诈、第三方为干预的可能。

以太坊是一个区块链应用开发平台,基于以太坊构建的网络和智能合约语言,我们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与现实世界接近的分布式应用(DApp)。

以太坊特点

Gas机制:以太坊上的每笔交易都会被收取一定数量的gas,gas的目的是限制执行交易所需的工作量,同时为执行支付费用。当EVM执行交易时,gas将按照特定规则被逐渐消耗。gas在以太坊网络中实际的体现就是ether代币。

叔块(uncle block):将因为速度较慢未及时被收录的较短区块链并入并可以获得奖励。使用的是有向无环图的相关技术。

POW权益证明机制:相较于POW作证明,可节省在挖矿时浪费的电脑资源,并避免算力中心化。

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可提升交易速度、降低区块链的负担,提可扩展性。

因为以太坊的区块时间是20秒左右,相对于比特币,更容易出现临时分叉和孤儿区块。而且较短的区块时间,也使得区块在整个网络中更难以充分传播,尤其是对那些网速慢的矿工,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为了平衡各方利益,才设计了这样一个叔块机制。

共识机制改进

POW协议存在的问题:算力被掌握在大的算池手中,比特币并没有像它希望的那样分散化,这也是比特币不断出现分叉的原因。

Casper协议:权益证明将让整个挖矿过程虚拟化,并以验证者取代矿工。

以下是权益证明的运行过程:

验证者必须锁定一些他们拥有的币作为保证金。

在此之后,他们将开始验证区块。同时,当他们发现一个他们认为可以被加到链上的区块时,他们会通过下赌注来验证它。

如果该区块成功上链,验证者就将得到一个与他们的赌注成比例的奖励。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之一。

以太坊在其区块链上实施了一种近乎图灵完备的语言,这是一个突出的智能合约框架。

尼克·萨博: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promises),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智能合约其实是一段被存储在一个区块链上的代码,由区块链交易触发,读取并且在区块链数据库写入数据。

尼克?萨博关于智能合约的工作理论迟迟没有实现,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缺乏能够支持可编程合约的数字系统和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该问题,不仅可以支持可编程合约,而且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过程透明可追踪等优点,天然适合于智能合约。因此,也可以说,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之一。

以太坊分叉

The DAO事件导致以太坊硬分叉:以太坊上著名的项目The DAO由于其自身漏洞,导致黑客窃取当时价值约6000万美元的以太币。2016年7月,以太坊开发团队通过修改以太坊软件的代码,在第1920000个区块强把The DAO及其DAO 的所有资金全部转到一个特定的退款合约地址,从“夺回” 客所控制的DAO合约币。由于部分矿工并不认同这个修改,于是形成两条链,一条为以太坊(ETH),一条为以太坊经典(ETC),各自代表同的社区共识以及价值观。

首次代币发行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对比IPO 首次公开募股,是指企业或非企业组织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发行代币,向投资人募集虚拟货币(一般为比特币、以太坊)的融资活动,将发行的标的物由IPO的证券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

美国多个州的法律法规不认为ICO本身是证券、期货等金融类产品,即不能作为一种投资品或者投资类型存在,因此不允许公开进行ICO活动;2017年9月4日,央行等7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叫停国内ICO。

EOS众筹

2017年明星项目,每天发行2000000代币,目前已经众筹近252亿人民币。

EOS.IO采用委托股权证明算法,全称是delegated proof of stake,缩写就是DPOS。DPOS 相当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有的网络上的代币持有人均为用户,用户通过投票方式选取得票人成为区块链节点。

EOS号称使用石墨烯技术:基于石墨烯底层的BTS和STEEM可以达到1.5S的平均确认速度和有限条件下实测3300TPS的数据吞吐量,EOS通过并行链的方式,最高可以达到数百万TPS,并且并行本地链甚至可以达到毫秒级的确认速度。

2018年6月主网上线,需要进行上链操作。

基于DPOS的EOS.IO会每三秒产生一个新的区块,这个区块必须由投票产生的21位生产者轮流生产出来,这样,完成一个轮回之后,就会重新选出21位生产者。选择的过程中,获得票数数量的前20名自动被选中,剩下的一个生产者则需要按照得票比例来选出。

四、区块链3.0 超级账本项目

Hyper Ledger项目

2015 年12 月,开源世界的旗舰——Linux 基金会牵头,联合30 家初始企业成员(包括

IBM、Accenture、Intel、J.P.Morgan、R3、DAH、DTCC、FUJITSU、HITACHI、SWIFT、Cisco 等),共同宣告了Hyperledger项目的成立。

该项目试图打造一个透明、公开、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项目,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开源规范和标准,让更多的应用能更容易的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之上。

区块链3.0时代:比特币为代表的货币区块链技术为1.0,以太坊为代表的合同区块链技术为2.0,Hyperledger 实现了完备的权限控制和安全保障项目,代表3.0 时代的到来。

模块架构

Blockchain Explorer:提供Web 操作界面,通过界面快速查看查询绑定区块链的状态(区块个数、交易历史)信息等。

Fabric:区块链的基础核心平台,支持pbft 等新的consensus 机制,支持权限管理。

STL项目:Intel 主要发起和贡献的区块链平台,支持全新的基于硬件芯片的共识机制Proof of ElapsedTime(PoET)。

Iroha:账本平台项目,基于C++ 实现,带有不少面向Web 和Mobile 的特性,主要由Soramitsu 发起和贡献。

Cello:提供“Blockchain as a Service” 功能,使用Cello,管理员可以轻松获取和管理多条区块链;应用开发者可以无需关心如何搭建和维护区块链。

Fabric 1.0实现功能

使用GO和JAVA语言运行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封装在Docker容器中执行

共识算法是可插拔的,目前支持使用PBFT

使用KV持久化数据存储,支持LevelDB

支持多种客户端交互,包括Node.js,Python

项目仍在孵化和社区共建中

五、区块链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

金融领域:区块链在国际汇兑、信用证、股权登记和证券交易所等金融领域有着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金融行业中,可省去第三方中介环节,实现点对点的对接,从而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快速完成交易支付。

供应链和物流领域:区块链在物联网和物流领域也可以天然结合。通过区块链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追溯物品的生产和运送过程,并且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该领域被认为是区块链一个很有前景的应用方向。

公共服务领域:区块链在公共管理、能源、交通等领域都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目前这些领域的中心化特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可以用区块链来改造。

认证、公证领域: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所以在认证和公证也有巨大的市场。

数字版权领域: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对作品进行鉴权,证明文字、视频、音频等作品的存在,保证权属的真实、唯一性。作品在区块链上被确权后,后续交易都会进行实时记录,实现数字版权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可作为司法取证中的技术性保障。

预测市场和保险领域:在保险理赔方面,保险机构负责资金归集、投资、理赔,往往管理和运营成本较高。通过智能合约的应用,既无需投保人申请,也无需保险公司批准,只要触发理赔条件,实现保单自动理赔。

公益慈善:区块链上存储的数据,高可靠且不可篡改,天然适合用在社会公益场景。公益流程中的相关信息,如捐赠项目、募集明细、资金流向、受助人反馈等,均可以存放于区块链上,并且有条件地进行透明公开公示,方便社会监督。

区块链应用场景分析

区块链应用场景分析 区块链的兴起、核心技术及原理机制、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和典型应用场景,总结了历年来在区块链上的研究成果,对区块链服务BCS进行了详细介绍。 区块链服务主要专注4大类9小类应用场景,包括数据资产、IoT、运营商和金融领域等,如:身份认证、数据存证/交易,新能源、公益捐赠、普惠金融等。 区块链应用场景 区块链服务面向企业及开发者提供一站式规划、采购、配置、开发、上线和运维的区块链平台服务,企业在区块链服务上可自主搭建一套基于企业自身业务的企业级区块链系统。 区块链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云链结合、优化共识算法、容器、微服务架构与可伸缩的分布式云存储技术等创新技术方案。 区块链服务逻辑架构图 区块链的整体构想是:聚焦典型应用领域,以区块链平台为核心,联合网络和可信硬件执行环境(终端+芯片),形成三位一体的端到端区块链框架,实现软件+硬件结合,提供更快、更安全的区块链端到端解决方案。 对区块链的整体构想 关于区块链技术未来的发展,在白皮书中做出以下判断: 一、从应用维度上,2018 年是区块链的应用元年,在标准没有完善前,在不同行业的试用是重点,政府数据存证、IoT 领域物流和车联网的应用、运营商云网协同和供应链金融将进入首发试用阵容。本质上这些领域急需借助区块链构建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 二、从技术维度上,安全是构建区块链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国密算法将会成为区块链在国内主要市场应用标准,区块链的框架将包含云,管,端三层,以软件+硬件相配合的方式,构建高度可靠的安全能力。

三、从区块链产业发展上看,中美欧会成为区块链应用的重要区域,区块链不会昙花一现,我们可以依靠区块链在技术竞争中占据先机,而这些需要明朗的产业政策给予保障,目前看到国内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机构都在努力构建区块链的孵化环境,推动区块链产业健康发展。这就为我们发展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并且基于以上判断,提出四点建议: a.依托联盟,形成产业合作,加速我国区块链标准快速落地 b.构建区块链产业孵化环境,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 c.清晰化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的产业政策 d.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倡导企业间区块链技术的互通交流。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谈起区块链,自然而然会联想起各种“币”,就我个人浅见,币,仅仅是区块链的一种应用而已,不是全部。区块链也并非能上升到能改造、重构互联网,甚至到神话和哲学的程度,但是,区块链的很多特性,确实有用,而且能解决传统技术框架下难点和痛点。 在正常的业务中,无论是手工线下作业,还是传统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可能都很难解决一个问题:单据、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篡改的难题!我们以自己粗浅理解和肤浅实践,谈谈如何用区块链进行防篡改。 举个例子: 我们假设3个角色:供应商(融资方)、保理商、资方。场景是:供应商需要通过保理融资,保理商提供保理融资服务,但保理商缺资金,需要引入提供资金的资方,比如银行或其它另外一家财大气粗的保理商。

1、线下的过程: 按照常规的做法,保理商去供应商进行尽调、收集各项资料,并提供给资方,交由资方进行审核,最终无论是采用双保理还是再保理,完成了融资动作。但此时,问题就来了,即使假设供应商提供的资料是真实的情况下,资方会相信保理商提供的资料是真实的、没被保理商篡改过? 那么,最终在资料被证伪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是:保理商说,供应商提供的资料本来就是假的,而供应商说,我给你的是真的,你给换了、改了...。所以,谨慎一些的,或者说绝大部分的资方都会自己再直接去收集资料,一遍一遍地摩擦供应商。 2、无区块链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的过程: 供应商在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提交资料,无论是经由保理方审核通过后对接给资方,还是采用直接给资方,看起来没有问题,是吧?但是,平台可信吗?会不会存在一种可能,某一个组织(比如平台运营方)、某一个个人(比如黑客)通过后门或通过获取超级权限的方式,直接进入数据库对资料进行篡改?

区块链的20种应用场景

区块链的20种应用场景 并不是只有银行及支付行业被区块链科技影响到,网络安全、音乐以及汽车也可以被改变。 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的产生源自于众所周知的区块链技术,本质上这种技术是一种公共的总账账簿,它可以以数字化的方式安全自动地验证并记录高容量的交易。 企业家们已经相信越来越多的行业将被这种科技改变。已经有许多商业案例中的交易被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验证并组织,这种平台将不再需要中心化的管理者,并且依然可以抵御欺诈。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有不少方法去尝试利用区块链的力量。 1、银行业 本质上来说,银行是一个安全的存储仓库和价值的交换中心,而区块链作为一种数字化的、安全的以及防篡改的总账账簿可以达到相同的功效。事实上,瑞士银行UBS和在英国的巴克莱银行都已经开始进行实验,希望将它作为一种方法来加速推动后台系统功能以及清结算能力。银行业的一些机构声称区块链可能减少200亿的中间人成本。这并不令人惊奇,银行作为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巨头的一份子,正在区块链创业领域中投资。R3CEV公司,这个金融联合体已经有了50家公司,他们正在为金融行业开发定制化的区块链。Thought Machine集团已经开发了名为Vault OS(参见上图)的基于私链技术以及加密总账账簿的银行系统,无论开业多久或规模大小的银行都可适应这套安全的点对点金融系统。 2、支付和现金交易

一篇最近发布在福布斯的文章中,,世界经济论坛声称去中心化支付技术,类似比特币,可以因现金交易模式而改变“商业架构”,现今的架构已经固定存在了100余年。 因区块链,是觉得我们可能绕开这些笨重的系统,创建一个更直接的支付流,它可在国内或跨国界,并且无需中介,以超低费率几乎瞬时速度的方式支付。如上图)是一家创业公司,它正在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全球的比特币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传输的现金交易而服务。 3. 网络完全 虽然区块链的账簿是公开的,但数据的通信是可被验证并使用先进的密码技术进行传输。这就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来源,以及没有什么可以在过程中被拦截如果区块链技术被更广泛采用,黑客攻击的概率将降低,因为区块链被认为是比许多传

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六大应用场景

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六大应用场景 区块链技术这个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火热程度风靡国内,加上比特币投资热潮,区块链技术开发成为各大行业宠儿。今天要说的是区块链技术六大应用场景。煊凌科技 一、追踪食品供应链 众所周知,食品从原料种植到生产运输到最终摆放到食品杂货店的货架上需要经过很多环节和流程。批量生产的现实就是如此,大多数包装产品的情况也是这样。 大规模的物流和机械生产使得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农业工人的福利保障相较于过去几代人时的情形,重要性愈加凸显。IBM Food Trust(食品信托)利用区块链技术来精确追踪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提高了食品供应网络的透明度,使在召回事件中追踪污染产品变得更容易。 二、可再生能源交换 有那么一段时间内,太阳能电池板和替代能源风靡一时。现在,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仍然在寻找减少对昂贵的、对环境有害的燃料的依赖的方法。这种转变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个人消费者可能会生产过多的可再生能源,超过他们所能使用的而产生浪费。而这种情况下,布鲁克林微型电网(Brooklyn Microgrid)就有用武之地了。该项目在一个名为“ENERGY”(能源)的区块链平台上运行,社区成员可以相互交换能源,共同为一个能让所有人都受益的更可持续的、更相联相通的未来做出贡献。 三、对外援助 区块链有能力改革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援助方式。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简便追踪资金流动,使任何人都能确认其援助实际上到达了预定的接收方,而没有被窃取或盗用。 更健全的问责制同时也许能让非政府组织更容易从捐助者那里筹集资金,因为捐助者可以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了解并追踪他们捐赠物的用途和影响。世界粮食计划署已经采用区块链技术并将其与生物识别技术结合起来,确保向居住在约旦的叙利亚难民提供安全、高效的对外援助。 四、数字民主 投票选举过程是所有功能性民主政体的核心构成部分。然而,如何让投票箱不受欺诈、技术错误、恶意攻击或破坏的风险,是一个艰巨的挑战。技术,由于系统本身固有的不完善性,通常是会出错的。而区块链是一种很具优越性的应对方法,因为区块链的设计是高度透明和安全的。从理论上讲,任何观察者都可以分析(公共)区块链上的一系列交易,但由于区块链的不可变性,发生的事件不能被抹去。 区块链的实际应用需要正确的步骤,因为所有的投票过程都非常重要;不过区块链技术本身是安全的、稳定的、开放的,所以它可能是未来构建的无欺诈行为无差错的数字投票程

区块链金融应用10个场景

1:资产证券化 ◎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特别是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资产现金流管理有待完善、底层资产监管透明性和效率亟待提高、资产交易结算效率低下、增信环节成本高昂等问题。 ◎区块链技术能够改善资产证券化的现金流管理,提高金融资产的出售结算效率,增强证券交易的透明度,降低增信环节的转移成本,同时有利于监管机构实现穿透式监管。 ◎国内已有企业在车贷资产证券化的区块链应用进行了具体实践,能够实现资产池统计、切割、结构化设计、存续期管理等功能系统的全流程线上化,不仅使资金方能穿透地了解底层基础资产,而且提升了整个交易流程的效率,有效降低了各方成本。 一、资产证券化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我国监管部门推出资产证券化(以下简称“ABS”)备案制后,国内ABS发行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在监管环境不断变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ABS 特别是消费金融ABS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ABS行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2017年来,受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债券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下滑明显,然而ABS发行量却实现了逆势增长。Wind数据显示,2017年,ABS共发行产品644单,同比增长31.7%;发行规模高达14346.59亿元,同比增长63.71%。 同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ABS行业的发展规模和体量还有较大发展空间。2017年我国ABS市场存量为1.8万亿,占信用债比例为9.82%,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31%。 (二)资管新规带来的政策红利 在近期发布的央行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中,要求资管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符合相关限额管理、风险准备金要求、流动性管理等监管标准,但明确提出ABS产品不受该规定约束,ABS产品将对非标准化产品产生替代。在“非标转标”大势所趋的情况下,资产证券化成为转标过程中的重要途径,这将为做

三大维度甄别区块链应用场景

三大维度甄别区块链应用场景业业界对于区块链行业的关注焦点,已经从“币圈”转向了技术本身。如今,无论是对传统行业的深度改造,还是对互联网发展模式的补充,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都在走向理性。 自2015年发展至今,腾讯区块链针对场景的适配做出了诸多尝试,在公益寻人、黄金红包、游戏、智慧医疗等方面都有实践。其中,腾讯与深圳市税务局合作的区块链电子发票应用较为广泛,现在深圳用户打车、沃尔玛购物、停车、乘地铁都可以开区块链电子发票。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已经开出区块链电子发票超1400万张。 “区块链正在开启一个更加纯粹、更加正向的新时代。”腾讯区块链技术总经理李茂材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区块链技术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需要长期稳定的发展。而在现阶段,区块链技术的重点在于替代现有场景。” 三大维度甄别场景 《中国经营报》: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能够落地。如何寻找好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其甄别标准是什么?

李茂材:区块链技术到底能解决什么场景,本就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三个完全独立的维度甄别其应用场景。 第一个维度是区块链的本质,即多方参与。多方参与意味着原有参与方之间存在着很复杂的流程、很高的信任成本(防篡改),这正是区块链技术能够解决的。第二个维度是商业行为,即各方都有参与动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有链上线下信息一致机制。区块链解决的是链下的问题,如果链上信息是虚假的,后面叠加再多信用也无用。这就是溯源,如何保证链上信息和线下信息的一致值得从业者思考。第三个维度是行业发展趋势。以互联网发展趋势为例,其初期阶段是对原有场景的替代;第二阶段,出现如手机游戏、电商等模式的创新;第三阶段则是和产业融合的阶段。比较之下,区块链的成长也分三个阶段,目前第一阶段的重点在于对现有场景的替代。 如果三个维度都能满足,那这个场景成为区块链应用场景的概率很大。以腾讯区块链电子发票为例,这三个维度在税务场景里都能体现。首先是多方参与,有税务局、报销企业、开票企业、用户,每一方的信任成本都很高。其次,原来税务局需要有一个复杂的系统来甄别发票与背后的交易是否一致。如今借力区块链发票,可以从多个方面保证发票真实性。比如支付信息,以往虚开一张票就可以造假,现在则需要造出一个支付信息,而为了造支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模式与分析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7(12), 1928-1936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705261176.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05261176.html,/10.12677/ass.2018.712287 The Application Patterns and Analysis of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 Zhengwei Hao, Mandi Luo, Junyi Wen, Lei Cao, Shuqi Xin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Jiangxi Received: Nov. 30th, 2018; accepted: Dec. 17th, 2018; published: Dec. 24th, 2018 Abstract A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block-chain technology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industry. By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standardization system of block-chains, creating appropriate policies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advantages which are fast, low-cost, efficient, transparent and fair will gradually be applied to various fields, and the value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However, in general, the technology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Its extensiv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ill need a long way to go. It requires indus-try,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parties to work together on its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to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block-chain and market.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applicability and limi-tations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summarize the model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the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fields, and further analyze how block-chain technology will develop healthily in the future and promote digital economy and industry. Keywords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ternet, Virtual Token, Decentralization, Smart Contract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模式与分析 郝正伟,罗曼迪,温骏毅,曹蕾,辛树琦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 收稿日期:2018年11月30日;录用日期:2018年12月17日;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4日

认识区块链,及区块链在HR各模块中的应用场景

认识区块链,及区块链在HR各模块中的应用场景一、中本聪与比特币 区块链的概念最早于2008年在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首次提出。区块链技术是比特币原创的核心技术。在比特币被发明之前世界上并不存在区块链这个东西。 比特币发明之后,很多人参考比特币中的区块链实现,使用类似的技术实现各种应用,这类技术统称区块链技术。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的各种链即为区块链。 2009年,正式上线,总量2100万,每10分钟产生一个块,奖励挖矿者一定数量的比特币,最初是50个比特币,以后每4年递减一半。 比特币的发展难以预测,但比特币中所蕴含的核心技术(区块链)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区块链的概念

比特币只是记账的表征,而区块链就是其背后的一套由信用记录以及信用记录的清算构成的体系。 如果区块链是一个实物账本,那么区块就相当于账本中的一页,区块中承载的信息就是这一页上记载的交易内容。 区块链:是一种多中心化的,基于密码学和公式机制的分布式账本技术,特点是多中心化、可追溯、防篡改,每个数据节点都记录了全量数据。(目前暂未有统一定义) 三、区块链的特点 举例: 1、小张找小李借一百块钱,但小李怕他赖账,于是就找来村长做公证,并加下这笔账。这个就叫中心化。但如果,你不找村长,直接哪个喇叭在村里大喊“我小李借给小张一百块钱!请大家记在账本里”,这个就叫去中心化。 2、以前村长德高望重,掌握全村的账本,大家都把钱存在他这里,这是过去大家对中心化的信任。现在,大家都担心村长会偷偷挪用大家的钱,怎么办呢?

于是大家就给每个人都发了一本账本,任何人之间转账都通过大喇叭发布消息,收到消息后,每个人都在自家的账本上记下这笔交易,这就叫去中心化。 有了分布式账本,即使老张或老李家的账本丢了也没关系,因为老赵、老马等其他家都有账本。 四、区块链记账过程 五、区块链应用场景 区块链的基本应用点:

最新区块链在30个领域的应用及案例整理

区块链在30个领域的应?及案例  当前,国内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迅速,日益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有关区块链的政策指导意见及通知文 件。据统计,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贵州、湖南、山东、福建等全国近三十个省市地区发布政策指导信息,开展区块链产业链布局。  在国家、各部委以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众多企业的共同 参与下,我国区块链技术创新持续活跃,区块链企业不断涌现,研发了一大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产品和新应用,产业场景纷纷实现落地,逐步从金融领域延伸到实体领域,包括政务数据共享、征信、医疗、教育、电子信息存证、版权管理和交易、产品溯源、数字资 产交易、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正在迅速成为驱 动各行业技术产品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产业应用的实际效果愈发明显。  1.征信+区块链  中国的征信行业未来市场规模将达千亿级,征信市场空间巨 大,但目前整个行业征信数据形成孤岛,信息不能共享,无法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征信机构与用户信息不对称,正规市场化数据采集渠道有限,数据源争夺战耗费大量成本,数据隐私保护问题突出,传统技术架构难以满足新要求等。

在目前的征信机构中,无论资本市场信用评估机构、商业市场评估机构还是个人消费市场评估机构都需要进行数据的安全共享, 同时需要降低金融风险和数据获取成本,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安全发展。通过技术手段有效解决数据共享和存储的面临的问题,更加清楚的了解用户画像有助于判断和决策,减少风险和降低成本,促进信息共享。以征信行业突出的黑名单共享业务场景作为例,在跨领域、跨行业、跨机构的环境下,用传统的技术实现黑名单共享实现 难度大且成本高,很难实现多方互信。同时,传统中心化的技术实 现共享黑名单还存在信息容易被篡改、且数据无法追溯,共享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传统技术实现共享黑名单很难做到数据在各个 机构间准实时同步,存在数据一致性和实时性的问题。  在征信领域,区块链的数据不可篡改、全流程可追溯、时间戳、非对称加密等技术特点,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若干痛点问题。 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接各个联盟机构黑名单业务系统建立联盟机构 黑名单存证平台,将分散在各个征信机构间的黑名单数据整合在一 起,实现征信数据的跨区域、跨机构共享,打造征信数据价值利用 新生态。这种方案带来的好处是成本低,对现有系统改造小、平台布设成本低;数据可追溯,黑名单数据所有机构共享;数据实时同步,黑名单数据更新时效高,数据可用性高;通用性强,系统提供 通用的服务,可以对接各种银行和征信机构的应用系统。  相关的应用案例目前还不多,主要有如下案例:  深交所针对区域性股权市场中介机构信息无法共享的需求痛

一篇文章让看看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是沿时间轴记录数据与合约,并且只能读取和写入,不能修改和删除。在应用层面,区块链的安全、透明、高效3大优势,使其特别有助于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促进物联网和共享经济的普及与创新;在资本市场,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智能合约还可以大幅减少人工核对工作,为金融机构节省成本。 本文结合案例介绍金融领域内的6个区块链应用场景和细分市场:数字货币转账、支付、借贷;跨境支付与结算;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证券发行与交易;供应链或贸易金融;反洗钱和认识客户。 有一种较为主流的观点将区块链的技术演进和应用分为3类:区块链1.0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应用,其场景包括支付、流通等货币职能;区块链2.0是数字货币与智能合约相结合,对金融领域更广泛的场景和流程进行优化的应用;区块链3.0则超出金融领域,为各种行业提供去中心化解决方案[29]。 一.比特币及区块链1.0数字货币的特点 区块链技术也可以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在应用层面,这样的账本至少具有 安全可靠、公开透明和自动化的特点。 安全可靠、公开透明 爱就投区块链研究报告(技术篇)提到,区块链数字货币的时间戳和工作量证明机制,是分布式账本安全可靠的实现方法:在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网络中,所有参与者都拥有自己的账本备份,并且账本实时保持同步,已经被验证和记录的数据不可篡改;

同时,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在交易验证环节的去中心化和集体参与的特点,是分布式账本公开透明的决定因素:价值在比特币网络中的传递并不依赖专门的第三方机构作为中介,每一个交易都由所有矿工共同参与验证,由几乎随机的一个矿工来记账。 分布式账本的安全可靠和公开透明,不仅体现在数字货币的支付和流通上,还有数字货币的发行上,即比特币的总量不会超过2100万个,并且只能按照既定的规则和速度发行[31]。下表为比特币和Q币的对比: 交易结算自动化 对区块链1.0数字货币来说,分布式账本自动化的特点主要是结算的自动化,其倡议者认为,清算和结算可以有效结合成为一个步骤,使交易在瞬间完成。 花旗集团的报告分3个方面描述区块链数字货币的支付:发送消息、结算和监管;其中,监管包含许可证发放、客户录入管理和持续跟踪。在支付的过程中,发送信息和结算几乎是同时发生的,所有账本信息在交易完成的瞬间被同步更新,所有结算都自动执行。 “发送消息是将陈述付款方和收款方身份及交易金额的指令发送出去的过程(Messaging is the process of sending an instruction that states the identity of the payer and payee, as well as the amount of the payment)”;

区块链的发展及应用场景

区块链技术发展及应用场景 本文内容来自最近的一次分享,整理成一篇文章,主要关注区块链技术特点,几个发展阶段以及应用场景。 一、进击的区块链 作为分布式记账(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平台的核心技术,区块链被认为在金融、征信、物联网、经济贸易结算、资产管理等众多领域都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区块链技术处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现有区块链系统在设计和实现中利用了分布式系统、密码学、网络协议等诸多学科的知识。 以太猫的火爆直接导致了一段时间内的以太坊网络拥堵。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起源于中本聪的比特币,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 区块链作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让每个人均可参与数据库记录。 区块链本质上是个注重安全和可信度胜过效率的一项技术。 解决信任问题:互联网技术解决的是通讯问题,区块链技术解决的是信任问题。 区块链起源于中本聪的比特币,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 区块链解决了什么问题吗? 区块链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中介信用问题。在过去,两个互不认识和信任的人要达成协作是难的,必须要依靠第三方。比如支付行为,在过去任何一种转账,必须要有银行或者支付宝这样的机构存在。但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比特币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在没有任何中介机构参与的情况下,完成双方可以互信的转账行为。这是区块链的重大突破。 区块链特点 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不依赖额外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或硬件设施,没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体的区块链本身,通过分布式核算和存储,各个节点实现了信息自我验证、传递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开放性:区块链技术基础是开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独立性: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类似比特币采用的哈希算法等各种数学算法),整个区块链系统不依赖其他第三方,所有节点能够在系统内自动安全地验证、交换数据,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干预。

区块链技术和应用(谷风软件)

单选题 ?1、()代表用户在区块链里的身份,只能自己知道。(10 分) ? A 公钥 ? B 私钥 ? C 共识算法 ? D 账户 正确答案:B ?2、从公司分布来看,()和美国是区块链创业最活跃的国家。(10 分) ? A 德国 ? B 中国 ? C 日本 ? D 俄罗斯 正确答案:B ?3、()涉及把资产上链的工作,是区块链应用的第二阶段。(10 分) ? A 标准价值传输 ? B 可信协同平台 ? C 分布式商业基础设施 ? D 业务集中处理 正确答案:A

?4、区块链在资产证券化发行方面的应用属于()。(10 分) ? A 数字资产类 ? B 网络身份服务 ? C 电子存证类 ? D 业务协同类 正确答案:D ?5、根据创新扩散理论,在创新扩散的采纳人群中,()是最有创新精神的,技术一出现就去探索使用。(10 分) ? A 创新者 ? B 早期大众 ? C 晚期大众 ? D 落后者 正确答案:A 多选题 ?1、通常把()统称为许可链,就是有门槛的链。(10 分) A 联盟链 B 公有链 C 私有链 D 以太坊

正确答案:A C ?2、区块链的局限性包括无法保证()。(10 分) A 写入数据本身的真实性 B 上链数据的不可篡改性 C 共享数据的安全性 D 上链数据同步更新 正确答案:A C 判断题 ?1、比特币作为第一代的区块链系统,应用场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转账和支付。(10 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区块链的应用可以解决跨机构数据传输中的非业务类问题,降低业务复杂度,任何机构只要关心自身的业务逻辑正确即可。(10 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3、要保证写入数据真实性,需要将区块链技术跟防伪二维码、物联网甚至人工审核等技术结合起来。(10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区块链: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应用场景

区块链: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应用场景 文/ 邱永胜 2018-05-04 20:58:55阅读 把区块链技术与知识产权相结合是目前比较热门的区块链应用场景之一。 一是有极高的市场需求,从每年的315维权热度可以看出,知识产权的维权存在取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等一系列问题; 二是区块链具有的功能恰好匹配了这种市场需求,维权难的关键原因是第三方执行效率低下,而区块链通过程序算法自动记录信息,移除了第三方,信息储存在互联互通、共享的全球网络系统中,无法被任意篡改,极大地提高了维权的效率。 知识产权保护的第一步是确认知识产权是何时生成的。具体到版权这类知识产权来说,一直以来存在两种不同的实践: 一种规定必须经过登记程序的作品才享有完整的版权; 另一种则规定只要作品创作问世版权就生成了。 美国过去一直实行第一种实践,即经过登记的作品才享有版权,而近年来通过修改版权法,美国开始和世界其他大部分国家一样接受了创作问世即版权生成的做法。 尽管如此,当碰到侵权、诉讼、版权转让等情形时,未经登记的版权仍然面临种种不便。而在美国版权办公室每登记一件作品就要35一55美元的支出。 考虑到今天大量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海量文字、图片、视频,为每件这样的作品注册版权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基于区块链的版权登记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①区块链的开放性让任何人都可以在全球任何角落向区块链写人信息。不管是在凌晨3点 的西雅图不眠之夜,还是在横跨大西洋的量子号邮轮,只要能连上互联网,版权登记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②区块链上的信息一经写人就无法篡改。无论是上传者本人,还是相关机构都无法对历史 进行修改。信息一旦写人,时间戳就把这段信息永久地封存,无法篡改。 ③区块链的登记将能做到几乎免费,让更多的作品有可能被登记。 ④在区块链上可以很方便地实现链上版权交易。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应用

- 5 - 第6期2019年3月No.6March,2019 在金融行业,人际交往需要一定的信用,但是成本相对较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运用分布式数据网络,利用数学算法,锚定天然算力,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安全性好,效率也很高。并且,区块链的信用是无法更改的,所以获得了不少用户的青睐,区块链技术使用户之间可以直接接触,不用通过中介性质的中央机构进行合作,存在着促进经济发展的特大潜能的特点,它还可以运用到支付体系当中,在一个相对完善的区块链体系之中,任意一个信誉个体都可以对应相关的服务系统,这项技术促进了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值得进一步推广[1]。1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背景 区块链的内部区块储存着大量数据信息,每一笔交易信息都被相关区块施以密码保护,安全性较强,不易泄露私人信息,这就使得修改数据成为天方夜谭。世界各地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还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在区块链的技术原理、使用场景、未来发展以及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仍需要国家对此进行解决。大英图书馆举办的一场关于比特币的讨论会,将区块链技术由比特币引入世人面前。一些著名报刊也提出,区块链技术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不仅能够对货币进行加密,还使得没有任何相互联系的用户达成合作,降低了交流成本,节省了时间。众多数据表明,区块链技术强大的影响力刺激着众多用户的需求,这项技术正在被广泛认可和接受,并逐步投入到商业实践之中。2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现状 从整体来看,目前没有一款应用程序完完整整地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上面,所以,各国都在努力完成这项研究,比如:DAO 组织依靠区块链技术,制定了一项计算程序确定投资目标,在社区里运行,非常自由。这项决策归功于“众智”,即所有参与筹划的人员都有着高度的决定权,投资项目的设计方案一旦受到多数人的支持,就会被确定,并拿出相应的资金投入到该项目之中。这种新兴的投资项目很快便风靡全球,过去的银行投资体系,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来完成跨境 支付,而新兴的区块链技术可以达到时刻交易,所用时间以 秒来计算。世界对于区块链的深度研究逐渐步入正轨,与此 有关的研究项目不在少数[2] 。各国对于此项技术政策较为宽松,这就为其自由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建立了合适的生存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区块链相关企业创业总金额达到18亿美元,全世界的区块链创业公司有800多家,并且增长势头较猛。这为金融业提供了发展契机,但是,所隐藏的风险也不能忽视,区块链技术操作性强,且专业性较强,投资者不能很好地利用知识进行投资,就会盲目地进行基金投入,造成损失,这种没有全面了解项目发展状况的投资者一般都会成为区块链技术使用的失败实验者。除此之外,媒体的不实炒作也导致了非专业人士的错误投资,造成自身损失,给区块链技术带来不好的影响。投资者不全是理性的,市场中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跟风潮流和泡沫现象。 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开发较具有挑战性。区块链技术的开发还处于含义解释和应用场合的构筑时期,在研究开发前期,受外界不实的宣传解释,自身的实际价值并未被充 分了解[3] 。因此,在对区块链技术的开发问题上,不要急于求成,应该给其发展留下更多的缓和时间,使得它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引导下逐渐成熟起来,切实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和高效率的工作体验。 3 区块链技术的3大特征3.1 去中心化 区块链系统被中心节点操控,去中心化结构里的各个节点是均衡的,单个节点并不能决定整体控制,而是由全部的节点共同作用,然后做出决策的。我们所熟知的市场经济就是传统的去中心化系统,各个经济个体在幕后默默推动着发展,还有一个较为常见的例子—互联网,讯息传递在互联网之中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一旦中心节点受到破坏,与它有着联系的节点都会受到破坏,尽管系统不是依靠单一的节点运行,但是一损俱损,也就是说,抵抗破坏的特性较 基金项目: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局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肇庆市旅游信息系统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804030603。 作者简介:段静波(1979— ),男,山西临汾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 摘 要:近几年来,在金融业中出现了一项新型技术—区块链技术,金融事务基于此项技术,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原 来的传统金融机构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多个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区块链技术的政策和文件,同时,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发展基础。文章分析了区块链技术的强大功能,探讨了其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和金融行业的改革。在本质上,区块链技术归为信息技术,要想充分发挥区块链的功能,就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制度来支持。关键词:区块链技术;信用;金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应用 段静波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广东 肇庆 526000) 无线互联科技 Wireless Internet Technology

区块链在民航的应用_黄伟

中国航空报/2019年/11月/26日/第005版 看航空民航 区块链在民航的应用 黄伟 区块链由“区块”和“链”两个主要部分构成,通过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将每一个独立或关联的数据连接起来,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安全可信的特征。区块链又分为完全去中心化的公共链、部分去中心化的联盟链和完全中心化的私有链。其技术特征让区块链具有共享、便捷、安全、透明等优势,能够解决信息时代关键性的信息不对称、多主体协作信任问题。 民航是系统性很强的行业,参与协同主体多,信息来源广,数据量大,业务链条长,实现跨区域、多主体、全流程的立体化多维共享协作,既非常关键,又迫切需要。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记录所具有的存证、可溯、共享、信任、协作等特点正好契合了民航业的需求。与此同时,民航的系统性行业特点,使之完全可能成为区块链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试验田”,区块链的独特优势与民航业的丰富应用场景相结合,必会碰撞出“新火花”。 区块链在民航的应用场景和风险分析 (一)实践探索 2016年,国际航空电讯集团(SITA)率先提出了含有区块链技术的智能通路概念。2017年,英国航空、伦敦希思罗机场、日内瓦机场和迈阿密机场联合SITA试验航班链项目,帮助航企与机场实现数据共享;中东地区的航空和旅行服务供应商Dnata联合IBM等进行空运区块链试点;Winding Tree打造基于区块链开源旅游分销平台,预售基于“航班+酒店”模式的旅游业区块链L íf币;法国航空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追踪飞机维修工作流程;俄罗斯S7航空提出使用区块链技术解决机票问题;迪拜机场计划将生物识别验证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应用到免护照进入迪拜的服务中。2018年,全球第一个航空生态区块链应用项目Airline and Life Networking Token 诞生;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与谷歌等合作伙伴共同公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已知旅客数字身份概念”,并计划开启加拿大与荷兰间的概念验证试点项目;布鲁塞尔机场推出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程序,用来追踪货物从地面处理到货运代理之间的移动;新加坡航空联合毕马威、微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其常旅客计划KrisFlyer的数字钱包中。 而在国内,区块链在民航业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可以看出,区块链在民航的应用研究还比较分散,实践也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基于区块链和民航二者的契合性,应该在民航安全、服务、运行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探索出更多新的应用场景。 (二)丰富的应用场景 1.提高安全裕度方面 民航安全生产对信息化依赖程度很高。目前,民航业更多采用集中式数据存储传输方式,难以有效破解数据的准确验证、紧急情况下不丢失、后续恢复有效等问题。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多主体、各环节的信息共享互通和追溯,排除数据丢失或伪造可能性,降低因信息问题引致的安全风险,还可以为安全故障的诊断提供相应信息支撑。比如,区块链技术辅助机场实现对旅客身份和货物的精准识别,易于判断危险源;区块链能够成为大量设备的一种公共账簿,实时准确采集信息,提升设备之间的实时协同调度水平,减少人工模式下的错漏,有效规避安全事故发生。 2.升级服务体验方面

区块链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分析

区块链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分析 广州创亚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目录Contents 一、区块链从理论走向实践 1.1 定义与技术架构 1.2 分类与特征 1.3区块链产业发展进入应用探索阶段 二、区块链典型应用场景 2.1 能源领域:促进清洁能源信任交易 2.2 食品药品领域:溯源保障食用安全 三、区块链从虚拟经济走向实体经济 3.1 区块链市场增速具有爆发力 3.2区块链的发展趋势

1.1 定义与技术架构 根据工信部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 应用发展白皮书》,区块链的定义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经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广义区块链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和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来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区块链图解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 区块链的核心架构已经趋于成熟。从技术创新角度讲,区块链是将过去数十年计算机、分布式系统、密码学等跨越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整合创新的成果。 当前以分布式系统、P2P网络和密码学为主、多种改良技术为辅的区块链技术体系已经形成。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应用场景的丰富,区块链体系将更加完善。 区块链整体技术架构

1.2 分类与特征 根据应用场景和设计体系的不同,区块链系统一般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专有链。 (1)公有链的各个节点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网络,并参加链上数据的读写,运行时以扁平的拓扑结构互联互通,网络中不存在任何中心化的服务端节点。 (2)联盟链的各个节点通常有与之对应的实体机构组织,通过授权后才能加入与退出网络。各机构组织组成利益相关的联盟,共同维护区块链的健康运转。 (3)专有链的各个节点的写入权限收归内部控制,而读取权限可视需求有选择性地对外开放。私有链仍然具备区块链多节点运行的通用结构,适用于特定机构的内部数据管理与审计。

区块链应用的36种场景

区块链应用的36中场景 区块链近来一直都很火热,但很多人都不明白什么意思,以及他的应用场景,下面随着云里物里一起来看下他的36个应用场景。 1、银行业 本质上来说,银行是一个安全的存储仓库和价值的交换中心,而区块链作为一种数字化的、安全的以及防篡改的总账账簿可以达到相同的功效。事实上,瑞士银行UBS和在英国的巴克莱银行都已经开始进行实验,希望将它作为一种方法来加速推动后台系统功能以及清结算能力。银行业的一些机构声称区块链可能减少200亿的中间人成本。这并不令人惊奇,银行作为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巨头的一份子,正在区块链创业领域中投资。 R3CEV公司,这个金融联合体已经有了50家公司,他们正在为金融行业开发定制化的区块链。Thought Machine集团已经开发了名为Vault OS的基于私链技术以及加密总账账簿的银行系统,无论开业多久或规模大小的银行都可适应这套安全的点对点金融系统。 2、支付和现金交易 世界经济论坛声称去中心化支付技术,类似比特币,可以因现金交易模式而改变“商业架构”,现今的架构已经固定存在了100余年。区块链,可能绕开这些笨重的系统,创建一个更直接的支付流,它可在国内或跨国界,并且无需中介,以超低费率几乎瞬时速度的方式支付。是一家创业公司,它正在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全球的比特币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传输的现金交易而服务。 3、股票交易 很多年来,许多公司致力于使得买进、卖出、交易股票的过程变得容易。新兴区块链创业公司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使这一过程更加安全和自动化,并且比以往任何解决方案都要更有效率。Overstock公司的子公司T?.com想要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股票交易的网络化。Wired 杂志报告说,Overstock公司已经实现了应用区块链去发行私有债券,但是现在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经批准T?.com发行公有债券。与此同时,区块链初创公司Chain正和纳斯达克合作,通过区块链实现私有公司的股权交易。 4、供应链金融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和贸易金融是基于分布式网络改造现有的大规模协作流程的典型。区块链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十分适合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供应链中商品从卖家到买家伴随着货币支付活动,在高信贷成本和企业现金流需求的背景下,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商品转移和货款支付保障。供应链溯源防伪、交易验真、及时清算的特点将解决现有贸易金融网络中的诸多痛点,塑造下一代供应链金融的基础设施。 5、可编程金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