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罐体制作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115.90 KB
- 文档页数:7
祥派不锈钢罐体的制作祥派不锈钢罐体的制作祥派机械不锈钢罐体的制作流程:下放原材料(不锈钢板材)—卷板焊接—表⾯抛光(2B、拉丝、镜⾯)—上下封头的组装焊接—搅拌装置—试压(测试夹套)—最后抛光针对细节抛光—开机调试—整机试压、试漏等—出⼚检验—清洗—合格证、打包—出⼚。
祥派⼩编下⾯介绍⼀下不锈钢罐体的制作步骤:1,不锈钢罐体原材料选⽤304、316L不锈钢材料,我们祥派机械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所选⽤不同的不锈钢板材及板材的厚度。
2,不锈钢罐的下料需根据绘制的图纸尺⼨,⽤记号笔划线,再经过切割、磨光、滚板等⼯艺完成。
3,将切割好的不锈钢板材放⼊卷板机卷制并组对安装并焊接,焊接后保证罐壁的凹凸度、垂直度、上下⼝⽔平度都符合要求。
操作⼈员应熟知卷板机的控制系统、操作⽅法和⼯件的弯卷过程。
4,筒体表⾯在不抛光的情况下表⾯呈现粗糙、不光洁的现象,焊接的地⽅焊痕明显,这时需要经过抛光处理,达到平整、光洁的表⾯。
5,筒体制作完成后需要将上下封头、底座、⽀架组装焊接,焊接时保证罐壁的凹凸度、垂直度、上下⼝⽔平度均符合要求。
6,不锈钢罐的搅拌装置⼀般安装在上封头,在上封头的开⼝处焊接底座,将搅拌装置⽤法兰固定在底座上。
7,⽤空压机对不锈钢罐夹套打⽓试压。
8,在所有配置焊接成型后,对不锈钢罐的每个细节部位进⾏精细抛光,使罐体表⾯达到客户要求的效果,祥派抛光⼀般为镜⾯、2B及拉丝,当然是根据客户需求来的。
9,对不锈钢罐整机进⾏打⽓调试、在夹套内注⼊⽔介质,进⾏电加热调试。
10,调试合格后,由质检⼈员对不锈钢罐的内外进⾏检查。
11,然后对罐内进⾏试漏,最终祥派检测合格的设备,⽤清⽔对其进⾏冲洗,清除表⾯灰尘、杂质。
12,将要出⼚的不锈钢罐⽤拉伸缠绕膜防护打包,防⽌设备在运输过程中被磕着碰着。
修改码:0 第 1 页 共6页企业标准代码TY/QB06—03.16—201116 不锈钢罐(食品类)工序验收准则16.1总则 16.1.1本准则为奥氏体不锈钢、超低碳不锈钢焊制罐(食品类)制造验收准则。
16.1.2本准则未规定者则按《容器制造工艺守则》、《塔器制造工艺守则》、《换热器组装工艺守则》要求。
16.2制定依据16.2.1 NB/T47003.1-2009《钢制焊接常压容器》16.2.2 GB16798-1997《食品机械安全卫生》16.2.3 HG/T2806-1996《奥氏体不锈钢容器制造管理细则》16.3工序验收准则 序号 项目 工序工艺内容及验收标准一 锥形 封头1、 拼接封头拼板宽度应≥100mm 以上。
2、 对接错边量应小于≤0.5mm ,外包体错边应锤击复平。
3、 封头焊接成型后,封头焊缝(包括自动焊)均要内外先粗磨再进行复平。
消除应力后再旋压。
4、 折边应圆整,无皱边,无勾头,外包体旋压封头直边应向外倾斜2°左右。
5、 直边高度≥10mm 。
6、 外圆周长误差范围。
DN<600 -4~+4 ; 600≤DN <1000 -6~+61000≤DN <3000 -9~+9 ; DN ≥3000 -9~+12 7、 最大与最小直径差≤0.01DN (DN 为封头内径)。
8、 外包锥体出料口应冲压成形。
二 人孔 1、 锥形封头人孔冲制翻边直边高度12±2mm 。
2、 人孔总高80±2mm (人孔边至封头最低点)。
每批罐尺寸必须统一,保温人孔按图纸要求。
3、 人孔盖开启方向一般为左手,开启角度135°。
(压杆后端R 角要用线切割加工,以便统一性)。
修改码:0 第 2 页 共6页企业标准代码TY/QB06—03.16—201116 不锈钢罐(食品类)工序验收准则 4、 人孔位置布置:人孔最外边缘处离内筒边距离:(图纸要求除外)为100mm ;5、 人孔与封头翻边对接应平整,无凹凸现象。
不锈钢储罐工法1. 简介不锈钢储罐是一种用于存储液体或气体的容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它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密封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不锈钢储罐的工法,包括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等方面。
2. 设计2.1 容量和尺寸不锈钢储罐的设计应根据存储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确定容量和尺寸。
容量通常以立方米(m³)或升(L)为单位,尺寸则根据工艺要求和现场条件进行确定。
2.2 结构和材料不锈钢储罐的结构通常包括罐体、罐顶、罐底和附件等部分。
罐体采用不锈钢板材制成,常见的材料有304、316L等。
根据储存物质的特性,可以选择不同的材质和厚度。
2.3 强度和安全性不锈钢储罐的设计应满足强度和安全性要求。
根据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强度计算和安全分析,确保储罐在正常使用和突发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3. 制造3.1 材料准备制造不锈钢储罐前,需要对材料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采购合格的不锈钢板材、管材等,进行材料检验和质量控制。
3.2 制造工艺不锈钢储罐的制造工艺包括板材切割、弯曲、焊接、抛光等工序。
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保证储罐的质量和外观。
3.3 检验和试验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不锈钢储罐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焊缝检测、水压试验等。
4. 安装4.1 基础施工不锈钢储罐的安装需要进行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基础验收等工作。
4.2 吊装安装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吊车或起重设备进行吊装。
根据储罐的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吊装工艺和设备。
4.3 连接和固定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连接和固定。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管道连接、焊接、螺栓固定等工作,确保储罐与其他设备的连接牢固。
5. 维护5.1 清洁和消毒不锈钢储罐的维护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
根据存储物质的特性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方法,保持储罐的卫生。
5.2 检查和维修定期检查不锈钢储罐的外观和内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不锈钢储罐标准一、材料要求1. 不锈钢储罐应采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不锈钢材料制造。
2. 材料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并符合设计要求。
3. 不锈钢材料应采用氩弧焊或等离子焊等高精度焊接方式。
二、尺寸要求1. 不锈钢储罐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2. 储罐的高度、直径、壁厚等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
三、结构设计1. 不锈钢储罐的结构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并考虑使用环境、使用要求、运输安装等因素。
2. 储罐应设计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安全可靠。
3. 储罐的结构应简单,便于制造、安装和维护。
四、制造要求1. 不锈钢储罐的制造应符合相关标准,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2. 制造过程中应保证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并做好记录。
3. 焊接时应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保证焊接质量和外观。
4. 制造完成后应对储罐进行清洗和检验,确保无缺陷和隐患。
五、焊接质量要求1. 不锈钢储罐的焊接应采用高精度焊接设备和技术,确保焊接质量和精度。
2. 焊接前应对材料进行预热处理,并做好防变形措施。
3. 焊接完成后应对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确保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六、表面处理要求1. 不锈钢储罐的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2. 表面处理前应对材料进行清理和预处理,去除杂质和油污等。
3. 表面处理完成后应对涂层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涂层平整、光滑、无气泡等缺陷。
七、检验要求1. 不锈钢储罐在制造完成后应进行压力试验和密封性试验,确保储罐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安全。
2. 压力试验应在专用的压力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压力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3. 密封性试验应对储罐的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连接处密封性能良好。
4. 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储罐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不锈钢气压罐体技术要求
不锈钢气压罐体的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材质:罐体应采用不锈钢材料,通常使用的是304、316等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以确保罐体在不同气体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2. 设计和制造标准:罐体应符合相关的设计和制造标准和规范,例如ASME、PED、GB等标准,以确保罐体具有足够的承压性能和安全性能。
3. 尺寸和容量:罐体的尺寸和容量应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设计,确保能够容纳所需的气体量,并满足相关的压力要求。
4. 结构和连接方式:罐体的结构应设计合理,连接方式应牢固可靠,以确保罐体在高压条件下不发生泄漏、变形等问题,并能够易于安装、维修和清洗。
5. 防护措施:罐体应设有防爆装置、安全阀和排气装置等安全措施,以保障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排放或释放压力,避免罐体发生爆炸等事故。
6. 表面处理:罐体表面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如酸洗、打磨、抛光等,以提高外观质量和抗腐蚀性能,并便于清洗和保养。
7. 质量控制: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材料检验、焊接质量检验、压力测试等,以确保罐体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气压罐体的技术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要求应根据使用环境、气体类型和压力等因素进行确定。
不锈钢储罐制造方法一、前言不锈钢储罐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容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
其具有耐腐蚀、密封性好、易清洗等优点,因此备受青睐。
本文将介绍不锈钢储罐的制造方法。
二、材料准备1.不锈钢板材:选择304或316L不锈钢板材,厚度一般为3mm-6mm。
2.焊接材料:选择符合GB/T983 E316L-16标准的焊条或焊丝。
3.辅助材料:包括砂轮、砂带、砂布等,用于打磨和抛光。
4.设备:包括剪板机、折弯机、卷板机、切割机等。
三、制造流程1.设计图纸:根据用户需求和工艺要求,制作出详细的设计图纸,并进行审核确认。
2.材料采购: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所需的不锈钢板材和焊接材料,并进行采购。
3.加工制作:(1)剪板:将采购回来的不锈钢板材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剪裁。
(2)折弯:使用折弯机将剪好的不锈钢板材进行折弯,形成储罐的外壳。
(3)卷边:使用卷板机将储罐外壳的边缘卷起来,使其更加牢固。
(4)焊接:使用焊条或焊丝对储罐进行焊接,注意保持焊缝的均匀和美观。
(5)磨光:使用砂轮、砂带、砂布等工具对储罐进行打磨和抛光,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4.检验验收:对制作好的不锈钢储罐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四、注意事项1.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在选择不锈钢板材时要注意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3.在焊接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速度,避免产生气孔或裂纹等缺陷。
4.在打磨和抛光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压力和角度,避免划伤或变形。
五、总结以上就是不锈钢储罐制造方法的详细介绍。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加工的精度和质量的检验,确保制作出来的储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
同时也要注重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不锈钢罐体制作规范一、概述不锈钢罐体是指使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用于贮存各类液体或气体的容器。
其优势在于耐腐蚀性能好、强度高、密封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不锈钢罐体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遵循一定的制作规范。
二、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是制作不锈钢罐体的首要步骤。
常用的材料有304不锈钢和316不锈钢,根据储存物质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材料。
同时,材料的厚度应根据罐体的使用环境和承载压力来确定,以确保罐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制作工艺1.制作前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根据储存物质的性质、贮存容量和使用环境等,确定罐体的尺寸、结构和配件,并绘制详细制作图纸。
2.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工具,保证罐体的制作精度和质量。
特别是在焊接过程中,要保证焊接接头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3.罐体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验收。
包括对材料、焊接接头、内部和外部表面的检查,以及对罐体的承载能力和密封性的测试。
四、安装和使用1.安装时要选择平坦的基础,并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罐体与基础之间设置垫片和密封垫,以确保罐体的稳固和密封。
2.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对罐体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罐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包括清洁罐体内部、检查罐体的密封性和防腐蚀性能等。
3.不锈钢罐体的使用和维护应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程,严禁超负荷使用,杜绝对罐体的物理性能造成损害。
五、安全注意事项1.在制作、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防护设备,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在处理液体或气体时,需特别注意物质的性质,避免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
3.存放腐蚀性物质的不锈钢罐体,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定期进行防腐处理,防止罐体受到腐蚀而造成泄漏和污染。
六、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不锈钢罐体的液位、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罐体运行正常。
2.定期清洗罐体内部,防止物质残留和结垢等问题的发生。
3.定期维护和润滑罐体的配件和管道接口,确保罐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武汉新源水务环境有限公司不锈钢罐体制作工艺一、编制依据本制作工艺是根据招标单位提供的项目相关图纸,以及国家颁发的有关现行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如下)而编制。
GB50341-2003《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GB50236-19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30-2001《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储罐施工工艺标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Q/JH121.11.004-92二、主要施工方案和重大施工技术措施1、不锈钢储罐施工工序材料验收→运至预制场→划线下料→预制成型→支座制作→罐体组装→附件安装→水压试验→放水→铭牌安装→交工。
2、材料进场验收、检测及保管不锈钢板材进场后按标准、规定检查其质量合格证明书、产品标识、尺寸、外观质量等。
对不同组件的不锈钢板材分别做好标识移植。
必须在板材上标明批号,以便追溯。
不锈钢材料存放点、预制区都与碳钢施工区域隔离,视实际情况如有必要则采用彩条布覆盖。
3、不锈钢储罐下料预制储罐下料预制区在加工间进行,施工区域地板需铺设毛毯。
不锈钢材料吊装采用合适的吊带及不锈钢卡具。
(安装时同此)不锈钢储罐下料预制场地采用彩条布等与碳钢施工区域隔;主要区域铺设木板;进行不锈钢加工的滚板机的辊用不锈钢皮包覆,并视需要更新;下料预制平台架刷好防锈漆,接触不锈钢材料面衬不锈钢板条;预制完的产品摆放在衬不锈钢板条的胎具上。
不锈钢储罐下料预制前应根据甲方供货的不锈钢碟形封头实际尺寸及材料规格绘制排板图,审核通过确认后方可施工。
不锈钢储罐以记号笔下料划线,下料划线后,必须经过检查后方可切割;采用等离子切割,磨光机磨掉表面污染层及过烧面,再用坡口机和磨光机相结合加工坡口;使用不锈钢专用磨光片;坡口形式按图纸和WPS要求执行。
不锈钢储罐下料预制完的产品按部位编号,顺序摆放。
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管理规定1总则1.1为了提高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的质量,确保其安全使用,特制定本规定。
1.2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制造除应符合GB150《钢制压力容器》、GB15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设计图样和有关技术要求外,还应符合本规定。
1.3本规定适用于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制造。
常压不锈钢容器的制造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2材料2.1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不锈钢材料及焊材均应符合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进口材料的技术性能在符合国外有关规定的同时,还必须符合我国有关标准、规范。
其质量证明书应由村料生产单位提供,内容必须齐全、准确。
2.2用于制造一、二类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不锈钢材料,其质量证明书中项目不全或实物标志不清时,须进行必要的检验或试验,判明其牌号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后方可使用。
2.3不锈钢材料需作晶间腐蚀复验的,按GB4334《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或GBI223《不锈耐酸钢晶间腐蚀倾向试验方法》进行,设计图样另有规定的除外。
编制:审核:批准:2.4制造压力容器的不锈钢不得有分层,表面不允许有裂纹、结疤。
经酸洗供应的不锈钢板表面不允许有氧化皮和过酸洗。
2.5不锈钢原材料应按钢号、规格、炉批号分类在室内放置。
并与碳素钢材料有严格的隔离措施。
2.6不锈钢材料上应有清晰的入库标记。
该标记应采用无氯无硫记号笔书写,不得打钢印,不得使用油漆等有污染的物料书写。
3制造环境3.1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制造应有专用固定生产场地,应与碳素钢制品严格隔离。
不锈钢压力容器如附有碳素钢零部件,其零部件应分开制造。
3.2为防止铁离子和其它杂质的污染,不锈钢压力容器生产场所应保持清清、干燥,严格控制灰尘。
地面应铺设橡胶或木质垫板。
生产中应使用专用的滚轮架、吊夹具以及工装设备。
3.3在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
操作人员应穿着软质橡胶工程鞋,鞋底不得带有铁钉等尖锐异物。
3.4不锈钢零部件应配有木质堆架,不得任意堆放。
修改码:0 第 1 页 共6页企业标准代码TY/QB06—03.16—201116 不锈钢罐(食品类)工序验收准则16.1总则 16.1.1本准则为奥氏体不锈钢、超低碳不锈钢焊制罐(食品类)制造验收准则。
16.1.2本准则未规定者则按《容器制造工艺守则》、《塔器制造工艺守则》、《换热器组装工艺守则》要求。
16.2制定依据16.2.1 NB/T47003.1-2009《钢制焊接常压容器》16.2.2 GB16798-1997《食品机械安全卫生》16.2.3 HG/T2806-1996《奥氏体不锈钢容器制造管理细则》16.3工序验收准则 序号 项目 工序工艺内容及验收标准一 锥形 封头1、 拼接封头拼板宽度应≥100mm 以上。
2、 对接错边量应小于≤0.5mm ,外包体错边应锤击复平。
3、 封头焊接成型后,封头焊缝(包括自动焊)均要内外先粗磨再进行复平。
消除应力后再旋压。
4、 折边应圆整,无皱边,无勾头,外包体旋压封头直边应向外倾斜2°左右。
5、 直边高度≥10mm 。
6、 外圆周长误差范围。
DN<600 -4~+4 ; 600≤DN <1000 -6~+61000≤DN <3000 -9~+9 ; DN ≥3000 -9~+12 7、 最大与最小直径差≤0.01DN (DN 为封头内径)。
8、 外包锥体出料口应冲压成形。
二 人孔 1、 锥形封头人孔冲制翻边直边高度12±2mm 。
2、 人孔总高80±2mm (人孔边至封头最低点)。
每批罐尺寸必须统一,保温人孔按图纸要求。
3、 人孔盖开启方向一般为左手,开启角度135°。
(压杆后端R 角要用线切割加工,以便统一性)。
修改码:0 第 2 页 共6页企业标准代码TY/QB06—03.16—201116 不锈钢罐(食品类)工序验收准则 4、 人孔位置布置:人孔最外边缘处离内筒边距离:(图纸要求除外)为100mm ;5、 人孔与封头翻边对接应平整,无凹凸现象。
1.
明确不锈钢罐体的制作方法及过程,规范工作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2. 范围
适合于缓冲罐、离子罐、脱气罐、高位水箱等不锈钢罐体的制作
3. 设备工器具、防护用品
3.1 设备工器具:剪板机、卷板机、锉刀、角磨机、磨头机、手电钻、氩弧焊机、封头罐体
抛光机。
3.2 防护用品:劳保手套、劳保鞋、焊接防护服、焊接面罩、护目镜。
4、氩弧焊焊接设备、人员、材料要求
4.1 定期对焊接设备、工艺、人员的进行培训,定期( 6 个月)一次。
4.2 焊接设备为氩弧焊机,输入电源380V,最大电流315A。
4.3 焊丝选用与罐体材质相同的不锈钢焊丝316L。
4.4 焊接保护气体选用纯度为99.96%的高纯度氩气。
5、工序详述
5.1 剪板
5.1.1 核对图纸,准确测量封头直身段的圆周外径,以确定罐体的直径,同时根据设计罐体
的设计高度计算或检查其展开尺寸后。
5.1.2 调整设备尺寸、角度,使其符合图纸要求。
5.1.3 下料时首件必须检查,加工中进行抽检,使其符合要求。
5.1.4 剪切不得有咬边、拉伸现象,下料毛刺不得大于0.2mm。
5.1.5 剪切的尺寸公差,除图纸注明公差尺寸外,未注公差尺寸的参考GB/T
1804-2000-m。
(见下表)
5.1.6 操作者应熟悉设备性能,操作时应精神集中,料未放稳前,不得把脚放在踏板上,以免造成质量和工伤事故。
5.1.7 落好的料和残料按规定尺寸整齐堆放,做好文明生产。
工作完毕和离开岗位应切断电源。
5.2 卷筒
5.2.1 卷筒时严格按照《卷板机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2.2 板材应校正后进行卷圆,对筒体接缝处的两边应预先卷压,以保证圆弧过渡。
5.2.3 严格控制工件的中心线与辊子轴线的平行或垂直,以免卷出后产生歪曲错口现象。
5.2.4 卷圆过程中,曲率一次变化不宜过大,应逐步卷圆并随时用样板检查。
当卷圆件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图样尺寸时,停止卷圆两端点牢,将工件从辊中取出。
5.3 筒体接缝点焊
5.3.1 卷好圆筒后,对接缝两侧打磨坡口采用V 型坡口形式,单边坡口≤30 度,板厚5mm 留2mm钝边。
5.3.2 收紧缝口并对齐点焊,点焊需牢固。
5.3.3 钨极氩弧焊焊缝的坡口形式参考GB985-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见下表)
5.4 筒体接缝全焊
5.4.1 先在焊缝两段焊上相同厚度的引弧板和熄弧板,焊点间距50mm。
5.4.2 焊接时,在焊缝背面充装氩气,保证焊缝不被氧化。
5.4.3 在坡口面焊接,焊接电流110~115A,不加焊丝熔焊一遍,保证背面均匀焊透。
5.4.4 打底完成后,检查打底焊缝质量,用千叶轮打磨清理焊缝表面后,分两次填焊丝焊接盖面,焊接电流100A 保证焊缝高与母材0.5~1mm左右,焊缝连续均匀,不得有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
5.4.5 焊接工艺参数
5.5 封头抛光
5.5.1 把封头安装到自动抛光机用180 目千叶轮进行抛光,保证纹路均匀一致。
5.6 筒体校圆
5.6.1 待筒体焊接冷却后, 打磨焊缝与母材表面平齐。
5.6.2 筒体在焊接后产生变形,因此必须重新在卷圆机上二次卷圆加以修正。
5.6.3 加载应循序渐进,反复滚轧,使用样板检查使整个圆筒曲率一致,不得过矫,必要时加垫板调整,卸载应逐渐减小。
5.7 罐体开孔
5.7.1 按图纸设计要求在罐体相对位置划线开孔并修磨好孔边,注意:罐体焊缝处不能开孔。
5.7.2 切下圆板点焊固定在原开孔处,可以避免抛光时跳动,影响抛光效果。
5.8 两侧封头焊接
5.8.1 在用封头封闭罐体之前,须彻底将罐内的钢屑、打磨杂质及异物等清除干净。
5.8.2 对接缝两侧打磨坡口采用V 型坡口形式,单边坡口≤30 度,板厚5mm 留2mm钝边。
三阶文件
版本
C/0
文件编号不锈钢罐体制作规范页数
7
5.8.3 连续焊接前将罐体所有开口处封闭,充入保护气体,待氩气充满后方可施焊。
5.8.4 焊接电流、焊接方法与筒体全焊一致, 打底焊一遍,填充盖面二遍,保证焊缝高出母材0.5-1mm。
5.8.5 封头与圆筒的连接形式见GB150.3-2011《压力容器设计》。
(见下表)
5.9 筒体打磨抛光
5.9.1 角磨机装上不锈钢专用打磨片,将焊缝高出母材部分打磨平整。
5.9.2 角磨机装上180 目千叶轮精磨,磨掉粗糙纹路。
5.9.3 筒体放到罐体抛光机上用180 目拉丝带对罐体进行抛光拉丝。
5.9.4 最终达到罐体表面均匀一致,平滑无波纹的效果与封头表面纹路一致。
5.10 罐体零件焊接
5.10.1 按图纸要求将与罐体相连接的接头、接管等与罐体的开孔处点焊固定。
5.10.2 连续焊接时需用气管向焊缝背面位置吹氩气进行保护。
5.11 支脚焊接
5.11.1 按图纸要求点焊固定在罐体上。
5.11.2 按相应的焊接规范进行焊接,确保焊缝均匀无气孔、夹渣、氧化等焊接缺陷。
5.12 罐体酸洗、清洁
三阶文件版本
C/0
A: 表面焊缝
1. 在所有外表面焊缝处用毛刷均匀涂上酸洗膏,放置10~20 分钟,去除黑色氧化皮。
2. 用高压水枪冲洗去酸洗膏,用百洁布顺纹路擦洗致与筒体光洁度一致。
B: 罐体内部
1. 罐体内部酸洗:按《生产指导书-不锈钢管道酸洗、清洗作业规范》进行,原水罐与高位
水箱在试压后再单独进行酸洗、清洗。
C: 罐体清洁
1. 先用水加入适量洗洁精,对罐体内外反复清洗,再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要求罐内无残
留杂质及异物,罐体外表面干净无污迹。
2. 将罐体上所有敞口处用塑料袋密封,防止罐内受到污染。
5.13 尺寸检验
5.13.1 检查罐体焊接完毕后高度尺寸,确保焊接后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5.13.2 按照图纸检查罐体与外部管道连接的接口的位置尺寸与方向尺寸,确保焊接后的尺
寸符合图纸要求。
5.13.3 支脚定位焊接符合图纸要求,焊接后无歪斜。
5.13.4 图纸无标注公差按如下要求检验:长度误差应小于2.0mm,角度误差应小于1°,
管口错位应小于0.4mm。
5.14 压力测试
5.14.1 采用水压机进行水压试验,按照图纸说明进行压力测试。
5.14.2 具体操作步骤按照《保压作业指导书》,高位水箱与原水罐进行单独试压,其他罐
体与水机组装完成后进行整机试压。
5.14.3 分三次测试,测试压力为设计压力的 1.2~1.5 倍,保压时间满足下表要求。
5.14.4
数值无下降,则认为合格。
5.14.5 试压时采用分段升压,分段观察的方式,严禁一次性升压到试验压力
5.14.5 试压过程中不允许带压紧固螺栓或接头,保压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
不得采用连续加压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的做法。
5.14.6 保压过程不允许操作员离开现场。
5.14.7 试压过程必须确保所有工艺管道及罐体焊缝及其连接处受压。
5.15 外观检验
5.15.1 检查罐体的焊接部位是否出现焊接缺陷。
合格标准为焊接焊缝连续,熔接纹细密均匀,高度与管外径平齐,无塌陷,起收弧处无明显突出点,无焊瘤或烧焦现象。
5.15.2 检查罐体外观,封头抛光纹路与筒体的抛光纹路需一致,无乱纹。
5.15.3 检查罐体表面是否有擦伤,划伤等凹凸陷等不良。
5.16 敞口封堵
5.1
6.1 清除罐体表面残余物后,所有敞口处用塑料袋密封。
5.1
6.2 填写质量控制流转卡后流入下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