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简答题
- 格式:docx
- 大小:20.57 KB
- 文档页数:5
儿科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 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期D. 学龄期E. 青春期答案:A2. 儿童体重计算公式错误的是()A. 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0.7B. 7~12个月:6+月龄×0.25C. 1~10岁:年龄×2+8D. 2~12岁:年龄×2+7E. 2~12岁:年龄×3+7答案:D3. 小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A. 40cmB. 45cmC. 50cmD. 55cmE. 60cm答案:C4. 小儿乳牙开始萌出的时间为()A. 生后1个月B. 生后2个月C. 生后4个月D. 生后6个月E. 生后8个月答案:D5. 小儿添加辅食的原则,错误的是()A. 由少到多B. 由稀到稠C. 由细到粗D. 由一种到多种E. 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答案:E6. 小儿最常见的意外事故是()A. 烧伤B. 溺水C. 跌伤D. 食物窒息E. 交通意外答案:C7.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主要表现是()A. 呼吸困难B. 发绀C. 心率加快D. 肝大E. 肺部啰音答案:D8. 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A. 高热惊厥B. 低钙惊厥C. 癫痫D. 中毒E. 脑炎答案:A9. 小儿腹泻时,最常见的脱水类型是()A. 等渗性脱水B. 高渗性脱水C. 低渗性脱水D. 高钠血症E. 低钠血症答案:A10. 小儿贫血最常见的类型是()A. 缺铁性贫血B. 地中海贫血C. 溶血性贫血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巨幼细胞性贫血答案:A二、填空题1. 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_______。
答案:婴儿期2. 儿童体重计算公式为: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_______;7~12个月:6+月龄×_______;1~10岁:年龄×_______+8。
答案:0.7 0.25 23. 小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_______。
儿科简答题一、简述小儿生长发育顺序性遵循的规律: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二、简述与小儿沟通的技巧:①尊重是医护人员与患儿沟通的最根本原则。
②交谈技巧:主动介绍,使用适当的方式,耐心倾听,注意语气、语调、音量和语速,适时使用幽默,真诚理解,注意保护隐私。
③非语言沟通技巧:亲切和蔼的情感表达,平等尊重的体态动作。
三、简述小儿添加辅食的原则和目的原则:①添加方式:根据小儿营养需要及消化能力逐渐增加,辅食的质和量的改变应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粗到细,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②添加时机:应在小儿身体健康时进行③食物质量:添加的食品应单独制作④注意观察:密切观察小儿大便有无异常。
添加辅食目的:①补充乳类营养的不足②利于食物形状的转换③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四、简述患儿出温箱的条件:①患儿体重达2000g或以上,体温正常②在室温24~26C的情况下,患儿穿衣在不加热的温箱内,能维持正常体温。
③患儿在温箱内生活了一个月以上,体重虽不到2000g但一般情况良好。
五、简述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措施:①户外活动:指导家长每日带患儿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直接接受阳光照射②补充维生素D:提倡母乳喂养,遵医嘱供给维生素D制剂③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④加强体格锻炼:对已有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
⑤预防感染⑥健康教育。
六、简述腹泻病的常用分类:①按病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②按病程分:急性(<2周)、迁延性(2周~2月)、慢性(>2月)按病情分:轻型和重型七、简述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并举例说明:①左向右分流: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②右向左分流: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大动脉错位③无分流型: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狭窄八、简述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饮食护理管理要点:①尿少水肿时期,限制钠盐的摄入,严重病例钠盐限制于每日60~120mg/kg②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0.5g/kg③供给高糖饮食以满足小儿能量的需要,除非严重少尿或循环充血,一般不必严格限水④在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以保证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小儿呼吸系统最易发生的感染是()A. 肺炎B. 支气管炎C. 喉炎D. 扁桃体炎2. 小儿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肺炎链球菌B. 葡萄球菌C. 肺炎支原体D. 病毒3. 小儿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是()A. 细菌感染B. 病毒感染C. 寄生虫感染D. 食物中毒4. 小儿惊厥最常见的类型是()A. 高热惊厥B. 低热惊厥C. 感染性惊厥D. 无热惊厥5.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病因是()A. 铁摄入不足B. 铁吸收不良C. 铁丢失过多D. 蛋白质摄入不足6.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主要的症状是()A. 骨骼改变B. 神经兴奋症状C. 生长发育迟缓D. 免疫力下降7.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是()A. 室间隔缺损B. 房间隔缺损C. 动脉导管未闭D. 法洛四联症8.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 高血压B. 血尿C. 蛋白尿D. 水肿9. 小儿肥胖症最易发生的年龄段是()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期D. 学龄期10. 小儿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是()A. 1型糖尿病B. 2型糖尿病C. 妊娠期糖尿病D. 继发性糖尿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小儿呼吸系统特有的结构有()A. 鼻泪管短B. 喉头软骨C. 气管支气管树状分支D. 肺泡数量少2.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有()A. 轮状病毒B. 致病性大肠杆菌C. 肺炎支原体D. 钩端螺旋体3. 小儿惊厥的常见原因有()A. 高热B. 低热C. 感染D. 非感染性因素4.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有()A. 皮肤黏膜苍白B. 疲劳无力C. 食欲不振D. 注意力不集中5.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骨骼改变有()A. 颅骨软化B. 方颅C. 鸡胸D. 膝内翻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述小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
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考试题库(含答案)一、选择题1. 小儿生长发育的最重要指标是:A. 身高B. 体重C. 头围D. 胸围答案:B2. 小儿营养不良的最常见原因是:A. 蛋白质摄入不足B. 脂肪摄入不足C. 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D. 能量摄入不足答案:D3. 小儿腹泻最常用的液体疗法是:A. 0.9%氯化钠溶液B. 5%葡萄糖溶液C. 10%葡萄糖溶液D. 5%碳酸氢钠溶液答案:B4. 小儿惊厥的最常见原因是:A. 高热B. 低血糖C. 脑膜炎D. 脑积水答案:A5. 小儿肺炎的最常见症状是:A. 咳嗽B. 发热C. 气促D. 呼吸困难答案:A6.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A. 口服维生素DB. 肌肉注射维生素DC. 静脉注射维生素DD. 补充钙剂答案:A7. 小儿手足口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 肺炎B. 中耳炎C. 脑膜炎D. 心肌炎答案:A8.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症状是:A. 血尿B. 蛋白尿C. 水肿D. 高血压答案:A9. 小儿腹泻最常用的药物是:A. 抗生素B. 止泻药C. 微生态制剂D. 收敛剂答案:C10.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A. 口服铁剂B. 肌肉注射铁剂C. 静脉注射铁剂D. 补充维生素C答案:A二、填空题1. 小儿生长发育的最重要指标是______。
答案:体重2. 小儿营养不良的最常见原因是______。
答案:能量摄入不足3. 小儿腹泻最常用的液体疗法是______。
答案:5%葡萄糖溶液4. 小儿惊厥的最常见原因是______。
答案:高热5. 小儿肺炎的最常见症状是______。
答案:咳嗽6.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______。
答案:口服维生素D7. 小儿手足口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______。
答案:肺炎8.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症状是______。
答案:血尿9. 小儿腹泻最常用的药物是______。
儿科护理学题库(含答案)一、选择题1. 儿科护理工作的中心是(A)A.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B. 治疗疾病C. 预防疾病D. 管理儿童营养答案:A2. 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B)A. 新生儿期B. 婴儿期C. 幼儿期D. 学龄前期答案:B3. 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是(C)A. 烧伤B. 骨折C. 跌落伤D. 溺水答案:C4. 儿科护理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D)A.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B. 保持儿童床铺整洁C. 定时给儿童测量体温D. 让儿童长时间玩手机答案:D5. 儿童接种疫苗后,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B)A. 让儿童剧烈运动B. 观察儿童有无不良反应C. 让儿童多吃油腻食物D. 让儿童喝冷饮答案:B二、填空题6. 儿科护理的目的是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促进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健康成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7.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连续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8. 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跌落伤、烧伤、骨折、溺水9. 儿童接种疫苗后,应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良反应。
答案:发热、皮疹、过敏反应三、简答题10. 简述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
答案: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如下:(1)儿童年龄跨度大,生理、心理发展差异明显;(2)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护理工作需要更多观察和沟通;(3)儿童抵抗力较弱,易感染疾病;(4)儿童家庭依赖性强,护理工作需要与家长密切配合;(5)儿童护理工作要求严格,操作细致。
11. 简述儿童生长发育的四个阶段。
答案:儿童生长发育的四个阶段如下:(1)新生儿期:出生至28天;(2)婴儿期:1个月至1岁;(3)幼儿期:1岁至3岁;(4)学龄前期:3岁至6岁。
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于日光照射不足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潜在并发症:骨骼畸形、药物副作用 4、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对佝偻病的预防及护理知识。
护理措施:1、户外活动 2、补充Vd 3、加强生活护理,预防感染 4、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 5、加强体格锻炼 6、健康教育治疗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诊断:1、腹泻感染、喂养不当、肠道功能紊乱 2、体液不足呕吐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腹泻、呕吐丢失过多摄入不足4、体温过高肠道感染5、皮肤完整性受损答辩刺激臀部皮肤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护理措施:1、调整饮食 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控制感染 4、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5、密切观察病情 6、健康教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做好隔离;保持空气新鲜2、促进舒适室温 18-22 湿度50-60 口腔鼻腔通畅 3、发热的护理4、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5、病情观察6、用药护理 7、健康教育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粘稠,患儿体弱、无力排痰3、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的需要量摄入不足消耗增加 5、潜在并发症心衰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护理措施:1、改善呼吸(1)休息(2)氧疗(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促进气体交换2、保持呼吸道通畅3、降低体温4、补充营养及水分5、密切观察病情6、健康教育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体循环血量减少活血氧饱和度下降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喂养困难体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缺氧3、生长发育迟缓体循环血量减少活血氧饱和度下降影响生长发育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肺血增多及心内缺损易致心内膜损伤 5、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血栓 6、焦虑疾病的威胁和对手术的担忧护理措施: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2、供给充足营养3、预防感染4、注意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5、心理护理6、健康教育1、中胚叶造血期从胚胎第3周起至胚胎第6周后造血开始减退。
简答题(每题5分)1. 简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答:⑴由上到下;(1’)⑵由近到远;(1’)⑶由粗到细;(1’)⑷由低级到高级;(1’)⑸由简单到复杂;(1’)2.简述佝偻病活动期的临床表现答:骨骼改变1)头部:出现颅骨软化,重者出现乒乓颅、方颅;前囟增宽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牙釉质缺乏并易患龋齿。
(1’)2)胸部:出现肋骨串珠、赫氏沟、漏斗胸。
(1’)3)四肢:佝偻病手镯、脚镯;“O”型腿或“X”型腿(1’)运动功能发育迟缓;(1’)神经、精神发育迟缓;(1’)3. 简述小儿腹泻的补液原则。
答:先盐后糖;(1’)先浓后淡(指电解质浓度);(1’)先快后慢;(1’)见尿补钾;(1’)抽搐补钙;(1’)4. 简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有何共同特点。
答:生长发育迟缓;(1’)反复呼吸道感染;(1’)呼吸困难;(1’)喂养困难;(1’)活动耐力下降;(0.5’)心力衰竭。
(0.5’)5. 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有哪些答:生理性体重下降;(1’)生理性黄疸;(1’)乳腺肿大;(1’)马牙和螳螂嘴;(1’)假月经;(0.5’)粟粒疹。
(0.5’)6. 简述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答:⑴维持正常体温;(1’)⑵口腔、饮食护理;(1’)⑶皮肤护理;(1’)⑷病情观察;(1’)⑸消毒隔离;(0.5’)⑹健康教育。
(0.5’)7. 简述典型热性惊厥的特点答:⑴多见于6个月~3岁的儿童,绝大多数5岁后不再发作;(1’)⑵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当体温骤升时38.5-39℃;(1’)⑶多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数秒至10分钟;(1’)⑷发作后,除原发病的表现外,一切如常,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1’)⑸在一次热性疾病中,大多只发作一次;(1’)8. 简述早产儿的护理要点答:保持体温恒定;(1’)维持有效呼吸;(1’)合理喂养;(1’)预防感染;(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0.5’)发展性照顾。
(0.5’)问答题(每题10分)1. (10分) 8个月男婴,10kg,一周前上感。
儿科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生儿生后48小时内最易发生哪种疾病?A. 肺炎B. 黄疸C. 脑炎D. 腹泻答案:B2.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 铁摄入不足B. 铁吸收不良C. 铁丢失过多D. 蛋白质摄入不足答案:A3.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肺炎链球菌B. 流感嗜血杆菌C. 肺炎支原体D. 肠道病毒答案:D4. 小儿腹泻病最常用的液体疗法是?A. 2:3:1液B. 1:2:3液C. 1:1:2液D. 1:1:1液答案:A5. 小儿肺炎最常见的症状是?A. 咳嗽B. 发热C. 气促D. 腹泻答案:B6.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表现为?A. 骨骼改变B. 神经兴奋症状C. 生长发育迟缓D. 免疫力下降答案:A7. 小儿惊厥的最常见原因是?A. 高热B. 低血糖C. 脑炎D. 药物中毒答案:A8.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症状是?A. 血尿B. 蛋白尿C. 水肿D. 高血压答案:C9. 小儿免疫球蛋白的应用适应症是?A. 反复呼吸道感染B. 病毒性肝炎C. 哮喘D. 过敏性鼻炎答案:A10. 小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措施中,错误的是?A. 出生后早期补充维生素DB. 增加户外活动C. 饮食中增加钙摄入D. 限制蛋白质摄入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儿呼吸系统生后第1个月肺活量占体重的________%,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
2.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血红蛋白低于________mmol/L。
3. 小儿腹泻病脱水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________度。
4. 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中,________度肺炎常有呼吸困难。
5.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骨骼改变主要包括颅骨软化、________、鸡胸、O型或X型腿等。
6. 小儿惊厥的常见原因中,________是最常见的原因。
7.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中,________是最常见的症状。
儿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观察皮肤颜色变化B. 保持室内光线充足C. 定期测量体重D. 避免阳光直射2.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生长指标?A. 体重B. 身高C. 头围E. 血压3. 以下哪个年龄段的儿童最容易发生意外伤害?A. 新生儿期B. 婴儿期C. 学龄前期D. 学龄期4. 儿童哮喘的护理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避免接触过敏原B.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C. 鼓励患儿多运动D. 定期监测肺功能5. 儿童腹泻时,以下哪项护理措施是不正确的?A.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B. 给予易消化食物C. 鼓励患儿多进食D. 观察大便次数和性状6. 儿童发热时,以下哪项护理措施是正确的?A. 立即使用退热药物B. 保持室内温暖C. 观察体温变化D. 避免使用物理降温7. 儿童营养不良的护理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定期监测体重和身高B. 鼓励患儿多进食C. 给予高蛋白食物D. 限制患儿的户外活动8. 儿童感冒的护理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B. 避免接触感冒病人C. 给予充足的休息D. 鼓励患儿多喝水9. 儿童贫血的护理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观察皮肤黏膜颜色B. 给予含铁丰富的食物C. 避免剧烈运动D. 定期检查血红蛋白10. 儿童疫苗接种的护理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观察接种部位反应B. 告知家长可能的副作用C. 鼓励患儿接种疫苗D. 接种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答案:1-5 C E C C C 6-10 C D C B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________。
2.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指标包括体重、身高、头围和________。
3. 儿童哮喘发作时,应保持________通畅。
4. 儿童腹泻时,应________和电解质。
5. 儿童发热时,应________体温变化。
一、简述小儿生长发育顺序性遵循的规律: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二、简述与小儿沟通的技巧:①尊重是医护人员与患儿沟通的最根本原则。
②交谈技巧:主动介绍,使用适当的方式,耐心倾听,注意语气、语调、音量和语速,适时使用幽默,真诚理解,注意保护隐私。
③非语言沟通技巧:亲切和蔼的情感表达,平等尊重的体态动作。
三、简述小儿添加辅食的原则:①添加方式:根据小儿营养需要及消化能力逐渐增加,辅食的质和量的改变应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粗到细,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②添加时机:应在小儿身体健康时进行③食物质量:添加的食品应单独制作④注意观察:密切观察小儿大便有无异常。
目的:①补充乳类营养的不足②利于食物形状的转换③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四、简述患儿出温箱的条件:①患儿体重达2000g或以上,体温正常②在室温24~26C的情况下,患儿穿衣在不加热的温箱内,能维持正常体温。
③患儿在温箱内生活了一个月以上,体重虽不到2000g但一般情况良好。
①户外活动:指导家长每日带患儿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活五、简述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动,直接接受阳光照射。
②补充维生素D:提倡母乳喂养,遵医嘱供给维生素D制剂③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④加强体格锻炼:对已有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
⑤预防感染⑥健康教育。
六、简述腹泻病的常用分类:①按病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②按病程分:急性(<2周)、迁延性(2周~2月)、慢性(>2月)按病情分:轻型和重型七、简述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并举例说明:①左向右分流: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②右向左分流: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大动脉错位③无分流型: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狭窄九、简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①先天储铁不足②铁的摄入不足(主要原因)③生长发育快④丢失过多⑤吸收减少十、简述住院儿童的主要压力来源:①刚入院的患儿通常会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医疗设备,紧张的气氛和噪音不能适应②因为不了解治疗过程,尤其是某些侵入性的治疗,小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情绪③住院使患儿和家庭的日常生活被打乱,致使小儿适应社会的能力减低。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于日光照射不足和维生素 D摄入不足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潜在并发症:骨骼畸形、药物副作用4、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对佝偻病的预防及护理知识。
护理措施:1户外活动 2、补充Vd 3、加强生活护理,预防感染4、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 5、加强体格锻炼 6、健康教育新生儿腹泻治疗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诊断:1腹泻感染、喂养不当、肠道功能紊乱 2、体液不足呕吐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腹泻、呕吐丢失过多摄入不足 4、体温过高肠道感染5、皮肤完整性受损答辩刺激臀部皮肤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护理措施:1调整饮食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3、控制感染4、保持皮肤的完整性5、密切观察病情6、健康教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措施:1 一般护理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做好隔离;保持空气新鲜2、促进舒适室温18-22湿度50-60 口腔鼻腔通畅3、发热的护理4、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5、病情观察6、用药护理 7、健康教育肺炎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粘稠,患儿体弱、无力排痰3、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的需要量摄入不足消耗增加 5、潜在并发症心衰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护理措施:1改善呼吸(1)休息(2)氧疗(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促进气体交换2、保持呼吸道通畅3、降低体温4、补充营养及水分5、密切观察病情6、健康教育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体循环血量减少活血氧饱和度下降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喂养困难体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缺氧3、生长发育迟缓体循环血量减少活血氧饱和度下降影响生长发育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肺血增多及心内缺损易致心内膜损伤 5、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血栓6、焦虑疾病的威胁和对手术的担忧护理措施: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2、供给充足营养3、预防感染4、注意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 5、心理护理6、健康教育贫血1、中胚叶造血期从胚胎第3周起至胚胎第6周后造血开始减退。
2、肝脾造血期胚胎第6-8周时肝出现活动的造血组织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主要造有核红细胞也可造粒细胞和巨核细胞胚胎4-5个月时达高峰6个月以后逐渐减退至生后 4天完全停止造血。
脾脏在胚胎第8周开始造血5个月后逐渐停止造红细胞和粒细胞仅保留造淋巴细胞功能。
3、骨髓造血期胚胎第6周开始出现骨髓但至第4-5个月才开始造血活动直至生后 25周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
二、小儿血液特点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由于胎儿时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增加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较高。
新生儿出生时红细胞计数约57X 10 12L血红蛋白量约150220gL生后由于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高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加上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X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10gL左右而出现轻度贫血称为“ 生理性贫血”以后又逐渐增加约于12岁达成人水平。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新生儿出生时白细胞总数达 1520X 10 9L生后612小时可达2128 X 109儿然后逐渐下降婴儿期白细胞数维持在1012X 109L 8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主要是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变化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65%淋巴细胞约占30%随着白细胞总数的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也逐渐下降生后46天时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相等第一次交叉以后整个婴幼儿期均以淋巴细胞占优势至46岁时两者再次相等第二次交叉6岁后逐渐与成人相似。
3•血小板与成人相似约为 150-250X 10 9L。
4.血容量相对较成人多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10%儿童约8%10%成人约占体重的6%8%。
小儿贫血的国内诊断标准:~新生儿期血红蛋白v 145g/L,1~4个月v 90g/L,4〜6个月时v 100g/L 6个月~6岁者v 110g/L,6~14岁者V 120g/L.临床表现1•贫血共有的表现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苍白以口唇、结膜、甲床最明显。
年长儿可诉全身无力、头晕、耳鸣、眼前发黑等。
病程长者可岀现易疲乏、不爱活动毛发干枯、营养低下及发育迟缓等。
2造血器官反应婴幼儿可岀现骨髓外造血导致肝、脾、淋巴结增大且年龄越小、病程越长、贫血越严重增大越明显周围血中可岀现幼稚细胞。
2•不同贫血的表现特点1、缺铁性贫血消化系统可岀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炎、舌乳头萎缩等少数有异食癖神经系统可岀现萎靡不振或烦躁不安、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理解力降低、学习成绩下降等循环系统可岀现心率增快重度者可岀现心脏扩大及心前区收缩期杂音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其他如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而易合并感染因上皮组织异常而岀现指甲改变等。
2、巨幼细胞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主要是表情呆滞、对周围反应迟钝嗜睡、少哭不笑智力、动作发育落后甚至岀现倒退现象维生素 B 12缺乏可岀现肢体、躯干、头部或全身震颤甚至抽搐、共济失调等。
3、溶血性贫血①红细胞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常在服药、吃蚕豆、感染及接触樟脑丸等诱因作用下发生溶血除贫血表现外有黄疸、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可岀现少尿、无尿、酸中毒和急性肾衰竭②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以不同程度贫血、间发性黄疸、脾肿大、球形红细胞增多及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为特征③地中海贫血多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严重者岀现地中海贫血特殊面容即头颅变大、额部隆起、颧高、鼻梁塌陷两眼距增宽。
治疗原则主要是去除病因改善饮食质量和搭配药物治疗如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维生素 B 12和叶酸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必要时输红细胞但应注意贫血愈严重一次输注量愈少且速度宜慢。
护理措施1•合理安排饮食①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或维生素 B 12及叶酸丰富的辅食如动物肝脏、肉、血及蛋黄、黄豆、紫菜、木耳、绿叶蔬菜、酵母等改善饮食结构②采取措施增加患儿食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按医嘱用助消化药物③G-6-PD患儿应注意避免食用蚕豆及其制品忌服有氧化作用的药物。
2•按医嘱正确用药1缺铁性贫血者补充铁剂补铁应注意①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全量并在两餐之间服用减少对胃的刺激②与稀盐酸和或维生素C、果糖等同服促进铁吸收③忌与影响铁吸收的食品如茶、咖啡、牛乳、钙片、植酸盐等同服④服用铁剂时可用吸管服药或服药后漱口以防牙齿被染黑⑤肌内注射铁剂时应深部肌内注射抽药和给药必须使用不同的针头以防铁剂渗入皮下组织造成注射部位的疼痛及皮肤着色或局部炎症⑥首次注射右旋糖酐铁后应观察I小时警惕发生过敏现象⑦疗效判断用药34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 710天达高峰12周后Hb逐渐上升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
一般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6 8周以增加铁储存。
2巨幼细胞性贫血者补充维生素 B 12和叶酸同时口服维生素 C恢复期加服铁剂单纯维生素 B12 缺乏时不宜加用叶酸以免加重神经、精神症状。
3.适当安排休息和活动轻、中度贫血患儿让其生活有规律安排患儿进行适合自身状态、喜欢且力所能及的活动限制危险性较大的活动防止出现意外严重贫血者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定时测量心率观察有无心悸、呼吸困难等必要时吸氧。
4.预防感染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要适宜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尽量不到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每日进行 2次口腔护理观察皮肤、黏膜、呼吸系统等有无感染迹象随时给予护理。
5.防止心力衰竭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心率、呼吸、面色、尿量等变化若岀现心悸、气促、肝脏增大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按心力衰竭患儿进行护理如卧床休息、取半卧位、酌情吸氧等。
6.健康指导①宣教科学喂养的方法及时添加辅食改善饮食习惯②做好宣教掌握口服铁剂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③解除思想压力对活动无耐力的患儿要多给予关怀、疏导、理解和鼓励对有异食癖的患儿应正确对待不可过多的责备④加强预防宣教强调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预防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并及时添加辅食早产儿从2个月开始补充铁剂足月儿从 4个月开始。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结膜炎、上呼吸道炎、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潜伏期6~18天接受过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
病程分3期1、前驱期从发热至出疹一般3~4天以发热、上呼吸道和麻疹黏膜斑为主要特征。
2、出疹期一般3~5天。
当呼吸道症状及体温达高峰时患儿开始出现皮疹。
皮疹初见于耳后发际渐延及面、颈、躯干、四肢及手心足底。
3、恢复期一般3〜5天。
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同时有米糠样脱屑及褐色色素沉着经1〜2周消退。
常见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继发感染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麻疹病毒感染有关。
3、营养不足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高热消耗增多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5、潜在并发症肺炎、喉炎、脑炎。
护理措施1高热的护理2、皮肤黏膜的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干澡和皮肤清洁勤剪指甲防抓伤皮肤继发感染。
3、饮食护理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4、观察病情变化惊厥(convulsions)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
(一)感染性疾病1颅内感染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真菌等引起的脑膜炎和脑炎或随之而引起的脑水肿等。
2颅外感染高热惊厥败血症、肺炎、细菌性痢疾或其他传染病引起的中毒性脑病和破伤风等其中高热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
(二)非感染性疾病1颅内疾病①各型癫痫②颅内占位病变如肿瘤、囊肿、血肿等③颅脑损伤如产伤、外伤等④先天发育异常如头小畸形、脑积水、脑血管畸形、神经皮肤综合征等⑤脑退行性病⑥其他如接种后脑炎等。
2颅外疾病(1)中毒(见急性中毒)。
(2)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热、水中毒、低血钠⑶肾源性尿毒症、多种肾性高血压、低血钙和低血镁等。
(4)其他缺氧缺血性脑病、窒息、溺水、心肺严重疾病等。
(5)代谢性疾病低血糖症、苯丙酮尿症和糖尿病等。
临床表现(一)惊厥发作前可有先兆但多数突然发生全身性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双眼凝视、斜视或上翻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
发作大多在数秒钟或几分钟内自行停止严重者可持续数十分钟或反复发作抽搐停止后多入睡。
根据抽搐表现分为3种类型1、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抽搐躯干及四肢对称性抽动眼球上斜固定呼吸暂停面色苍白或发绀意识丧失。
2、强直性抽搐全身及四肢张力增高上下肢伸直前臂旋前足跖曲有时呈角弓反张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