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审题拟题
- 格式:docx
- 大小:14.38 KB
- 文档页数:2
中考作文热点拟题及审题、立意1.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各种观念快速变迁的阶段,这种变迁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力量。
研究显示,观念变迁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就业观念、教育观念、道德观念、环保观念、时间观念等的变迁。
对于中国的这些观念变迁,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以“观念变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所谓“观念”,指的是“思想意识”。
作文时应注意:务必就自己熟悉的领域选择一到两种观念,集中写清其变迁的详细过程;题目在时间点上有限制――“改革开放30年”以来;对某种“观念变迁”持批评态度时,应当作辩证分析,态度中肯,观点且不可偏颇。
2.很多事情,过去后才明白应该怎么做;有些朋友,失去后才懂得应该珍惜……请把题目“后来________”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后来”是相对于“以前”“以往”而言的,为此,理应在作文中展示出“先前”认识上的浅薄、粗疏之处,做法上欠妥当、不周全之处,例如不懂得珍惜、没有把握好机会等。
3.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定立意,不少于600字。
题目:这只是一个笑话/这不只是一个笑话审题、立意题目中的“笑话”是个名词,即笑料、笑柄,“能引人发笑的谈话或故事”,无须认真对待的事情。
这个“笑话”可以是寓言、童话,可以是网络上或社会上的人与事;其性质是可笑的、荒诞的、戏谑的。
写作时须注意:写“这只是一个笑话”的,应展现“笑话”的“可笑、荒诞”之处,以“无须认真对待”或“无须相信”的态度去评论“笑话”。
写“这不只是一个笑话”的,应分析揭示“笑话”表面“可笑、荒诞”的背后隐藏的易被忽略的、严肃的、深刻的内涵,例如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思想观念等。
4.这是一个“独生”年代。
独处,独行,独享,独立……是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独特之处。
请以“生于‘独生’年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对于“独处,独行,独享,独立”等词语中的某一概念,构思、立意时可褒可贬,也可辩证剖析。
中考作文拟题的要求和原则一、要求:1. 真题:中考作文拟题需要遵循真题的要求,包括文体、主题、体裁等方面的要求。
真题的作文题目往往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考生需要在命题中找到与时代和社会相关的话题,不断提高对时事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理解。
2. 多样性:作文题目需要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从生活、学习、社会、文化等方面出发,设计出涉及不同领域的题目,让考生在写作中有多样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3. 灵活性:作文题目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仅可以以个人情感和经历为出发点,还可以引导考生对社会现象、时事问题进行反思和表达,可以是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体裁的题目。
4. 相对公平:作文题目需要相对公平,不能偏袒某一类考生或某一种观点,需要从各种角度出发,让考生有足够的选择和表现空间。
二、原则:1. 突出时代性:作文题目需要突出时代性,可以结合当下的热点事件、社会问题、文化现象等,引导考生对时代发展进行理性思考和表达。
2. 注重价值取向:作文题目需要注重价值取向,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品格。
3. 强调独立思考:作文题目需要强调独立思考,不仅要求考生对题目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更要求考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表达,形成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4. 提倡人文关怀:作文题目需要提倡人文关怀,引导考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培养同情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5. 注重语言表达:作文题目需要注重语言表达,引导考生在写作时注意语言的质量和表达的精准度,培养考生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
6. 尊重个性特点:作文题目需要尊重考生个性特点,给予考生一定的写作空间,鼓励他们在作文中展现自己的特长和风采。
初三学生写作文如何审题中考作文如何审题作文在中考语文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审题又是关系到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性步骤。
审题有这样几个要领:一、审读题目审读作文题目是为了定体裁,明范围,找重点。
面对作文题目,应该这样去审读: 1. 看文题的类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自由拟题;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
2. 看文题的内容——是叙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抒情;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3.看文题的关键词——或是时间,或是空间,或是对象,或是重点,或是主题……4. 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还是生动;是直露,还是含蓄;是简单,还是复杂。
二、审读“要求” 中考作文题目下面往往有一系列要求,这些要求也是写作文时必须注意的条条框框。
它们主要包括—— 1.提示与解说。
如 2021 年江苏无锡卷,文题为“门其实开着” ,下面有这样的提示:‘门’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门;也可以是想象中“ 的门,如心灵的门、父母亲感情的门、文学殿堂的门……”这段提示,为审定题目、写好全文指明了方向。
2.交代与警示。
一般包括:书写要求、字数限定、文体类别、写作禁忌等等。
这些要求,必须遵从,不能我行我素。
如 2021 年江苏常州卷,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下要求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 25 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 550 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一共五条“要求” ,不得违反,若掉以轻心,都会因违规而扣分。
下面介绍几种审题的方法:一、填补标题法此方法适用于较宽泛性的标题。
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较大的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
审题时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条件,题旨就会显露出来,从而化难为易。
譬如题目《风景》,如果用填补标题法审视,在原题目前面加上“大自然的”“小院的”“学校的”等新条件,使题目相、、应成为《大自然的风景》《小院的风景》《学校的风景》,题目意思更明白了,文章就容易把握得多了。
镇江中考作文审题模板一、作文题目,(题目)。
二、审题要点:(1)审题立意,明确题目要求,确定文章立意。
(2)审题范围,界定文章内容范围,明确主题要点。
(3)审题要求,分析文章要求,确定写作重点。
三、审题分析:(1)审题立意。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关键词),要求我们从中找到切入点,明确立意。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列举几个角度)。
(2)审题范围。
在确定了立意之后,我们要界定文章的内容范围,明确主题要点。
文章的内容可以涉及到(内容范围),但是需要注意不要偏离主题,保持文章的主旨。
(3)审题要求。
最后,我们要分析文章的要求,确定写作的重点。
文章中要求我们(写作要求),所以在写作过程中要着重展开这些内容,做到有条不紊,层次分明。
四、写作提示:(1)确定立意。
在审题的时候,我们要明确题目要求,确定文章的立意。
可以通过设身处地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找到立意的切入点。
(2)明确范围。
在确定了立意之后,我们要界定文章的内容范围,明确主题要点。
要做到有条不紊,不要偏离主题,保持文章的主旨。
(3)把握要求。
最后,我们要分析文章的要求,确定写作的重点。
在写作过程中要着重展开这些内容,做到层次分明,表达清晰。
五、范文示例:(在这里可以列举一篇符合审题要求的范文,供考生参考)。
六、总结点评:(1)总结要点。
在审题的时候,我们要明确题目要求,确定文章的立意,界定文章的内容范围,把握文章的要求,做到有条不紊,层次分明。
(2)点评范文。
范文中的(某个方面)做得很好,(某个方面)还有待提高。
希望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注意这些方面,做到更加完善。
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审题
《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审题这件“大事”》
哎呀呀,说起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审题啊,那可真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你要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得先搞清楚路该怎么走嘛。
我记得有一次啊,我们在模拟考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作文题目,叫“那一抹温暖的阳光”。
当时我就犯迷糊啦,心想:阳光咋就温暖啦?这得咋写呀!然后我就开始胡思乱想,一会儿想到夏天大太阳晒得人难受,这阳光可不温暖;一会儿又想到冬天晒太阳倒是挺舒服的。
结果呢,就在那儿瞎琢磨了半天,时间都过去了一大截。
后来我突然回过神来,哎呀,我这不是审题出问题了嘛!这题目说的是“那一抹温暖的阳光”,重点不是阳光热不热,而是要写温暖的感觉呀,比如来自家人、朋友的关爱像阳光一样温暖啥的。
我赶紧调整思路,才好歹把作文给写出来了。
你瞧,要是审题不仔细,那不就跟我似的,差点就跑题啦!所以说呀,这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审题可真得认真对待,得像侦探一样,仔细分析题目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找出关键信息,这样才能写出符合题意的好作文呀!就像我们走路得看清方向,不然走得再快也是白搭呀!嘿嘿,希望大家都能审好题,写出精彩的中考作文哟!。
中考作文《真的不容易》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5篇中考考场作文真题再现:
题目:真的不容易
要求:(1)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本资料包括:审题立意、素材点播、技巧指津、满分作文。
【审题立意】
这是个命题作文,作文题目“真的不容易”符合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生活艰难的状况。
首先,题目是一个偏正短语,关键词是“不容易”,再次要注意修饰词“真的”,中心指向一定要记叙事情,一定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还应该是很困难的事情。
这道全命题作文看似简单考生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但落笔前一定要考虑到谁真的不容易?怎么就不容易了?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样的?连接起来,就是很好的构思。
字斟句酌,审清题意。
“真的”强调“不容易”的程度之高,是的确,实在“不容易”。
“不容易”是不轻松,不简单的意思,在经历艰难曲折之后回顾所来径后的感慨。
“真的不容易”可以是一开始并不认为、不知道“不容易”,
后面改变了看法,发现确实是“不容易”,内含认识的转变。
作文题目的口径很宽,既可以关注自我成长,表达自己为了达到某个目标,实现某个愿望而克服困难,付出努力,写出自己的“不容。
中考作文《那些让我》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6篇中考考场作文真题再现:
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60分)
题目一:
生活中,总有一些瞬间,让你久久不能相忘;总有一些鲜活的记忆,值得你品味珍藏;总有一些不经意的期许,让你魂牵梦绕;总有一些未曾涉足的美景,让你心驰神往;总有一些失意,让你迷茫困惑;总有一些成功,让你欣喜若狂.....那些逝去的时光,见证了你的成长,那些即将到来的日子,又让你重新憧憬新的梦想。
请以“那些让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本资料包括:审题立意、素材点拨、技巧指津、满分作文。
【审题立意】
1.审导语。
这道作文题属于“提示语+半命题"型,考生应立足于提示语的内容来进行立意和选材。
提示语列举了五种不同的生活时光,启示了写作思路。
省略号提示考生,可以写其他的生活体验。
审题时千万不能忽略“那些逝去的时光,见证了你的成长,那些即将到来的日子,又让你重新憧憬新的梦想”这句话,命题者旨在引导考生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品味其中的苦、辣、酸、甜,感悟自己的所学所得,并为即将步人高中生活做好初步规划,明确目标。
因此,这道作文题适合写成记叙文,选择成长过程中感触最深的事来写。
2.补题目。
写作半命题作文,需先补全题目。
提示语列出了一。
中考作文半命题拟题技巧范文(6篇)中考作文半命题拟题技巧7篇说到作文,大家确定都不生疏吧,文章的种类多种多样,那么对于同学来说,什么样的文章才是的文章呢。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考作文半命题拟题技巧范文(6篇),欢迎大家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中考作文半命题拟题技巧"喜爱是藏不住的风,会告知整片森林"一一题记妈妈,您就像一缕阳光,照亮着我心灵的黑暗,妈妈每当我做题做到头疼时,你都会急躁的给我一一解答,您就如桌边的一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着我。
妈妈有个习惯衣服,洗完后会把他们叠整齐摆好,那天她按例整理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看着老舍写的《骆驼祥子》。
午后暖暖的阳光照进来,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散发着淡淡的芳香。
"小张,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妈妈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好像很兴奋。
"手帕?"我问到。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吗?看这一条,上面印着米奇老鼠,那时你4岁每天都用它来擦汗,你对它真是爱不释手,当你在公园里玩时,你颠儿颠儿的跑,手帕跟着你一荡一荡的,可真像只花蝴蝶,妈妈絮絮叨叨的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
我无法应和母亲一一,由于我什么都不记得。
"还有,这一条蕾丝花边的是你的好伴侣,小雪送给你的十岁生日礼物,唉,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瞬间你就长这么大了,"她轻轻叹了口气,把慈爱的脸对着我,这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妈妈时常对我,说自己老了,记性不好,可是这些她却记得这么清晰。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鼻子也有点酸,轻声说:"妈妈,你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妈妈缄默了一会儿才回答":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眼泪悄然落下。
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啊?就好比吹过的一阵春风,阳光洒下大地,由于爱着,所以感动。
中考作文半命题拟题技巧不会永久承受阴影,由于阳光也有情。
——题记“走!走!走!迟到了!完了”。
中考作文拟题的要求和原则
一、要求:
1. 题目切题:题目要求与写作内容紧密相关,不能离题太远。
2. 规范性:题目不要出现错误的语法、句子结构等问题,要求使用规范的中文表
达。
3. 合理性:题目要合理、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4. 多样性:题目尽量涵盖不同的话题,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二、原则:
1. 简洁明了:题目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避免使用过长或复杂的句子,以免给学
生带来困扰。
2. 鼓励创新:题目应该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3. 引导思考:题目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展开全面的思考和分析,而不是简单要
求回答问题。
4. 探究性和实践性:题目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应用所
学的知识。
5. 人文关怀:题目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
情感认识。
6. 推崇正能量:题目要积极向上,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
人生态度。
7. 考察技能:题目要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解决
问题的能力。
8. 结构合理:题目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结构和思路来写作,并合理组织内容和段落,使文章结构清晰。
中考作文拟题的要求和原则包括题目切题、规范性、合理性、多样性以及简洁明了、
鼓励创新、引导思考、探究性和实践性、人文关怀、推崇正能量、考察技能、结构合理等
方面。
这些要求和原则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和选择合适的作文题目,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发
展写作能力。
【知识详解】
一、审题
作为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的一步,审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
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只有审好了题、审准了题,才能按照要求写出好文章。
尽管现在的考试对审题的难度大大降低,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在写作时可以不审题。
大致来讲,审题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两点:
1. 全面。
即通过审题,全面了解题目的要求。
题目的基本要求有这样的几个方面:什么类型的作文、写作提示、具体的写作要求。
需要特别提醒的就是后面这“具体的写作要求”。
这其中有两条,往往会有很多同学忽视:一是“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二是字数方面的要求。
这两条在以往中考考场上总有人不注意,白白丢分。
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大家要绝对予以避免。
2. 细致。
即通过审题,明确写作的重点。
题目中所蕴含的信息,题目本身有哪些内涵,这些都需要细细分析,这一点在材料作文中尤为明显。
如果对材料的分析不够细致,往往就会漏掉很多重要的信息,从而影响表达效果。
总而言之,审题就是全面而细致地审读作文试题的全部材料,在宏观上对作文题目有一个整体认识。
准确理解题意,判断出命题者有所要求的文体,不限文体时要根据题目内容选择自己最得心应手、与确定的内容的表达最相宜的文体,进而决定选材范围,表达主旨。
另外,对于不同的作文题型,我们也要注意到不同的重点。
这一点,我们会在不同题型的作文写作时,具体地谈及。
二、拟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
拟题的基本要求:
1. “准”。
即题文一致,要与文章内容相符,而且最好的就是题目要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简”。
即简洁、明快,让人一目了然。
【实用兵法】
拟题常用的方法有:
方法一:修辞法
其主要效果是能使题目形象化、生动化。
这其中用得比较多的是比喻,如:《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比喻老师的关怀;《点燃心灵的灯》,以“灯”比喻信仰、理念、理想等。
这样的题目还有《快乐存折》《青春的雨一直在下》《希望��人生的罗盘》等。
当然,也有运用其他修辞手法的,如:《谁说不相容》(设问)、《怎能不感恩》(反问)、《都是上网惹的祸》(仿拟)等。
方法二:引用法
其主要效果是能增强题目的亲切感、文化底蕴。
包括直接引用、间接引用或化用歌词、谚语等。
比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引用诗句作题;《风雨过后是彩虹》,引用歌词作题。
另外还有《明明白白我的心》《随香梦潇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方法三:组合法
其主要效果是形式新颖,往往能引人耳目。
比如《家庭教育123》,采用“文字+数字”组合;《爱心•童心•我所欲》,将三词单列,至于其中关系,留待后面的文中解决,还有一种悬念之效。
这样的题目还有《不!》《感受四季•感悟芳香》《小柳树•小枣树》《1+1>2》等。
上面所说的这些主要是针对文题而言的,实际上,在文章内用小标题时,对于小标题的拟题,也可以采用上面的三种方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小标题之间要照应,尽量对称、整齐。
【失误警示】
在审题所造成的失误中,最常见的是没有认真、全面审题,从而误解题意。
相应的对策就是一定要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要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
在拟题方面,常见的失误有:
警示一:没有拟题就开始写作文。
警示二:在半命题作文中,没有补充题目。
警示三:在话题作文中,直接以话题为文题。
因此,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考场上,一定要养成先拟题目再作文的好习惯。
拟题方面还有一种常见的失误是题文不一致:要么文章的内容小于题目,要么大于题目。
这就要求考生在构思时要将拟题与文章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不能让二者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