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222.86 KB
- 文档页数:4
《高分子物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高分子物理》(POLYMER PHYSICS)课程号(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64 学分:4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高分子物理”是高分子科学各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设课程以物理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为基础,又为后继课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高分子材料及应用、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等打下理论基础。
高分子物理是研究聚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聚合物的多层次结构、分子运动及主要物理、机械性能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为从事高分子设计、改性、加工,应用奠定基础。
对毕业要求及其分指标点支撑情况:(1)毕业要求1,分指标点1.4;(2)毕业要求2,分指标点2.4;(3)毕业要求9,分指标点9.1;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红字方式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章高聚物的结构(9学时)了解高分子各层次结构的特征及其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掌握内旋转、构象、柔顺性概念及影响柔顺性的各种因素,了解单个键的柔顺性与聚合物的刚柔之间的关系,掌握聚合物非晶态和晶态结构特征,取向的概念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了解高分子共混物和复合材料的织态结构、高分子液晶的结构和性能。
1、高分子链的进程结构(1学时)2、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7学时)要点:高分子链构象定义及构象的统计及链段的概念柔顺性的定义影响高分子链柔顺性的因素3、高聚物的凝聚态结构(1学时)第二章高分子溶液(9学时)了解高聚物的溶解特性,掌握溶度参数概念及溶剂选择的规律、增塑作用。
了解浓溶液的重要特点及聚电解质的特点与应用。
1、高分子溶液的本质和高分子稀溶液的热力学(1学时)要点:2、高聚物的溶解特性及溶剂的选择和评价(2学时)要点:3、高聚物的临界溶解条件(4学时)要点:4、高分子浓溶液(1学时)要点:5、聚电解质溶液简介(0.5学时)要点:7、小结(0.5学时)归纳、讨论第二章基本概念和作业中的问题第三章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6学时)了解高聚物分子量的统计意义及分子量分布的表示方法。
《高分子物理》教学大纲《高分子物理》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olymer physics学分:3.5学分学时:56学时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
教学对象: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本科生。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从事本专业的科研、生产工作必备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分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高聚物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分析和解决高分子材料的科研和生产中的问题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与学习要侧重于准确理解高分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掌握高聚物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对重要的公式要会推导,明确这些公式的物理意义,结合课后的习题练习和专业实验加深对高分子物理的理解,使学生能顺利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提高自学与更新本专业知识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6学时)1.1组成和结构1.1.1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1.1.2 高分子链的构型:旋光异构、几何异构、键接异构1.1.3 分子构造1.1.4共聚物的序列结构1.2构象1.2.1高分子链的内旋转构象1.2.2高分子链的柔顺性1.2.3 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1.均方末端距的几何计算法2.均方末端距的统计计算法3.均方旋转半径基本要求掌握高分子链结构的组成、构造及其与高聚物性能之间的关系。
掌握和理解构型、构象、高分子链的内旋转、链柔性、均方末端距等基本概念。
掌握高聚物链结构、温度、外力等因素对高聚物柔性的影响,以及完全伸直链、自由结合链、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的计算。
重点重点要求掌握构型、构象、均方末端距等基本概念,高聚物链结构、温度、外力等因素对高聚物柔性的影响,以及完全伸直链、自由结合链、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的计算。
难点正确理解构型、构象等基本概念,高分子链的结构、内旋转与链柔性之间的关系。
区别单链连柔性与材料的链柔性的不同之处。
高分子物理教学大纲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知识点(1)单个高分子链的基本化学结构;(2)构型的概念;(3)构象的概念;(4)高分子链的柔顺性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5)均方末端距的几何计算法;(6)高分子链柔顺性的表征;(7)晶体和溶液中的构象(8)蠕虫状链(一般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全面掌握高分子的组成、结合方式和形状,建立起长链大分子的概念、无规线团概总之念和链段的概念,初步了解高分子链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第二章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知识点(1)内聚能密度的概念;(2)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3)各种结晶形态和形成条件;(4)聚合物晶态结构模型(缨状微束模型、Keller近邻折叠链模型和Flory插线板模型);(5)非晶态结构模型(Yeh两相球粒模型和Flory无规线团模型);(6)聚合物结晶能力;(7)结晶度及其测定方法;(8)结晶速率及Avrami方程;(9)熔点的热力学分析与熔点测定方法;(10)液晶态的基本概念;(11)液晶的结构特征和形成条件;(12)液晶的特性和应用;C13)聚合物的取向现象、取向机理、取向度的表征和应用;(14)高分子合金(高分子共混物)的概念、相容性和组分含量与织态结构的关系;(15)非相容高分子合金的增容方法和相容性表征。
第三章高分子的溶液性质知识点(1)高聚物的溶解过程;(2)溶剂的选择原则;(3)溶解度参数的概念和测定;C4) Flory-Huggins晶格模型理论的基本假设和高分子溶液热力学相关的基本公式;(5)相互作用参数()和第二维里系数(A2)的物理意义;(6)溶液的含义和条件;C7)渗透压的概念及公式的应用;(8)高分子溶液及多组分聚合物的相图和相分离机理;C9)高分子浓溶液在聚合物增塑和溶液纺丝中的应用;C10)凝胶与冻胶的概念;(11) 了解聚电解质溶液的特点和基木应用。
第四章聚合物的分子量知识点:C1)各种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统计意义和表达式;(2)端基分析法、沸点升高与冰点下降法、膜渗透压法、气相渗透法、光散射法和黏度法测相对分子质量的基木原理、基木公式、测试方法、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和所测相对分子质量为哪一种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第五章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知识点:(1)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度的衣示方法(多分散系数、多分散指数、微分分布曲线、积分分布曲线);(2)聚合物的沉淀与溶解分级方法、原理,画出积分分布曲线和微分分布曲线;(3) GPC的分离原理、实验方法、数据处理。
《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大纲(中文班)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堂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一)教学内容介绍高分子科学的发展简史,以及高分子物理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以早期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三位高分子科学家的研究经历和对高分子科学的重要贡献为线索,向学生说明高分子科学发展的艰难历程;介绍教材的结构和特点;介绍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内容;介绍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1. 高分子科学的诞生与发展2. 高分子与传统科学的碰撞3. 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内容4. 高分子物理的特点(三)教学目标了解高分子科学诞生的过程,掌握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内容,了解高分子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以及他们获奖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聚合物的结构(一)教学内容介绍高分子的链结构,包括:近程结构(结构单元化学组成,键接结构,支化与交联,构型和共聚物结构),远程结构(构象,均方末端距,均方旋转半径,链柔性及其结构的关系)。
介绍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包括:高分子间的作用力,结晶形态和结构(单晶,球晶),晶态结构模型和非晶态结构模型,结晶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结晶能力与结构关系,结晶度,结晶热力学,高分子的取向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液晶态结构和非均相多组分聚合物的织态结构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1. 概论1.1 高分子结构的特点1.2 高分子结构的研究内容2. 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2.1 高分子的化学组成2.2 结构单元的间接顺序2.3 支化与交联2.4 共聚物的结构2.5 高分子链的构型3. 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3.1 聚合物的分子量3.2 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布3.3 高分子链的构象3.4 高分子链的柔顺性3.5 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3.6 高分子链柔顺性的表征4. 聚合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4.1 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4.2 内聚能密度5. 聚合物的晶态结构5.1 聚合物的结晶形态5.2 聚合物的晶胞5.3 高分子在晶体中的构象5.4 聚合物的晶态结构模型5.5 高分子链结构对结晶能力的影响5.6 聚合物的结晶速度5.7 Avrami方程5.8 结晶速度的温度依赖性5.9 影响结晶速度的其它因素5.10 结晶度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5.11 聚合物的熔融及其影响熔点的因素6. 聚合物的非晶态结构6.1 无规线团模型6.2 两相球粒模型7. 聚合物的取向态结构7.1 高聚物的取向现象7.2 高聚物的取向机理7.3 取向的应用8. 聚合物的液晶态结构8.1 基本概念8.2 液晶形成的条件8.3 液晶的分类8.4 高分子液晶的分类8.5 液晶聚合物溶液的流动特性8.6 液晶高分子的应用(三)教学目标1. 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1)了解聚合物的结构层次。
《高分子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高分子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高分子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掌握高分子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和性能调控等方面。
2. 课程目标- 理解高分子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掌握高分子物理化学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
- 能够分析和解释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 能够应用高分子物理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程大纲3.1 第一部分:高分子物理化学基础-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高分子的结构与力学性质- 高分子的热力学性质- 高分子的动力学性质3.2 第二部分:高分子物理化学实验-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技术- 高分子物性测试与数据分析-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与界面性质研究3.3 第三部分:高分子材料的性能调控与应用-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调控与功能设计- 高分子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4. 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讲解高分子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巧。
-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高分子物理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 研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研究和研究心得,促进交流和合作。
5.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表现等。
-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高分子物理化学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和论文撰写。
-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6. 参考教材- 《高分子物理化学导论》- 《高分子物性与测试技术》- 《高分子材料与应用》以上为《高分子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高分子物理化学的兴趣,并为其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应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分子物理》教学大纲(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适用)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中文):高分子物理课程名称(英文):Polymer Physics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计划学时:56计划学分:3.5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数学》、《基础化学》选用教材:金日光,华幼卿主编. 高分子物理(第四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开课院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适用专业:材料化学,E+材料化学课程负责人:郭庆中课程网站:无二、课程简介(中英文)《高分子物理》是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
高分子物理学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以及通过微观的分子运动探讨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为高分子材料的利用与成型加工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后续的高聚物成型加工工艺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明晰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能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同时,本课程能帮助学生培养其分析、解决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成型加工和实际应用等科学研究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高分子材料研究与开发的工作。
Polymer Physic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undergraduates in Materials Chemistry Major.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mainly included: structure of polymer chain; condensed state structure of polymers; properties of polymer solution; molecular weight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of polymers; molecular chain motion;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polymers;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polyme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provide the students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olymer structures, properties of polyme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through multimedia teaching. Students in this course will study the basic theory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polymer science;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polymeric materials; analyze the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polymeric materials, design polymeric materials and its related components.三、课程教学要求序号专业毕业要求课程教学要求关联程度1 工程知识为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提供理论支持。
15.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大纲《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120270课程名称:高分子物理/Polymer Physics课程总学时/学分:72/4.5 (其中理论60学时,实验12学时)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高分子物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具体任务为通过课堂教学,在学生已经掌握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讨论高分子的结构,高分子的分子运动及其与高聚物性能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基本要求高分子物理教学基本要求为了解一些高分子物理的前沿理论和概念,掌握基本的概念和理论,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利用高分子物理的基本知识对实际生产和科研基本结论进行科学的解释、分析,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8学时)1.教学内容1.1高分子的科学发展史1.2从小分子到大分子1.3高分子的和分子量分布1.4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方法1.5高分子物质的类型1.6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2.教学重点2.1高分子的和分子量分布2.2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方法2.3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3.教学难点3.1高分子的和分子量分布3.2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第二章高分子的链结构(4学时)1.教学内容1.1高分子链的构型1.2高分子链的构象2.教学重点2.1高分子链的构型3.教学难点3.1高分子链的构型3.2高分子链的构象第三章高分子的溶液性质(8学时)1.教学内容1.1聚合物的溶解过程和溶剂选择1.2Flory-Huggins高分子溶液理论1.3高分子的“理想溶液”——?状态1.4Flory-Krigbaum稀溶液理论1.5分子溶液的相平衡和相分离1.6高分子的标度概念和标度定律1.7高分子的亚浓溶液1.8温度和浓度对溶液中高分子尺寸的影响1.9高分子冻胶和凝胶1.10聚电解质溶液1.11高分子在溶液中的扩散1.12高分子在稀溶液中的粘性流动2.教学重点2.1聚合物的溶解过程和溶剂选择2.2Flory-Huggins高分子溶液理论2.3高分子的“理想溶液”——?状态2.4分子溶液的相平衡和相分离2.5高分子的亚浓溶液2.6温度和浓度对溶液中高分子尺寸的影响2.7高分子冻胶和凝胶3.教学难点3.1Flory-Huggins高分子溶液理论3.2高分子的“理想溶液”——?状态3.3温度和浓度对溶液中高分子尺寸的影响第四章高分子的多组分体系(4学时)1.教学内容1.1高分子共混物的相容性1.2多组分高分子的界面性质1.3高分子嵌段共聚物熔体与嵌段共聚物溶液2.教学重点2.1高分子共混物的相容性2.2多组分高分子的界面性质3.教学难点3.1多组分高分子的界面性质3.2高分子嵌段共聚物熔体与嵌段共聚物溶液第五章聚合物的非晶态(8学时)1.教学内容1.1非晶聚合物的结构模型1.2非晶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和热转变1.3非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1.4非晶聚合物的黏性流动1.5聚合物的取向态2.教学重点2.1非晶聚合物的结构模型2.2非晶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和热转变2.3非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2.4非晶聚合物的黏性流动3.教学难点3.1非晶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和热转变3.2非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第六章聚合物的结晶态(10学时)1.教学内容1.1常见结晶性聚合物中晶体的晶包1.2结晶性聚合物的球晶和单晶1.3结晶聚合物的结构模型1.4聚合物的结晶过程1.5结晶聚合物的熔融和熔点1.6结晶度对聚合物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影响1.7聚合物的液晶态2.教学重点2.1结晶性聚合物的球晶和单晶2.2结晶聚合物的结构模型2.3聚合物的结晶过程2.4结晶聚合物的熔融和熔点2.5结晶度对聚合物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影响3.教学难点3.1结晶聚合物的结构模型3.2聚合物的结晶过程3.3结晶聚合物的熔融和熔点第七章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6学时)1.教学内容1.1聚合物的拉伸行为1.2聚合物的屈服行为1.3聚合物的断裂理论和理论强度1.4影响聚合物实际强度的因数2.教学重点2.1聚合物的拉伸行为2.3聚合物的断裂理论和理论强度2.4影响聚合物实际强度的因数3.教学难点3.1聚合物的屈服行为3.2聚合物的断裂理论和理论强度第八章聚合物的高弹性和黏弹性(4学时)1.教学内容1.1高弹性的热力学分析1.2高弹性的分子理论1.3交联网络的溶胀1.4聚合物的力学松弛——黏弹性1.5黏弹性的力学模型1.6黏弹性与时间、温度的关系——时温等效原理1.7聚合物的黏弹性的实验方法1.8聚合物的松弛转变及其分子机理2.教学重点2.1交联网络的溶胀2.2聚合物的力学松弛——黏弹性2.3黏弹性的力学模型2.4黏弹性与时间、温度的关系——时温等效原理3.教学难点3.1聚合物的力学松弛——黏弹性3.2黏弹性的力学模型第九章聚合物的其它性质(4学时)1.教学内容1.1聚合物的电学性质1.2聚合物的光学性质1.3聚合物的透气性1.4高分子的表面和界面性质2.教学重点2.1聚合物的电学性质2.2聚合物的透气性2.3高分子的表面和界面性质3.教学难点3.1聚合物的电学性质3.2高分子的表面和界面性质第十章聚合物的分析和研究方法(4学时)1.教学内容1.1质谱法1.2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法1.3核磁共振法1.4小角激光散射法1.5动态光散射法1.6 X射线衍射和X光小角散射法1.7小角中子散射1.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9电子显微镜法1.10 原子力显微镜2.教学重点2.1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法2.2电子显微镜法3.教学难点3.1核磁共振法3.2动态光散射法3.3原子力显微镜法四、教学方法及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开设部分重要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本课程的概念理论等的理解;指导学生完成部分习题进一步巩固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高分子物理教学大纲高分子物理教学大纲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高分子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高分子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高分子物理教学的效果,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讨论高分子物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教学大纲。
一、教学大纲的内容1. 引言:在教学大纲的引言部分,应该简要介绍高分子物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与高分子物理相关的前沿研究和应用领域,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础知识:在教学大纲的基础知识部分,应该包括高分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和基础概念,如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质、高分子链的构象和运动、高分子的热力学性质等。
同时,还应该介绍一些基本的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以便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3. 高级知识:在教学大纲的高级知识部分,可以涉及一些较为深入的高分子物理理论和应用,如高分子的相变行为、高分子的动力学性质、高分子的流变性质等。
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与高分子物理相关的前沿研究和应用领域,如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改性、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于能源领域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 实验教学:在教学大纲的实验教学部分,应该设计一些与高分子物理相关的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同时,还应该注重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5. 课程评估:在教学大纲的课程评估部分,应该设计一些合理的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以评估学生对于高分子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大纲的结构为了使教学大纲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可以将教学大纲划分为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个主题。
例如,可以将教学大纲划分为基础知识模块、高级知识模块、实验教学模块等。
在每个模块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和逻辑关系,将主题进行适当的排序和组织。
《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大纲(中文班)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堂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一)教学内容介绍高分子科学的发展简史,以及高分子物理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以早期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三位高分子科学家的研究经历和对高分子科学的重要贡献为线索,向学生说明高分子科学发展的艰难历程;介绍教材的结构和特点;介绍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内容;介绍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1.高分子科学的诞生与发展2.高分子与传统科学的碰撞3.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内容4.高分子物理的特点(三)教学目标了解高分子科学诞生的过程,掌握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内容,了解高分子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以及他们获奖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聚合物的结构(一)教学内容介绍高分子的链结构,包括:近程结构(结构单元化学组成,键接结构,支化与交联,构型和共聚物结构),远程结构(构象,均方末端距,均方旋转半径,链柔性及其结构的关系)。
介绍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包括:高分子间的作用力,结晶形态和结构(单晶,球晶),晶态结构模型和非晶态结构模型,结晶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结晶能力与结构关系,结晶度,结晶热力学,高分子的取向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液晶态结构和非均相多组分聚合物的织态结构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1.概论1.1高分子结构的特点1.2高分子结构的研究内容2.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2.1高分子的化学组成2.2结构单元的间接顺序2.3支化与交联2.4共聚物的结构2.5高分子链的构型3.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3.1聚合物的分子量3.2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布3.3高分子链的构象3.4高分子链的柔顺性3.5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3.6高分子链柔顺性的表征4.聚合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4.1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4.2内聚能密度5.聚合物的晶态结构5.1聚合物的结晶形态5.2聚合物的晶胞5.3高分子在晶体中的构象5.4聚合物的晶态结构模型5.5高分子链结构对结晶能力的影响5.6聚合物的结晶速度5.7Avrami 方程5.8结晶速度的温度依赖性5.9影响结晶速度的其它因素5.10结晶度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5.11聚合物的熔融及其影响熔点的因素6.聚合物的非晶态结构6.1无规线团模型6.2两相球粒模型7.聚合物的取向态结构7.1高聚物的取向现象7.2高聚物的取向机理7.3取向的应用8.聚合物的液晶态结构8.1基本概念8.2液晶形成的条件8.3液晶的分类8.4高分子液晶的分类8.5液晶聚合物溶液的流动特性8.6液晶高分子的应用(三)教学目标1.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1)了解聚合物的结构层次。
高分子物理教学大纲高分子物理教学大纲高分子物理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质以及相互作用。
在高分子物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教学大纲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高分子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探讨一份高分子物理教学大纲的设计。
一、引言在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高分子物理学的背景和意义。
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如塑料、橡胶、纤维等。
因此,了解高分子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基本概念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高分子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高分子材料的定义、高分子的结构特点、高分子的聚合反应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高分子物理学的整体认识。
三、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这一部分可以详细介绍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质,如分子量、分子排列方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
通过对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质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优势和应用特点。
四、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如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
通过对高分子材料物理性质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和应用。
五、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应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方法和应用领域。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方法包括熔融加工、溶液加工、固相加工等,而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包括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纤维制品等。
通过对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应用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六、实验教学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高分子物理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高分子物理学实验教学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来加深学生对高分子物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可以选择一些基本的高分子物理学实验,如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实验、热分析实验等。
七、教学评估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高分子物理学教学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高分子物理》教学大纲
建议教材
《高分子物理》(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金日光主编
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
要求学生掌握高聚物的结构分类,高聚物的化学结构(键接顺序、共聚、支化及交联、构型)对高聚物性能的影响;高聚物的远程结构、高分子链的构象、高聚物的柔性、影响柔性的因素,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均方末端距计算,大分子柔性的表征。
第三章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
要求学生掌握高聚物的结晶形态及结晶结构模型,高聚物的结晶过程,分子结构对结晶能力的影响,结晶速度及影响结晶速度的因素,高聚物结晶动力学,结晶高聚物的熔化过程及熔点,影响熔点的因素,结晶高聚物的性能及热转变,高聚物的取向态结构,取向现象、取象机理、取象研究的应用,高聚物的液晶态结构。
第四章高聚物的分子运动
要求学生掌握高聚物的分子运动特点,非晶高聚物的三种力学状态,非晶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影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因素,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第五章高聚物的粘流态
要求学生掌握高聚物熔体的流动特点,影响高聚物熔体粘度的因素,高聚物熔体的流动曲线,影响熔体粘度的因素。
第六章高分子的弹性理论和粘弹性
要求学生掌握橡胶的弹性特点,橡胶弹性的热力学分析。
高聚物的粘弹性,粘弹性的应用及克服,影响粘弹性的因素,粘弹性模型,时温等效原理。
第七章高聚物的屈服断裂强度
要求学生掌握高聚物的拉伸曲线,结晶、非晶高聚物的拉伸曲线,高聚物的屈服行为,高聚物的断裂与强度,高聚物的理论强度及断裂理论,影响强度的因素,高聚物的增强与增韧。
第八章高分子溶液
要求学生掌握聚合物的溶解,聚合物的溶解过程的特点,溶解过程的热力学分析,高聚物的增塑,纺丝溶液,凝胶及胶冻。
第九章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要求学生掌握聚合物的分子量的统计意义,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定义、表示方法,高聚物的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测定。
个人总结,仅供交流学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