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_经济林栽培学
- 格式:doc
- 大小:149.81 KB
- 文档页数:18
经济林栽培学学习目的及任务:目的:经济林栽培学是研究栽培经济林,如何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学科。
具体任务:掌握所选择栽培的经济林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栽培要求,栽培区域立地分类,宜林地立地类型划分,了解栽培范围的生态条件;相应栽培和经营技术方法的确立。
第一章绪论【概念、现状、发展】一、经济林概念(一)概念及其外延1、广义概念就森林生产功能来说,是指除木材之外生产其他林副产品为栽培目的的林分,包括栽培人工林的野生、半野生林分。
【干鲜果、饮料、油料、调料、香料、工业原料及药材】2、狭义概念除了水果类经济树种以外的其他经济树种的经济林。
3、经济林概念的外延森林的多功能性——木材生产、生态环境效益、观赏价值由此提出的生态型经济林(水土保持经济林、水源涵养经济林、环保经济林)、公益经济林(观赏经济林、旅游经济林)。
(二)经济林的直接和间接效益1、直接效益林副土特产品:如果品、油料、药材燃料:木材及柴枝2、间接效益生态效益——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固岸护堤、净化水质和大气、降低噪音、庇荫遮雨观赏效益——树姿、树叶、花果、造景其他效益——国防、科学研究、科普二、发展经济林的意义中国小康梦→山区小康梦→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经济林产业化1、开发建设农村、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4、绿化美化环境,改善生态质量5、增加出口创汇三、我国经济林的特点与现状(一)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1、种类繁多,资源丰富2、栽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3、充分利用土地资源4、人工栽培和开发利用野生资源相结合5、不同种类的经济林生长习性差异大,生长周期长等栽培特性(二)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现状1、经济林产品生产状况2、经济林产品的贮藏、保鲜和加工状况3、经济林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稳定发展时期)4、经济林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林果业→主产业5、经济林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出国创汇的主要产业6、经济林发展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品种(2)生产管理粗放,产品单产和优质果品率▲重数量,轻质量▲重营造,轻管理▲重初级产品生产,轻深度加工升值▲总体技术含量低▲大部分经济林落后林管理粗放,单产低,品质差,国品在国内外市场缺乏竞争力(3)产业化程度低,二、三产业之后,综合效益不高(4)管理体制不顺(宏观指导和调控不够有力)经济林主管部门:林业、农业四、福建省经济林生产现状(一)我省经济林生产的特点1、福建省的经济林果名优品种繁多2、积极开展优良品种选育,新品种不断涌现3、积极开展生态闽台和闽桥合作,不断引进台湾名特优新品种4、经济林果产业化的思想理念与经营技术不断提高(二)我省经济林生产的区划“四带三区”1、福州以南沿海的南亚热带龙眼、荔枝带、香蕉带和芦柑栽培区2、3、4、武夷山东坡梨为主的五、国外经济林栽培概念以科技为先导,以栽培管理机械化作为技术指导1、普遍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改进经济林生产2、通过更新品种、矮化密植、科学施肥等措施提高产量和质量(1)品种更新:选育高产、优质、搞性强,……采收的品种(2)矮化密植方面:提高光合利用率(3)科学施肥方面(4)机械化方面:不断提高,一机多用第二章经济林的分类和分布第一节经济树分类一、经济林分类的意义二、植物学分类三、园艺学分类(一)按叶生长期分类1、常绿果树(无明显休眠期)芒果、龙眼、荔枝2、落叶果树(秋冬期脱落,有明显脱落期)桃、苹果、梨(二)按生态适应性分类【寒带果树、温带果树、亚热带果树、热带果树】1、寒带果树耐-40℃以下低温,高寒地区栽培。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经济林栽培学(英文):Nonewood Forest Culture课程编号:144059课程学分:2.5课程总学时:40学时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前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林木育种学、土壤学或生态学二、课程内容简介经济林是是当今林业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林种,《经济林栽培学》属于实践应用性学科,主要内容是介绍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种类、分布规律与经济用途;阐述经济林生长发育过程的规律、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阐述主要种类经济林木的繁殖、造林的原理和相应技术、以及土壤与树体的管理技术。
本课程与《森林培育学》有一定的交叉,但苗木繁殖与树体整形修剪是本课程的特色,也是讲授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地域进行系统的经济林造林规划设计,发现和实际解决代表性经济林木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掌握以开花、结实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一般性规律、造园设计的一般性流程,以及以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为特色的树体管理的操作技能,最终达到经济林木的早期丰产、稳产、优质。
基本要求:原理性知识讲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一、认识经济林及其栽培意义二、经济林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四、经济林栽培的发展趋势五、经济林栽培学的任务复习思考题1. 经济林的《森林法》定义。
2. 我国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中国经济林木资源分类与分布(1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采用图片或视频使学生对经济林的种类有初步的感受和认知;2. 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林分布的气候决定论。
第一节经济林的分类按植物种的不同、原料类别和经济用途的范围进行分类第二节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第三节中国经济林分布一、四大影响因素二、我国经济林的分布区域第四节经济林栽培区划一、目的、意义二、经济林栽培区划的原则三、我国经济林栽培区划的依据四、我国主要的经济林建设开发区复习思考题1. 我国经济林分类依据和方法是什么?2. 阐述我国经济林木的自然分布特点。
章节学习重点:(此为我按照老师画的重点于考试前自己总结,再结合两套试卷复习,考试没有任何问题O(∩_∩)O)第一章:绪论1、五大林种:用材林(Timber forest)、防护林(Production forest)、经济林(Economic forest)、薪炭林(Fuelwood forest)、特殊用途(Special use forest)2、什么是经济林?经济林就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调料、饮料、药材等为主要目的林木。
Economic forest refers to the forest which the main purpose i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ruits and nuts, edible oils, beverages, spices, industrial raw materials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3、经济林栽培的意义①It is the necessity for life use and for industry use;②poverty relief,prosperity the market and economy;③It is raw material for export.(此处为老师课堂上翻译的,与试卷答案有所不同,老师说关键词写出即可,不看语法)第二章:经济林分类与栽培规划1、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特点:○1种类繁多,资源丰富○2资源分散,分布不均○3发展迅速,潜力巨大2、经济林的分类:根据果实解剖结构,可将经济林分为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坚果类和柑橘类。
According to the anatomy structure,the fru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drupe ,berry ,pome ,nut ,and orange。
3、经济林的分布:○1气候因素决定了经济林木大的地带性分布区域,同时对小的局部区域的分布产生影响○2经济林木自身的适应能力、忍耐能力和繁殖传播能力对其分布产生巨大影响○3古地质历史和气候的变迁也影响着经济林木的分布○4人为的干预作用第三章:生态环境对经济林生长发育的影响生态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由各个环境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
绪论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及饮料和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善环境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2经济林栽培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是什么?有哪些特点?答:经济林栽培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经济林,选择对象;栽培区域立地分类,宜林地立地类型划分,了解栽培范围的生态条件;相应的栽培和经营技术方法的确立。
据此贯彻执行,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技术可行。
特点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空间性强;针对性强。
3,经济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答:经济林产品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经济林产品是对外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发展经济林是调整林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经济林生产是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经济林产业可为人民群众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4 目前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答:建园不当,品种混杂;管理粗放,低产量低品质;市场发育不健全,产品销售渠道不顺畅;贮藏加工环节薄弱;缺乏人才,缺乏技术,缺乏资金。
5 简述我国经济了你生产的发展战略要点答: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优化树种结构和品种结构;加强科技含量,实施科学管理;注重贮藏保鲜加工实现转化增值;掌握市场规律搞好商品流通。
6 经济林种可分为哪几类?各类包含哪些主要树种?答:干鲜果类:干果:板、栗、核桃、榛子、腰果、槟榔、沙枣、华山松鲜果:苹果、梨、桃、香蕉、龙眼、樱桃、杏油料类:食用油类:油茶、油橄榄、油棕、文冠果、翅果油树、元宝枫、山杏工业油类:油桐、千年桐、乌桕、黄连木。
调料香料类:芳香油:桉树、樟树、玫瑰、茉莉、丁香调味品:八角、花椒、胡椒、肉桂饮料:茶树、咖啡、可可、椰子、甜茶、刺梨、沙棘、刺五加医药类:黄柏、五味子、杜仲、枸杞、厚朴、山茱萸、萝芙木、三尖杉、美登木、喜树、辛夷、金银花、两面针、金鸡纳树农药:苦楝树、川楝、枫杨、木荷原料类:糖料:糖槭;其他类:7结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条件,谈谈当地有哪些主要经济林树种?答:云南省饿经热带特有属于华南地区,是经济林种类繁多,有热带特有的经济林树木8经济林资源有哪些特点?如何加以利用生答:特点:种类繁多,资源风度;栽培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多用途,多方面开发利用;野生与人工栽培,适生范围广;产品竞争能力强。
经果林栽培基础知识第一章绪论一、概念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木材不是经济林的主产品。
经济林产品:果实、种子、花、叶、皮、根、树脂、树液、虫胶、虫蜡等。
二、经果林栽培的发展趋势1. 适地适树2. 种类的多样化和良种化3. 规模化、矮化密植和集约化4. 无公害化5. 产品优质化6. 储运加工设备和手段现代化7. 旅游观光第一章中国经果林资源分类与分布一、经济林的分类分为15类:1.油料类2.芳香油类3.干果类4.鲜果类5.饮料类6.纤维类7.蔬菜类8、工业原料类9.树液、树脂类10. 中药材类11. 农药类12. 寄主树类13. 饲料、肥料类14. 香料、调料类15. 其他类:维生素类、皂素类第二章经济林生长发育规律一、生长与发育►生长:指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主要由细胞的分裂和增大实现。
►发育:指经过一定时期营养生长的积累,细胞组织开始分化、专门化,完成生殖生长的准备后,进入性成熟,出现繁殖器官,开始开花结果。
发育是植物构造和功能的变化过程,是性成熟的过程,是细胞机能的转化。
二、经济林的生命周期1.生命周期:经济林一生中个体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胚胎,形成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大树,开花结实至衰老死亡的全部过程。
(萌芽、生长、结实、衰老、死亡)2. 经济林的生长发育周期:生命周期、年生长周期、昼夜生长周期3. 经济林木的生长周期(1)有性繁殖的经济林木①童期:从种子播种后萌发开始,到实生苗具有分化花芽潜力和开花结实能力为止。
►是有性繁殖木本植物个体发育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童期的长短因树种而异:杏、枣3-4年,油茶、乌桕、板栗3-5年,山核桃、银杏7-9年②成年期:从植株具有稳定持续开花结果能力时起,到开始出现衰老特征时结束。
依产量状况分为:►初产期(始收期):与树种和栽培措施有关,一般3-6年;►盛产期(盛收期):一般出现在20-60年间;大小年现象;每年产量上下波动幅度在10-20%属正常;►变产更新期(收获减退期):一般出现在35-80年后。
论我国经济林发展现状及前景姓名:摘要: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林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不足,根据现有的国情对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林的发展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展望。
关键词:经济林发展现状问题前景经济林是指以生产干鲜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经济林不仅有效地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而且为城乡居民生活提供了营养丰富的多种食品,为国家提供了充足的相关工业原料,并成为一些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经济林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力发展经济林,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赋予林业的历史责任,它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恢复和保护生态平衡、全面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经济林发展现状及出现的一些问题⑴经济林发展现状我国是经济林大国,经济林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一些主要的经济林类型(如苹果、梨、枣、板栗、银杏、油桐籽、油茶籽、生漆、杜仲、厚朴等)的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现有经济林总面积30615 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13%。
其中广西、云南和湖南3 个省(区)经济林面积在2000 万亩以上,分别达到2954万亩、2498 万亩和2373 万亩,面积在1000~2000 万亩的有广东、辽宁、江西、陕西、浙江、福建、四川、山东、河北和海南10 个省(区)。
以上13 个省(区)经济林面积占全国经济林总面积的78.60%。
而西藏、青海等省(区)因自然条件恶劣,仅进行零星实验栽种,经济林面积不足10 万亩。
在我国经济林中,面积在1000 万亩以上的有油茶(3948 万亩)、柑桔(2790 万亩)、苹果(2506 万亩)、茶叶(2361万亩)、板栗(2119 万亩)、梨(1434 万亩)、桃(1101 万亩)等7 个树种,面积在500~1000万亩的有蚕桑(902 万亩)、枣(728 万亩)、核桃(688 万亩)、八角(612 万亩)、花椒(519万亩)等5 个树种,以上12 个树种占我国经济林总面积的65%。
经果林栽培学复习提要经果林栽培学基础知识复习提要第⼀章绪论⼀、概念经济林:以⽣产果品、⾷⽤油料、饮料、调料、⼯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的的林⽊,⽊材不是经济林的主产品。
经济林产品:果实、种⼦、花、叶、⽪、根、树脂、树液、⾍胶、⾍蜡等。
⼆、经果林栽培的发展趋势1. 适地适树2. 种类的多样化和良种化3. 规模化、矮化密植和集约化4. ⽆公害化5. 产品优质化6. 储运加⼯设备和⼿段现代化7. 旅游观光第⼀章中国经果林资源分类与分布⼀、经济林的分类分为15类:1.油料类2.芳⾹油类3.⼲果类4.鲜果类5.饮料类6.纤维类7.蔬菜类8、⼯业原料类9.树液、树脂类10. 中药材类11. 农药类12. 寄主树类13. 饲料、肥料类14. ⾹料、调料类15. 其他类:维⽣素类、皂素类第⼆章经济林⽣长发育规律⼀、⽣长与发育⽣长:指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主要由细胞的分裂和增⼤实现。
发育:指经过⼀定时期营养⽣长的积累,细胞组织开始分化、专门化,完成⽣殖⽣长的准备后,进⼊性成熟,出现繁殖器官,开始开花结果。
发育是植物构造和功能的变化过程,是性成熟的过程,是细胞机能的转化。
⼆、经济林的⽣命周期1.⽣命周期:经济林⼀⽣中个体⽣长发育的变化过程,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胚胎,形成种⼦,萌发成幼苗,长成⼤树,开花结实⾄衰⽼死亡的全部过程。
(萌芽、⽣长、结实、衰⽼、死亡)2. 经济林的⽣长发育周期:⽣命周期、年⽣长周期、昼夜⽣长周期3. 经济林⽊的⽣长周期(1)有性繁殖的经济林⽊①童期:从种⼦播种后萌发开始,到实⽣苗具有分化花芽潜⼒和开花结实能⼒为⽌。
是有性繁殖⽊本植物个体发育中必须经过的⼀个阶段。
童期的长短因树种⽽异:杏、枣3-4年,油茶、乌桕、板栗3-5年,⼭核桃、银杏7-9年②成年期:从植株具有稳定持续开花结果能⼒时起,到开始出现衰⽼特征时结束。
依产量状况分为:初产期(始收期):与树种和栽培措施有关,⼀般3-6年;盛产期(盛收期):⼀般出现在20-60年间;⼤⼩年现象;每年产量上下波动幅度在10-20%属正常;变产更新期(收获减退期):⼀般出现在35-80年后。
绪论_经济林栽培学绪论一、经济林的重要作用1.发挥山区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脱贫致富2. 提供吃、穿、用的原料3. 工业原料4. 外贸出口5. 绿化、美化环境。
二、生产特点:⑴种类多、资源丰富⑵有传统栽培习惯,生产经验丰富⑶野生资源开发潜力大⑷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开展多种经营⑸成本低,收益期长,生长稳定,风险小,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三、发展趋势总趋势:实行科学管理,走集约经营道路。
四、生产概况和布局调整1.调整原则:立足于需、着眼于富,发挥优势,提高技术,深度加工。
2.调整重点①林种:增大经济林的比重。
②树种:增加树种,形成复杂的稳定生态系统。
③投资方向:集中使用,重点扶持名、优、特产品。
3.调整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①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②生产与需求的关系:干、梨果求大于供,可大力发展。
药材求大于供,可有计划地发展。
油茶、纤维求大于供,以提高产量为主。
③开发与利用的关系,开发利用是资源培养的保证。
4.长远规划①因地制宜②实行科学管理,走集约经营道路第一章经济林的资源分类与分布经济林的资源分类(一)按作用分类1.油脂类:1)食用油类(油茶、核桃);2)工业油类(油桐、乌桕)2.芳香油类:如山苍子、桉树类、樟树类等。
3.淀粉类:1)食用淀粉类(板栗、银杏);2)工业淀粉类(橡子)4.饮料类:如茶、咖啡、可可、葱木、竹叶、青钱柳、杜仲叶等。
5.纤维类:如柳、竹、棕榈、构树皮、蒲葵等。
6.寄主树类:如白蜡虫和五倍子等的寄主树有黄檀、白蜡树、盐肤木等。
7.药用类:1)药用:如杜仲、红豆杉、银杏;2)农药:如苦楝、枫杨8.栓皮类:如栓皮栎、栓皮槠等。
9.树液树脂类:1)胶料类:橡胶、印度橡胶;2)漆树类:漆树、野漆树3)树脂类:各类松树、橡胶;4)糖料类:糖槭、糖棕10.鞣料、染料类:如各类橡碗、化香、落叶松树皮、苏木、黄栌等。
11.饲料、肥料类:如榆树等。
12.其它:植物色素类、维生素类、皂素类等。
绪论一、经济林的重要作用1.发挥山区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脱贫致富2. 提供吃、穿、用的原料3. 工业原料4. 外贸出口5. 绿化、美化环境。
二、生产特点:⑴种类多、资源丰富⑵有传统栽培习惯,生产经验丰富⑶野生资源开发潜力大⑷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开展多种经营⑸成本低,收益期长,生长稳定,风险小,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三、发展趋势总趋势:实行科学管理,走集约经营道路。
四、生产概况和布局调整1.调整原则:立足于需、着眼于富,发挥优势,提高技术,深度加工。
2.调整重点①林种:增大经济林的比重。
②树种:增加树种,形成复杂的稳定生态系统。
③投资方向:集中使用,重点扶持名、优、特产品。
3.调整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①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②生产与需求的关系:干、梨果求大于供,可大力发展。
药材求大于供,可有计划地发展。
油茶、纤维求大于供,以提高产量为主。
③开发与利用的关系,开发利用是资源培养的保证。
4.长远规划①因地制宜②实行科学管理,走集约经营道路第一章经济林的资源分类与分布经济林的资源分类(一)按作用分类1.油脂类:1)食用油类(油茶、核桃);2)工业油类(油桐、乌桕)2.芳香油类:如山苍子、桉树类、樟树类等。
3.淀粉类:1)食用淀粉类(板栗、银杏);2)工业淀粉类(橡子)4.饮料类:如茶、咖啡、可可、葱木、竹叶、青钱柳、杜仲叶等。
5.纤维类:如柳、竹、棕榈、构树皮、蒲葵等。
6.寄主树类:如白蜡虫和五倍子等的寄主树有黄檀、白蜡树、盐肤木等。
7.药用类:1)药用:如杜仲、红豆杉、银杏;2)农药:如苦楝、枫杨8.栓皮类:如栓皮栎、栓皮槠等。
9.树液树脂类:1)胶料类:橡胶、印度橡胶;2)漆树类:漆树、野漆树3)树脂类:各类松树、橡胶;4)糖料类:糖槭、糖棕10.鞣料、染料类:如各类橡碗、化香、落叶松树皮、苏木、黄栌等。
11.饲料、肥料类:如榆树等。
12.其它:植物色素类、维生素类、皂素类等。
元宝枫综合利用潜力大。
(二)按林种分类:1.木本油料林:1)食用油料林;2)工业用油料林;2.果品林:干果(核桃、板栗、枣、杏仁、香榧、白果);鲜果两类3.工业原料林:主要包括生漆、五倍子、白蜡4.木本药材林:杜仲、厚朴、黄柏最为重要,号称“三木”5.木本香料调料林:桂花浸膏、桂皮、八角茴香等。
6.其它:木本纤维树种:棕榈、山棉皮、桑等。
野生经济树木:杨梅、香椿、柿叶、银杏叶、山楂叶、绞股蓝、青钱柳野生水果:刺莓、刺梨、沙棘、余甘子、金樱子。
第二章经济林的生长发育规律第一节经济林一生中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营养生长期(一)起止时间:苗木定植→第一次开花结果(或有收益,树脂、树液等)(二)生长特点:1.只有营养生长;2.树体离心生长快3.新梢生长每年2-3次,停止生长较晚(春、夏、秋梢)。
4.叶面积迅速增加,同化物逐步积累。
(三)栽培任务:加快生长、培育良好树形促进早结实(水、肥调节,整形修枝)。
(四)栽培措施:1.加强土壤和水肥管理;2.整形修剪、培养良好树形。
3.后期可进行环割等,促进早结实。
二、结果始期(始果期、始收期) 4-10年(一)起止时间:第一次开花结实→大量开花结实。
(二)生长特点:1.同时有营养和生殖生长;2.骨干枝离心生长快,侧枝增加快。
3.结果以下和内部为主;4.本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趋于平衡。
(三)栽培任务:保证一定光照和养分供应(构成一定C/N比,开花需要)使树体健壮生长,进一步培养树形,迅速提高产量。
(四)栽培措施:1.加强肥水管理(多施P、K肥)2.继续整形(侧枝的数量和分布)3.根外追肥、施激素、增加座果率三、结果盛期(盛果期、盛收期) 10-50年(一)起止时间:大量结果→结果减少,关键时期,最有经济价值时期。
(二)生长特点:1.以生殖生长为主,结果枝增加,产量达高峰。
2.骨干枝离心生长停止;3.侧枝开始向心枯死(由内向外枯死)。
①营养面积(根系分布范围内)减少;②根系的选择性吸收,地力衰退。
4.同化物和代谢水平均达到最高。
大、小年――盛果期营养物质供应、转运、分配、消耗、积累三者间的平衡关系和代谢关系失调、造成的产量波动。
(大年产量-小年产量)/大年产量(>30%大小年明显;<30%大小年不明显)大小年产生原因:1.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代谢失调,营养供应不足;2.激素影响: 花芽分化受成花激素、抑花激素影响,抑花激素产生于果实中,大量结果后抑花激素增加,且残留于树体中,种子中最易残留抑花激素。
生长素合成减慢,开花消耗大量成花激素,造成来年减产;3.土壤水肥管理。
内源激素 : 成花激素/抑花激素两者平衡,利于花芽分化。
成花激素消耗,抑花激素积累。
因此,改变营养分配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补充营养,可以防止大小年的发生,或改大小年为“均年”又称花年生产(三)栽培任务:尽量延长本期时间,保证高产稳产。
(四)栽培措施:1.保证水肥、光照和树体保护;2.根外追肥、保花、保果。
3.合理修剪、调节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平衡;4.防治病虫害。
四、结果衰退期:35-80年(一)起止时间:结果开始下降→结果大幅度下,(二)生长特点:1.生命机能下降,新梢生长量少,质劣;2.主枝、侧枝向心枯死。
3.枝条茎部萌发徒长枝(顶端优势丧失,潜伏芽自然更新);4.落花落果严(三)栽培任务:延长本期、争取多收,促进徒长枝更新(换枝)(四)栽培措施:1.深翻施肥,断根(萌发新根);2.重修剪、进行主枝更新。
3.防治病虫害。
五、衰老死亡期:40-100年;措施:重新造林。
第二节经济林一年中的生长发育规律(年周期)一、根系生长期:根占植株总重25—30%,是吸收、贮存器官。
(一) 生长特点: 1、早于地上部分。
土温3-5℃开始活动。
2、每年有2—3个生长高峰期(与地上部分错开交替进行)3、水分可成为限制因子。
二、萌芽展叶期:起止时间:芽膨大→幼叶展出(一)影响因素:1.温度与湿度:气温高且干燥有利于萌芽(昆明早于北京)2.树体的营养状况三、新梢生长期:起止时间:幼叶展出→新梢停止生长热带常绿树种3-4次梢。
(一)生长特点: 1.伸长生长和加粗生长同时进行;慢→快→慢→停止。
2.不同树种及不同气候带抽梢次数不同。
四、花芽分化、开花结果期花芽分化:是指芽原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生长点向花芽方向转化的过程。
(一) 花芽分化期:叶芽和花芽发生差异的时期。
完成开花的先决条件。
花芽分化受树种、品种、树龄、经营水平和外界条件影响。
大多数落叶经济树木多在先一年完成花芽分化。
第二年开花。
油茶则是当年春梢上完成,当年10月开花。
有的树种花芽分化需两年(油棕)1.生理生化期――芽的生长点内进行生理变化。
2.形态分化期――花的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
3.性的明显形成期――春季发芽后,开花之前完成。
五、休眠期1. 休眠期树体的形态特点:叶片正常脱落;枝条变褐,角质层出现;芽子形成革质的鳞片;根系停止生长。
2. 休眠的种类:自然休眠和实迫休眠。
(1)自然休眠:是指即使给予适宜条件经济林树种也不萌芽,而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作用,才能顺利通过的休眠。
自然休眠是经济林树种的器官本身特性所决定的。
(2)被迫休眠:是指经济林树种顺利通过自然休眠期后,由于外界生态条件不适宜萌芽而呈现的休眠状态。
3. 进入休眠的次序(1)树龄:老树--成年树--幼年树(2)器官类型:小枝--大枝--树干--根颈--根系;花芽早于叶芽,顶花芽早于腋花芽。
(3)组织种类:皮层、木质部进入休眠早,髓部其次,形成层最晚。
(4)芽子部位:同一枝条上表现为:基部最早,中部其次,上部最晚。
4. 影响休眠的环境因子(1)光照:长日照延迟进入休眠;短日照有利于休眠。
因此,经济林树种进入休眠需要一定的暗期。
(2)温度:落叶经济林树种需要一定时期的低温,才能顺利通过自然休眠。
所以,经济林树种进入休眠期后需要一定时期的低温作用。
(3)水分:经济林树种生长后期组织缺水,发生生理干旱,会提早减弱树体内的生理活动,提早进入休眠;如果生长后期雨水过多,会使新梢旺长,延迟进入休眠期。
第三章经济林的整形修剪(树体管理)第一节整形修剪的概述一、整形修剪的含义整形:根据经济林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加以适当的人为调节,把经济林培养成一种合理树体结构(树冠内各级枝条配置合理,主次分明,而且达到群体和个体的光能利用率高)。
整形主要在生长前期进行。
修剪:培养合理树体结构以及调整生长与结果矛盾的具体措施。
修剪需年年进行。
由此可见,整形是通过修剪来完成的,而修剪是在确定了一种树体结构后进行的,因此,整形和修剪是相互紧密联系的。
二、整形修剪的作用整形修剪具有双重作用:局部促进,整体抑制。
局部促进:使养分相对集中,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促使剪口下部的芽长成大枝。
整体抑制:修剪后,整株树的生长点相对减少,总叶面积减少,光合能力相对下降,树木的生长势减弱;同时,大量剪口愈合需要消耗许多养分,也使树木的生长势减弱。
三、整形修剪的意义1. 培养合理的树体结构。
2.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 调节生长与结果的矛盾。
4. 更新复壮,恢复树势。
5. 减少病虫害。
四、整形修剪的原则1. 有形不死,无形不乱。
2. 因树修剪,随枝作形。
3. 统筹兼顾,长远规划。
4. 以轻为主,轻重结合。
尽可能减少修剪量,减轻修剪的抑制作用。
五、整形修剪的依据1. 树种,品种特性。
2. 自然条件和管理水平。
3. 树龄和树势。
4. 栽植密度。
5. 树体结构。
第二节整形修剪的生物学基础一、树体结构1. 主干:是指从地面到第一主枝之间的树干。
2. 中心干:是指树冠中的主干延长部分。
3. 主枝:是指中心干上的永久性大枝。
4. 侧枝:是指主枝上的永久性大枝。
5. 辅养枝:是指中心干上的临时性大枝,起辅养生长、结果的作用。
6. 骨干枝:组成树冠骨架的永久性枝的统称,如中心干、主枝、侧枝。
7. 延长枝:是指各级骨干枝先端的延长部分。
8. 结果枝组:是指着生在骨干枝上的由结果枝和生长枝组成的一组枝条。
二、枝芽的生长发育特性与修剪(一)特性1. 芽异质性 2. 芽早熟性 3. 潜伏芽的寿命与更新4. 萌芽率和成枝力与修剪5. 顶端优势(二)修剪1. 结果枝类型如桃树,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的品种,修剪应以疏放为主;而以长果枝和中果枝结果为主的品种,则可采用短截的修剪方法。
2. 连续结果能力结果枝上当年发出枝条持续形成花芽的能力,称为连续结果能力。
对于连续结果能力强的品种,修剪时可适当多留些花芽,反之则应少留些花芽,扩大叶芽比例。
这样才能既发挥各自的增产能力,又有利于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
3. 最佳结果母枝年龄多数经济林树种结果基枝的最佳年龄段为2-5年。
所以,修剪要注意对结果枝组及时更新,不断培养新结果母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