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培训计划
- 格式:docx
- 大小:16.28 KB
- 文档页数:3
国学培训社团活动计划一、活动背景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复兴的倡导,国学的地位和价值日益凸显。
为了弘扬国学精神,促进青少年对国学的了解和学习,本社团决定在新学年举办一系列国学培训活动,旨在传承国学经典,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活动目的1. 增强学生的国学意识,培养他们对国学的热爱和学习兴趣;2. 推广国学知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国学的历史和内涵;3.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自信心;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活动内容1. 国学经典诵读:通过课堂教学和集体诵读,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如《孟子》、《论语》等,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2. 中国书法实践:邀请书法名师为学生进行书法讲解和实践,让学生学习中国书法的基本功和书写技巧,感悟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
3. 国学经典讲座:邀请国学专家为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讲座,深入解读《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提高他们对国学的认识和理解。
4. 中国传统礼仪体验:组织学生进行中国传统礼仪体验,在实践中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5. 国学文化参观:组织学生进行国学文化参观活动,参观国学经典藏书馆、国学研究机构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四、活动计划1. 执行时间:本次国学培训活动将在新学年开学后进行,共计4个月。
2. 活动形式:活动将以课堂教学、实践体验和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 活动分工:本次活动将由社团指导老师和学生干部共同负责,指导老师负责活动的整体安排和指导,学生干部负责具体的活动策划和执行。
4. 活动安排:具体的活动安排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细化,确保每个活动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
五、活动效果评估1. 我们将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学生观察等方式,收集学生对国学培训活动的反馈意见,评估活动的实际效果。
学生国学培训计划第一章:国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近年来,国学教育在中国备受关注,许多家长和学生开始重视国学的学习和传承。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品德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国学教育不仅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优秀品格的需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展学生国学培训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1.1 国学教育的意义国学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思想和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国学教育是引领学生正确价值观念、提高文化素养和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1.2 国学教育的价值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包含了丰富的道德伦理、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有着重要的价值。
通过国学教育,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并在学习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境界。
第二章:学生国学培训计划的组织与实施2.1 学生国学培训计划的设计为了有效地开展学生国学培训计划,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首先,我们要确定培训的目标和内容,明确培训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式,包括国学经典的学习、传统礼仪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等。
其次,确定培训的时间和地点,合理安排培训课程,确保学生们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国学知识。
2.2 学生国学培训计划的实施在实施学生国学培训计划时,我们将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实地考察、阅读活动、文化体验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我们还会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
第三章:学生国学培训计划的具体内容3.1 国学经典的学习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包括《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周易》等经典著作,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著作,学生们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修养。
国学培训年度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国学培训是针对学生和成人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项目,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需求不断增加,国学培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有必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为学员提供更加系统、全面的学习和培训服务。
二、培训目标1.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精神;2. 提高学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3. 培养学员的思想品德和学习能力;4. 促进学员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培训内容国学培训主要包括经典文化、诗词鉴赏、书法绘画、传统礼仪等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典文化:学习中国经典文化,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理解;2. 诗词鉴赏:学习中国古代诗词的鉴赏和欣赏,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内涵;3. 书法绘画:学习中国书法和绘画,培养学员的艺术细胞和审美情趣;4. 传统礼仪:学习中国传统礼仪,包括尊师重道、孝文化、礼仪礼节等,培养学员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5. 古代典籍:学习中国古代典籍,包括《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等重要著作的阅读和理解。
四、培训方式国学培训可以采取面授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兼顾学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 面授培训:设置固定的培训课程,由专业老师进行授课和指导,学员可以通过课堂听讲和互动讨论的方式学习;2. 线上培训: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在线教育,通过直播课程和网络课件的形式进行教学,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安排进行学习。
五、培训计划为了实现上述培训目标和内容,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如下:1. 春季培训(3月-5月):开展经典文化和诗词鉴赏的学习,包括《论语》、《大学》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中国古代诗词的鉴赏和欣赏;2. 夏季培训(6月-8月):开展书法绘画和传统礼仪的学习,包括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以及中国传统礼仪的学习和实践;3. 秋季培训(9月-11月):开展古代典籍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包括《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代典籍的阅读和理解,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4. 冬季培训(12月-2月):进行全年度的复习和总结,包括对学习内容和成果的回顾和评估,以及学员的成长和进步的总结和展示。
幼儿教师国学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幼儿教师进行国学培训,旨在加强幼儿教师的国学素养,提升其传统文化教育水平,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二、培训内容1. 国学概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特点和价值,强调国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 经典诵读:学习诵读古代经典诗词、文言文,培养幼儿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
3. 传统礼仪:学习中国传统礼仪,培养幼儿教师的仪容仪表和礼节意识,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品德风范。
4. 经典故事:学习中国经典故事,如三字经、百家姓等,讲究接地气的方式,让幼儿教师能够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幼儿传授国学知识。
5. 传统文化活动: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绘画、音乐等,激发幼儿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感。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安排专家学者进行国学理论讲授,向幼儿教师传达国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核心价值。
2. 实际操作:开展诵读、写字、绘画等实际操作,让幼儿教师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互动交流:组织讨论、分享、互动环节,促进幼儿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四、培训成果评估1. 打造国学氛围:培训结束后,鼓励幼儿教师在教育环境中营造浓厚的国学氛围,如悬挂国学经典诗词、传统美术作品等。
2. 科学课程设计:培训结束后,引导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国学元素,设计相关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3. 教学实践:鼓励幼儿教师通过实际教学实践,将国学知识传授给幼儿,观察教学效果并不断改进。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1. 培训时间:为期一周,每天8小时,兼顾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2. 培训地点:选择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地点,如古建筑、博物馆等,增强学员的国学体验感。
六、培训师资1. 学术专家:邀请具有国学研究背景和教学经验的学者担任课程主讲。
2. 实践导师:配备专业的实践导师,负责组织实际操作和教学实践。
七、培训费用1. 涵盖食宿和学习材料费用。
2. 可根据实际情况向相关部门申请补助。
国学培训计划及安排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开展国学培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针对国学培训计划及安排进行详细阐述,以便于学校、班级和教师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
1. 培训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的情感(2) 培养学生对国学基本内容和价值的认知(3) 培养学生的国学学习方法和技能(4) 培养学生的国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5) 培养学生国学与现代社会的结合能力2. 培训内容(1) 国学基础知识:包括经典诵读、姓名学、易经、道家、儒家、佛家、史学、音律等基础内容。
(2) 国学经典阅读: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周礼》、《左传》、《庄子》、《老子》等经典文献的阅读和理解。
(3) 国学文学欣赏:包括《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古诗词》、《唐诗宋词》等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4) 国学文化实践: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古代音乐、书法、绘画、茶道、园林、中医等实践活动。
3. 培训安排(1) 培训时间:暑假期间或寒假期间进行集中培训,每天安排4-6小时的培训课程。
(2) 培训形式:包括课堂授课、文学讲座、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
(3) 培训师资:邀请专业的国学老师和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和辅导。
(4) 培训地点:学校内部或者专门的国学培训基地。
4. 培训进度(1) 第一阶段:国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国学概论、经典诵读、姓名学、易经等基础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2) 第二阶段:国学经典阅读的学习,包括经典文献的阅读、鉴赏和理解。
(3) 第三阶段:国学文学欣赏的学习,包括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背诵和理解。
(4) 第四阶段:国学文化实践的学习,包括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
二、培训计划实施方案1. 培训前期准备(1)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安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师资招聘等安排。
经典国学培训计划第一章: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价值深远。
因此,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围绕如何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展开讨论,提出相应的培训计划。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领悟和理解能力。
三、培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1. 组织国学活动:通过举办国学比赛、国学知识竞赛、国学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增加对国学的了解和认知。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国学经典诗词歌赋的音频、视频等资料,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国学经典的魅力。
3.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国学经典著作,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章:国学经典的传承与发扬一、背景介绍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其进行传承与发扬,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本章将围绕如何传承和发扬国学经典展开讨论,提出相应的培训计划。
二、培养目标1. 传承国学经典的文化精髓;2. 发扬国学经典的价值观念;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三、培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传承和发扬国学经典:1. 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赏析、经典故事讲解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国学经典的文化内涵。
2. 观摩名家讲座:邀请国学大师、名家等进行国学讲座,介绍国学经典的精华部分,传授国学经典的解读方法和技巧。
3. 现代技术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国学经典的多媒体资料,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体会国学经典的内涵。
第三章:国学与现代教育一、背景介绍国学经典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其独特的魅力,也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
国学培训计划书1. 引言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制定了这份国学培训计划书。
本计划旨在通过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国学培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和文化修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自信。
2. 培训目标本国学培训计划的主要目标是:1.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增强学生的国学素养和文化修养;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自信。
3.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国学经典阅读通过阅读国学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学生可以了解并领悟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同时,通过文学鉴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2 中国古代文化艺术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如中国书法、国画、中国音乐等,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到古代文物的鉴赏和保护知识,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意识。
3.3 传统礼仪与文化习俗传统礼仪与文化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传统礼仪、习俗与节日文化,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3.4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和智慧,为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良好的基础。
4. 培训方法与教学手段为了达到培训目标,我们将采取多种灵活的培训方法和教学手段:1.课堂教学:通过专业的国学教师进行系统的课堂讲解,深入浅出地介绍国学知识,并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案例分析:通过有趣的国学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国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理解。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国学相关场所,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认知。
国学经典教育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学经典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推广和传承国学经典,提升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我校决定组织国学经典教育培训,以期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二、培训目标1. 增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了解和认知,提高对国学的热爱和兴趣;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提升综合品质和文化内涵;3. 培养学生传统价值观念,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三、培训内容1. 国学经典导读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导读,学生将了解到《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经典著作,从中领悟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感悟人生道理,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2. 国学经典名篇诵读学生将学习古代名家的诗词文章,如苏轼的《赤壁赋》、陆游的《示儿》等名篇,通过诵读,使学生对国学经典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诵读中感受中国古代文学魅力。
3. 书法与国学结合通过书法的教学,结合国学经典名篇,让学生感悟中国书法的魅力,了解书法与国学的渊源,增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4.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古迹等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和魅力,增强学生对国学的认知和体验。
四、培训方式1. 讲座授课邀请国学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讲座,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学经典文化。
2. 诵读朗诵在课堂上进行国学经典名篇诵读朗诵,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口才表达能力。
3. 书法体验组织学生进行书法体验课程,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之美,了解国学经典与书法的结合。
4. 实地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实地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国学的认知和理解。
五、培训师资本次培训将邀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的国学专家学者担任培训讲师,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
六、培训对象本次培训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对国学经典的认知和理解。
七、培训成果评估1. 学生悟性与领悟力。
少儿国学培训班开班计划一、培训班介绍少儿国学培训班是一个专门为儿童提供国学学习的培训班,旨在通过传统经典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招生对象本培训班面向小学生开设,主要招收年龄在6岁至12岁的孩子。
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汉语能力,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和较好的品德素养。
三、教学目标1. 常识懂得:通过学习经典,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2. 文化修养:通过国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3. 语言表达:通过国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经典阅读:课程包括《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教材的阅读理解和背诵。
2. 诗词歌赋学习:学习古代诗词歌赋,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并能通过诗词感受中国古代文化之美。
3.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历史人物、传统文化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五、教学方法1. 游戏体验法: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3.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们参与课堂互动,积极发表观点,提高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环境本培训班设有教室、图书馆和活动场地,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图书馆内有丰富的国学经典和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七、课程安排1. 基础班:每周三天,每天1.5小时,学习中国古代经典阅读和诗词歌赋。
2. 提高班:每周四天,每天2小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
3. 创作班:每周五天,每天2.5小时,学习诗词作文和创作。
八、师资力量培训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他们有丰富的国学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
一、指导思想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通过国学培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主流思想。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三、活动内容(一)课程设置1. 国学经典阅读:选取《论语》、《道德经》、《庄子》等经典著作,进行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
2. 国学讲座:邀请知名国学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国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人物。
3. 国学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体验传统节日,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
4. 国学表演:开展国学经典朗诵、书法、国画、围棋等传统文化表演活动。
(二)活动形式1. 班级课程:每周安排一节国学课程,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负责讲解。
2. 课外兴趣小组:成立国学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如国学知识竞赛、经典诵读比赛等。
3. 校园文化活动:结合重要节日或纪念日,举办国学主题的文化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四、活动时间1. 班级课程:每周一节,时长为40分钟。
2. 课外兴趣小组:每周一次,时长为2小时。
3. 校园文化活动:每月一次,时长为半天。
4. 社会实践:每学期一次,时长为一天。
五、活动组织1. 成立国学培训课外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指定专兼职教师负责国学课程的讲授和辅导。
3. 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担任讲座嘉宾。
4. 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六、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统计学生参加活动的次数,了解学生对国学活动的兴趣。
2. 学生成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国学知识竞赛、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展示学习成果。
天一学堂国学馆
联盟馆之——馆辅助方案
天一学堂国学馆于2008年2月成立,至今也有近六年的国学推广及教学的实战经验,服务家长及学生人数突破万人以上,得到了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大众的一致好评,成为宁波第一家专业的国学教育机构;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回归人性本善是国学馆的使命。
当今社会国学教育推广目前还是起步和实验阶段,诸多国学教育机构起步难,运作方向不明确,最终面临关闭的现象,天一学堂国学馆2014年将对周边地区新开设的国学教育机构,提供技术和经营上的辅助,国学馆本着辅助一家成活一家的原则,制定以下辅助方案。
国学馆对辅助单位实行三助,一跟踪,一提供的辅助计划,三助:一、帮助国学馆培训首期国学先生和招生顾问;二、帮助制定一年及长期的课程收费计划;三、帮助开展招生说明会及国学父母教育讲座。
长期跟踪国学馆在运作中出现的各种偏差,及时进行的指正和研讨;长期提供天一学堂国学馆研发的各种国学课程及课件;具体计划如下:
一、国学馆发展最核心的就是员工的整体素质,一家国学馆要在一方成活下来,员工个人素养和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点员工长期学习和系统的培训就是一家国学馆的头等大事,员工培训分三步进行。
1、新员工集中训练(3-5天):
(1)、参与人员:包含国学先生,招生顾问和全馆员工;(考证费用另算)(2)、培训内容:
A、国学馆职业的优越性;
B、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C、中华民族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D、什么是国学及如何学好国学;
E、传播及推广国学的紧迫性;
F、弟子规教学及备课;
G、如何宣传,招生及开班事项;
(3)、考核上岗及分工;(略)
(4)、两月后员工复训;(略)
(5)、每季度员工集训两天;(略)
(6)、半年一次晋升及降级培训;(略)
2、老员工培训,系统的学习儒家经典;
3、核心国学先生及国学馆主管修身养性培训,主要领悟经典其内涵;
二、课程设计及班级开设;
1、课程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及大众需求;开班要精不求杂;
2、锁定两月开一批次班级,一次开设两个国学班,人数15人左右;
三、收费及售后服务;
1、价格标准:每次课时80分钟,收费标准每次100元,收费方式:半年缴费24次*100=2400元,书费及汉服费用另计,一年缴费,48次*100=4800 赠送书费及汉服费;
2、售后服务每月组织家长观看相关学习视频或者开设家长课堂进行观念沟通;
3、传统文化师资认证费用初级费用:2380元;
四、对辅助机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如下:
1、收费基准,按受训人数为准,十人起训,不足十人按十人标准收取
2、收取项目分课时费及管理费,收费标准如下
课时标准:以国学馆对外统一课时费100元为基准按30%收取学员课时费;按人数收取;
管理费:管理费统一按单位收取每天300元,按天数计算,(住宿及餐费由被辅助单位负责);
例:计算方式:如10个学员受训,受训天数3天,收费计算如下
1)课时费用计算:10*100元*30%*5(每天按5个课时计算)*3=4500元
2)管理费计算:3*300=900元
该受训单位此次员工培训需支付培训费用为4500+900=5400元
3、如需天一学堂配合开展各项招生辅助活动,收费标准优惠如下
受训单位举办公益性讲座1000元一场;招生讲座2000元一场,开笔礼2000
元一场(差旅费及往返车费由受训单位承担);
7、其他费用双方商议而定;
五、对辅助单位学堂要收取一定的辅导费用,辅导费为5万,此笔资金收取时间,签订合作联盟时缴费两万;成功开设3个成型的国学长期班或者招满45人后方予缴纳首次辅导费2万,待学生突破100人后缴纳剩余1万,此费用不予退还,有效期从双方合作签订此合作协议起5年,5年后双方继续合作再议。
六、此方案为前期方案,合作还需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可采取培训后签订;
天一学堂国学馆
宁波市江北国学培训中心
201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