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总结14 新闻访谈(选考)
- 格式:ppt
- 大小:455.00 KB
- 文档页数:12
复习要点掌握传主成就品质分析概括题信息整合加工的要领。
一、请认真研读课标卷近三年传主成就品质分析概括类试题,回答下列问题。
1.认真研读题干,圈出关键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请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虽未明示答题范围,但通过引述文本语言,表明了阅读与答题范围。
如2015年全国卷Ⅱ提到戴将军写的《远征》二首,2016年全国甲卷中的“数学基础教育”“心得”等点明了范围。
(2)答题指令要求清楚:要么为“具体分析”,要么是“简要概括”。
(3)对传主分析概括的主要是其学术思想及理想志向等方面的内容。
2.比较高考题参考答案与考生现场答案,你发现参考答案有什么特点?考生现场答案与之相比存在什么问题?请举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参考答案特点:①体现了对文本材料的高度概括,有从文中摘引的个别词语,但大多是用自己的语言对文本材料的精准概括。
②多点答题,要求齐全。
答题要点至少三个。
(2)考生现场答案存在的问题:a.要点不全。
多数只答出了两点,应因分赋点,答出至少三点来。
b.过于依赖从原文摘引回答。
如2016年全国丙卷①②两点均是从原文中摘出来的。
作为高考试题,显然不只是靠摘引来回答的,应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并体悟课标卷传主成就品质分析概括题的审答规范,力避考生现场答案中存在的问题。
清末教育家许承尧许承尧一生经历坎坷而丰富。
许承尧生于富商大户、书香门第,其高、曾祖曾经营盐业,家资富足,为唐模大户。
他自幼聪颖好学,熟读四书五经,16岁为徽州府庠生。
21岁时中光绪甲午科举人,拜当时的著名学者汪宗沂为师,与同学黄宾虹、汪鞠卣相交莫逆。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有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大能力层级,从新课标卷命题实践看,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内容和题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哪怕是探究能力,说到底也是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综合,是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分析综合能力,是指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
它要求我们在阅读某篇文章后,能尽快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这方面的考点主要是指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
可以说,这两个考点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核心考点,与此相应的信息筛选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是支撑实用类文本阅读与解题的核心能力。
因此,聚焦这两大考点,培养这两大能力是广大师生与编者共同的着力点。
Ⅰ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考点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本质上是信息阅读,信息筛选整合能力是其核心能力.该考点是深入阅读的基础,不管是鉴赏还是探究,都必须以此为前提。
该考点包含两个步骤和三个关键词。
第一步是筛选信息,就是根据特定要求(标准)从文中检索并提炼相关信息.第二步是整合信息,就是根据特定要求(标准)对筛选所得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重组、综合。
三个关键词是标准、筛选、整合.所谓“标准”,就是在“筛选”前需要明白的目的、要求和方向。
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所谓“筛选”,就是根据“标准”,经过辨别,把相关信息提取出来。
“筛选”说明文本中信息较杂,需要根据问题核心作出选择和辨别。
所谓“整合”,就是根据“标准”,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整合"说明需要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提取、压缩、合并或者删减、替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简练。
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应信守的原则和意识1.尊重文本原则。
筛选整合信息时,要充分尊重文本事实,必须排除自身主观因素的干扰,不以自己个人平素所获的知识取代文本事实,更不以自己个人的是非为是非,筛选整合出来的信息相对于文本本身来说,必须是“原生态”的。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训练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时间:20分钟分值:18分)一、(2016·辽宁实验中学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9分)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商周时期,在今天的中国境内生活着很多不同族群。
人们用华夏族与蛮、夷、戎、狄来区分他们。
异族婚姻就是华夏族与蛮、夷、戎、狄之间的通婚。
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通过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取得了“有莘氏媵臣”伊尹的辅佐,从而实现了灭夏的大业。
实际上,早在商族始祖契的时候,就已经与戎狄女子通婚,《史记〃殷本纪》上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商纣王屡次与外族女子婚配。
商纣王曾以“西伯昌、九侯、鄂侯”担任商朝的三个重要官职,九侯就是鬼侯,为蛮狄之人。
鬼侯为了讨好商纣王,将自己的女儿进献给他,然而这位女士“不喜淫”,商纣王非常生气,就把她杀害了。
汉晋学者皇甫谧在其著作《帝王世纪》中也记载了此事。
商朝末年,周族的首领姬昌遵祖宗之法,各方贤能之士都前往投靠。
看到这点,商朝另外一位方国首领崇侯虎甚是紧张,担心周族强大后会危及自己的方国利益,就对商纣王说姬昌将不利于商朝的统治。
商纣王果然听信谗言,把西伯囚禁了起来,关押在羑里。
周族人十分担忧,千方百计营救,大臣闳夭多方搜求美女奇珍,终于得到“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通过商朝宠臣费仲进献给商纣王。
商纣王看到后非常高兴,就把西伯释放了。
可以想见,周族进献的有莘氏美女,应与商纣王结成了婚姻。
商王之子也与异族女子通婚。
商王武丁时期有这样一条甲骨卜辞,内容为“己亥卜,[王:]子白羌毓,不[其]白”。
这条卜辞是占问商王之子宠幸的白皮肤羌族女子将要生育,所生之子的皮肤是否为白色。
在西周君王和他们的祖先中,有多人与夷狄女子结婚。
《诗经·鲁颂·宫》上记载,周族始祖后稷是姜嫄所生,而“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所以姜嫄是羌族女子。
另外,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娶的太姜、周武王娶的邑姜也都是羌族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