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周经典诵读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三元实小五年级每周经典诵读安排(第二学期)第三周: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四周:惠崇春江晓景北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第七周: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八周: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第九周:长歌行北宋郭茂倩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十周: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第十一周: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十二周: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第十三周: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第十四周: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十五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第十六周: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十七周: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第十八周: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导语:读形式分为个人诵读和集体诵读。
个人诵读: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朗诵。
集体诵读: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朗诵。
形式不拘一格,可将同类精短诗文组合成板块进行串联诵读,可配多媒体图像背景,并可穿插舞蹈、吟唱、书法、表演等其他艺术样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集体诵读人数不少于3人。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经典诵读篇目,欢迎借鉴!一、经典古诗35篇1、《静夜思》(李白)2、《游子吟》(孟郊)3、《清明》(杜牧)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6、《送友人》(李白)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9、《春望》(杜甫)10、《过零丁洋》(文天祥)11、《泊秦淮》(杜牧)12、《题临安邸》(林升)1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5、《望岳》(杜甫)16、《观书有感》(朱熹)17、《元日》(王安石)18、《雪梅·梅雪争春》(卢梅坡)19、《山园小梅》(林逋)20、《乌衣巷》(刘禹锡)21、《游园不值》(叶绍翁)22、《登鹳雀楼》(王之涣)23、《春晓》(孟浩然)24、《枫桥夜泊》(张继)25、《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27、《江南春》(杜牧)28、《春夜喜雨》(杜甫)29、《初春小雨》(杜甫)30、《示儿》(陆游)31、《卖炭翁》(白居易)32、《望庐山瀑布》(李白)33、《如梦令》(李清照)34、《西江月》(辛弃疾)35、《石壕吏》(杜甫)二、四书五经1、《大学》(第1章)2、《中庸》(第4、20、22、22章)3、《论语》(10篇)⑴《学而·学而时习之云章》(第1、4、6、14、15、16章)⑵《为政·为政以德七章》(第1、4、11、15、17、19、20章)⑶《里仁·里仁为美九章》(第1、5、8、9、10、14、17、24、25章)⑷《雍也·乐水乐山四章》(第18、20、23、30章)⑸《述而·志于道八章》(第3、6、8、12、16、22、34、37章)⑹《泰佰·任重道远三章》(第5、7、10章)⑺《子罕·仁者不忧七章》(第4、17、18、19、23、28、29章)⑻《颜渊·成人之美五章》(第4、16、19、22、24章)⑼《子路·和而不同九章》(第6、16、17、19、21、23、24、26、27章)⑽《宪问·修己以安百姓十章》(第2、3、4、24、27、28、30、34、35、42章)4、《孟子》(6篇)⑴《公孙丑上·论浩然之气二章》(第2、6章)⑵《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一章》(第2章)⑶(离数上·得民心者得天下二章)(第9、10章)⑷《告子上·舍生取义四章》(第8、10章)⑸《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三章》(第14、19、24章)⑹《尽心下·尽信(书)不如无(书)二章》(第3、31章)5、《周易·泰》6、《尚书·盘庚上》7、《诗经》(6篇)⑴《关睢》⑵《子矜》⑶《鸡鸣》⑷《伐檀》⑸《硕鼠》8、《礼记》(3篇)⑴《苛政猛于虎也》(3篇)⑵《不食嗟来之食》⑶《学记·教学为先》9、《左传》(2篇)⑴《曹刿论战》⑵《烛之武退秦师》三、神话故事(5篇)1、《精卫填海》(《山海径》)2、《夸父逐日》(《山海径》)3、《鲧禹治水》(《山海径》)4、《女娲补天》(《山海径》)5、《嫦娥奔月》(《山海径》)四、寓言故事(10篇)1、《画蛇添足》(《战国策》)2、《狐假虎威》(《战国策》)3、《拔苗助长》(《孟子》)4、《鹬蚌相争》(《战国策》)5、《自相矛盾》(《韩非子》)6、《愚公移山》(《列子》)7、《螳螂捕蝉》(《说苑》)8、《卖椟还珠》(《韩非子》)9、《曾子杀猪》(《韩非子》)10、《朝三暮四》(《庄子》)五、爱国治国篇(10篇)1、《国殇》(屈原)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3、《阿房宫赋》(唐·杜牧)4、《木兰诗》(北朝民族)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6、《满江红》(宋·岳飞)7、《正气歌》(宋·文天祥)8、《少年中国说》(三、四稿)(清·梁启超)9、《前出师表》(诸葛亮)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六、劝学励志名篇(10篇)1、《劝学》(前3节)(荀子)2、《师说》(韩愈)3、《孟母戒子》(韩愈)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5、《孙权劝学》(司马光)6、《陋宝铭》(唐·刘禹锡)7、《爱莲说》(宋·周敦颐)8、《为学》(清·彭端淑)9、《卖油翁》(宋·欧阳修)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七、启蒙经典(共3篇)1、《老子》(《道德经》)2、《三字经》3、《弟子规》八、现代诗文1、《一个高大的背影倒了》(聂紺驽)2、《一句话》(闻一多)3、《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4、《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5、《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闻一多)6、《海上日出》(巴金)7、《致橡树》(舒婷)8、《乡愁》(余光中)9、《无怨的青春》(席慕容)10、《祈祷》(闻一多)11、《预言》(何其芳)12、《你,浪花里的一滴水》(魏钢焰)13、《微笑》(杨钧炜)14、《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15、《有的人》(臧克家)16、《沁园春·长沙》17、《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诚)18、《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19、《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英)20、《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21、《雨巷》(戴望舒)九、奥运优秀诗文1、《奥运,感动人的心灵》2、《世界,我想对你说》3、《北京的真诚感动了世界》4、《心系奥运百年情》5、《2008——永恒的爱》6、《为祖国喝彩》7、《2008,中国扬帆起航》8、《拥抱是最美丽的语言》十、抗震救灾优秀诗文1、《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2、《妈妈,别哭》。
周周有经典天天诵美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周趣味成语——寓言故事成语诵读庖丁解牛 杞人忧天 黔驴技穷 夜郎自大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 叶公好龙买椟还珠释疑1.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杞人忧天: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3.黔驴技穷: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4.夜郎自大: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
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6.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7.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
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8.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9.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10.买椟还珠:椟:木匣;珠:珍珠。
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家长签字:古诗赏析第二周暮江吟①[ 唐] 白居易一道残阳②铺水中,半江瑟瑟③半江红。
可怜④九月初三⑤夜,露似真珠⑥月似弓⑦圆润而晶莹,像真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全文赏析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20首(第1、2周)长歌行(汉乐府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3、4周)七步诗曹植【三国魏】煮豆燃豆萁,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5、6周)敕乐歌[chile]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第7、8周)咏鹅骆宾王【唐代】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回乡偶书贺知章【唐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9、10周)咏柳贺知章【唐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11、12周)凉州词王之涣【唐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13、14周)尼里鹳雀楼王之涣【唐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晓孟浩然【唐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15、16周)宿建德江孟浩然【唐代】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第二学期(第1、2周)凉州词王翰【唐代】葡萄美酒夜光杯,欲尝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出征几人回去。
(第3、4周)出塞王昌龄【唐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飘将在,不教导胡马度阴山。
(第5、6周)从军行王昌龄【唐代】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眺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崩楼兰终不还。
(第7、8周)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代】寒雨连江夜进吴,新平迎送楚山孤。
洛阳亲友例如辞行,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9、10周)鹿柴王维【唐代】空山不见踪影人,但闻人语响。
抵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王维【唐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第11、12周)送来元二并使安西王佩【唐代】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三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注释第一周:1、进退维谷的意思: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形容进退两难。
拼音:jìn tuì wéi gǔ简拼:jtwg同义词:进退两难反义词:进退自如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进退两难出处:《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例子: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的苦闷。
(离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谜语:困稻田之中2、朝秦暮楚的意思: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
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
比喻人反复无常。
拼音:zhāo qín mù chǔ简拼:zqmc同义词:朝三暮四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反义词:始终不渝始终如一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比喻反复无常出处: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例子:叹~,三载依刘。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九出3、阳奉阴违的意思: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
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拼音:yáng fèng yīn wéi简拼:yfyw同义词:两面三刀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反义词:心口如一表里如一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歇后语:当面诵善佛,背后念死咒出处:明·范景文《革大户行召募疏》:“如有日与胥徒比,而阳奉阴违,名去实存者,断以白简随其后。
”例子: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老老实实,不要~。
4、善始善终的意思: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
形容办事认真。
拼音:shàn shǐ shàn zhōng简拼:sssz同义词:有始有终有头有尾反义词:有始无终虎头蛇尾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第1篇一、活动背景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提升经典诵读教学水平,我校决定开展经典诵读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实践探索、交流分享等形式,推动经典诵读教学在学校的深入开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师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自觉性。
2. 探索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经典诵读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培养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活动内容1. 经典诵读理论研讨-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读经典诵读的意义、原则和方法。
- 组织教师观看经典诵读教学案例,分析优秀教学经验。
- 开展教师经典诵读教学心得交流会,分享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和体会。
2. 经典诵读教学实践- 教师根据所选经典篇目,设计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 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校级比赛。
- 开展经典诵读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经典魅力。
3. 经典诵读教学成果展示- 组织教师进行经典诵读教学经验交流,分享成功案例。
- 对经典诵读教学成果进行评选,表彰优秀教师和学生。
- 利用学校宣传平台,展示经典诵读教学成果,扩大活动影响力。
四、活动安排1. 准备阶段(第1周)- 成立经典诵读教研活动小组,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 制定活动方案,报学校领导审批。
- 组织教师学习经典诵读相关理论,为活动做好准备。
2. 实施阶段(第2-6周)- 第2周:专家讲座,理论研讨。
- 第3周: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 第4周:学生经典诵读比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 第5周:经典诵读主题班会,学生展示经典诵读成果。
- 第6周:教学经验交流,评选优秀成果。
3. 总结阶段(第7周)- 教研活动总结,对活动进行评估。
- 教师撰写活动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
弟子规:1、【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2、【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3、【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4、【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5、【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6、【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7、【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8、【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三字经全文(1440字)一人之初,性本善。
第一周:背诵内容:《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向荒山野岭进军,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春光,就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诵读内容:《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第三周:背诵内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引起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又围聚过来了,他们抬头看看花,又看看我们。
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女孩子。
笑问:“你说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她忸怩地笑着说:“好看。
”我又笑问:“怎么好法?”当她说不出来低头玩着纽扣的时候,一个在她后面的男孩子笑着说:“就是开得旺嘛!”于是他们就像过了一关似的,笑着推着跑出门外去了。
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也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诵读内容:《金陵图》第六周:背诵内容: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利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楚词—卜居》《二泉映月》第5节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
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
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
中华经典诵读篇目篇一: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仅供参考)一、四书五经1、《论语》(10则)2、《孟子》(2章)3、《诗经》(部分)⑴《关睢》⑵《子矜》⑶《鸡鸣》⑷《伐檀》⑸《硕鼠》4、《礼记》(3篇)⑴《苛政猛于虎也》(3篇)⑵《不食嗟来之食》⑶《学记·教学为先》5、《左传》(1篇)⑴《曹刿论战》二、神话故事(5篇)1、《精卫填海》(《山海径》)2、《夸父逐日》(《山海径》)3、《鲧禹治水》(《山海径》)4、《女娲补天》(《山海径》)5、《嫦娥奔月》(《山海径》)三、寓言故事(10篇)1、《画蛇添足》(《战国策》)2、《狐假虎威》(《战国策》)3、《拔苗助长》(《孟子》)4、《鹬蚌相争》(《战国策》)5、《自相矛盾》(《韩非子》)6、《愚公移山》(《列子》)7、《螳螂捕蝉》(《说苑》)8、《卖椟还珠》(《韩非子》)9、《曾子杀猪》(《韩非子》)10、《朝三暮四》(《庄子》)四、爱国治国篇(10篇) 1、《国殇》(屈原)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3、《阿房宫赋》(唐·杜牧)4、《木兰诗》(北朝民族)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6、《满江红》(宋·岳飞)7、《正气歌》(宋·文天祥)8、《少年中国说》(清·梁启超)9、《前出师表》(诸葛亮)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五、劝学励志名篇(10篇)1、《劝学》(前3节)(荀子)2、《师说》(韩愈)3、《孟母戒子》(韩愈)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5、《孙权劝学》(司马光)6、《陋宝铭》(唐·刘禹锡)7、《爱莲说》(宋·周敦颐)8、《为学》(清·彭端淑)9、《卖油翁》(宋·欧阳修)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六、经典古诗35篇1、《静夜思》(李白)2、《游子吟》(孟郊)3、《清明》(杜牧)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6、《送友人》(李白)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9、《春望》(杜甫)10、《过零丁洋》(文天祥)11、《泊秦淮》(杜牧)12、《题临安邸》(林升)1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5、《望岳》(杜甫)16、《观书有感》(朱熹)17、《元日》(王安石)18、《雪梅·梅雪争春》(卢梅坡)19、《山园小梅》(林逋)20、《乌衣巷》(刘禹锡)21、《游园不值》(叶绍翁)22、《登鹳雀楼》(王之涣)23、《春晓》(孟浩然)24、《枫桥夜泊》(张继)25、《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27、《江南春》(杜牧)28、《春夜喜雨》(杜甫)29、《初春小雨》(杜甫)30、《示儿》(陆游)31、《卖炭翁》(白居易)32、《望庐山瀑布》(李白)33、《如梦令》(李清照)34、《西江月》(辛弃疾)35、《石壕吏》(杜甫) 1.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一年级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解释】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
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解释】“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解释】太阳行走的轨迹叫做黄道,大地所在的平面位于中间,这个平面叫做赤道。
根据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古人不知道地球是球体,所以古人所说的赤道应该就指的是他们所生活的这个平面。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
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解释】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
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二年级
奇对偶,单对双,黄河对长江。
太阳对月亮,嫦娥对吴刚。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云对雨,雾对霜,辽阔对宽广。
吹拉对弹唱,舞调对歌腔。
春风一夜桃符满,德泽万民米酒香。
三年级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出则弟,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
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
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
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日常饮食起居中,有人认为孩子还小,和长辈相处在一起,不要太过要求他们,长大自然就适应了,甚至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好吃好用的先给小孩享用,以致小孩认为这样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要礼让长辈,因而误导孩子养成坏的习惯。
而《弟子规》却指导我们,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不管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
长辈呼叫人时,自已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应当回来报告长辈,更能进一步请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四年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孔子认为,这就好
比人的意志力,在经受任何艰难困苦时,仍然不改本色,而唯有这样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坚强的意志。
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松柏般这种不畏严寒的坚强的意志,才能获得人生永远的成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五年级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六年级
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