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自编自创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6
初二语文自编练习总第8期编者:沈晓霞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5分)逶迤..()愠.()色猝.()然嘹.()..()磅礴..()咀嚼亮祈祷..()诬蔑..()募.()..()殷.()切眷.()恋蹊跷集酝酿..()攀.()谈蜷.()缩卓.()越戒.()尺玛瑙.()掐.()指一算故弄玄.()虚万籁.()俱寂酣.()然入梦二.文言句子翻译。
(8分)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齐人固善盗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记叙文《你的眼神》,完成9—13题。
(17分)①那天,我又经过那个地下通道,通道里有几个弹着吉它唱歌的男孩,他们在唱一首歌,歌声吸引了我的注意,让我驻足。
那是一段我熟悉的旋律。
我站在那里静静的听完。
歌声的飘荡中,我的记忆也如同流水缓缓而来。
尽管,时间已经流逝很久了。
②曾经的一段日子,我是这座城市电台的DJ。
我经常穿过这个地下过街通道去对面的直播间做节目。
通道里,总是靠边席地坐着一个男孩子,一个弹着吉它唱歌的男孩子。
男孩总是坐在固定的地方,他的前面是打开的琴袋,里面扔着过往的人随手扔下的零钱。
这并不奇怪,在很多城市的地下通道里,经常会有这样唱歌的男孩。
③这个男孩总是穿一身牛仔,长长的头发。
我想,这个唱歌的男孩子是很爱酷的,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他总是带着一副墨镜。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自测题-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自测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1.汉字书写。
(2分)汉字的书写,十分讲究字的间架结构。
如果你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你的文化修养。
请将下面文字工整、美观地书写在方格里。
正视历史,呼唤和平:世界何时铸剑为犁!2.按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4分)晨xī()地jiào()荒miù()zè()歪箱qiè ()寒jìn ()歼_____灭提_____防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C.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4.填空。
(5分)(1)新闻的六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蜡烛》是一篇______________,赞美了_____________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1分)(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______国的作家______。
他的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分)5. 作为21世纪的青年人,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请列举和战争有关的一则名句。
(2分,每多写对一则另加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6.理解下面例句的结构形式和内容,照样子也说一个句子,然后写在横线上。
湖北省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要塞.(sài)翘.首(qiáo)悄然.(qiǎo)锐不可当.(dāng)B. 佃.农(diàn)教诲.(huǐ)匿.名(nì)深恶.痛疾(wù)C. 诘.责(jié)仲.裁(zhòng)畸.形(qí)殚.精竭虑(dān)D. 燥.热(zào)镌.刻(juàn)不辍.(chuò)屏.息敛声(bǐng)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荧光愚钝筋疲力尽任劳任怨B. 劳禄燥热小心翼翼油光可鉴C. 崎岖蒙味杳无消息抑扬顿挫D. 犀利粲然正人君子眼花潦乱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 分)A. 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 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C. 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D. 小明同学站起来说:“郭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 古诗词默写。
(8 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2)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自主检测题:第一单元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自主检测题:第一单元第一部分:1.填空。
⑴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⑵《醉翁亭记》作者,朝著名文学家。
⑶ ,在乎山水之间也。
⑷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译句。
⑴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⑵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说说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4.(2019年杭州试题)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一个学问家常常要评判和过去学者的传说,这样才能产生更新更完善的学说。
⑵这次政府工作会议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为民办实事等重要工作作了。
⑶把英语对话融入唱歌之中,这种的教学方法颇受同学们的欢迎。
A、修改布置新颖B、修正部署新颖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捏着一个纸包和一支大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7、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方式都属于。
8、写少年闰土,没有写到的一项是()A、年龄B、身高C、穿戴D、动作9、写中年闰土,写得最细致的一项是。
10、结合课文,造成中年闰土形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收成不好,水旱灾B、多子、饥荒、苛税C、辛苦麻木而生活D、生活经验不足11、少年闰土的形象寄予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2、文中加点的“这样”是指。
13、两段描写格调绝然不同,如果用图画来表达,第一段所表现的内容要用的色彩表达;第二段所表现的内容要用的色彩表达。
14、作者塑造闰土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二)故乡的榕树(2019年济南试题)①住所左近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荫遮蔽着地面。
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悦目的清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
也许是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罢,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小儿子到这里散步。
八年级上册语文自测试卷 出卷:干江中学 一、 积累与应用(3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①我已歼( )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封锁长 ②孩子们对未来的ch ōng( )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世世代代人的 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xi āo( ),响遍山谷。
2.按要求填写。
(6分,每小题2分) ①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 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雨果,他 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九三年》等。
③《蜡烛》一文的作者是 ,他是 (填国家)作家 3.⑴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
(《野望》) ⑵《长歌行》一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 , ”的人生哲理,寄寓鲜明的形象之中,既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
(4分) 4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2分) 颤巍巍 孤零零 笑嘻嘻 赤裸裸 ①他们手挽手, 地回到了欧洲。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②字迹模糊,句子也许不通,却表达了 的爱…… ③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 地走了。
④那个苏联人 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周围是炸弯了的铁器和炸焦了的树木。
5.依照下面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子,写出你对人生的感悟。
要求所写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上下文意连贯,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3分) 例句:人生是一支歌,悠扬的旋律谱写出你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
仿写:人生是 , 。
6.阅读下面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7分) 本报上海11月29日电 记者戎霄、徐冲报道: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征集评选结果今晚在上海揭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主任委员吴仪为会徽揭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等出席了会徽揭晓仪式。
湖北省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5分)(一)古诗词名句默写填空。
(8分,每小题1分)1.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2. 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 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4. 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5. 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
6.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
(17分)7.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佃.农(diàn)不逊.(xùn)黝.黑(yǒu)颔.首低眉(hán)B. 匿.名(nì)禁锢.(gù)畸.形(qí)广袤.无垠(mào)C. 锃.亮(zèng)滞.留(zhì)酒肆.(sì)正襟.危坐(jīn)D. 诘.责(jié)炽.热(zhì)悄.然(qiǎo)深恶.痛疾(wù)8.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娴熟躁热狼藉自出新裁B. 推崇序幕锃亮因地制宜C. 踌躇倔强浩翰巧妙绝仑D. 仲裁馈退劳碌重峦叠嶂9.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自编自创试卷八年级语文上册自编自创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不管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都要有“————————、————————”的信心和气概。
请把这两句诗用你最工整漂亮的字体写在方格里。
(3分)2、“,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刘禹锡)(1分)3、在生活中,我们常用成语“柳暗花明”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
这个成语出自(朝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原句是:“,。
”在他的另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巧妙地联系起来,抒写诗人陆游虽年老体衰,仍不忘报国的诗句是:“,铁马冰河入梦来。
”(4分)4、、“晨兴理荒秽,”出自东晋著名诗人(人名)的《》(其三),我们这学期还学过他的《》(4分)5、唐朝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一联写出了边塞奇特壮美的风光。
(2分)6、“青林翠竹,。
”“夕日欲颓,。
”这几个句子出自《答谢中书书》,作者是被称为“山中宰相”的(人名)。
题目的第二个“书”是之意。
(4分)7、下面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絮.说(xù)振悚.(sǒng)赋闲翩.然(pīan)B、愧怍.(zuò) 伎俩惟妙惟肖连翘(qiáo)C、轩.榭(xiān) 嶙峋丘壑.(hè) 消声匿.迹(nì)D、蟠.龙(pán) 熬.头(áo) 仓促繁衍.(yán)8、根据前后语境...。
(2分)......在划线A处填写一个句子,使A、B、C三句形成完整的排比句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脚步却也没有白费,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
A ,B艰难是一种收获,C哭泣也是一种收获。
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欢乐、顺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9、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有一次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去参加宴会,一个富商见了,嘲笑他说:“你脑袋上的那玩意儿也叫帽子吗?”萧伯纳看了一眼富商的帽子,当即反唇相讥:“……”那富商顿时哑口无言,满面通红,真是自取其辱。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 分)(一)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溃.退(kuì)要塞.(sài)仲.裁(zhòng)锐不可当.(dāng)B. 颁.发(bān)遗嘱.(zhǔ)翘.首(qiào)屏.息敛声(bǐng)C. 悄.然(qiāo)镌.刻(juān)绯.红(fēi)殚.精竭虑(dān)D. 诘.责(jié)匿.名(nì)不逊.(xūn)深恶.痛疾(è)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眼花瞭乱震耳欲聋油光可鉴抑扬顿挫B. 一丝不苟白手起家如梦初醒正襟危坐C. 惊心动魄锐不可当入木三分坦荡如底D. 为富不仁和颜悦色任劳任怨重峦叠障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4. 下列关于新闻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C.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
D. 新闻六要素是指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具备这六要素。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遗嘱.(zhǔ)教诲.(huì)翘.首(qiáo)锐不可当.(dāng)B. 镌.刻(juān)桅.杆(wéi)悄.然(qiǎo)屏.息敛声(bǐng)C. 要塞.(sài)凌.空(líng)畸.形(jī)殚.精竭虑(dān)D. 由衷.(zhōng)娴.熟(xián)咆.哮(páo)一丝不苟.(gǒu)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仲裁潇洒如梦初醒震耳欲聋B. 轻盈敦煌眼花潦乱从容不迫C. 磅礴凛冽振耳欲聋白手起家D. 娴熟由衷无怨无诲惊心动魄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咄咄逼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B. 看到他这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C.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D. 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主要赞扬了他的一腔爱国之情。
B.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
C.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mò mò)B. 妙手回春(miào shǒu)C.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D. 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这次比赛,他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价格低廉,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C.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人均占有量却很少。
D. 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是我们班的学习榜样。
3. 下列词语中,与“如影随形”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亲密无间B. 紧追不舍C. 随叫随到D. 画龙点睛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绚丽多彩。
B. 她的歌声像百灵鸟一样动听。
C. 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知识的大门。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B.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C.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D.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咏柳》一诗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7. 《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______,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8.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在______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9. 《最后一课》一文中,小弗朗士的______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父亲______,表现了父亲的高尚品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1. 简述《背影》一文中,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
八年级语文上册自编自创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不管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都要有“————————、————————”的信心和气概。
请把这两句诗用你最工整漂亮的字体写在方格里。
(3分)2、“,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刘禹锡)(1分)3、在生活中,我们常用成语“柳暗花明”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
这个成语出自(朝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原句是:“,。
”在他的另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巧妙地联系起来,抒写诗人陆游虽年老体衰,仍不忘报国的诗句是:“,铁马冰河入梦来。
”(4分)4、、“晨兴理荒秽,”出自东晋著名诗人(人名)的《》(其三),我们这学期还学过他的《》(4分)5、唐朝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一联写出了边塞奇特壮美的风光。
(2分)6、“青林翠竹,。
”“夕日欲颓,。
”这几个句子出自《答谢中书书》,作者是被称为“山中宰相”的(人名)。
题目的第二个“书”是之意。
(4分)7、下面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絮.说(xù)振悚.(sǒng)赋闲翩.然(pīan)B、愧怍.(zuò) 伎俩惟妙惟肖连翘(qiáo)C、轩.榭(xiān) 嶙峋丘壑.(hè) 消声匿.迹(nì)D、蟠.龙(pán) 熬.头(áo) 仓促繁衍.(yán)8、根据前后语境...。
(2分)......在划线A处填写一个句子,使A、B、C三句形成完整的排比句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脚步却也没有白费,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
A ,B艰难是一种收获,C哭泣也是一种收获。
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欢乐、顺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9、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有一次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去参加宴会,一个富商见了,嘲笑他说:“你脑袋上的那玩意儿也叫帽子吗?”萧伯纳看了一眼富商的帽子,当即反唇相讥:“……”那富商顿时哑口无言,满面通红,真是自取其辱。
请你想一想,萧伯纳当时是怎么回答的?(2分)二、文言阅读:11+2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念.()相与..()但.()耳.()11、下面与“相与步于中庭”中的“于”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责任重于.泰山B、何有于.我哉?C、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达于.汉阴12、本文的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2分A、韩愈B、欧阳修C、王安石D、杜甫E、柳宗元13、翻译画线的句子:3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4、加分题: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月色如水的景象,你能再写出两句描写月色的诗句及作者吗?(要求两句的作者不同)2分,。
(作者:),。
(作者:)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杨布击狗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
杨布怒,将击之。
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
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注:曩者——从前)15、解释下列各词:6分毋()亦()是()16、写出下列各字的通假字:2分反——()女——()1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衣.素衣而出A、解衣.欲睡B、披发文.身C、乘奔.御风 D强.饮三大白18、翻译翻译画线的句子:子岂能毋怪哉?2分1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⒈解释加点字⑴具答之()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⑶屋舍俨然()⑷各复延至其家()⑸乃不知有汉()⑹便要还家()⒉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⒊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⒋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阡陌交通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无论魏晋D、设酒杀鸡作食⒌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⒍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⒈《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的写法。
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 (4)无案牍之劳形( )⒊“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策之不以其道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⒋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⒌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
(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⒈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可爱者甚蕃()⑵濯清涟而不妖()⑶香远益清()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⒉翻译文言语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⒊选文第1节从、、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
⒋短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对待的?请简述理由。
⒌模仿例句,用同样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因为它。
(四)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⒈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⑴为宫室、器皿、人物()⑵中轩敞者为舱()⑶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⑷高可二黍许()⒉翻译下面句子⑴尝贻余核舟一⑵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⒊选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⒋这件雕刻作品的主题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⒌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五)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⒈解释下面加点的字⑴不独亲其亲()⑵男有分,女有归()()⒉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通解释通解释⒊翻译句子(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⒋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⑵晴初霜旦()2.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B.故:故渔者歌曰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C.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5.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
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七)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⒈解释下面的加点词⑴念无与为乐者( ) ⑵遂至承天寺( )⑶怀民亦未寝( ) ⑷相与步于中庭( )⒉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⒊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⒋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八)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⒈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⑴五色交辉()⑵晓雾将歇()⑶夕日欲颓()⑷沉鳞竞跃()⒉翻译文中画横线句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⑵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⒊发挥想像,描述一下画浪线句子所呈现的景象。
⒋这篇小品文写景富有特色,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请作简要的赏析。
(九)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