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图文课件第七章
- 格式:ppt
- 大小:167.50 KB
- 文档页数:128
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法律产生的社会根源:原始社会最典型最重要的社会组织是氏族。
与氏族社会组织相伴存的原始社会的规范是习惯。
习惯是自发形成并世代相传的。
习惯的遵守主要靠自幼养成的观念,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
法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1、法律和国家同时出现;2、由习惯到习惯法、由习惯法到制定法;3、不断地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4、从权利、义务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区分;5、从法律与宗教、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法律的历史类型概念:这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上,对法律进行的最基本的本质性的分类。
奴隶制法律: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剥削阶级类型的法律。
已发现的最早的奴隶制成文法有《汉穆拉比法典》、《十二表法》、《摩奴法典》等。
奴隶制法律反映了奴隶主阶级的意志,具有如下特点:1、严格保卫奴隶主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2、公开确认自由民之间的不平等;3、以残酷的刑罚维护奴隶主的统治;4、保留了许多原始社会规范的痕迹。
封建制法律:如中国的第一部成文法李悝的《法经》。
封建制法律的反映了地主阶级的意志。
具有如下特点:1、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2、公开规定封建等级特权;3、用残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资产阶级法律:其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意志,特点有:1、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确认契约自由;3、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社会主义法律:是最高历史类型的法律,也是最后一个历史类型的法律。
《法律》名词解释: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和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以权利义务为其内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一种行为规范。
法律的本质:是指法律这一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定性,即法律本身所包含的区别于其他社会的种种属性和特征的总和。
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规范。
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4、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煌规范;5、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